往復式雙柱塞泵供油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11:49:45 1
專利名稱:往復式雙柱塞泵供油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柱塞泵供油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往復式雙柱塞泵供油裝置。
背景技術:
在液壓領域,柱塞泵由於結構簡單、密封可靠、可獲得較高工作壓力,而廣泛應用 於供油系統,尤其是往復式的供油系統。柱塞泵作為一個獨立的液壓動力元件,一般需要通 過與旋轉電機等聯接組成電機一液壓泵單元進行液壓能的輸出。柱塞泵常需要直線電機或旋轉電機的動力輸出來驅動活塞的直線往復運動,在先 技術(冀宏等專利,申請號200510096198. 9,申請日2005年10月11日《直線電機柱塞 泵》)中,通過直線電機直接驅動與之聯為一體的柱塞,使得電能直接轉換為液壓能輸出。但 小功率的直線電機力矩小、啟動困難,大功率的直線電機價格昂貴。本發明提出一種往復式供油裝置,通過齒輪齒條傳動機構,將旋轉電機的旋轉運 動輸出轉換成柱塞的直線往復運動,實現柱塞泵對液壓迴路的進出油控制。本發明裝置結 構簡單、性能穩定、並具有良好的經濟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往復式雙柱塞泵供油裝置,通過齒輪齒條傳動機構, 將電機的旋轉運動輸出轉化為柱塞的直線往復運動,實現柱塞泵對液壓迴路的進出油控 制。本發明提出的往復式雙柱塞泵供油裝置,包括旋轉電機、齒輪齒條、兩個柱塞泵、 聯軸器、兩個吸油單向閥、兩個排油單向閥以及驅動控制系統。其中
所述旋轉電機1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2聯接齒輪軸3,齒輪軸3通過鍵5聯接齒輪4 ; 齒輪4安裝在齒輪軸3上,左端用軸肩定位,右端用軸承端蓋6定位;軸承端蓋6通過螺釘 7與齒輪軸3剛性聯結;齒輪4與齒條10嚙合傳動,將齒輪4的旋轉運動轉換成齒條10的 直線往復運動,齒條10的兩端分別車有螺紋孔;第一柱塞泵8的活塞外伸軸與齒條10左端 的螺紋孔聯接,並用第一螺母9鎖緊;第二柱塞泵12的活塞外伸軸與齒條10右端的螺紋孔 聯接,並用第二螺母11鎖緊;第一柱塞泵8的缸體後端裝有第一吸油單向閥15和第一排油 單向閥14,第二柱塞泵12的缸體後端裝有第二吸油單向閥18和第二排油單向閥17 ;
所述驅動控制系統由計算機19、1/0控制電路20、氣缸驅動器21、信號處理與控制電路 22和液壓流量計23組成,計算機19的輸出端聯接I/O控制電路20輸入端,I/O控制電路 20輸出端聯接氣缸驅動器21輸入端,氣缸驅動器21輸出端聯接旋轉電機1,旋轉電機1聯 接液壓流量計23的輸入端,液壓流量計23的輸出端聯接信號處理與控制電路22,信號處理 處控制電路22的輸出端聯接計算機19。本發明中,所述第一吸油單向閥15和第二吸油單向閥18分別與油箱13相連,所 述第一排油單向閥14和第二排油單向閥17分別與液壓迴路16相連。本發明的技術效果1.通過齒輪齒條的嚙合傳動,將電機的旋轉運動輸出轉化為柱塞的直線往復運動,實 現柱塞泵對液壓迴路的進出油控制。本發明中通過齒輪4與齒條10的嚙合傳動,將齒輪4的旋轉運動轉換為齒條10 的直線往復運動,齒條10驅動與之剛性聯結的雙柱塞泵的活塞做直線往復運動,實現柱塞 泵對液壓迴路的進出油控制。本發明的技術優點
相對於在先技術,本發明通過齒輪齒條傳動機構,將旋轉電機的旋轉運動輸出轉換成 柱塞的直線往復運動,實現柱塞泵對液壓迴路的進出油控制,結構簡單、動態性好、工作穩 定、並具有良好的經濟性。
圖1為本發明往復式雙柱塞泵供油裝置的結構主視圖。圖2為本發明往復式雙柱塞泵供油裝置的結構左視圖。圖3為工作的驅動控制系統圖。圖中標號1為旋轉電機,2為聯軸器,3為齒輪軸,4為齒輪,5為鍵,6為軸承端蓋, 7為螺釘,8為第一柱塞泵,9為第一螺母,10為齒條,11為第二螺母,12為第二柱塞泵,13為 油箱,14為第一排油單向閥,15為第一吸油單向閥,16為液壓迴路,17為第二排油單向閥, 18為第二吸油單向閥,19為計算機,20為I/O控制電路,21為氣缸驅動器,22為信號處理與 控制電路,23為液壓流量計。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往復式雙柱塞泵供油裝置做進一步說明,但不應 該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實施例1 先請參閱圖1一圖2所示。圖1為本發明往復式雙柱塞泵供油裝置的結 構主視圖,圖2為本發明往復式雙柱塞泵供油裝置的結構左視圖。本發明提出的往復式雙 柱塞泵供油裝置,包括旋轉電機、齒輪齒條、兩個柱塞泵、聯軸器、兩個吸油單向閥、兩個排 油單向閥以及驅動控制系統。其中
所述的旋轉電機1的輸出軸做旋轉運動,直線電機1通過聯軸器2將旋轉運動傳遞給 齒輪軸3,齒輪軸3通過鍵5將運動傳遞給齒輪4 ;齒輪4安裝在齒輪軸上,左端用軸肩定 位,右端用軸承端蓋6定位;軸承端蓋6通過螺釘7與齒輪軸3剛性聯結;齒輪4與齒條10 嚙合傳動,將齒輪4的旋轉運動轉換成齒條10的直線往復運動,齒條10的兩端分別車有螺 紋孔;第一柱塞泵8的活塞外伸軸與齒條10左端的螺紋孔聯接,並用第一螺母9鎖緊;第二 柱塞泵12的活塞外伸軸與齒條10右端的螺紋孔聯接,並用第二螺母11鎖緊;第一柱塞泵 8的缸體後端和第二柱塞泵12的缸體後端分別裝有第一吸油單向閥15、第一排油單向閥14 和第二吸油單向閥18、第二排油單向閥17 ;所述的吸油單向閥與油箱13相連,所述的排油 單向閥與液壓迴路16相連。圖3為工作的閉環驅動控制系統圖。如圖3所示,驅動控制系統由計算機19、1/0 控制電路20、氣缸驅動器21、信號處理與控制電路22和液壓流量計23組成,其中
計算機19通過I/O控制電路20控制旋轉電機1,驅動齒輪4做旋轉運動,通過齒輪4和齒條10的嚙合傳動,驅動第一柱塞泵8的活塞和第二柱塞泵12的活塞做直線往復運動, 實現對液壓迴路16的進出油控制;液壓流量計23安裝在液壓迴路16中,用來測量柱塞泵 的進出油流量。液壓流量計23所測量出的進出油流量經過信號處理與控制電路22反饋給 計算機19,與理論量進行比較得出誤差值,閉環實現對液壓迴路16液壓流量的實時控制。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往復式雙柱塞泵供油裝置,通過齒輪4與齒條10的齧 合傳動,將齒輪4的旋轉運動轉換為齒條10的直線往復運動,齒條10驅動與之剛性聯結的 雙柱塞泵的活塞做直線往復運動,實現柱塞泵對液壓迴路的進出油控制。本發明往復式雙柱塞泵供油裝置的工作過程為
當旋轉電機1正轉時,通過聯軸器2和鍵5的運動傳遞,齒輪4做逆時針旋轉,驅動齒條 10向右做直線運動。齒條10驅動與之剛性聯結的第一柱塞泵8的活塞和第二柱塞泵12的 活塞向右做直線運動,第一吸油單向閥15打開,第一排油單向閥14關閉,第一柱塞泵8的 缸體連通油箱13進行吸油,同時第二吸油單向閥18關閉,第二排油單向閥17打開,第二柱 塞泵13的缸體連通液壓迴路16進行排油;當旋轉電機1反向工作時,第一柱塞泵8的活塞 和第二柱塞泵12的活塞向左做直線運動,第一吸油單向閥15關閉,第一排油單向閥14打 開,第一柱塞泵8的缸體連通液壓迴路16進行排油,同時第二吸油單向閥18打開,第二排 油單向閥17關閉,第二柱塞泵13的缸體連通油箱13進行吸油。
權利要求
1.一種往復式雙柱塞泵供油裝置,包括旋轉電機、齒輪齒條、兩個柱塞泵、聯軸器、兩個 吸油單向閥、兩個排油單向閥以及控制驅動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旋轉電機(1)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 聯接齒輪軸(3),齒輪軸( 通過鍵(5)聯 接齒輪;齒輪(4)安裝在齒輪軸C3)上,左端用軸肩定位,右端用軸承端蓋(6)定位;軸 承端蓋(6)通過螺釘(7)與齒輪軸( 剛性聯結;齒輪(4)與齒條(10)嚙合傳動,將齒輪 (4)的旋轉運動轉換成齒條(10)的直線往復運動,齒條(10)的兩端分別車有螺紋孔;第一 柱塞泵(8)的活塞外伸軸與齒條(10)左端的螺紋孔聯接,並用第一螺母(9)鎖緊;第二柱 塞泵(1 的活塞外伸軸與齒條(10)右端的螺紋孔聯接,並用第二螺母(11)鎖緊;第一柱 塞泵(8)的缸體後端裝有第一吸油單向閥(1 和第一排油單向閥(14),第二柱塞泵(12) 的缸體後端裝有第二吸油單向閥(18)和第二排油單向閥(17);所述驅動控制系統由計算機(19)、1/0控制電路00)、氣缸驅動器、信號處理與控 制電路0 和液壓流量計組成,計算機,(19)的輸出端聯接I/O控制電路00)輸入 端,I/O控制電路OO)輸出端聯接氣缸驅動器輸入端,氣缸驅動器輸出端聯接 旋轉電機(1),旋轉電機(1)聯接液壓流量計的輸入端,液壓流量計的輸出端聯 接信號處理與控制電路(22),信號處理處控制電路0 的輸出端聯接計算機(1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往復式雙柱塞泵供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吸油單向閥 (15)和第二吸油單向閥(18)分別與油箱(13)相連,所述第一排油單向閥(14)和第二排油 單向閥(17)分別與液壓迴路(16)相連。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往復式雙柱塞泵供油裝置,包括旋轉電機、齒輪齒條、兩個柱塞泵、聯軸器、兩個吸油單向閥、兩個排油單向閥以及控制驅動系統,旋轉電機通過聯軸器聯接齒輪軸,齒輪軸通過鍵聯接齒輪;軸承端蓋與齒輪軸剛性聯結;齒輪與齒條嚙合傳動,將齒輪的旋轉運動轉換成齒條的直線往復運動,齒條的兩端分別車有螺紋孔;兩個柱塞泵的活塞外伸軸分別與齒條兩端的螺紋孔聯接,兩個柱塞泵的缸體後端均裝有吸油單向閥和排油單向閥,所述驅動控制系統由計算機、I/O控制電路、氣缸驅動器、信號處理與控制電路和液壓流量計組成,本發明通過齒輪齒條傳動機構,將旋轉電機的旋轉運動輸出轉換成柱塞的直線往復運動,實現柱塞泵對液壓迴路的進出油控制,結構簡單、動態性好、工作穩定、並具有良好的經濟性。
文檔編號F04B9/02GK102080641SQ201110030498
公開日2011年6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28日
發明者卞永明, 姜旭春, 李安虎, 李志忠 申請人:同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