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空氣過濾器及輸液器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18:59:3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氣過濾器及輸液器,屬於醫療器械領域。
背景技術:
靜脈輸液是在臨床治療中廣泛採用的治療方法,輸注硬質容器中的藥液時,輸液器上必須配備有進氣器件以實現輸液過程中容器內外氣壓平衡,從而保證容器中的藥液的正常輸注。進氣器件上都有空氣過濾膜用於過濾進入藥液的空氣,並阻止藥液洩露。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於藥液種類多,成分複雜,空氣過濾膜長時間接觸藥液後,容易被藥液汙染,其透氣性會降低,難以繼續平衡容器內外的氣壓,有時還會出現容器內壓力降低,進而阻止藥液輸注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在輸液過程中防止藥液接觸空氣過濾膜、確保藥液過濾膜不會被藥液汙染的空氣過濾器,同時提供了應用該空氣過濾器的輸液器。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空氣過濾器,空氣過濾器,包括外殼、空氣過濾膜和壓蓋,空氣過濾膜安裝在外殼內,壓蓋安裝在外殼的進氣口處,外殼的排氣口與瓶塞穿刺器內的通氣孔道相通,外殼內設有保護塊和柔性膜,保護塊將空氣過濾膜、柔性膜分隔在兩個腔室中,保護塊上具有連通上述兩個腔室的通道,空氣過濾膜和柔性膜分別位於通道的兩側,柔性膜採用彈性材質(如常規使用的矽膠、乳膠、聚氨酯、橡膠等柔性高分子材料),外殼排氣口所在側壁與柔性膜之間設置能夠使氣體通過的支撐結構,支撐結構位於柔性膜或者外殼排氣口所在側壁上,支撐結構與保護塊之間的距離大於柔性膜的厚度;在外力作用下,柔性膜從一側將通道封堵,將上述兩個腔室(即空氣過濾膜、柔性膜所在的兩個腔室)完全隔離。其中,壓蓋可以採用分體式結構,其包括殼體和扣蓋,扣蓋與殼體的外端扣合,殼體的內端卡入外殼內,扣蓋可以通過連接帶與殼體連接;當然,壓蓋也可以直接採用內凹形的蓋子,將內凹形的蓋子壓入外殼中即可。
本實用新型中的支撐結構可採用以下優選方案:
支撐結構方案一:支撐結構採用環形殼,環形殼上設有通孔;環形殼固定在柔性膜或者外殼排氣口所在側壁上。
支撐結構方案二:支撐結構包括至少兩個支撐柱,相鄰支撐柱之間存在間隙;支撐柱固定在柔性膜或者外殼排氣口所在側壁上。
本實用新型中的保護塊可採用以下優選方案:
保護塊方案一:保護塊包括底座和凸臺,凸臺位於底座靠近柔性膜一端的端面上,底座和凸臺一體連接且底座的外周尺寸大於凸臺的外周尺寸;柔性膜位於凸臺的一側,對應保護塊在外殼的內壁上設置環形擋臺,底座的一端端面緊貼空氣過濾膜,另一端外露的端面緊貼環形擋臺,凸臺位於環形擋臺的環形空間內,因此當柔性膜從一側將通道封堵時,通過該結構形式的保護塊能夠將空氣過濾膜、柔性膜所在的兩個腔室完全隔離。
保護塊方案二:保護塊靠近空氣過濾膜的一端端面的外周形狀和尺寸與空氣過濾膜的外周形狀和尺寸相同,因此當柔性膜從一側將通道封堵時,保護塊能夠將空氣過濾膜整體覆蓋,從而將空氣過濾膜、柔性膜所在的兩個腔室完全隔離。
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柔性膜直接與藥液接觸。使用本空氣過濾器時,只需按正常操作在使用前打開壓蓋即可。在輸液過程中,當藥液容器內壓力降低時,外界空氣從空氣過濾膜中通過,推動柔性膜至外殼的排氣口一側,外界空氣通過支撐結構進入藥液容器中,使藥液容器內外壓力恢復平衡,然後藥液通過瓶塞穿刺器的通氣孔道進入空氣過濾器中,柔性膜在藥液作用下向保護塊一側移動,並將保護塊中的通道封堵,阻止藥液接觸空氣過濾膜,從而可以實現防止藥液過濾膜在輸注過程中被藥液汙染的功能。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輸液器有以下兩種方案:
輸液器方案一:
輸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和空氣過濾器,空氣過濾器採用上述空氣過濾器;空氣過濾器中,外殼的排氣口所在端設置安裝端,安裝端內具有與排氣口相通的空腔,瓶塞穿刺器的側面具有與空氣過濾器連接的連接端,連接端內具有與瓶塞穿刺器內的通氣孔道相通的空腔,連接端通過軟管與所述的安裝端連接。
使用本輸液器時,將瓶塞穿刺器插入硬質藥液容器中,此時硬質藥液容器中的藥液從輸液器流入患者體內,硬質藥液容器內氣壓降低,在柔性膜內外形成外高內低的壓力差,柔性膜在外界氣壓的作用下向外殼的排氣口一側(即朝向瓶塞穿刺器的一側)活動,經空氣過濾膜過濾後的外界空氣通過支撐結構進入硬質藥液容器中,內外氣壓平衡後,藥液通過瓶塞穿刺器的通氣孔道進入空氣過濾器中,柔性膜在藥液作用下向保護塊一側移動,並將保護塊中的通道封堵,防止藥液接觸空氣過濾膜。
輸液器方案二:
輸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和空氣過濾器,空氣過濾器採用上述空氣過濾器;空氣過濾器的外殼與瓶塞穿刺器一體連接,外殼的排氣口與瓶塞穿刺器的通氣孔道相通。
本方案中輸液器的工作原理過程與方案一中的輸液器相同,都是通過柔性膜起到防止輸液過程中空氣過濾膜被藥液汙染的作用。
為了配合不同結構形式的瓶塞穿刺器,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上還可以略做改變。如現有的瓶塞穿刺器中,瓶塞穿刺器側面本身具有連接端,連接端內具有與瓶塞穿刺器的通氣孔道相通的空腔,則可以將該連接端作為上述空氣過濾器的外殼,組裝時,直接將空氣過濾膜、柔性膜、保護塊等組件置於連接端的空腔內即可。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中的空氣過濾器結構簡單合理,正常輸液過程中,只需按正常操作在使用前打開壓蓋,即可自動通過柔性膜防止藥液接觸空氣過濾膜,從而有效防止藥液過濾膜被藥液汙染,使用安全方便,快捷可靠。同時,應用該空氣過濾器的輸液器也具有上述空氣過濾器的同等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空氣過濾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輸液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中輸液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中輸液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柔性膜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柔性膜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中柔性膜的結構示意圖之三。
圖中:1、進氣口;2、外殼;3、支撐柱;4、柔性膜;5、環形擋臺;6、凸臺;7、通道;8、底座;9、空氣過濾膜;10、殼體;11、連接帶;12、扣蓋;13、內凹形的蓋子;14、保護塊;15、安裝端;16、軟管;17、連接端;18、瓶塞穿刺器;19、通氣孔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空氣過濾器包括外殼2、空氣過濾膜9和壓蓋,空氣過濾膜9安裝在外殼2內,壓蓋安裝在外殼2的進氣口1處,外殼2的排氣口與瓶塞穿刺器18內的通氣孔道19相通,外殼2內設有保護塊14和柔性膜4,保護塊14將空氣過濾膜9、柔性膜4分隔在兩個腔室中,保護塊14上具有連通上述兩個腔室的通道7,空氣過濾膜9和柔性膜4分別位於通道7的兩側,柔性膜4採用彈性材質(如常規使用的矽膠、乳膠、聚氨酯、橡膠等柔性高分子材料),外殼排氣口所在側壁與柔性膜4之間設置能夠使氣體通過的支撐結構,支撐結構位於外殼排氣口所在側壁上,支撐結構與保護塊14之間的距離大於柔性膜4的厚度;在外力作用下,柔性膜4從一側將通道7封堵,將上述兩個腔室即空氣過濾膜9、柔性膜4所在的兩個腔室完全隔離。其中,壓蓋可以採用分體式結構,其包括殼體10和扣蓋12,扣蓋12與殼體10的外端扣合,殼體10的內端卡入外殼2內,扣蓋12可以通過連接帶11與殼體10連接;當然,壓蓋也可以直接採用內凹形的蓋子13,將內凹形的蓋子13壓入外殼2中即可。本實施例中的支撐結構包括至少兩個支撐柱3,相鄰支撐柱3之間存在間隙;支撐柱3固定在外殼排氣口所在側壁上;保護塊14包括底座8和凸臺6,凸臺6位於底座8靠近柔性膜4一端的端面上,底座8和凸臺6一體連接且底座8的外周尺寸大於凸臺6的外周尺寸;柔性膜4位於凸臺6的一側,對應保護塊14在外殼2的內壁上設置環形擋臺5,底座8的一端端面緊貼空氣過濾膜9,另一端外露的端面緊貼環形擋臺5,凸臺6位於環形擋臺5的環形空間內,因此當柔性膜4從一側將通道7封堵時,通過該結構形式的保護塊能夠將空氣過濾膜9、柔性膜4所在的兩個腔室完全隔離。其中,柔性膜4可以採用傳統的片狀結構(如圖5所示),也可以中間薄四周厚的結構(如圖6、7所示)。
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柔性膜4直接與藥液接觸。使用本空氣過濾器時,只需按正常操作在使用前打開壓蓋即可。在輸液過程中,當藥液容器內壓力降低時,外界空氣從空氣過濾膜9中通過,推動柔性膜4至外殼2的排氣口一側,外界空氣通過支撐結構進入藥液容器中,使藥液容器內外壓力恢復平衡,然後藥液通過瓶塞穿刺器18的通氣孔道19進入空氣過濾器中,柔性膜4在藥液作用下向保護塊14一側移動,並將保護塊14中的通道7封堵,阻止藥液接觸空氣過濾膜9,從而可以實現防止藥液過濾膜在輸注過程中被藥液汙染的功能。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輸液器有以下3種具體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2所示,輸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18和空氣過濾器,空氣過濾器採用上述空氣過濾器;空氣過濾器中,外殼2的排氣口所在端設置安裝端15,安裝端15內具有與排氣口相通的空腔,瓶塞穿刺器18的側面具有與空氣過濾器連接的連接端17,連接端17內具有與瓶塞穿刺器18內的通氣孔道19相通的空腔,連接端17通過軟管16與所述的安裝端15連接。
實施例2:
如圖3所示,輸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18和空氣過濾器,空氣過濾器採用上述空氣過濾器;空氣過濾器的外殼2與瓶塞穿刺器18一體連接,外殼2的排氣口與瓶塞穿刺器18的通氣孔道19相通。
實施例3:
如圖4所示,除了採用的瓶塞穿刺器18不同,輸液器的其他結構均與實施例2相同,本實施例中的瓶塞穿刺器18採用大弧柄式瓶塞穿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