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變厚度帶材軋制過程中軋件的微跟蹤方法及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07:53:25
專利名稱:周期變厚度帶材軋制過程中軋件的微跟蹤方法及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
本發明屬於軋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周期變厚度帶材軋制過程中軋件的微跟蹤方法 及系統。
背景技術:
'
在軋制周期變厚度帶材的過程中,需要保證兩點1、帶材的厚區、薄區和過渡區有足夠 高的厚度控制精度;2、帶材的厚區、薄區和過渡區的相對位置準確,以便在後續的處理工序 剪切成形狀尺寸精確的差厚板。實現這兩點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在軋制過程中對軋件進行高精 度的位置跟蹤;而現有的位置跟蹤技術尚不能滿足周期變厚度帶材軋制過程中對軋件的位置 跟蹤的精度要求。
發明內容
.
針對現有的位置跟蹤技術尚不能滿足周期變厚度帶材軋制過程中對軋件的位置跟蹤的精 度要求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滿足周期變厚度帶材軋制過程中對軋件的位置跟蹤精度 要求的周期變厚度帶材軋制過程中軋件的微跟蹤方法及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周期變厚度帶材軋制過程中軋件的 微跟蹤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在軋件上對周期變厚度帶材的厚區、薄區和過渡區進行分區;
步驟二通過人機界面計算機設定來料種類是均一厚度軋件還是周期變厚度軋件;
步驟三確定軋制起始點;
步驟四對軋制過程中軋制長度進行微跟蹤;
步驟五根據步驤二中設定的結果,若來料為均一厚度軋件,則根據步驟四中對該區段 軋制長度的跟蹤結果,直接判斷該區段的軋制過程是否結束;若來料為周期變厚與軋件,則 在對該區段軋制長度跟蹤的同時,對周期變厚度軋件的軋制厚度進行跟蹤修正,並將跟蹤修 正的厚度設定值送入周期變厚度帶材軋制過程中的厚度控制系統中,再根據步驟四中對該區 段軋制長度的跟蹤結果,判斷該區段的軋制過程是否結束。
步驟三中所述的確定軋制起始點的具體過程如下
根據步驟二設定的結果,若來料為均一厚度軋件,則可從任意人工設定的起始點開始軋 制;若來料為周期變厚度軋件,則進行周期變厚度軋件的軋制起始點判斷;
所述的對周期變厚度軋件進行軋制起始點判斷過程如下
設在f'時刻,入口測厚儀測量的軋件厚度為h"(o,入口側脈衝編碼器測量的本周期軋件軋制的長度為^(0, ^為正經過入口測厚儀的一段均一厚度區段的厚度,並設長度為n的入 口測厚儀測量的軋件厚度反饋數據堆棧、入口側軋件軋制長度數據堆棧為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
堆棧採取先入先出的原則,將每個周期的&W、 4X/)測量值壓入堆棧;並將堆棧內的所 有/^W的值與/ib進行比較,預先設定一個正值小量^,如下式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 當n個結果全部為l時,表明過渡區開始經過入口測厚儀,開始跟蹤;此時,^ = 1時刻
的位置為過渡區起始點,即為周期變厚度軋件的軋制起始點 當/2,"」2/z。時,表明薄區向厚區過渡;
當^」時,表明厚區向薄區過渡;
則經過*個周期後,過渡區起始點距入口測厚儀的距離^j為
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設入口測厚儀距軋制中線的距離為4j^,則下式結果為l時,表明過渡區起始點已經
到達軋機的軋制點,控制系統開始跟蹤軋制
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
步驟四中所述的對軋制過程中軋制長度進行微跟蹤的具體過程如下
設在f'時刻,出口測厚儀測量的軋件厚度為/u(Z),出口側脈衝編碼器測量的本周期軋件 軋制的長度為丄。wO,設軋制從某一區段的起始點開始計時,將/賦值為1,經過W個周期後, 軋件該區段累計軋制的長度為
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
對該區段的累計軋制長度進行跟蹤。
步驟五中所述的對周期變厚度軋件的軋制厚度進行跟蹤修正的具體過程如下:因為來料是周期變厚度軋件,所以設丄(p為正在軋制的區段軋制前長度,p或&j00 為正在軋制的區段軋制前厚度或厚度函數;設丄。(p為'正在軋制的區段軋制後的目標長度, 、,j或 (pOO為正在軋制的區段軋制後的目標厚度或目標厚度函數;Iwj為軋件該區段
累計軋制的長度,丄,.",為軋件該區段累計軋制前進料的長度,i, _ =|;i, w;
當軋制段為周期變厚度軋件的厚度均一區段時,設^"'J為預設的軋制修正長度,^w〃為 預設的軋制修正厚度,則有
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
當軋制段為周期變厚度軋件的厚度過渡區段時,設4、6為預設的軋制修正長度,A。(c為
預設的軋制修正厚度函數,則有
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
步驟五中所述的判斷該區段軋制過程是否結束的具體過程如下
將步驟四中的軋制長度的跟蹤結果Zwj作為軋件^該區段的實測長度,將其與設定的該 區段的目標長度4(p相比較,得到長度差況。(M,艮P-
當況^m小於預先設定的正值小量S時,下式結果為l,表明該區段的軋制過程已經完成, 將i重新賦值為1,開始進行下一個區段的跟蹤
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
所述的周期變厚度帶材軋制過程中軋件的微跟蹤方法所採用的系統,包括軋機.,在軋機 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左巻取機、右巻取機,在左巻取機與軋機之間設置有左測長輥,在右巻取
機與軋機之間設置有右測長輥;在軋機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用於測量帶材厚度的左測厚儀、右測厚儀;在左巻取機、右巻取機上分別設置有用.於測量軋制過程中巻取機上帶巻直徑 的巻徑測量儀;在軋機上設置有用於測量周期軋制時軋制力的軋制力傳感器、內置位移傳感 器的液壓缸,所述的液壓缸的位移傳感器用於測量軋機的輥縫;在左測長輥、右測長輥的下 面分別設置有用於檢測軋制過程中帶材實際張力的張力計;在左測長輥、右測長輥的軸頭上 分別設置有用於測量測長輥轉數的脈衝編碼器;所述的左測厚儀、右測厚儀、巻徑測量儀、 軋制力傳感器、液壓缸的位移傳感器、張力計及脈衝編碼器分別與計算機控制系統相連。
為了在巻徑測量儀出現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時,仍能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在本發明的微 跟蹤系統中還設置有兩個巻取機編碼器,兩個巻取機編碼器分別設置在巻取機的電機端,用 於參與巻取機的巻徑計算。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
本發明的微跟蹤方法及系統能夠滿足周期變厚度帶材軋制過程中對軋件的位置跟蹤的精 度要求,其厚度均一區段的軋制長度誤差可達到l~2mm,厚度過渡區段的軋制長度誤差可達 到2 3mm;為帶材的厚區、薄區和過渡區有足夠高的厚度控制精度以及帶材的厚區、薄區和 過渡區的相對位置準確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
圖1是本發明的微跟蹤方法的程序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的微跟蹤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對軋件的禮制進行分段控制的示意圖; 圖4是周期變厚度軋件側面積計算的示意(a) 是周期變厚度軋件的厚度均一區段的面積計算的示意圖; -
(b) 是周期變厚度軋件的厚度過渡區段的面積計算的示意圖; 圖5是周期變厚度軋件的厚度均一區段的跟蹤修正示意圖6是周期變厚度軋件的厚度過渡區段的跟蹤修正示意其中,圖2中,l一過程控制計算機,2—人機界面計算機,3—計算機控制系統,4—液 壓缸,5—巻徑測量儀,6—右巻取機,7—脈衝編碼器,8—右測長輥,9一右測厚儀,IO—左 測厚儀,u一張力計,12—軋機,13—軋制力傳感器,14一左測長輥,15—巻取機編碼器, 16—左巻取機。
具體實施例方式.
如圖1所示, 一種周期變厚度帶材軋制過程中軋件的微跟蹤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在軋件上對周期變厚度帶材的厚區、薄區和過渡區進行分區; 如圖3所示,軋制方向為從左向右,Lcn為左測厚儀與軋機中心線的距離,L氾為右測厚
儀與軋機中心線的距離。其中,Bl、 B2、 B3表示薄區;Hl、 H2、 H3表示厚區;GIl、 GI2、 GI3表示增厚軋制過渡區;GD1、 GD2表示減薄軋制過渡區。步驟二通過人機界面計算機設定來料種類是均一厚度軋件還是周期變厚度軋件; 步驟三確定軋制起始點,其具體過程如下
根據步驟二設定的結果,若來料為均一厚度軋件,帶材穿帶後,經前部引帶達到軋制穩 定狀態後,則可從任意人工設定的起始點開始軋制;若來料為周期變厚度軋件,帶材穿帶後, 經前部引帶後需要進行周期變厚度軋件的軋制起始點判斷,軋制起始點使用過渡區起始點為 最佳。 '
所述的對周期變厚度軋件進行軋制起始點判斷過程如下 .
設在^時刻,入口測厚儀測量的軋件厚度為^(Z'),.入口側脈衝編碼器測量的本周期軋件
軋制的長度為^^'), ^為正經過入口測厚儀的一段均一厚度區段的厚度,並設長度為n的入 口測厚儀測量的軋件厚度反饋數據堆棧、入口側軋件軋制長度數據堆棧為
堆棧採取先入先出的原則,將每個周期的&W、 4X0測量值壓入堆棧;並將堆棧內的所 有&(/)的值與&進行比較,預先設定一個正值小量S,,如下式
當n個結果全部為l時,表明過渡區開始經過入口測厚儀,開始跟蹤;此時,_/ = 1時刻
的位置為過渡區起始點,即為周期變厚度軋件的軋制起始點; 當/^」々/ 。時,表明薄區向厚區過渡;
當&」《A。時,表明厚區向薄區過渡;
則經過yt個周期後,過渡區起始點距入口測厚儀的距離A" t為
設入口測厚儀距軋制中線的距離為Z,"j^,則下式結果為l時,表明過渡區起始點已經 到達軋機的軋制點,控制系統開始跟蹤軋制
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9
步驟四對軋制過程中軋制長度進行微跟蹤,其具體過程如下:設在^'時刻,出口測厚儀測量的軋件厚度為;^W,.出口側脈衝編碼器測量的本周期軋件
軋制的長度為丄。 力),設軋制從某一區段的起始點開始計時,將z'賦值為1,經過m個周期後, 軋件該區段累計軋制的長度為
對該區段的累計軋制長度進行跟蹤。
步驟五根據步驟二中設定的結果,若來料為均一厚度軋件,則根據步驟四中對該區段 軋制長度的跟蹤結果,直接判斷該區段的軋制過程是否結束;若來料為周期變厚度軋件,則 在對該區段軋制長度跟蹤的同時,對周期變厚度軋件的軋制厚度進行跟蹤修正,並將跟蹤修 正的厚度設定值送入周期變厚度帶材軋制過程中的厚度控制系統中,再根據步驟四中對該區 段軋制長度的跟蹤結果,判斷該區段的軋制過程是否結束。
所述的對周期變厚度軋件的軋制厚度進行跟蹤修正的具體過程如下
如圖4(a)所示,當軋制區段為周期變厚度軋件的厚度均一區段時,設該均一區段的厚 該均一區段的軋制長度為、,則帶材的側面積Sp為
& = v~
如圖4(b)所示,當軋制區段為周期變厚度軋件的厚度過渡區段時,設該區段的厚度函 數為&00,該區段的軋制長度為^,則帶材的側面積Sp為
因為來料是周期變厚度軋件,所以設丄(p為正在軋制的區段軋制前長度,^j或/^—pOc) 為正在軋制的區段軋制前厚度或厚度函數;設丄。(p為正在軋制的區段軋制後的目標長度, A。(p或&(p(x)為正在軋制的區段軋制後的目標厚度或目標厚度函數;丄。(m為軋件該區段
累計軋制的長度,丄,. 為軋件該區段累計軋制前進料的長度,4m-1]4^);
— — /=1
在理想狀態下,根據軋制秒流量相等原理,周期變厚度軋件的厚度均一區段有-
周期變厚度軋件的厚度過渡區段有 如果軋制精度符合要求,對於該區段的未軋制部分滿足以下等式 周期變厚度軋件的厚度均一區段-
周期變厚度軋件的厚度過渡區段 f",A" f ,l pW血
A,w—/ — L'n —m "^o(p 一乙加f一m —
但軋制過程往往是不可預測的,種種因素會引起軋制的偏差。當實際的軋制長度與軋制 後的目標長度發生偏差時,通過調整軋制後帶材的厚度方法來糾正長度方向的偏差,以保證 實際的軋制長度等於軋制後的目標長度。
如圖5所示,當軋制段為周期變厚度軋件的厚度均一區段時,設4、e為預設的軋制修正
長度,/Uj為預設的軋制修正厚度,則有
A 一P —丄切—m)X —p —(丄oW —p 一A W —m)X ^o f —p]/
"ow c 一 — //"
- / 、, —c
如圖6所示,當軋制段為周期變厚度軋件的厚度過渡區段時,設A^」為預設的軋制修正
長度,A。"。為預設的軋制修正厚度函數,則有
f"-、 f"'-"""low pW+^。w f 血
、
其中,丄。(。可以通過計算機控制系統進行預設定,.但最小值不能小於軋輥的曲率半徑。 所述的判斷該區段軋制過程是否結束的具體過程如下
將步驟四中的軋制長度的跟蹤結果4(m作為軋件在該區段的實P長度,將其與設定的該
區段的目標長度丄。(p相比較,得到長度差況。w,,艮P:
當況。 ,— 小於預先設定的正值小量e時,下式結果為1,表明該區段的軋制過程己經完成,
將/重新賦值為l,開始進行下一個區段的跟蹤如圖2所示,所述的周期變厚度帶材軋制過程中軋件的微跟蹤方法的系統,包括軋機12, 在軋機12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左巻取機16、右巻取機6,在左巻取機16與軋機12之間設置有 左測長輥14,在右巻取機6與軋機12之間設置有右測長輥8;在軋機12的左、右兩側分別 設置有用於測量帶材厚度的左測厚儀10、右測厚儀9;在左巻取機16、右巻取機6.上分別設 置有用於測量軋制過程中巻取機上帶巻直徑的巻徑測量.儀5;在軋機12上設置有用於測量周 期軋制時軋制力的軋制力傳感器13、內置位移傳感器的液壓缸4,所述的液壓缸4的位移傳 感器用於測量軋機12的輥縫;在左測長輥14、右測長輥8的下面分別設置有用於檢測軋制 過程中帶材實際張力的張力計ll;在左測長輥14、右測長輥8的軸頭上分別設置有用於測量 測長輥轉數的脈衝編碼器7;所述的左測厚儀IO、右測厚儀9、巻徑測量儀5、軋制力傳感器 13、液壓缸4的位移傳感器、張力計11及脈衝編碼器7分別與計算機控制系統3相連。
為了在巻徑測量儀5出現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時,仍能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在本發明的 微跟蹤系統中還設置有兩個巻取機編碼器15,兩個巻取機編碼器15分別設置在巻取機的電 機端,用於參與巻取機的巻徑計算。
所述的軋機12採用四輥可逆軋機,它由機架、輥系、傳動軸、齒輪機座、電機及減速機
等部分組成。為了減少軋制力,增加道次壓下量,本發明使用較小的工作輥直徑,根據軋機 寬度的不同,工作輥直徑可取為120 300mm。
所述的巻取機由電機、減速機、巻筒等部分組成,在實施可逆軋制時,軋機入口一側的 巻取機作為開巻機,出口一側的作為巻取機。
為了提高壓上速度,本發明採用快速響應液壓缸4,液壓缸4的響應頻率大於20Hz,以 保證軋制過程中軋件運行速度與壓上速度有合理的匹配關係。液壓缸4內置位移傳感器,用 來測量軋機的輥縫,其解析度優於0.002mm。
所述的軋制力傳感器13用於測量周期軋制時的軋制力,通過實測軋制力計算軋機的彈性 變形。由於厚區、薄區、過渡區的軋制力相差很大,可根據軋制力傳感器13發出的軋制力信 號判定各個區域的範圍。根據軋機12工作輥寬度的不同,軋制力傳感器13的最大測量值可 在3 30MN之間選擇。
所述的測厚儀可選用X射線測厚儀或Y放射性測厚儀;其測量範圍為0.1-5.0mm,分辨 率優於0.002mm。當軋制方向為從左到右時,左測厚儀10用於前饋控制,右測厚儀9用於反 饋控制。當軋制方向為從右到左時,左測厚儀10用於反饋控制,右測厚儀9用於前饋控制。
所述的巻徑測量儀5的測量範圍為500 2000mm,解析度優於0.2mm。
所述的用於測量測長輥轉數的脈衝編碼器7為高解析度的脈衝編碼器,用於測量軋件的速度以實現對帶材的微跟蹤。通過記錄測長輥的轉數來計算軋機12入口和出口帶材軋過的長 度,用作帶材各段區起點和長度的跟蹤。
所述的巻取機編碼器15用於當巻徑測量儀5出現故障時,結合脈衝編碼器7進行巻徑計 算,並對直接巻徑檢測進行在線監控。
所述的計算機控制系統3由過程控制計算機1、人機界面計算機2和PLC控制系統組成。 過程控制計算機1用於模型和軋制參數的設定;人機界面計算機2用於軋制過程監控及原始 數據的輸入;PLC控制系統根據過程控制計算機1的設定值和以及人機界面計算機2的操作 指令,對液壓缸4等執行機構進行控制,同時對各傳感器的反饋信號進行讀取和計算,完成 相應的閉環和開環控制功能。
實施例l: .
本發明的系統的相關參數如下
採用650mm四輥可逆軋機,入口測厚儀和出口測厚儀與軋機中心線的距離均為 丄d:1000mm,兩臺測厚儀為X射線測厚儀,測量範圍為0.1-5.0mm,靜態精度2o=±0.10%,
可重複度±0.050/0,長時穩定性士0.05^/8h;液壓缸壓力為22MPa,液壓缸響應頻率為22Hz, O.lmm的階躍響應時間為31ms;液壓缸的內置位移傳感器量程為100mm,解析度為O.OOlmm。 來料狀況均一厚度,鋼種為IF,寬度500mm,厚度1.3mm。
產品尺寸厚區厚度1.2mm,長300mm;過渡區長50mm;薄區厚度0.8mm,長300mm。 軋制要求l道次完成。
軋制速度設定厚度均一區段軋制速度1.0m/s;厚度過渡區段軋制速度0.35m/s。 實際跟蹤精度:厚度均一區段軋制長度誤差l~2mm;厚度過渡區段軋制長度誤差2~3mm。 實施例2: . 本發明的系統的相關參數如下
採用650mm四輥可逆軋機,入口測厚儀和出口測厚儀與軋機中心線的距離均為 £d= 1000mm ,兩臺測厚儀為X射線測厚儀,測量範圍為0.1-5.0mm,靜態精度2<j=±0.10%,
可重複度±0.05%,長時穩定性±0.05%/811;液壓缸壓力為22MPa,液壓缸響應頻率為22Hz,
O.lmm的階躍響應時間為31ms;液壓缸的內置位移傳感器量程為100mm,解析度為O.OOlmm。 來料狀況均一厚度,鋼種為ST12,寬度450mm,厚2mm;
產品尺寸厚區厚度1.5mm,長200mm;過渡區長100mm;薄區厚度0.8mm,長200mm; 軋制要求2道次完成。
軋制速度設定厚度均一區段軋制速度1.0m/s;厚度過渡區段軋制速度0.5m/s.。 第l道次軋制要求厚區厚度1.5mm,長200mm;.過渡區長100;薄區厚度L2mm,長200謹。
實際跟蹤精度第一道次跟蹤精度厚度均一區段軋制長度誤差l~2mm;厚度過渡區段 軋制長度誤差2~3mm;第二道次跟蹤精度厚度均一區段軋制長度誤差2 3mrn;厚度過渡 區段軋制長度誤差2.5~4mm。
權利要求
1、一種周期變厚度帶材軋制過程中軋件的微跟蹤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在軋件上對周期變厚度帶材的厚區、薄區和過渡區進行分區;步驟二通過人機界面計算機設定來料種類是均一厚度軋件還是周期變厚度軋件;步驟三確定軋制起始點;步驟四對軋制過程中軋制長度進行微跟蹤;步驟五根據步驟二中設定的結果,若來料為均一厚度軋件,則根據步驟四中對該區段軋制長度的跟蹤結果,直接判斷該區段的軋制過程是否結束;若來料為周期變厚度軋件,則在對該區段軋制長度跟蹤的同時,對周期變厚度軋件的軋制厚度進行跟蹤修正,並將跟蹤修正的厚度設定值送入周期變厚度帶材軋制過程中的厚度控制系統中,再根據步驟四中對該區段軋制長度的跟蹤結果,判斷該區段的軋制過程是否結束。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周期變厚度帶材軋制過程中軋件的微跟蹤方法,其特徵在 於步驟三中所述的確定軋制起始點的具體過程如下根據步驟二設定的結果,若來料為均一厚度軋件,則可從任意人工設定的起始點開始軋 制;若來料為周期變厚度軋件,則進行周期變厚度軋件的軋制起始點判斷; 所述的對周期變厚度軋件進行軋制起始點判斷過程如下設在6時刻,入口測厚儀測量的軋件厚度為&(z'),入口側脈衝編碼器測量的本周期軋件軋制的長度為&(z'), 為正經過入口測厚儀的一段均厚度區段的厚度,並設長度為n的入 口測厚儀測量的軋件厚度反饋數據堆棧、入口側軋件軋制長度數據堆棧為堆棧採取先入先出的原則,將每個周期的&(/)、 4^')測量值壓入堆棧;並將堆棧內的所 有^(/)的值與/ b進行比較,預先設定一個正值小量S,,如下式當n個結果全部為l時,表明過渡區開始經過入口測厚儀,開始跟蹤;此時,_/ = 1時刻的位置為過渡區起始點,即為周期變厚度軋件的軋制起始點; 當/z,力」々/z。時,表明薄區向厚區過渡;當/2, ,<&。時,表明厚區向薄區過渡;則經過A個周期後,過渡區起始點距入口測厚儀的距離4—,為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設入口測厚儀距軋制中線的距離為4j^,則下式結果為l時,表明過渡區起始點已經到達軋機的軋制點,控制系統開始跟蹤軋制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周期變厚度帶材軋制過程中軋件的微跟蹤方法,其特徵在 於步驟四中所述的對敘制過程中軋制長度進行微跟蹤的具體過程如下-設在^時刻,出口測厚儀測量的軋件厚度為A。w(f),出口側脈衝編碼器測量的本周期軋件軋制的長度為丄。Ji),設軋制從某一區段的起始點開始計時,將i賦值為1,經過附個周期後,軋件該區段累計軋制的長度為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對該區段的累計軋制長度進行跟蹤。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周期變厚度帶材軋制過程中軋件的微跟蹤方法,其特徵在 於步驟五中所述的對周期變厚度軋件的軋制厚度進行跟蹤修正的具體過程如下因為來料是周期變厚度軋件,所以設A" j為正在軋制的區段軋制前長度,,或&_ 為正在軋制的區段軋制前厚度或厚度函數;設4(p為正在軋制的區段軋制後的目標長度,A。(p或/u一^為正在軋制的區段軋制後的目標厚度或目標厚度函數;4( 為軋件該區段累計軋制的長度,丄, m為軋件該區段累計軋制前進料的長度,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當軋制段為周期變厚度軋件的厚度均一區段時,設^"'」為預設的軋制修正長度,l j為預設的軋制修正厚度,則有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當軋制段為周期變厚度軋件的厚度過渡區段時,設l。w r為預設的軋制修正長度,&為預設的軋制修正厚度函數,則有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周期變厚度帶材軋制過程中軋件的微跟蹤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五中所述的判斷該區段軋制過程是否結束的具體過程如下將步驟四中的軋制長度的跟蹤結果4(J乍為軋件在該區段的實測長度,將其與設定的該區段的目標長度Z。(p相比較,得到長度差沉。、m,艮P: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當況。(m小於預先設定的正值小量s時,下式結果為1 ,表明該區段的軋制過程已經完成,將/重新賦值為l,開始進行下一個區段的跟蹤 . "W 、》,況。"'-"f _ l1 ,況—"
6、 權利要求1所述的周期變厚度帶材軋制過程中軋件的微跟蹤方法的系統,包括軋機 (12),其特徵在於在軋機(12)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左巻取機(16)、右巻取機(6),在左巻取機(16)與軋機(12)之間設置有左測長輥(14),在右巻取機(6)與軋機(12)之間設 置有右測長輥(8);在軋機(12)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用於測量帶材厚度的左測厚儀(10)、 右測厚儀(9);在左巻取機(16)、右巻取機(6)上分別設置有用於測量軋制過程中巻取機 上帶巻直徑的巻徑測量儀(5);在軋機(12)上設置有用於測量周期軋制時軋制力的軋制力 傳感器(13)、內置位移傳感器的液壓缸(4),所述的液壓缸(4)的位移傳感器用於測量軋 機(12)的輥縫;在左測長輥(14)、右測長輥(8)的下面分別設置有用於檢測軋'制過程中 帶材實際張力的張力計(11);在左測長輥(14)、右測長輥(8)的軸頭上分別設置有用於測 量測長輥轉數的脈衝編碼器(7);所述的左測厚儀(10)、右測厚儀(9)、巻徑測量儀(5)、 軋制力傳感器(13)、液壓缸(4)的位移傳感器、張力計(11)及脈衝編碼器(7)分別與計 算機控制系統(3)相連。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周期變厚度帶材軋制過程中軋件的微跟蹤方法的系統,其特徵 在於在巻取機的電機端設置有巻取機編碼器(15),用於在巻徑測量儀(5)出現故障不能正 常工作時,參與巻取機的巻徑計算。
全文摘要
周期變厚度帶材軋制過程中軋件的微跟蹤方法及系統,屬於軋制技術領域。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在軋件上對周期變厚度帶材的厚區、薄區和過渡區進行分區;設定來料種類是均一厚度軋件還是周期變厚度軋件;確定軋制起始點;對軋制過程中軋制長度進行微跟蹤,並對周期變厚度軋件進行跟蹤修正。系統包括軋機,在軋機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卷取機,在卷取機與軋機之間設置有測長輥;在軋機的兩側分別設置有測厚儀;在卷取機上設置有卷徑測量儀;在軋機上設置有軋制力傳感器、液壓缸,在測長輥下面設置有張力計;在測長輥上設置有脈衝編碼器;所述的測厚儀、卷徑測量儀、軋制力傳感器、液壓缸的位移傳感器、張力計及脈衝編碼器分別與計算機控制系統相連。
文檔編號G05B19/04GK101602065SQ20091001239
公開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7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7日
發明者劉相華, 吳志強, 傑 孫, 濤 孫, 張殿華, 穎 支, 旭 李, 矯志傑, 胡賢磊 申請人:東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