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熱管回收排溼熱量的熱泵菸葉烘乾房的製作方法
2023-06-14 15:21:56

本發明涉及菸葉烘乾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具有熱管回收排溼熱量的熱泵菸葉烘乾房。
背景技術:
熱泵菸葉烘乾是一種趨勢,由於熱泵烘乾與其他烘乾方法相比較具有效率高,零排放,烘乾物品質量好,控制可精準自動化等優點,今後可能會完全取代其它各種烘乾方法。熱泵烘乾設備包括壓縮機及節流裝置,蒸發器,冷凝器和控制系統,工作時,室外環境空氣在風機作用下流經蒸發器,蒸發器吸收室外空氣中的熱量,使銅管中的液態工質蒸發成氣體進入冷凝器。冷凝器安裝在烘乾房,循環風機的循環熱風之中,冷凝器中銅管內氣體工質向循環風中散發熱量後,氣態工質冷凝成液態工質,流向蒸發器,由此進一步加熱了循環熱風,以達到烘乾之目的。目前市場上的熱泵烘乾房通常結構鬆散,不利於移動,缺乏對排出烘乾氣體上附有的餘熱進行回收;同時受烘乾機的結構特徵的影響,進入烘房的氣體流速較慢,會影響到烘乾的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一種具有兩次餘熱回收利用、烘乾氣體流速快、移動方便的整體式的排溼熱回收菸葉烘乾房。
為達到以上目的,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熱管回收排溼熱量的熱泵菸葉烘乾房,包括烘房本體、烘乾機、循環風機、電控箱,所述烘房本體上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烘乾機通過所述進風口與烘房本體相連接,所述循環風機設置在進風口處,所述電控箱與所述烘乾機、循環風機控制連接,所述烘乾機內設有熱泵,所述熱泵包括壓縮機、冷凝器和蒸發器,所述烘乾機包括相互隔絕的加熱部和熱回收部,所述冷凝器設置在所述加熱部內,所述蒸發器設置在熱回收部內,所述加熱部上設有第一輸入口和第一輸出口,所述第一輸入口與外界環境相接觸並且其上設有風閥,所述第一輸出口與所述進風口相連通,所述熱回收部上設有第二輸入口和第二輸出口,所述第二輸入口與所述出風口通過排溼風道相連通,所述烘房本體上還設有攪拌風出口,所述加熱部上靠近所述第一輸出口處設有攪拌風進口,所述攪拌風出口與所述攪拌風進口通過攪拌風道相連通,所述加熱部還包括分離式熱管換熱器,所述分離式熱管換熱器包括蒸發段和冷凝段,所述蒸發段設置在排溼風道內,所述冷凝段設置在第一輸入口處。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出風口和攪拌風出口設置在所述烘房本體的下端,所述烘房本體的下端還設有循環風出口,所述循環風口出口與所述加熱部相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攪拌風道設有兩個,分別設置在所述加熱部的兩側。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第二輸入口與所述出風口之間通過排溼風道相連接,所述排溼風道從加熱部內部穿過,其位於第一輸入口和冷凝管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排溼風道為鍍鋅鐵皮風道。
所述熱回收部上設有排溼風機,所述排溼風風機設置在所述第二輸出口處,所述排溼風機與電控箱控制連接。
所述烘房本體的頂端設有孔板式風道,所述孔板式風道與所述進風口相連接。採用烘房本體頂部孔板風道從上往下送風,可使烘房本體內部各處風量均勻,使菸葉質量提高。
進一步地,所述烘乾機設置在烘房本體的一端,所述烘房本體的另一端設有房門,所述房門上設有開關,所述烘房本體的兩側和房門上還設有觀察窗。
所述風閥為電動風閥並與電控箱控制連接。
該套設備具備烘房熱回收裝置,烘房本體內溼熱氣體經出風口排出,含有較高熱量的溼熱氣體,通過排溼風道時經分離式熱管換熱器將熱量傳遞給新風,再通過第二輸入口對準熱回收部的蒸發器,熱氣體經過蒸發器可提高蒸發器的吸熱效率。通過兩次熱回收,利用了排出廢氣中的熱量。同時,該設備具有循環攪拌風系統,為了保證菸葉正常烘乾運行,需用較大的風量和較高風速,而烘乾熱風通過冷凝器不需要這麼大的風量,因此,設計成吸入的新風通過冷凝器用於加熱,而一部分循環後的風通過烘乾機兩側的攪拌風道進入循環。這樣,循環風機可高效率運行。烘乾機與烘乾房組成一個整體,所有部件組裝為一個整體,可裝上卡車運輸,使用時只需現場通電即可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2為圖1中a-a處剖視圖;
圖3為圖1中b-b處剖視圖;
圖4為圖2中c-c處剖視圖;
圖5為圖1的後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圖2、圖3、圖4、圖5所示,該設備為一種具有熱管回收排溼熱量的熱泵菸葉烘乾房,包括烘房本體1、烘乾機2、循環風機3、電控箱4,所述烘房本體1上設有進風口11和出風口12,所述烘乾機2通過所述進風口11與烘房本體1相連接,所述循環風機3設置在進風口11處,所述電控箱4與所述烘乾機2、循環風機3控制連接,所述烘乾機2內設有熱泵,所述熱泵包括壓縮機51、冷凝器52和蒸發器53,所述烘乾機2包括相互隔絕的加熱部21和熱回收部22,所述冷凝器52設置在所述加熱部21內,所述蒸發器53設置在熱回收部22內,所述加熱部21上設有第一輸入口211和第一輸出口212,所述第一輸入口211與外界環境相接觸並且在其上設有風閥214,所述第一輸出口212與所述進風口11相連通,所述熱回收部22上設有第二輸入口221和第二輸出口222,所述第二輸入口221與所述出風口12相連通,所述烘房本體1上還設有攪拌風出口13,所述加熱部21上靠近所述第一輸出口212處設有攪拌風進口213,所述攪拌風出口13與所述攪拌風進口213通過攪拌風道14相連通,所述加熱部還包括分離式熱管換熱器6,所述分離式熱管換熱器6包括蒸發段62和冷凝段61,所述蒸發段62設置在排溼風道內,所述冷凝段61設置在第一輸入口處。
為了保證菸葉正常烘乾運行,需用較大的風量和較高風速,而通過冷凝器52不需要這麼大的風量,因此,設計成新風通過冷凝器52用於加熱,一部分循環後的風通過烘乾機2兩側的攪拌風道14進入循環。這樣,循環風機3可高效率運行。
所述出風口12和攪拌風出口13設置在所述烘房本體1的下端,所述烘房本體1的下端還設有循環風出口131,所述循環風口出口131與所述加熱部21相連通。
所述攪拌風道14設有兩個,分別設置在所述加熱部21的兩側。
所述第二輸入口221與所述出風口12之間通過排溼風道121相連接,所述排溼風道121從加熱部21內部穿過,其位於第一輸入口211和冷凝器52之間。排溼風道121將烘房本體1內的溼熱氣體排出室外,含有較高熱量的溼熱氣體通過排溼風道121經彎頭向上對準熱回收部22內的蒸發器53的下側,熱氣體經過蒸發器53可提高蒸發器53的吸熱效率,回收利用了排出廢氣中的熱量,節約能源。
所述排溼風道121為鍍鋅鐵皮風道。
所述熱回收部22上設有排溼風機223,所述排溼風機223設置在所述第二輸出口222處,所述排溼風機223與電控箱4控制連接。
所述烘房本體1的頂端設有孔板式風道15,所述孔板式風道15與所述進風口11相連接。採用烘房本體1頂部孔板式風道15從上往下送風,可使烘房本體1內部各處風量均勻,使菸葉質量提高。
所述烘乾機2設置在烘房本體1的一端,所述烘房本體1的另一端設有房門16,所述房門16上設有開關18,所述烘房本體1的兩側和房門16上還設有觀察窗17。
所述風閥214為電動風閥並與電控箱4控制連接。
烘乾機2與烘房本體1組成一個整體,所有部件,例如:烘乾機2、循環風機3、熱泵、電控箱4,風閥214,排溼風道121、烘房本體1內部的烤菸架等全部組裝為一個整體,可裝上卡車運輸。
工作時,將待烘乾的菸草等產品放置到烘房本體1的烤架上。關閉房門16,接通電源,熱泵、循環風機3開始運轉,風閥214打開,烘乾機2的加熱部21內形成負壓將外界空氣經風閥214、第一輸入口211、過濾網215吸入到加熱部21的腔體內。氣體經過冷凝器52的放熱作用,由冷氣體轉變成較高溫度的乾熱氣體,再經第一輸出口212、進風口11進入到烘房本體1內部。進入烘房本體1的乾熱氣體從烘房本體1頂端的孔板式風道15流出,被分散成多個小的氣流從上往下送風,可使烘房本體1內部各處風量均勻,使菸葉質量提高。在烘房本體1內流過的氣體一部分經攪拌風道14、攪拌風進口213、進風口11再次參與循環;一部分經循環風出口131再次進入加熱部21內經冷凝器52加熱參與循環;還有一部分從出風口12排出烘房本體1,再進入排溼風道121內。第一輸入口211位於烘乾機2前側,新風進入加熱部後分離式熱管換熱器將排溼風道中溼風中溫度傳遞給新風,形成對排出溼風的第一次熱回收。流過排溼風道121的氣體經第二輸入口221進入熱回收部22內,經蒸發器53換熱後被排溼風機223排到外界,形成第二次熱回收,至此循環結束。
最後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範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