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微型耕耘的製造方法
2023-09-19 05:40:40 1
一種微型耕耘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微型耕耘機,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後橋、座椅、方向機、發動機、變速箱,所述後橋包括左軸承套杆、橫梁、連接機構、右軸承套杆,連接機構包括連接軸、自潤滑軸承、連接套,連接套固定在橫梁的中間孔上,所述連接軸的一端與機架固定連接,另一端通過自潤滑軸承與連接套旋轉連接,所述左軸承套杆、右軸承套杆上分別設有旋耕滾輪;變速箱上設有前橋,前橋包括左驅動杆、右驅動杆,所述左驅動杆、右驅動杆上分別設有旋耕刀組;左驅動杆、右驅動杆均為六邊形杆,旋耕刀組包括六邊形套杆,六邊形套杆安裝在六邊形杆上且均布有刀片固定板,每組刀片固定板上設有旋耕刀片。本實用新型性能更加完善,操作簡便、安全,工作穩定可靠,適用範圍廣。
【專利說明】一種微型耕耘機【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型耕耘機,尤其是涉及一種適用於山區旱地、水田、菜地、大棚和果園的微型耕耘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微耕機主要為手扶行走式微耕機,存在的缺陷是:(1)工作時,人需扶著機器一起直立行走于田中,耕作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2)採用旋耕滾輪及附帶農用器具的結構,在山區田地中通過性和移動性較差;(3)沒有考慮在陸地上的行駛問題,一般都不可以直接從家中開到田地裡,需藉助農用車轉運或人力來抬,從而要耗費大量物力、人力和時間來移動機器,使用效果欠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微耕機在農村的普及。
[0003]CN103210710A於2013年07月24日公開了一種微耕機,其包括微耕機本體,所述微耕機本體上設有前橋、方向機、發動機和變速箱,所述前橋包括橫梁、左軸承套杆、右軸承套杆、左右轉向連接架,所述左軸承套杆、右軸承套杆分別與橫梁旋轉連接,所述左右轉向連接架分別與左軸承套杆、右軸承套杆、方向機固定連接,所述左軸承套杆、右軸承套杆上分別設有旋耕滾輪,變速箱上設有後橋,所述後橋包括左驅動杆、右驅動杆,所述左驅動杆、右驅動杆分別與變速箱連接,所述變速箱與發動機連接,所述左驅動杆、右驅動杆上分別設有旋耕刀組,旋耕刀組包括六邊形套杆,六邊形套杆上均布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設有旋耕刀片。該微耕機在安全性能上基本能滿足用戶的要求,但經過幾輪試驗和市場反饋以及搜集信息反映有一少部分地區地形比較複雜,田間比較小,作業難度大,基於這些因素考慮,對該微耕機上做了更安全性的技術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不僅勞動強度低,工作效率高,在山區田地中通過性和移動性好,不需要耗費大量物力、人力和時間來移動機器,便於在農村普及,而且安全性能更好的微型耕耘機。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微型耕耘機,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後橋、座椅、方向機、發動機、變速箱,所述後橋包括左軸承套杆、橫梁、連接機構、右軸承套杆,所述橫梁分別與左軸承套杆、右軸承套杆旋轉連接,所述連接機構包括連接軸、自潤滑軸承、連接套,所述連接套固定在橫梁的中間孔上,所述連接軸的一端與機架固定連接,另一端通過自潤滑軸承與連接套旋轉連接,並通過螺母固定在橫梁上,所述左軸承套杆、右軸承套杆上分別設有旋耕滾輪,所述旋耕滾輪通過位於左軸承套杆、右軸承套杆上的內螺紋及螺杆固定;所述發動機與變速箱相連;所述變速箱上設有前橋,所述前橋包括左驅動杆、右驅動杆,所述左驅動杆、右驅動杆上分別設有旋耕刀組,所述左驅動杆、右驅動杆分別與變速箱相連;所述左驅動杆、右驅動杆均為六邊形杆,所述旋耕刀組包括六邊形套杆,所述六邊形套杆安裝在六邊形杆上並通過銷孔及銷軸固定,所述六邊形套杆上均布有3-6組刀片固定板,每組刀片固定板上設有旋耕刀片。[0006]進一步,所述旋耕刀片包括4個刀片,相鄰兩刀片相互搭接並通過螺栓固定。
[0007]進一步,所述橫梁為折彎U型橫梁。
[0008]進一步,所述機架上設有腳踏板。
[0009]進一步,所述變速箱上設有水泵,所述水泵通過傳動機構與變速箱相連。當然,也可根據實際需求增設其它附加裝置,如噴霧器等。
[0010]進一步,所述機架上設有後懸掛接口,所述後懸掛接口上連有起壟刀。當然,也可根據實際需求選用其它農用器具。
[0011]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0012](I)可實現整機耕作,勞動強度低,工作效率高;
[0013](2)採用旋耕滾輪及旋耕刀組,並根據實際需求附帶相應農用器具,在山區田地中通過性和移動性較差,且多功能,實用性強;
[0014](3)旋耕滾輪與旋耕刀組拆裝方便,尤其是裝上相應的橡膠輪胎後,能在陸地上駕駛直接從家中開到田地裡,無需藉助農用車轉運或人力來抬,可大大減少移動機器所花費的物力、人力和時間,使用效果好,便於微耕機在農村的普及;
[0015](4)增設附加裝置還可實現抽水灌溉、噴霧灑農藥和葉面施肥、播種等,一機多用;
[0016](5)安全性能更高,機架上設有座椅,操作人可以坐著駕駛,並且操作人前方設有腳踏板,腳踏板大小完全能滿足操作需要並且旋耕機具設置在操作人的前端,整個旋耕機具的運行狀態在操作人的視線內,腳踏板離旋具較遠,整個布置完全達到安全操作的要求。
[0017]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性能更加完善,操作簡便、安全,工作穩定可靠,適用於市郊農場的旱地整土和農村淺水田的耕作,在農村可實現最大限度的普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1]參照附圖,本實施例包括機架3,所述機架3上設有後橋1、座椅2、方向機4、發動機5、變速箱6,所述後橋I包括左軸承套杆1-1、橫梁1-2、連接機構1-3、右軸承套杆1-4,所述橫梁1-2分別與左軸承套杆1-1、右軸承套杆1-4旋轉連接,所述連接機構1-3包括連接軸、自潤滑軸承、連接套,所述連接套焊接固定在橫梁1-2的中間孔上,所述連接軸的一端與機架3固定連接,另一端通過自潤滑軸承與連接套旋轉連接,並通過螺母固定在橫梁1-2上,所述左軸承套杆1-1、右軸承套杆1-4上分別設有旋耕滾輪,所述旋耕滾輪通過位於左軸承套杆1-1、右軸承套杆1-4上的內螺紋及螺杆固定;所述發動機5與變速箱6相連;所述變速箱6上設有前橋9,所述前橋9包括左驅動杆9-1、右驅動杆9-2,所述左驅動杆9-1、右驅動杆9-2上分別設有旋耕刀組8,所述左驅動杆9-1、右驅動杆9-2分別與變速箱6相連;所述左驅動杆9-1、右驅動杆9-2均為六邊形杆,所述旋耕刀組8包括六邊形套杆,所述六邊形套杆安裝在六邊形杆上並通過銷孔及銷軸固定,所述六邊形套杆上均布有4組刀片固定板,每組刀片固定板上設有旋耕刀片7,所述旋耕刀片7包括4個刀片,相鄰兩刀片相互搭接並通過螺栓固定。
[0022]所述橫梁1-2為折彎U型橫梁;所述機架3上設有腳踏板12。
[0023]所述變速箱6上設有水泵(圖中未示出),所述水泵通過傳動機構與變速箱相連。當然,也可根據實際需求增設其它附加裝置,如噴霧器等。
[0024]所述機架3上設有後懸掛接口 11,所述後懸掛接口 11上連有起壟刀(圖中未示出)。當然,也可根據實際需求選用其它農用器具。
[0025]所述方向機4的結構借鑑自行車的方向機系統,包括方向盤、長軸、長套、轉向齒條盒10,所述方向盤安裝在長軸的上端上,所述長軸通過軸承與長套旋轉連接,所述長套固定在機架3上,所述長軸的下端設有齒輪,所述齒輪與轉向齒條盒10嚙合;所述發動機5採用反衝式手拉啟動(當然,也可為電啟動方式),性能穩定,安全可靠;所述變速箱6上設有快、空、慢三檔開關、離合器、倒檔開關,可以讓田、地中不留下死角,三者配合使用,操縱性能好,可保障執行機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0026]用于田地間工作時,裝上旋耕滾輪與旋耕刀組即可;用於陸地行駛時,先擰下左軸承套杆、右軸承套杆上內螺紋中的螺杆,取下旋耕滾輪,裝上橡膠輪胎,擰緊螺杆,即更換好前輪;更換後輪時,取下左驅動杆、右驅動杆上的銷軸及旋耕刀組,裝上相應的輪胎組件(包括橡膠輪胎、輪胎固定板、六邊形套杆等),即成。
【權利要求】
1.一種微型耕耘機,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設有後橋、座椅、方向機、發動機、變速箱,其特徵在於:所述後橋包括左軸承套杆、橫梁、連接機構、右軸承套杆,所述橫梁分別與左軸承套杆、右軸承套杆旋轉連接,所述連接機構包括連接軸、自潤滑軸承、連接套,所述連接套固定在橫梁的中間孔上,所述連接軸的一端與機架固定連接,另一端通過自潤滑軸承與連接套旋轉連接,並通過螺母固定在橫梁上,所述左軸承套杆、右軸承套杆上分別設有旋耕滾輪,所述旋耕滾輪通過位於左軸承套杆、右軸承套杆上的內螺紋及螺杆固定;所述發動機與變速箱相連;所述變速箱上設有前橋,所述前橋包括左驅動杆、右驅動杆,所述左驅動杆、右驅動杆上分別設有旋耕刀組,所述左驅動杆、右驅動杆分別與變速箱相連;所述左驅動杆、右驅動杆均為六邊形杆,所述旋耕刀組包括六邊形套杆,所述六邊形套杆安裝在六邊形杆上並通過銷孔及銷軸固定,所述六邊形套杆上均布有3-6組刀片固定板,每組刀片固定板上設有旋耕刀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耕耘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旋耕刀片包括4個刀片,相鄰兩刀片相互搭接並通過螺栓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型耕耘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橫梁為折彎U型橫梁。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型耕耘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架上設有腳踏板。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型耕耘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變速箱上設有水泵,所述水泵通過傳動機構與變速箱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型耕耘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架上設有後懸掛接口,所述後懸掛接口上連有起壟刀。
【文檔編號】A01B49/06GK203423907SQ201320546628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4日
【發明者】粟豐, 黃嶽, 陳力, 周盛現, 韋信銳, 雷再福, 盧本良, 龍傲奇, 黃誼, 蔣志廣, 劉闖, 塗宏輝, 汪金秀, 陳坤, 蔣新武, 汪建燦 申請人:湖南長沙果福車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