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滑板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03:07:20 1

本實用新型運動器材領域,特別涉及到一種滑板。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市面上所販售的板車、滑板車及蛇板皆為不同用途的滑板,這些滑板的尺寸大小不一且無法對於實際的使用需求而擴增或減少使用範圍,不僅如此,上述的滑板在結構及使用方式均不相同,因此無法共享所以當均有需求時就必須分別購買,如此一來,不僅要有足夠的場地收納,同時也增加購買的成本,因此本實用新型發明人對於上述所存在的各種問題設計出足以克服的多功能滑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利用本實用新型的組裝方式可讓使用者任意增減次載體組件的數量,藉以改變滑板的長度以及使用態樣。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系一種多功能滑板,其包括:一主載體組件,其具備至少一第一滾輪;一連接板,其一端接於該主載體組件;及至少一次載體組件,其具備至少一第二滾輪且安裝固定於該連接板。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更包括一方向控制裝置,其包含一操控杆、一固定於該操控杆及該主載體組件的組裝座體及一安裝於該操控杆一端的主輪。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其中該連接板包括一第一板體及一與該第一板體樞接的第二板體。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其中該主載體組件包含:一供安裝該第一滾輪的第一基座、一安裝於該第一基座上且形成一組裝空間的第一蓋板及至少一安裝於該第一蓋板的第一遮片,其中該組裝空間供該連接板置放固定。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其中該次載體組件包含:一供安裝該第二滾輪的第二基座、一安裝於該第二基座上且形成一組裝空間的第二蓋板及至少一安裝於該第二蓋板的第二遮片,其中該組裝空間供該連接板置放固定。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其中該第一蓋板及該第二蓋板分別形成複數穿設孔。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其中該連接板設置複數分別與各該穿設孔對應且由一鎖固件穿設固定的鎖固片。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其中該第一蓋板或該第二蓋板連接固定於該組裝座體。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更包括一煞車組件,其安裝於該主載體組件或該次載體組件並對該第一滾輪或該第二滾輪摩擦降速。
本實用新型次要目的在於:由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計出滑板車、蛇板及飄移板的三合一多功能性滑板,讓孩童經由滑板車的技術熟練後能夠輕鬆改玩蛇板,待蛇板操作精熟後再進階至飄移板運動。
通過上述設計本實用新型能帶來以下有益效果:透過連接器的鎖合機構,令連接器本體與插座相插接時,可互相鎖合在一起,進而達到穩定使用不易中斷的目的。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第一組裝狀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第二組裝狀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第三組裝狀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第四組裝狀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踩踏煞車組件的使用狀態側視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第二種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第三種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中:1-滑板、10-方向控制裝置、100-操控杆、102-組裝座體、1020-插入空間、1021-螺絲、104-主輪、12-主載體組件、120-第一滾輪、121-第一基座、122-第一蓋板、1220-穿設孔一、123-組裝空間、124-第一遮片、14-連接板、140-鎖固片、142-第一板體、144-第二板體、16-次載體組件、160-第二滾輪、161-第二基座、162-第二蓋板、1620-穿設孔二、1622-鎖固孔、163-組裝空間、164-第二遮片、18-煞車組件、180-連接座、1802-扣件、1804-插接空間、1806-螺絲孔、182-煞車件、1820-插銷。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藝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藝之人士的了解與閱讀,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係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之範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一」、「兩」、「上」等用語,亦僅為便於敘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範圍,其相對關係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範疇。
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及立體分解示意圖。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多功能滑板,滑板1包括:方向控制裝置10、主載體組件12、連接板14及次載體組件16,其中方向控制裝置10包含一操控杆100、一固定於該操控杆100之組裝座體102及一安裝於該操控杆100一端的主輪104,於組裝時可選擇利用第一蓋板122連接固定於組裝座體102或是利用第二蓋板162連接固定於組裝座體102,主載體組件12則具備至少一第一滾輪120,次載體組件16則具備至少一第二滾輪160且安裝固定於該連接板14,主載體組件12與次載體組件16之間由連接板14連接固定,以組裝成滑板車樣式。
前述中的主載體組件12包含:一供安裝該第一滾輪120的第一基座121、一安裝於該第一基座121上且形成一組裝空間123的第一蓋板122及至少一安裝於該第一蓋板122的第一遮片124,其中該組裝空間123供該連接板14置放固定。
前述次載體組件16包含:一供安裝該第二滾輪160之第二基座161、一安裝於該第二基座161上且形成一組裝空間163之第二蓋板162及至少一安裝於該第二蓋板162之第二遮片164,其中該組裝空間163供該連接板14置放固定。
在主載體組件12及次載體組件16中的第一蓋板122及第二蓋板162分別形成複數穿設孔一1220、穿設孔二1620,連接板14則設置複數分別與各該穿設孔一1220、穿設孔二1620對應且由一鎖固件(圖面未示)穿設固定的鎖固片140。
前述中的主載體組件12及次載體組件16均可安裝煞車組件18,其包括一安裝於第一蓋板122或第二蓋板162的連接座180,該連接座180延伸複數扣件1802及一煞車件182,其延伸複數分別與各該扣件1802相樞接的插銷1820。
一併參閱圖3、圖4、圖5及圖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第一組裝狀態示意圖、第二組裝狀態示意圖、第三組裝狀態示意圖及第四組裝狀態示意圖。本實施態樣以滑板車為例,於各圖中可清楚看到方向控制裝置10、主載體組件12及煞車組件18的組裝方式,首先將連接板14安置於主載體組件12的第一基座121及次載體組件16的第二基座161,而後將第一蓋板122及第二蓋板16分別與第一基座121及第二基座161組裝固定,以此讓連接板14分別位於主載體組件12的組裝空間123及次載體組件16的組裝空間163,完成主載體組件12、次載體組件16與連接板14的組裝後則插入方向控制裝置10中組裝座體102的插入空間1020內,再利用螺絲1021鎖故以固定組裝座體102與主載體組件12。
完成上述的方向控制裝置10、主載體組件12、次載體組件16及連接板14的組合後,接著就是將煞車組件18安裝於次載體組件16上,組裝時將連接座180上的插接空間1804插到第二蓋板162上,使得連接座180上的螺絲孔1806與第二蓋板162上的鎖固孔1622對齊,而後即可讓鎖栓穿過鎖固孔1622及螺絲孔1806以達到固定的目的,連接座180固定後即可安裝煞車件182,在煞車件182的兩側均延伸有插銷1820,將各插銷1820扣入連接座180上設的扣件1802即可。完成煞車組件18的組裝後,最後分別將第一遮片124及第二遮片164安裝到第一蓋板122及第二蓋板162,由此遮蔽所有的組裝結構,讓主載體組件12與次載體組件16踩踏面更為平整。
一併參考圖7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踩踏煞車組件的使用狀態側視圖。此時的煞車件182是可以旋轉活動的,並且對應到次載體組件16上的第二滾輪160,若需要煞車降速時,踩踏煞車件182並對第二滾輪160產生摩擦即可達到煞車降速的目的。
一併參考圖8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第二種使用狀態示意圖。此實施態樣以單一主載體組件12及單一次載體組件16的組合為主以組成蛇板,連接板14包括一第一板體142及一與該第一板體142樞接的第二板體144,第一板體142安裝主載體組件12,而第二板體144則安裝次載體組件16。由本圖可清楚了解,由此本實用新型中主載體組件12及次載體組件16的組合,以及相互樞接的第一板體142及第二板體144,而組裝成時下最流行的蛇板
另外,請參閱圖9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之第三種使用狀態示意圖。本實施態樣以單一主載體組件12及單一次載體組件16為例以組裝成飄移板,飄移板主要是依照蛇板將主載體組件12與次載體組件16之間的連接板14拆下即可,進而達到分別的主載體組件12及單一次載體組件16讓使用者雙腳分別踩踏主載體組件12與次載體組件16,並做交叉移動前進作為飄移板的用途。
上述實施例僅為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此項技藝的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述申請專利範圍所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