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Watch上手試玩 "新玩意兒"40期
2023-09-19 06:27:12 5
瘋傳了半年多的蘋果智能手錶Apple Watch於北京時間本周二凌晨正式發布,與之相伴的還有更加超薄的蘋果新款MacBook筆記本,以及擴大化的Apple Pay等支付功能。這回蘋果Apple Watch的亮相沒有帶來驚喜,革命性的賣點幾乎沒有,倒是三個版本中限量版高達超12萬元的售價,依舊保持了蘋果「土豪」的特色。
除了蘋果在3月10日帶來的兩款新產品之外,本周IT圈還有不少新動作發生,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一期的」新玩意兒「新聞匯總吧!
還有一個月發售 Apple Watch上手試玩
雖說在上次蘋果發布會時,我們已經動手玩過了 Apple Watch 的初期版本,但如今這款產品距離正式發售僅剩一個月時間,完成度顯然今非昔比。既然如此,再來把玩一下顯然很有必要。至於對象,對不熟鐘錶業的我們來講,動手把玩最好的選擇就是挑最貴的 Edition 版本啦。
首先,在價格上,Apple Watch Edition 已經到了奢侈品的級別。實話說,三款 Apple Watch 戴在手上的感覺其實沒那麼大分別,但 42mm 的型號會讓人覺得更有料,這多半是更大機身、電池的關係。以重量來說,蘋果的手錶並不算輕,和 Android Wear 陣營中與它最相似的 ASUS ZenWatch 比還要再重出一點。不過,這樣的好處就是會給人以有檔次、不便宜的感覺嘛。
接著來說說操作,這部分的關鍵自然是那顆數碼錶冠。真正使用起來,旋轉錶冠時你能明顯感受到一定的阻力,這就會帶來一種精確、高檔的感覺。除此之外,Apple Watch的屏幕也是支持Force Touch壓力感應的。用力按下去並按住,就能切換表面,但問題是,至少在動手玩中,我們並沒發現Force Touch和普通的長按手勢有什麼分別。
另外一點就是,Apple Watch並不像iPhone那樣易用。後者一拿起來稍微看一會就能掌握用法的情況,這次在手錶上並沒有再出現。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停下來思考接下來應該是按下錶冠還是它下方那個似乎是Home鍵一樣的東西。在最終上市後,Apple Store的店員估計要承擔相當重的輔導任務。
而在軟體方面,現場放出的版本顯然還需要一些打磨的時間。而我們在體驗後,發現它的表現其實要好過以前一些報導的預期,而最有用的部分,應該就是Glance預覽了。只要從屏幕底下往上滑就能進行查看股市、開關藍牙等操作,非常方面,有利於節省時間。
Moto Maker開始支持定製版本Moto 360
MOTO 360 是摩託羅拉出品的 Android Wear 智能手錶,它在 Android Wear 設備上市第一年即成為銷量最多的產品。現在,MOTO 360 已經加入 Moto Maker,後者是摩託羅拉推出的定製硬體設計平臺,讓消費者可以打造自己 Moto 設備的外觀。Moto 360 定製選項包含了 3 種不同的配色、9 種不同的錶帶以及一系列預裝的表面選項。
Moto 360 的定製選項包括深色、淺色以及玫瑰金(貴 30 美元)的金屬表殼,可搭配三種真皮錶帶以及三種造型、顏色各異的金屬錶帶(金屬比皮革貴出 50 美元)。當然,表面選項屬於軟體功能,但經過定製,Moto 360 開箱即會顯示你所選擇的設計。
顯然,摩託羅拉是在通過擴展 Moto 360 的個性化元素對這款產品的流行度加以利用,讓消費者能夠創造出符合自己品味的產品。這個戰略非常類似於蘋果銷售 Apple Watch 的方式——該公司通過混合搭配不同的表殼材質、尺寸以及各種錶帶選擇,推出了三個版本的 Apple Watch。
蘋果還提供了更多的定製選項,但摩託羅拉的做法是一種聰明而且非常易於實現的方式,即在現有的產品上面提供個性化定製服務,其他 Android Wear 設備廠商恐怕無法輕易與之比肩。這個定製工具是摩託羅拉市場戰略的一次明智而及時的轉變,應該能夠幫助該公司在 Android Wear 陣營保持領先地位。
只要晃一晃手腕就能對Android Wear進行操作?
到目前為止,想要操作 Android Wear 一直是只有語音和手指觸控這兩種辦法。但當你不想開口,然後又正好空不出手的時候該怎麼辦呢?根據 The Verge 線人的說法,未來的系統升級便能解決這一問題。
據稱 Google 會在更新中加入一個全新的手腕晃動手勢,它的作用,就是拿來切換不同的卡片。除此之外,升級後的產品還將支持 Wi-Fi,這樣當手機不在身邊時就也能看到通知提醒了。當然,目前這一切還未正式確認,但對各位 Android Wear 來說總可以期待一下嘛。
NASA要為自己的太空人戴上智能眼鏡
對太空人來說,在執行任務時精神都需要高度集中,一點小小的幹擾都可能會導致無法挽回的事態。有鑑於此,NASA 便作出了為其配備智能眼鏡的決定。他們日前宣布已與 Osterhout Design Group 達成合作,將打造一批適合在太空中使用的增強、虛擬實境眼鏡。
按照 NASA 的說法,基於輔助現實技術的眼鏡可用來確認設備操作或顯示檢查清單。它能為太空人省去不少麻煩,尤其在進行機械維修查閱技術手冊這種事上,作用更加明顯。目前 NASA 還沒有確定何時將此類產品投入使用,但估計應該用不了多久吧。
Xbox One終於能截圖了!
微軟終於給 Xbox One 添加了截圖功能,將 包含在最新的更新中 。Xbox One 的主機支持抓取視頻,但不支持截圖,這一點一直備受關注,Xbox 團隊也承認它是「粉絲們最需要的功能之一」。
更新過的 Xbox One 用戶只要點兩下手柄上的「Xbox」按鈕就能截圖,再按「Y」按鈕就能保存截圖。如果使用 Kinect,則只需說出指令「Xbox,截圖」就能截圖。
截圖會被保存在「上傳」應用程式中,在該應用程式中可將截圖設為主機的系統桌面,上傳到玩家的動態中,分享到 Twitter 上,或者保存到 OneDrive 中。
其他更新功能包括尋找更多朋友一起玩遊戲的「推薦的朋友」功能,以及允許玩家選擇分享真實姓名或僅分享遊戲暱稱的設置。Xbox 團隊還更新了多人聊天,使用麥克風時會顯示出來。此外還增加了舉報垃圾信息的選項,以及更改動態磁貼的透明度的設置。詳見下面的視頻。
B&O Play H8頭戴式耳機和Beolit 15便攜音箱 香港發表動手玩
高級視聽品牌 B&O 為了讓其產品更多配合智慧型手機使用,在其副品牌 B&O Play 中推出了兩件無線音響產品 - H8 頭戴式耳機和 Beolit 15 便攜藍牙音箱。兩件新產品的外形都繼承著 B&O 產品的時尚外觀和優異做工,而音效方面就有待跳轉後再談了。
BeoPlay H8 頭戴式耳機的外觀則像一臺稍稍縮小的無線版 H6:有著可轉向的耳罩、布織頭帶和金屬支架。在右邊耳罩上更有觸控式面版,使用者可以向上掃動,來打開主動式降噪功能;向左、右打圈可以調整音量;左右掃動則是切換歌曲。
佩戴感覺方面,因為耳機屬於罩耳式,所以有一定夾頭的感覺;降噪部件讓耳機增加一定重量,雖以降噪耳機來說卻不算太重,但比相近大小的頭戴式耳機要稍重。聽感方面,在無線播放時,人聲偏後、低音部份一如 B&O 的其他產品一樣澎湃、有著一定細節還原能力。整體來說,H8 仍然能在帥氣外觀和音質方面取得不錯的平衡了,但音質則稍稍不及 H6。
另一臺就是 Beolit 15 便攜藍牙音箱,它的外型有如假日大叔們拿去釣魚用的小型冷藏箱。這個能 360 度播放音樂的便攜音箱,因為它堅固的機身,配合洪亮的最高 240W 音效輸出的確挺適合帶到戶外使用。但它的「便攜」卻不代表輕巧,它重 2.7 公斤。
B&O Play H8 頭戴式耳機定價為 HK$4,480(約人民幣 3,600 元),備有灰褐色和淺陶色;Beolit 15 便攜音箱則有藍、金、紅三色,售價待定。
有喜歡這類「新玩意兒」的朋友不妨加入到我們的線下討論群:277291221(玩物志 新玩意兒)。大家一起來探討或發現新鮮好玩有趣的產品,當然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自己撰寫文章分享給廣大的網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