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排漏的製作方法
2023-09-19 06:39:25 1
一種新型排漏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城市排水用品,特別是一種新型排漏。其包括:蓖子、路基置入體和螺栓,所述蓖子通過螺栓與路基置入體可脫卸連接,所述路基置入體具有一橫截面為上寬下窄的幾何形狀的排水腔,所述排水腔貫通路基置入體,所述蓖子開設有漏水槽,所述漏水槽與路基置入體的排水腔相連通,所述蓖子的漏水槽中分布有若干條與蓖子一體成型的支撐肋板。它使用壽命更長,排水性更加優良,防移位,體積更小,防淤積,安裝方便,可以與現在排水系統直接對接,施工方便,有效解決了現有排水管排水能力不足易產生泥沙淤積的問題,減少了城市內澇問題的發生。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排漏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城市排水用品,特別是一種新型排漏。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所用的排漏都是鏤空的,並直接與城市底線排水系統相連排水效果差,常常產生積水等問題,並且在排水管道中會產生淤積堵塞,造成排水不暢造成城市內澇的現象,城市中也經常產生排水蓖被偷或者移位,在汽車或者行人經過時會產生安全事故,移位後的排水蓖會出現損壞使用壽命下降。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主要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了一種新型排漏,它使用壽命更長,防移位,體積更小,防淤積,安裝方便,可以與現在排水系統直接對接,施工方便,有效解決了現有排水管排水能力不足易產生泥沙淤積的問題,減少了城市內澇問題的發生,其技術方案如下:
[0004]一種新型排漏,包括:蓖子、路基置入體和螺栓,所述蓖子通過螺栓與路基置入體可脫卸連接,所述路基置入體具有一橫截面為上寬下窄的幾何形狀的排水腔,所述排水腔貫通路基置入體,所述蓖子開設有漏水槽,所述漏水槽與路基置入體的排水腔相連通,所述蓖子的漏水槽中分布有若干條與蓖子一體成型的支撐肋板。
[0005]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排水腔的橫截面為上寬下窄的鵝蛋形。
[0006]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還包括連接管,相鄰路基置入體的排水腔通過連接管相連通。
[0007]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路基置入體的左右兩側面上形成有沿排水腔軸向方向下陷的嵌入槽,所述連接管的管端穿裝於嵌入槽中,所述連接管的內腔橫截面的形狀及尺寸與排水腔的橫截面的形狀及尺寸相同。
[0008]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支撐肋板沿與排水腔的軸線相垂直的方向等間隔分布於漏水槽中,所述支撐肋板上開設有第一隔流槽,所述第一隔流槽的寬度與支撐肋板的覽度相問。
[0009]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蓖子的左右兩側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二隔流槽,所述第二隔流槽的方向與排水腔的軸線方向相同,所述第二隔流槽的一端延伸至漏水槽處。
[0010]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所述路基置入體由混凝土或鑄鐵或樹脂製成。
[0011]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使用壽命更長,排水性更加優良,防移位,體積更小,防淤積,安裝方便,可以與現在排水系統直接對接,施工方便,有效解決了現有排水管排水能力不足易產生泥沙淤積的問題,減少了城市內澇問題的發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本發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0013]圖2:圖1的A-A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4]圖3:本發明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0015]圖4:圖3的B-B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6]圖5:本發明所述連接管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18]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新型排漏,包括:蓖子1、路基置入體3和螺栓2,所述蓖子I通過螺栓2與路基置入體3可脫卸連接,如此可防止蓖子I的移位,所述路基置入體3具有一橫截面為上寬下窄的幾何形狀的排水腔4,所述排水腔4貫通路基置入體3,所述蓖子I開設有漏水槽7,所述漏水槽7與路基置入體3的排水腔4相連通,所述蓖子I的漏水槽7中分布有若干條與蓖子I 一體成型的支撐肋板10,支撐肋板10主要起支撐行人腳面作用,防止行人腳踏入漏水槽7中。
[0019]優選的,所述排水腔4的橫截面為上寬下窄的鵝蛋形,此需要說明的是排水腔4的橫截面可以為任意上寬下窄的幾何形狀,如倒三角形或倒梯形,但以上寬下窄的鵝蛋形為最佳,傳統的排水管都是圓形的,鵝蛋形相對圓形而言等體積的水在鵝蛋形的排水腔4中水深更深,流速也更快,更易將排水腔4中的泥沙帶走防止泥沙沉積堵塞排水腔4,鵝蛋形排水腔4相比其它上寬下窄的幾何形狀的排水腔4容水量很大。
[0020]優選的,還包括連接管8,相鄰路基置入體3的排水腔4通過連接管8相連通,此處需要說明的是連接管8並不是必須的,路基置入體3可以以側面面面貼合的方式並排設置,連接管8的使用可減少路基置入體3的使用數量。
[0021]優選的,所述路基置入體3的左右兩側面上形成有沿排水腔4軸向方向下陷的嵌入槽9,所述連接管8的管端穿裝於嵌入槽9中,所述連接管8的內腔橫截面的形狀及尺寸與排水腔4的橫截面的形狀及尺寸相同。
[0022]優選的,所述支撐肋板10沿與排水腔4的軸線相垂直的方向等間隔分布於漏水槽7中,所述支撐肋板10上開設有第一隔流槽11,所述第一隔流槽11的寬度與支撐肋板10的寬度相同,第一隔流槽I可將流過支撐肋板10上表面的水進行橫向分流使之進入漏水槽7中。
[0023]進一步,所述蓖子I的左右兩側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二隔流槽12,所述第二隔流槽12的方向與排水腔4的軸線方向相同,所述第二隔流槽12的一端延伸至漏水槽7處,第二隔流槽12可將流過蓖子I兩側上表面的水進行橫向分流使之進入漏水槽7中。
[0024]再進一步,所述路基置入體3由混凝土或鑄鐵或樹脂製成,路基置入體3可整體埋設於路基6中方便埋設或整體從路基6中取出方便再次利用,減少浪費,路基置入體3以由混凝土製成為佳,成本低無盜竊價值。
[0025]該新型排漏布設時,將路基置入體3和蓖子I埋設於路基6中,蓖子I的頂面與路基面基本齊平,以一個路基置入體3和一條連接管8為一個基本單兀,各基本單兀以相互串聯的方式組成一條排洪線並橫向排布於路面上(即排洪線的長度方向與道路的長度方向相垂直),排水腔4與現在排水系統的下水井連通,一條道路上可布設多條排洪線,從而將沿道路流下的水進行分段隔流,同時將帶有泥沙的水快速排入下水井中,解決了現有排水管排水能力不足易產生泥沙淤積的問題,減少了城市內澇問題的發生,此處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排洪線的布設位置並非僅此一種,只是以實施例的方式說明了其中一種布設位置。
[0026]上面以舉例方式對本發明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具體實施例,凡基於本發明所做的任何改動或變型均屬於本發明要求保護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排漏,其特徵在於,包括:蓖子(I)、路基置入體(3)和螺栓(2),所述蓖子(I)通過螺栓(2 )與路基置入體(3 )可脫卸連接,所述路基置入體(3 )具有一橫截面為上寬下窄的幾何形狀的排水腔(4),所述排水腔(4)貫通路基置入體(3),所述蓖子(I)開設有漏水槽(7),所述漏水槽(7)與路基置入體(3)的排水腔(4)相連通,所述蓖子(I)的漏水槽(7)中分布有若干條與蓖子(I) 一體成型的支撐肋板(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新型排漏,其特徵在於:所述排水腔(4)的橫截面為上寬下窄的鶴蛋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新型排漏,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連接管(8),相鄰路基置入體(3 )的排水腔(4 )通過連接管(8 )相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新型排漏,其特徵在於:所述路基置入體(3)的左右兩側面上形成有沿排水腔(4)軸向方向下陷的嵌入槽(9),所述連接管(8)的管端穿裝於嵌入槽(9 )中,所述連接管(8 )的內腔橫截面的形狀及尺寸與排水腔(4 )的橫截面的形狀及尺寸相同。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新型排漏,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肋板(10)沿與排水腔(4)的軸線相垂直的方向等間隔分布於漏水槽(7)中,所述支撐肋板(10)上開設有第一隔流槽(11),所述第一隔流槽(11)的寬度與支撐肋板(10)的寬度相同。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一種新型排漏,其特徵在於:所述蓖子(I)的左右兩側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二隔流槽(12),所述第二隔流槽(12)的方向與排水腔(4)的軸線方向相同,所述第二隔流槽(12)的一端延伸至漏水槽(7)處。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新型排漏,其特徵是:所述路基置入體(3)由混凝土或鑄鐵或樹脂製成。
【文檔編號】E03F5/06GK103774743SQ201410007272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8日
【發明者】張仁光, 張仁壽 申請人:張仁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