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結構的大底鞋的製作方法
2023-09-18 23:51:10 1
專利名稱:改良結構的大底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個人和家庭用品領域鞋類中的大底鞋,特別是涉及一種可以達到全面的使用伸展性結構的改良結構的大底鞋。其是利用各個部位設計為不同的軟硬度結構,而使其在使用上更具有功效性,進而可達到改善現有習用鞋底結構不安全性缺陷的功效,而成為一種相當具有實用性及進步性的新設計,適於產業界廣泛推廣應用。
當前市面上的工作鞋或安全鞋的鞋底結構中,其大部份都是設置成非常厚的結構,更有些工作鞋將鐵頭設置在其前端,因此其鞋底不僅會很厚,而且也很硬,藉此來達到更具有耐磨的功效。上述的現有的鞋底結構,雖可提供使用者一耐磨的功效,確實具有進步性,但是在實際使用時卻發現其結構中還存在有若干缺點,造成該現有的鞋底結構在實際應用上,未能達到最佳的使用效果,而其缺點可歸納如下請參閱
圖1所示,是現有習用大底鞋的結構示意圖,此種現有鞋底結構的弊端不僅不符合人體工學,而且會使得使用者穿在腳上感受到極大的不舒服,更存在有會造成腳部的傷害等相當大的困擾。因為其鞋底(10)是採用一體成型的厚底結構,而當人們在行走時,其腳板是支撐人體整個重量的主要部位,且人體腳部在走動時,腳尖部位(11)必須踮著地面而腳跟部位(12)會隨著走路而上抬,因此該鞋底的延伸性便顯得相當重要,但是現有習用的鞋底其硬質的結構則實難以讓腳板伸展,如此將造成使用者在行走時非常不舒服,且容易造成腳板的拉傷。
更何況,由於一般工作鞋或安全鞋的鞋底是由相當硬質的材料製成,所以其延展性或伸展性相當差,當使用者行走時腳掌常會彎曲以便施力,若整個鞋底為硬質的話,則腳掌施力將增大,如此同樣會造成使用者在行走時更加疲勞,顯然其不具有使用的實用性。
再者,一般現有的運動鞋或爬山鞋大部份也都是如此結構,充其量頂多是厚度不同而已,如同前述論點,如果鞋底是同樣硬度的話,相信其在實用性上也是相當欠缺,更必須特別指出的是,由於一般地面並非全是平坦的地面,可能是呈現出凹凸不平狀,因此更需要對此類鞋底做特別的改良。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鞋底結構仍存在有諸多的缺陷,而丞待加以改進。
有鑑於上述現有的鞋底結構存在的缺陷,本設計人基於從事此類產品設計製造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知識,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型改良結構的大底鞋,能夠改進目前現有常規的鞋底結構,使其更具有實用性。經過不斷的研究、設計,並經反覆試作樣品及改進後,終於創設出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克服現有的鞋底結構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新型改良結構的大底鞋,使其將鞋底部位與第一前、後止塊的硬度設置為不同,及前、後容置塊體與第二前、後止塊的硬度不同,而使整體大底鞋更具有彈性及延展性,利用各個部位設計為不同的軟硬度結構,相對於現有習用的單一彈性或是單一硬度的鞋底結構,在使用上可以更為舒適,而具有適於實用的功效。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改良結構的大底鞋,使其在鞋底的側邊及鞋底的中間部形成適當的彈性延展性結構,藉由鞋底不同軟硬度的結構而使各種鞋子都能達到使用安全及穿著舒適的功效,不僅可以適用於各式場地,而且更能具有安全性的保障,更能符合使用者對於大底鞋產品的需求,從而在總體上具有增進的功效,更加具有實用性,且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改良結構的大底鞋,主要包括一鞋底本體,該鞋底本體並設有鞋底部位及使用部位,其主要是在鞋底本體的使用部位的前端或後端的側邊分別設有數個第一前止塊、第一後止塊,可以供止滑或爬山時的止擋作用;且再在該鞋底本體的使用部位的前端或後端的中間部位再分別設有前容置塊體、後容置塊體,並在該前容置塊體、後容置塊體內穿設出數個第二前止塊、第二後止塊,並設計為鞋底部位與第一前止塊、第一後止塊為不同的硬度,且再使前容置塊體、後容置塊體與第二前止塊、第二後止塊的硬度設置為不同的硬度,上述結構相組合構成改良結構的大底鞋整體結構。藉由上述結構,可使得本實用新型在使用上能夠達到全方位的伸展,並可達到安全舒適的使用功效。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前述的改良結構的大底鞋,其中所述的鞋底部位設置為軟質部位,而第一前止塊、第一後止塊為硬質部位。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積極效果。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改良結構的大底鞋在使用時完全沒有現有的大底鞋結構所存在的缺陷,而且可以使得本實用新型結構更加穩固及多變化,因此可達到相當的實用性,並具有產業上的廣泛利用價值,茲將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具體說明如下1、本實用新型利用鞋底部位及第一前、後止塊的硬度不同及前、後容置塊體與第二前、後止塊的硬度不同,而使其整體的大底鞋更具有彈性及延展性,相對於現有習用的單一彈性或是單一硬度的鞋底結構來說,可以提高相當的實用性,而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
2、本實用新型改良結構的大底鞋,因為其僅是在鞋底的各個部位做些微的結構改變,所以結構簡易,製造成本也相對減少,符合成本效益,且與產品所能達到的功效及使用實用性相比較更是物超所值,相當具有產業的利用價值。
3、本實用新型可以在鞋底的側邊及鞋底的中間部達到適當的彈性延展性,如此不僅可以使其適用於各式場地外,而且更能具有安全性的保障,更能符合使用者對於大底鞋產品的需求,從而在使用上更為適於實用。
4、本實用新型改良結構的大底鞋確實可以達到實用上的功效,不僅使用方便,不需煩雜的手續,而且結構成形的加工更是簡便,符合成本效益,而確實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適於產業界廣泛推廣使用。
5、本實用新型改良結構的大底鞋在結構設計、使用的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上,確實完全符合產業發展所需,並且所揭露的結構是前所未有的創新設計,其既未見於任何刊物,在申請前更未見有相同的結構特徵公知、公用在先,且市面上亦未見有類似的產品,而確實具有新穎性。
6、本實用新型改良結構的大底鞋的結構確比現有的鞋底更具技術進步性,且其獨特的結構特徵及功能亦遠非現有的大底鞋所可比擬,較現有的大底鞋更具有技術上的進步,並具有增進的多項功效,而確實具有創造性。
7、本案申請人是實際生產製造改良結構的大底鞋的研發者,發展此類產品已有十數年的經驗,對於現有的大底鞋結構所存在的問題及缺陷相當了解,而本實用新型即是根據上述缺陷研究開發而創設的,其確實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及功效,不但在空間結構型態上確屬創新,而且較現有的大底鞋確實具有相當的增進功效,且較現有習知產品更具有技術進步性及實用性,並產生了好用及實用的優良功效,而確實具有實用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主要將鞋底部位與第一前、後止塊的硬度設置為不同,及前、後容置塊體與第二前、後止塊的硬度不同,而使整體大底鞋更具有彈性及延展性,利用各個部位設計為不同的軟硬度結構,相對於現有習用的單一彈性或是單一硬度的鞋底結構,在使用上可以更為舒適,而具有適於實用的功效;其在鞋底的側邊及鞋底的中間部形成適當的彈性延展性結構,藉由鞋底不同軟硬度的結構而使各種鞋子都能達到使用安全及穿著舒適的功效,不僅可以適用於各式場地,而且更能具有安全性的保障,更能符合使用者對於大底鞋產品的需求,從而在總體上具有增進的功效,更加具有實用性,且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其在空間結構型態上確屬創新,並較現有產品具有增進的多項功效,且結構簡易,適於實用,具有產業的廣泛利用價值。其在技術發展空間有限的領域中,不論在結構上或功能上皆有較大的改進,並產生了好用及實用的效果,而確實具有增進的功效,從而更加適於實用,誠為一新穎、進步、實用的新設計。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圖1是現有習用大底鞋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改良結構的大底鞋的底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改良結構的大底鞋的側視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改良結構的大底鞋的底面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改良結構的大底鞋使用時的實施例示意圖。
10-鞋底 11--腳尖部位 12--腳跟部位20-鞋底本體 21--鞋底部位 22--使用部位31-第一前止塊 32-第一後止塊 41-前容置塊體42-後容置塊體 43-第二前止塊 44-第二後止塊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改良結構的大底鞋其具體結構、特徵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後。
請參閱圖2、圖3、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改良結構的大底鞋,其主要包括一鞋底本體(20),該鞋底本體(20)設有鞋底部位(21)及使用部位(22),並在該鞋底本體(20)的使用部位(22)的前端或後端的側邊分別設有數個第一前止塊(31)、第一後止塊(32),該第一前止塊(31)、第一後止塊(32)是為可以提供止滑功能或爬山時的止擋作用;且再在該鞋底本體(20)的使用部位(22)的前端或後端的中間部位再分別設有前容置塊體(41)、後容置塊體(42),並在該前容置塊體(41)、後容置塊體(42)內穿設出數個第二前止塊(43)、第二後止塊(44),並設計為使鞋底部位(21)及第一前止塊(31)、第一後止塊(32)的硬度不同,在本實施例中是以鞋底部位(21)設置為軟質部位,而該第一前止塊(31)、第一後止塊(32)則設置為硬質部位為例進行說明,且再使前容置塊體(41)、後容置塊體(42)與第二前止塊(43)、第二後止塊(44)的硬度設為不同,上述結構相組合構成本實用新型改良結構的大底鞋的整體結構。
請結合參閱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當碰到各式凹凹凸凸的路面或是山路時,其藉由不同的軟硬部位而會使鞋底的使用部位(22)更具有伸展的結構特徵及效果;而第一前止塊(31)、第一後止塊(32)除了具有止滑及止擋的效果外,更因為其與鞋底部位(21)為硬度不同的硬軟部位,因此可以使得鞋底部位(21)具有更高的延展性,而可方便於使用者在使用時或走路時的上抬腳跟動作,而且又因為其前容置塊體(41)、後容置塊體(42)與第二前止塊(43)、第二後止塊(44)的硬度不同,而會使得鞋底中間部位受到地面石頭或是凹凸部位時更具有延展的功效,如此而能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特別功效。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項技術的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改良結構的大底鞋,主要包括一鞋底本體,該鞋底本體並設有鞋底部位及使用部位,其特徵在於其在鞋底本體的使用部位的前端或後端的側邊分別設有數個第一前止塊、第一後止塊;且再在該鞋底本體的使用部位的前端或後端的中間部位再分別設有前容置塊體、後容置塊體,並在該前容置塊體、後容置塊體內穿設出數個第二前止塊、第二後止塊,並設計為鞋底部位與第一前止塊、第一後止塊為不同的硬度,且再使前容置塊體、後容置塊體與第二前止塊、第二後止塊的硬度設為不同的硬度,上述結構相組合構成改良結構的大底鞋整體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結構的大底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鞋底部位設置為軟質部位,而第一前止塊、第一後止塊為硬質部位。
專利摘要一種改良結構的大底鞋,包括一鞋底本體,鞋底本體設有鞋底部位及使用部位,在鞋底本體使用部位的前端或後端的側邊設有數個第一前、後止塊;且在鞋底本體使用部位的前端或後端的中間部設有前、後容置塊體,在容置塊體內穿設出數個第二前、後止塊,並使鞋底部位與第一前、後止塊的硬度不同,再使前、後容置塊體與第二前、後止塊硬度不同,藉由鞋底不同軟硬度結構使鞋子能達到使用安全及穿著舒適的功效,可適用於各式場地,且更具有安全性保障,更加適於實用,並具有產業利用價值。
文檔編號A43B13/00GK2484775SQ012189
公開日2002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01年4月4日 優先權日2001年4月4日
發明者凱文恩那拉 申請人:凱文恩那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