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一種改善氣虛血瘀型胸痺的浴足泡騰片的製作方法

2023-09-11 01:04:00 2

專利名稱:一種改善氣虛血瘀型胸痺的浴足泡騰片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用配製品,具體涉及一種中藥複方製劑。
背景技術:
氣虛血瘀型胸痺,以胸部憋悶、疼痛,甚則胸痛徹背,短氣,喘息不得臥等為主要表 現的病證。多因素體陽虛,感受寒邪,寒凝心脈;或憂思惱怒,肝鬱氣滯,瘀血內阻;或飲食 失節,損傷脾胃,聚溼生痰,閉阻心脈;或勞倦傷脾,生化無源,氣血不足,心失所養;或久病 不愈,房勞傷腎,進而損及心之陰陽等引起。目前,祖國醫學在氣虛血瘀型胸痺的防治方面 具有明顯的優勢。由於氣虛血瘀型胸痺的發生率較高,這就要求對其防治手段和方法必須 大眾化,因此,尋求一種既能發揮中醫特色又大眾化的氣虛血瘀型胸痺防治方法是客觀需 要。現有改善氣虛血瘀型胸痺的中藥以口服製劑居多,首過效應難以避免,而長期服 用又有較大的副作用。傳統中醫認為,人體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反射區,腳是人體6 條經絡的起止點,有60多個穴位。因此,採用藥浴足療不失為一種理想選擇。浴足時,既可 使藥物的有效成分透皮吸收,又可有效刺激足底的全息反射區,從而調節臟腑功能,扶正祛 邪,達到強身健體的功效。目前市售的藥浴足療的產品均為粉劑和袋裝劑型,由藥物直接粉 碎而成,藥物的有效成分溶出慢,尤其是在人體可接受的水溫下藥物的有效成分還不能充 分溶出,明顯降低了生物利用度。為了解決在人體可接受的水溫下藥物的有效成分不能充分溶出的技術問題,公 開號為CN1947684A的專利申請披露了一種「沐足泡騰片」,該沐足泡騰片包括佔總質量 20% -40%的有機酸、20-40%的碳酸氫鈉、0. 2-2.0%的表面活性劑和0. -5%的潤滑 齊U,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中藥沐足泡騰片還含有佔總質量1-10%的莪朮油,3-10%苦參、 5-30%氯化鈉和適量的粘合劑。上述專利申請所述方案中的中藥原料為莪朮油和苦參,由 其說明書的描述可知,所述的苦參原料藥只是經過粉碎就入藥了,因此儘管製成了泡騰片, 能使藥片遇水時迅速溶化,但在人體可接受的水溫下苦參原料粉末中的有效成分仍然不能 迅速充分溶出。此外,上述專利申請方案的主題儘管沒進行用途限定,但從其描述和藥效實 驗報告可見所述的沐足泡騰片是通過抑菌來實現消炎止癢的。

發明內容
鑑於現有技術存在上述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改善氣虛血 瘀型胸痺的浴足泡騰片。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所述—種改善氣虛血瘀型胸痺的浴足泡騰片,該浴足泡騰片主要由有效成份、泡騰賦形劑和粘合劑組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有效成份是按原料藥的重量百分比由6% 30%的 大黃粉、0. 5 % 1. 5 %的冰片粉和以下原料藥的水提物組成丹參6 % 30 %,赤芍10 % 40%,澤蘭5% 20%,王不留行5% 20%,當歸5% 20%,牛膝5% 20%,川芎5% 20%。本發明所述的浴足泡騰片,其中所述的有效成份較好是按原料藥的重量百分比由 11. 81% 24. 00%的大黃粉、0. 74% 1. 25 %的冰片粉和以下原料藥的水提物組成丹參 11. 81% 24. 00%,赤芍 17. 26% 32. 50%,澤蘭 8. 63% 16. 25%,王不留行 8. 63% 16. 25%,當歸 8. 63% 16. 25%,牛膝 8. 63% 16. 25%,川芎 8. 63% 16. 25% ;最好是 按原料藥的重量百分比由14. 2%的大黃粉、0.8%的冰片粉和以下原料藥的水提物組成 丹參14. 2%,赤芍20. 3%,澤蘭10. 1%,王不留行10. 1%,當歸10. 1%,牛膝10. 1%,川芎 10. 1%。本發明所述的浴足泡騰片,其中所述的有效成份可採用本領域常用水提取方法制 備得到,本發明推薦的方法如下所述按配比取丹參、赤芍、澤蘭、王不留行、當歸、牛膝、川 芎,先加入6-10倍量水,煎煮1. 5-3小時,過濾;濾渣再加入6-10倍量水,煎煮1. 5-3小時, 過濾;合併兩次濾液,濃縮、乾燥即得。本發明所述的浴足泡騰片,其中所述的泡騰賦形劑為常用的酸源和鹼源,其中,所 述的酸源為檸檬酸、酒石酸、富馬酸、己二酸和蘋果酸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所述的鹼源為 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鉀、碳酸氫鉀和碳酸鈣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上述酸源,以檸檬酸或 酒石酸為最佳。上述鹼源,以碳酸鈉、碳酸氫鈉或碳酸氫鉀為最佳。本發明所述的浴足泡騰片,其中所述的粘合劑為羥丙甲纖維素水溶液、PVP乙醇 (水)溶液、烯酸樹酯水溶液、澱粉漿、乙醇、糖漿、異丙醇、PEG(12000 20000)的異丙醇、 乙醇溶液和低相對分子質量的PEG4000 6000中的一種或者兩種以上。本發明所述的浴足泡騰片,根據生產工藝需要還可以加入便於制粒的潤滑劑,所 述潤滑劑為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十二烷基硫酸鈉、十二烷基硫酸鎂、L-亮氨酸、 苯甲酸鈉、油酸鈉、氯化鈉、醋酸鈉、硼酸、硬脂酸鎂、滑石粉、微粉矽膠、蔗糖脂肪酸酯和硬 脂醯富馬酸鈉中的一種或者兩種以上。本發明所述的浴足泡騰片還可以加入其它常用的輔料,如,填充劑、發泡劑或/和 矯味劑,其中,所述的填充劑為澱粉、微晶纖維素、糊精乳糖、甘露醇、蔗糖和葡萄糖中的一 種或兩種以上;所述的發泡劑為吐溫-80、十二烷基硫酸鈉和十六醇中的一種或者兩種以 上;所述的矯味劑為薄荷油、玫瑰油、檸檬油、蘋果香精、桔子香精、茴香油和香蕉香精中的 一種或兩種以上。本發明所述的浴足泡騰片是一種常用的藥物製劑,其輔料的選擇和製備方法可參 照《傳統醫藥》2008年第17卷第10期第72頁刊載的「中藥泡騰片的工藝研究概況」一文 進行實施。氣虛血瘀型胸痺以胸部憋悶、疼痛,甚則胸痛徹背,短氣,喘息不得臥等為主要表現的病證。多因素體陽虛,感受寒邪,寒凝心脈;或憂思惱怒,肝鬱氣滯,瘀血內阻;或飲食 失節,損傷脾胃,聚溼生痰,閉阻心脈;或勞倦傷脾,生化無源,氣血不足,心失所養;或久病 不愈,房勞傷腎,進而損及心之陰陽等引起。本發明所述的有效成份由丹參、赤芍、澤蘭、王 不留行、當歸、大黃、牛膝、川芎、冰片等組成,其君藥為丹參、赤芍、當歸、川芎,具有活血調 經,祛瘀止痛,涼血消癰,行氣祛風之功;臣藥為澤蘭、王不留行,能活血化瘀,行水消腫,通 經;佐藥為大黃,能清熱解毒;使藥為牛膝、冰片,具有開竅,強筋骨,具有引藥之功。全方九 味相須、相佐,達到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本發明所述的浴足泡騰片放入水中,在泡騰崩解劑的作用下,即刻產生大量氣泡 (二氧化碳)使片劑在水中上下翻滾,加速其崩解和融化,進而使藥片中的有效成份迅速溶 出,浴足時,有效成分既可透皮吸收,又可有效刺激足底的全息反射區,調節臟腑功能,進而 實現改善氣虛血瘀型胸痺的目的。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下面用本發明浴足泡騰片改善氣虛血瘀型胸痺的臨床試 驗及結果來說明其效果。臨床實驗 一、一般資料所有病例為有氣虛血瘀型胸痺的志願者,男性30例,年齡25-65歲;女性30例,年 齡27 64歲。隨機分為浴足組30例(男15例,女15例);空白對照組30例(男15例, 女15例)。治療前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症狀積分均無顯著性差異(P >0.05),具有可比性。二.納入標準按衛生部1993年頒布的中藥新藥治療《胸痺(冠心病、心絞痛)臨床研究指導原 則的標準》規定,觀察指標臨床症狀觀察治療前後胸悶、心悸、氣短、頭暈、目眩、耳鳴、倦 怠、舌質、舌苔、脈象等中醫症狀,符合氣虛血瘀診斷標準,年齡在18-65歲之間並籤署知情 同意書的志願者。三、方法浴足組將實施例1的浴足泡騰片10片放入4升38 40°C的熱水中浴足,每次 30分鐘,每日一次,連續2周。空白組用4升38 40°C的清水浴足,每次30分鐘,每日一次,連續2周。四、療效觀察臨床症狀評分標準分別於治療前及治療後4周記錄症狀計分,計分的症狀包括 胸痛、胸悶、心悸、神疲乏力、氣短、腰膝酸軟6項,其中,沒有此項症狀計0分,輕度計1分, 中度計2分,重度計3分。具體計分規則見下表(該選自《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 行)》) 療效評定標準本發明所述氣虛血瘀型胸痺證候療效評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 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如下顯效臨床症狀、體徵明顯改善,徵候積分減少大於等於70%。有效臨床症狀、體徵均有好轉,徵候積分減少大於等於30%。無效臨床症狀、體徵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徵候積分減少小於30%。加重臨床症狀、體徵均有加重,徵候積分減少小於0%。統計學處理全部數據採用SPSS 13. 0統計學軟體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 數士標準差(X士S)表示。兩組受試者治療前後症狀評分比較均採用t檢驗,兩組受試者 臨床療效比較採用X2檢驗。試驗結果足浴組和空白組前後臨床症狀積分比較見表1 ;療效比較見表2 ;主要症狀體徵改 善比較見表3。從表2可知,浴足組效果明顯高於空白組。表1和表2中的η表示人數。表1兩組浴足前後臨床症狀評分比較(χ士S,分) 足浴前與浴足後比較Pa < 0. 05 ;浴足組浴足後與空白組浴足後比較Pb < 0. 05表2兩組療效比較 表3浴足組和空白組主要症狀體徵改善比較 足浴前與浴足後比較Pa < 0. 05 ;浴足組浴足後與空白組浴足後比較Pb < 0. 0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處方原料藥大黃852g,丹參852g,赤芍1218g,澤蘭606g,王不留行606g,當歸606g, 牛膝606g,川芎606g,冰片48g ;輔料檸檬酸600g(以無水物計),碳酸氫鈉780g,聚乙二醇6000 120g。製法以上十味原料藥,取大黃粉碎成細粉,過篩;取冰片粉碎成最細粉,過篩;其餘澤 蘭等八味藥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8倍量水,第二次加入6倍量水,每次3小時,合併 二次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8-1. 32(60°C測)的稠膏,加入7/10大黃細粉, 混勻,80°C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檸檬酸、碳酸氫鈉分別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備用。將 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入檸檬酸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另一 份加入碳酸氫鈉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取剩餘大黃細粉,加入聚乙二醇6000,冰片細粉混勻,過80目篩,加入上述二種顆粒,混勻,壓製成1000片,即得。實施例2處方 原料藥大黃360g,丹參600g,赤芍1270g,澤蘭825g,王不留行1016g,當歸825g, 牛膝635g,川芎438g,冰片31g ;輔料檸檬酸300g(以無水物計),富馬酸300g,碳酸氫鈉480g,碳酸鈉300g,聚乙 二醇 6000 100g,聚乙二醇 4000 40g。製法以上十味原料藥,取大黃粉碎成細粉,過篩;取冰片粉碎成最細粉,過篩;其餘澤 蘭等八味藥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10倍量水,第二次加入10倍量水,每次3小時,合 並二次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8-1. 32(60°C測)的稠膏,加入7/10大黃細 粉,混勻,80°C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檸檬酸、富馬酸、碳酸氫鈉和碳酸鈉分別乾燥,粉碎 成細粉,過篩,備用。將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入檸檬酸、富馬酸細粉,混勻,製成顆 粒,8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另一份加入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 二號篩整粒;取剩餘大黃細粉,加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冰片細粉混勻,過80目 篩,加入上述二種顆粒,混勻,壓製成1000片,即得。實施例3處方原料藥大黃360g,丹參360g,赤芍954g,澤蘭691g,王不留行898g,當歸1106g, 牛膝898g,川芎691g,冰片42g;輔料檸檬酸300g(以無水物計),富馬酸300g,碳酸氫鈉480g,碳酸鈉300g,聚乙 二醇6000 100g,聚乙二醇4000 30g,十二烷基硫酸鈉10g,甘露醇100g,薄荷油(適量)。製法以上十味原料藥,取大黃粉碎成細粉,過篩;取冰片粉碎成最細粉,過篩;其餘澤 蘭等八味藥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8倍量水,第二次加入8倍量水,每次2小時,合併 二次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8-1. 32(60°C測)的稠膏,加入9/10大黃細粉, 混勻,90°C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檸檬酸、富馬酸、碳酸氫鈉和碳酸鈉分別乾燥,粉碎成 細粉,過篩,備用。將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入檸檬酸、富馬酸細粉,混勻,製成顆粒, 9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另一份加入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細粉,混勻,製成顆粒,90°C乾燥,二 號篩整粒;取剩餘大黃細粉,噴入薄荷油,加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十二烷基硫 酸鈉,甘露醇,冰片細粉混勻,過80目篩,加入上述二種顆粒,混勻,壓製成1000片,即得。實施例4處方原料藥大黃688g,丹參360g,赤芍600g,澤蘭503g,王不留行729g,當歸948g,牛 膝1166g,川芎948g,冰片58g ;輔料檸檬酸300g (以無水物計),富馬酸300g,碳酸氫鉀480g,碳酸鉀300g,聚乙 二醇6000 100g,聚乙二醇4000 30g,十二烷基硫酸鈉10g,滑石粉10g,甘露醇100g,薄荷 油、玫瑰油(適量)。製法
以上十味原料藥,取大黃粉碎成細粉,過篩;取冰片粉碎成最細粉,過篩;其餘澤 蘭等八味藥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6倍量水,第二次加入6倍量水,每次1. 5小時,合 並二次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8-1. 32 (60°C測)的稠膏,加入6/10大黃細 粉,混勻,80°C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檸檬酸、富馬酸、碳酸氫鉀和碳酸鉀分別乾燥,粉碎 成細粉,過篩,備用。將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入檸檬酸、富馬酸細粉,混勻,製成顆 粒,8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另一份加入碳酸氫鉀和碳酸鉀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 二號篩整粒;取剩餘大黃細粉,噴入薄荷油、玫瑰油,加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 十二烷基硫酸鈉,滑石粉,甘露醇,冰片細粉混勻,過80目篩,加入上述二種顆粒,混勻,壓 製成1000片,即得。實施例5
處方原料藥大黃1038g,丹參681g,赤芍600g,澤蘭300g,王不留行498g,當歸721g, 牛膝937g,川芎1153g,冰片72g;輔料檸檬酸600g(以無水物計),碳酸氫鈣1200g,聚乙二醇5000 120g。製法以上十味原料藥,取大黃粉碎成細粉,過篩;取冰片粉碎成最細粉,過篩;其餘澤 蘭等八味藥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7倍量水,第二次加入7倍量水,每次2小時,合併 二次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8-1. 32(60°C測)的稠膏,加入8/10大黃細粉, 混勻,80°C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檸檬酸、碳酸氫鈣分別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備用。將 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入檸檬酸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另一 份加入碳酸氫鈣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取剩餘大黃細粉,加入聚乙 二醇5000,冰片細粉混勻,過80目篩,加入上述二種顆粒,混勻,壓製成1000片,即得。實施例6處方原料藥大黃1320g,丹參990g,赤芍950g,澤蘭300g,王不留行300g,當歸475g, 牛膝688g,川芎894g,冰片83g ;輔料檸檬酸300g(以無水物計),富馬酸300g,碳酸氫鈉600g,碳酸鈉600g,聚乙 二醇 6000 100g,聚乙二醇 5000 40g。製法以上十味原料藥,取大黃粉碎成細粉,過篩;取冰片粉碎成最細粉,過篩;其餘澤 蘭等八味藥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9倍量水,第二次加入6倍量水,每次3小時,合併 二次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8-1. 32(60°C測)的稠膏,加入8/10大黃細粉, 混勻,80°C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檸檬酸、富馬酸、碳酸氫鈉和碳酸鈉分別乾燥,粉碎成 細粉,過篩,備用。將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入檸檬酸、富馬酸細粉,混勻,製成顆粒, 8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另一份加入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二 號篩整粒;取剩餘大黃細粉,加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5000,冰片細粉混勻,過80目篩, 加入上述二種顆粒,混勻,壓製成1000片,即得。實施例7處方
原料藥大黃1473g,丹參117gg,赤芍1227g,澤蘭424g,王不留行300g,當歸 300g,牛膝 424g,川芎 614g,冰片 60g ;輔料檸檬酸300g(以無水物計),富馬酸300g,碳酸氫鈉580g,碳酸鈉400g,聚乙 二醇6000 100g,聚乙二醇4000 30g,十二烷基硫酸鈉10g,甘露醇100g,薄荷油(適量)。製法 以上十味原料藥,取大黃粉碎成細粉,過篩;取冰片粉碎成最細粉,過篩;其餘澤 蘭等八味藥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8倍量水,第二次加入9倍量水,每次2. 5小時,合 並二次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8-1. 32(60°C測)的稠膏,加入7/10大黃細 粉,混勻,80°C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檸檬酸、富馬酸、碳酸氫鈉和碳酸鈉分別乾燥,粉碎 成細粉,過篩,備用。將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入檸檬酸、富馬酸細粉,混勻,製成顆 粒,8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另一份加入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 二號篩整粒;取剩餘大黃細粉,噴入薄荷油,加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十二烷基 硫酸鈉,甘露醇,冰片細粉混勻,過80目篩,加入上述二種顆粒,混勻,壓製成1000片,即得。實施例8處方原料藥大黃1105g,丹參1382g,赤芍1497g,澤蘭576g,王不留行397g,當歸 300g,牛膝 300g,川芎 397g,冰片 46g ;輔料檸檬酸400g(以無水物計),富馬酸300g,碳酸氫鈉580g,碳酸鈉400g,聚乙 二醇6000 100g,聚乙二醇4000 30g,十二烷基硫酸鈉10g,滑石粉10g,甘露醇100g,薄荷油 (適量)。製法以上十味原料藥,取大黃粉碎成細粉,過篩;取冰片粉碎成最細粉,過篩;其餘澤 蘭等八味藥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7. 5倍量水,第二次加入6. 5倍量水,每次3小時, 合併二次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8-1. 32(60°C測)的稠膏,加入5/10大黃 細粉,混勻,60°C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檸檬酸、富馬酸、碳酸氫鈉和碳酸鈉分別乾燥,粉 碎成細粉,過篩,備用。將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入檸檬酸、富馬酸細粉,混勻,製成顆 粒,6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另一份加入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細粉,混勻,製成顆粒,60°C乾燥, 二號篩整粒;取剩餘大黃細粉,噴入薄荷油,加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十二烷基 硫酸鈉,滑石粉,甘露醇,冰片細粉混勻,過80目篩,加入上述二種顆粒,混勻,壓製成1000 片,即得。實施例9處方原料藥大黃809g,丹參1079g,赤芍1798g,澤蘭731g,王不留行562g,當歸388g, 牛膝300g,川芎300g,冰片33g;輔料薄荷油(適量),檸檬酸1200g(以無水物計),碳酸氫鈉600g,聚乙二醇 5000120g。製法以上十味原料藥,取大黃粉碎成細粉,過篩;取冰片粉碎成最細粉,過篩;其餘澤 蘭等八味藥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9倍量水,第二次加入9倍量水,每次3小時,合併二次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8-1. 32(60°C測)的稠膏,加入6/10大黃細粉, 混勻,80°C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檸檬酸、碳酸氫鈉分別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備用。 將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入檸檬酸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另 一份加入碳酸氫鈉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取剩餘大黃細粉,噴入薄 荷油,加入聚乙二醇5000,冰片細粉混勻,過80目篩,加入上述二種顆粒,混勻,壓製成1000 片,即得。實施例10處方原料藥大黃559g,丹參853g,赤芍1540g,澤蘭947g,王不留行770g,當歸592g, 牛膝409g,川芎300g,冰片30g;輔料檸檬酸600g (以無水物計),富馬酸600g,碳酸氫鈉300g,碳酸鈉300g,聚乙 二醇 6000 100g,聚乙二醇 4000 40g。製法以上十味原料藥,取大黃粉碎成細粉,過篩;取冰片粉碎成最細粉,過篩;其餘澤 蘭等八味藥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8倍量水,第二次加入8倍量水,每次3小時,合併 二次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8-1. 32(60°C測)的稠膏,加入7/10大黃細粉, 混勻,80°C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檸檬酸、富馬酸、碳酸氫鈉和碳酸鈉分別乾燥,粉碎成 細粉,過篩,備用。將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入檸檬酸、富馬酸細粉,混勻,製成顆粒, 8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另一份加入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二 號篩整粒;取剩餘大黃細粉,加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冰片細粉混勻,過80目篩, 加入上述二種顆粒,混勻,壓製成1000片,即得。實施例11處方原料藥大黃559g,丹參852g,赤芍1538g,澤蘭947g,王不留行769g,當歸592g, 牛膝408g,川芎300g,冰片35g;輔料檸檬酸400g(以無水物計),富馬酸800g,碳酸氫鈉200g,碳酸鈉400g,聚乙 二醇6000 100g,聚乙二醇4000 30g,十二烷基硫酸鈉10g,甘露醇100g,薄荷油(適量)。製法以上十味原料藥,取大黃粉碎成細粉,過篩;取冰片粉碎成最細粉,過篩;其餘澤蘭等八味藥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7倍量水,第二次加入7倍量水,每次3小時,合併 二次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8-1. 32(60°C測)的稠膏,加入7/10大黃細粉, 混勻,80°C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檸檬酸、富馬酸、碳酸氫鈉和碳酸鈉分別乾燥,粉碎成 細粉,過篩,備用。將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入檸檬酸、富馬酸細粉,混勻,製成顆粒, 8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另一份加入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二 號篩整粒;取剩餘大黃細粉,噴入薄荷油,加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十二烷基硫 酸鈉,甘露醇,冰片細粉混勻,過80目篩,加入上述二種顆粒,混勻,壓製成1000片,即得。實施例12處方原料藥大黃577g,丹參577g,赤芍1221g,澤蘭794g,王不留行977g,當歸794g,牛膝610g,川芎420g,冰片30g ;輔料檸檬酸900g (以無水物計),富馬酸300g,碳酸氫鈉100g,碳酸鈉500g,聚乙 二醇6000 100g,聚乙二醇4000 30g,十二烷基硫酸鈉10g,滑石粉10g,甘露醇100g,薄荷油 (適量)。
製法 以上十味原料藥,取大黃粉碎成細粉,過篩;取冰片粉碎成最細粉,過篩;其餘澤 蘭等八味藥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8倍量水,第二次加入7. 5倍量水,每次2小時,合 並二次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8-1. 32(60°C測)的稠膏,加入7/10大黃細 粉,混勻,80°C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檸檬酸、富馬酸、碳酸氫鈉和碳酸鈉分別乾燥,粉碎 成細粉,過篩,備用。將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入檸檬酸、富馬酸細粉,混勻,製成顆 粒,8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另一份加入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 二號篩整粒;取剩餘大黃細粉,噴入薄荷油,加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十二烷基 硫酸鈉,滑石粉,甘露醇,冰片細粉混勻,過80目篩,加入上述二種顆粒,混勻,壓製成1000 片,即得。實施例13處方原料藥大黃360g,丹參621g,赤芍907g,澤蘭657g,王不留行854g,當歸1051g, 牛膝854g,川芎657g,冰片39g;輔料檸檬酸900g(以無水物計),碳酸氫鈉900g,聚乙二醇6000 120g。製法以上十味原料藥,取大黃粉碎成細粉,過篩;取冰片粉碎成最細粉,過篩;其餘澤 蘭等八味藥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6倍量水,第二次加入7. 5倍量水,每次2. 5小時, 合併二次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8-1. 32 (60°C測)的稠膏,加入7/10大黃 細粉,混勻,80°C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檸檬酸、碳酸氫鈉分別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備 用。將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入檸檬酸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二號篩整粒; 另一份加入碳酸氫鈉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取剩餘大黃細粉,加入 聚乙二醇6000,冰片細粉混勻,過80目篩,加入上述二種顆粒,混勻,壓製成1000片,即得。實施例14處方原料藥大黃642g,丹參360g,赤芍939g,澤蘭469g,王不留行680g,當歸884g,牛 膝1088g,川芎884g,冰片54g ;輔料檸檬酸450g(以無水物計),富馬酸450g,碳酸氫鈉480g,碳酸鈉420g,聚乙 二醇 6000 100g,聚乙二醇 4000 40g。製法以上十味原料藥,取大黃粉碎成細粉,過篩;取冰片粉碎成最細粉,過篩;其餘澤 蘭等八味藥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8倍量水,第二次加入10倍量水,每次1. 5小時, 合併二次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8-1. 32 (60°C測)的稠膏,加入7/10大黃 細粉,混勻,80°C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檸檬酸、富馬酸、碳酸氫鈉和碳酸鈉分別乾燥,粉 碎成細粉,過篩,備用。將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入檸檬酸、富馬酸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另一份加入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 二號篩整粒;取剩餘大黃細粉,加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冰片細粉混勻,過80目 篩,加入上述二種顆粒,混勻,壓製成1000片,即得。實施例15處方原料藥大黃lOOlg,丹參657g,赤芍600g,澤蘭480g,王不留行480g,當歸695g, 牛膝904g,川芎1113g,冰片70g;輔料檸檬酸600g (以無水物計),富馬酸300g,碳酸氫鈉600g,碳酸鈉300g,聚乙 二醇6000 100g,聚乙二醇4000 30g,十二烷基硫酸鈉10g,甘露醇100g,薄荷油(適量)。製法以上十味原料藥,取大黃粉碎成細粉,過篩;取冰片粉碎成最細粉,過篩;其餘澤 蘭等八味藥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7倍量水,第二次加入7. 5倍量水,每次3小時,合 並二次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8-1. 32(60°C測)的稠膏,加入7/10大黃細 粉,混勻,90°C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檸檬酸、富馬酸、碳酸氫鈉和碳酸鈉分別乾燥,粉碎 成細粉,過篩,備用。將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入檸檬酸、富馬酸細粉,混勻,製成顆 粒,9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另一份加入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細粉,混勻,製成顆粒,90°C乾燥, 二號篩整粒;取剩餘大黃細粉,噴入薄荷油,加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十二烷基 硫酸鈉,甘露醇,冰片細粉混勻,過80目篩,加入上述二種顆粒,混勻,壓製成1000片,即得。實施例16 處方原料藥大黃1281g,丹參961g,赤芍921g,澤蘭300g,王不留行461g,當歸461g, 牛膝667g,川芎868g,冰片80g ;輔料檸檬酸500g(以無水物計),富馬酸400g,碳酸氫鈉4000g,碳酸鈉500g,聚 乙二醇6000 100g,聚乙二醇4000 30g,十二烷基硫酸鈉10g,滑石粉10g,甘露醇100g,薄荷 油(適量)。製法以上十味原料藥,取大黃粉碎成細粉,過篩;取冰片粉碎成最細粉,過篩;其餘澤 蘭等八味藥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8倍量水,第二次加入10倍量水,每次2小時,合 並二次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8-1. 32 (60°C測)的稠膏,加入7/10大黃細 粉,混勻,80°C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檸檬酸、富馬酸、碳酸氫鈉和碳酸鈉分別乾燥,粉碎 成細粉,過篩,備用。將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入檸檬酸、富馬酸細粉,混勻,製成顆 粒,8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另一份加入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 二號篩整粒;取剩餘大黃細粉,噴入薄荷油,加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十二烷基 硫酸鈉,滑石粉,甘露醇,冰片細粉混勻,過80目篩,加入上述二種顆粒,混勻,壓製成1000 片,即得。實施例17處方原料藥大黃1441g,丹參1153g,赤芍1201g,澤蘭415g,王不留行300g,當歸 415g,牛膝 415g,川芎 600g,冰片 60g ;
輔料薄荷油(適量),檸檬酸600g(以無水物計),碳酸氫鈉1200g,聚乙二醇6000 120g。製法 以上十味原料藥,取大黃粉碎成細粉,過篩;取冰片粉碎成最細粉,過篩;其餘澤 蘭等八味藥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8倍量水,第二次加入9. 5倍量水,每次3小時, 合併二次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8-1. 32 (60°C測)的稠膏,加入7/10大黃 細粉,混勻,80°C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檸檬酸、碳酸氫鈉分別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備 用。將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入檸檬酸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二號篩整粒; 另一份加入碳酸氫鈉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取剩餘大黃細粉,噴入 薄荷油,加入聚乙二醇6000,冰片細粉混勻,過80目篩,加入上述二種顆粒,混勻,壓製成 1000片,即得。實施例18處方原料藥大黃1087g,丹參1358g,赤芍1472g,澤蘭566g,王不留行391g,當歸 300g,牛膝 390g,川芎 391g,冰片 45g ;輔料檸檬酸300g (以無水物計),富馬酸300g,碳酸氫鈉600g,碳酸鈉600g,聚乙 二醇 6000 100g,聚乙二醇 4000 40g。製法以上十味原料藥,取大黃粉碎成細粉,過篩;取冰片粉碎成最細粉,過篩;其餘澤 蘭等八味藥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8倍量水,第二次加入8. 5倍量水,每次3小時,合 並二次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8-1. 32(60°C測)的稠膏,加入7/10大黃細 粉,混勻,70°C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檸檬酸、富馬酸、碳酸氫鈉和碳酸鈉分別乾燥,粉碎 成細粉,過篩,備用。將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入檸檬酸、富馬酸細粉,混勻,製成顆 粒,7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另一份加入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細粉,混勻,製成顆粒,70°C乾燥, 二號篩整粒;取剩餘大黃細粉,加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冰片細粉混勻,過80目 篩,加入上述二種顆粒,混勻,壓製成1000片,即得。實施例19處方原料藥大黃797g,丹參1063g,赤芍1771g,澤蘭719g,王不留行553g,當歸382g, 牛膝300g,川芎382g,冰片33g;輔料檸檬酸IOOg (以無水物計),富馬酸500g,碳酸氫鈉900g,碳酸鈉300g,聚乙 二醇6000 100g,聚乙二醇4000 30g,十二烷基硫酸鈉10g,甘露醇100g,薄荷油(適量)。製法以上十味原料藥,取大黃粉碎成細粉,過篩;取冰片粉碎成最細粉,過篩;其餘澤 蘭等八味藥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8倍量水,第二次加入8倍量水,每次2. 5小時,合 並二次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8-1. 32(60°C測)的稠膏,加入7/10大黃細 粉,混勻,80°C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檸檬酸、富馬酸、碳酸氫鈉和碳酸鈉分別乾燥,粉碎 成細粉,過篩,備用。將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入檸檬酸、富馬酸細粉,混勻,製成顆 粒,8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另一份加入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取剩餘大黃細粉,噴入薄荷油,加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十二烷基 硫酸鈉,甘露醇,冰片細粉混勻,過80目篩,加入上述二種顆粒,混勻,壓製成1000片,即得。實施例20處方原料藥大黃549g,丹參837g,赤芍1162g,澤蘭755g,王不留行930g,當歸755g, 牛膝581g,川芎401g,冰片30g;輔料檸檬酸500g(以無水物計),富馬酸100g,碳酸氫鈉200g,碳酸鈉1000g,聚 乙二醇6000 100g,聚乙二醇4000 30g,十二烷基硫酸鈉10g,滑石粉IOg甘露醇IOOg薄 荷油(適量)。製法以上十味原料藥,取大黃粉碎成細粉,過篩;取冰片粉碎成最細粉,過篩;其餘澤 蘭等八味藥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8倍量水,第二次加入6倍量水,每次3小時,合併 二次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8-1. 32(60°C測)的稠膏,加入7/10大黃細粉, 混勻,80°C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檸檬酸、富馬酸、碳酸氫鈉和碳酸鈉分別乾燥,粉碎成 細粉,過篩,備用。將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入檸檬酸、富馬酸細粉,混勻,製成顆粒, 8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另一份加入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二 號篩整粒;取剩餘大黃細粉,噴入薄荷油,加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十二烷基硫 酸鈉,滑石粉,甘露醇,冰片細粉混勻,過80目篩,加入上述二種顆粒,混勻,壓製成1000片, 即得。實施例21處方原料藥大黃1236g,丹參927g,赤芍890g,澤蘭300g,王不留行445g,當歸644g, 牛膝644g,川芎837g,冰片77g;輔料檸檬酸1200g(以無水物計),碳酸氫鈉800g,聚乙二醇6000 120g。製法以上十味原料藥,取大黃粉碎成細粉,過篩;取冰片粉碎成最細粉,過篩;其餘澤 蘭等八味藥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8倍量水,第二次加入9倍量水,每次3小時,合併 二次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8-1. 32(60°C測)的稠膏,加入9/10大黃細粉, 混勻,80°C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檸檬酸、碳酸氫鈉分別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備用。 將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入檸檬酸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另 一份加入碳酸氫鈉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取剩餘大黃細粉,噴入薄 荷油,加入聚乙二醇6000,冰片細粉混勻,過80目篩,加入上述二種顆粒,混勻,壓製成1000 片,即得。實施例22處方原料藥大黃1396g,丹參1117g,赤芍1163g,澤蘭401g,王不留行300g,當歸 401g,牛膝 582g,川芎 582g,冰片 58g ;輔料檸檬酸700g (以無水物計),富馬酸500g,碳酸氫鈉480g,碳酸鈉400g,聚乙 二醇 6000 100g,聚乙二醇 4000 40g。
製法以上十味原料藥,取大黃粉碎成細粉,過篩;取冰片粉碎成最細粉,過篩;其餘澤 蘭等八味藥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9. 5倍量水,第二次加入6倍量水,每次3小時,合 並二次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8-1. 32(60°C測)的稠膏,加入7/10大黃細 粉,混勻,80°C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檸檬酸、富馬酸、碳酸氫鈉和碳酸鈉分別乾燥,粉碎 成細粉,過篩,備用。將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入檸檬酸、富馬酸細粉,混勻,製成顆 粒,8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另一份加入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 二號篩整粒;取剩餘大黃細粉,加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冰片細粉混勻,過80目 篩,加入上述二種顆粒,混勻,壓製成1000片,即得。實施例23 處方原料藥大黃1054g,丹參1318g,赤芍1428g,澤蘭549g,王不留行379g,當歸 300g,牛膝 379g,川芎 549g,冰片 44g ;輔料檸檬酸800g (以無水物計),富馬酸400g,碳酸氫鈉400g,碳酸鈉800g,聚乙 二醇6000 100g,聚乙二醇4000 30g,十二烷基硫酸鈉10g,甘露醇100g,薄荷油(適量)。製法以上十味原料藥,取大黃粉碎成細粉,過篩;取冰片粉碎成最細粉,過篩;其餘澤 蘭等八味藥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8倍量水,第二次加入8倍量水,每次3小時,合併 二次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8-1. 32(60°C測)的稠膏,加入7/10大黃細粉, 混勻,80°C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檸檬酸、富馬酸、碳酸氫鈉和碳酸鈉分別乾燥,粉碎成 細粉,過篩,備用。將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入檸檬酸、富馬酸細粉,混勻,製成顆粒, 8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另一份加入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二 號篩整粒;取剩餘大黃細粉,噴入薄荷油,加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十二烷基硫 酸鈉,甘露醇,冰片細粉混勻,過80目篩,加入上述二種顆粒,混勻,壓製成1000片,即得。實施例24處方原料藥大黃1053g,丹參1315g,赤芍1425g,澤蘭548g,王不留行378g,當歸 300g,牛膝 378g,川芎 548g,冰片 55g ;輔料檸檬酸700g (以無水物計),富馬酸300g,碳酸氫鈉700g,碳酸鈉300g,聚乙 二醇6000 100g,聚乙二醇4000 30g,十二烷基硫酸鈉10g,滑石粉10g,甘露醇100g,薄荷油 (適量)。製法以上十味原料藥,取大黃粉碎成細粉,過篩;取冰片粉碎成最細粉,過篩;其餘澤 蘭等八味藥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8倍量水,第二次加入6倍量水,每次3小時,合併 二次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8-1. 32(60°C測)的稠膏,加入7/10大黃細粉, 混勻,80°C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檸檬酸、富馬酸、碳酸氫鈉和碳酸鈉分別乾燥,粉碎成 細粉,過篩,備用。將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入檸檬酸、富馬酸細粉,混勻,製成顆粒, 8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另一份加入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二 號篩整粒;取剩餘大黃細粉,噴入薄荷油,加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十二烷基硫酸鈉,滑石粉,甘露醇,冰片細粉混勻,過80目篩,加入上述二種顆粒,混勻,壓製成1000片,即得。實施例25 處方原料藥大黃1013g,丹參1014g,赤芍1689g,澤蘭686g,王不留行528g,當歸 364g,牛膝 300g,川芎 364g,冰片 42g ;輔料檸檬酸600g(以無水物計),碳酸氫鈉780g,聚乙二醇6000 120g。製法以上十味原料藥,取大黃粉碎成細粉,過篩;取冰片粉碎成最細粉,過篩;其餘澤 蘭等八味藥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6. 5倍量水,第二次加入6倍量水,每次3小時, 合併二次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8-1. 32 (60°C測)的稠膏,加入7/10大黃 細粉,混勻,87°C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檸檬酸、碳酸氫鈉分別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備 用。將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入檸檬酸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二號篩整粒; 另一份加入碳酸氫鈉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取剩餘大黃細粉,加入 聚乙二醇6000,冰片細粉混勻,過80目篩,加入上述二種顆粒,混勻,壓製成1000片,即得。實施例26處方原料藥大黃774g,丹參1032g,赤芍1397g,澤蘭860g,王不留行698g,當歸537g, 牛膝370g,川芎300g,冰片32g;輔料檸檬酸800g (以無水物計),富馬酸250g,碳酸氫鈉580g,碳酸鈉300g,聚乙 二醇 6000 100g,聚乙二醇 4000 40g。製法以上十味原料藥,取大黃粉碎成細粉,過篩;取冰片粉碎成最細粉,過篩;其餘澤 蘭等八味藥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8倍量水,第二次加入7倍量水,每次3小時,合併 二次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8-1. 32(60°C測)的稠膏,加入7/10大黃細粉, 混勻,80°C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檸檬酸、富馬酸、碳酸氫鈉和碳酸鈉分別乾燥,粉碎成 細粉,過篩,備用。將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入檸檬酸、富馬酸細粉,混勻,製成顆粒, 8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另一份加入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二 號篩整粒;取剩餘大黃細粉,加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冰片細粉混勻,過80目篩, 加入上述二種顆粒,混勻,壓製成1000片,即得。實施例27處方原料藥大黃519g,丹參790g,赤芍1427g,澤蘭714g,王不留行878g,當歸714g, 牛膝549g,川芎379g,冰片30g;輔料檸檬酸800g (以無水物計),富馬酸300g,碳酸氫鈉780g,碳酸鈉300g,聚乙 二醇6000 100g,聚乙二醇4000 30g,十二烷基硫酸鈉10g,甘露醇100g,薄荷油(適量)。製法以上十味原料藥,取大黃粉碎成細粉,過篩;取冰片粉碎成最細粉,過篩;其餘澤 蘭等八味藥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8倍量水,第二次加入6倍量水,每次3小時,合併二次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8-1. 32(60°C測)的稠膏,加入9/10大黃細粉, 混勻,95°C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檸檬酸、富馬酸、碳酸氫鈉和碳酸鈉分別乾燥,粉碎成 細粉,過篩,備用。將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入檸檬酸、富馬酸細粉,混勻,製成顆粒, 8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另一份加入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二 號篩整粒;取剩餘大黃細粉,噴入薄荷油,加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十二烷基硫 酸鈉,甘露醇,冰片細粉混勻,過80目篩,加入上述二種顆粒,混勻,壓製成1000片,即得。實施例28 處方原料藥大黃1354g,丹參1083g,赤芍1129g,澤蘭390g,王不留行300g,當歸 390g,牛膝 564g,川芎 734g,冰片 56g ;輔料檸檬酸600g(以無水物計),富馬酸400g,碳酸氫鈉480g,碳酸鈉600g,聚乙 二醇6000 100g,聚乙二醇4000 30g,十二烷基硫酸鈉10g,滑石粉10g,甘露醇100g,薄荷油 (適量)。製法以上十味原料藥,取大黃粉碎成細粉,過篩;取冰片粉碎成最細粉,過篩;其餘澤 蘭等八味藥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入8倍量水,第二次加入7倍量水,每次3小時,合併 二次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8-1. 32(60°C測)的稠膏,加入7/10大黃細粉, 混勻,80°C乾燥,粉碎成細粉,過篩。檸檬酸、富馬酸、碳酸氫鈉和碳酸鈉分別乾燥,粉碎成 細粉,過篩,備用。將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入檸檬酸、富馬酸細粉,混勻,製成顆粒, 80°C乾燥,二號篩整粒;另一份加入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細粉,混勻,製成顆粒,80°C乾燥,二 號篩整粒;取剩餘大黃細粉,噴入薄荷油,加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十二烷基硫 酸鈉,滑石粉,甘露醇,冰片細粉混勻,過80目篩,加入上述二種顆粒,混勻,壓製成1000片, 即得。
權利要求
一種改善氣虛血瘀型胸痺的浴足泡騰片,該浴足泡騰片主要由有效成份、泡騰賦形劑和粘合劑組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有效成份是按原料藥的重量百分比由6%~30%的大黃粉、0.5%~1.5%的冰片粉和以下原料藥的水提物組成丹參6%~30%,赤芍10%~40%,澤蘭5%~20%,王不留行5%~20%,當歸5%~20%,牛膝5%~20%,川芎5%~2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善氣虛血瘀型胸痺的浴足泡騰片,其特徵在於,所 述的有效成份最好是按原料藥的重量百分比由11. 81% 24. 00%的大黃粉、0. 74% 1. 25%的冰片粉和以下原料藥的水提物組成丹參 11. 81% 24. 00%,赤芍 17. 26 % 32. 50%,澤蘭 8. 63 % 16. 25%,王不留 行 8. 63% 16. 25%,當歸 8. 63% 16. 25 %,牛膝 8. 63 % 16. 25%,川芎 8. 63 % 16. 2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改善氣虛血瘀型胸痺的浴足泡騰片,其特徵在於,所述 的有效成份最好是按原料藥的重量百分比由14. 2%的大黃粉、0. 8%的冰片粉和以下原料 藥的水提物組成丹參14. 2%,赤芍20. 3%,澤蘭10. 1%,王不留行10. 1%,當歸10. 1%,牛膝10. 1%, 川芎10. 1%。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種改善氣虛血瘀型胸痺的浴足泡騰片,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水提物由以下方法製備得到按配比取丹參、赤芍、澤蘭、王不留行、當歸、牛膝、川芎,先加入6-10倍量水,煎煮 1. 5-3小時,過濾;濾渣再加入6-10倍量水,煎煮1. 5-3小時,過濾;合併兩次濾液,濃縮、幹 燥即得。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複方製劑,具體涉及一種改善氣虛血瘀型胸痺的浴足泡騰片,該浴足泡騰片主要由有效成份、泡騰賦形劑和粘合劑組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有效成份是按原料藥的重量百分比由6%~30%的大黃粉、0.5%~1.5%的冰片粉和以下原料藥的水提物組成丹參6%~30%,赤芍10%~40%,澤蘭5%~20%,王不留行5%~20%,當歸5%~20%,牛膝5%~20%,川芎5%~20%。本發明所述浴足泡騰片可調節臟腑功能,改善氣虛血瘀型胸痺。
文檔編號A61K31/045GK101837056SQ201010179759
公開日2010年9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7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17日
發明者劉林, 方惠新, 方永奇, 王淑英 申請人:廣東養美醫藥投資有限公司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