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混凝土結構降模施工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9-10 11:16:50 1
專利名稱:地下混凝土結構降模施工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築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地下混凝土結構降模施工工藝。
背景技術:
現有的我國地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模板施工技術還比較落後,如在逆作法地下結構施工中,模板施工多採用腳手管散模支撐,其水平梁板樓面結構的模板系統,一般均採用腳手架支撐系統,由於支撐於下開挖面的土層上,故需澆注臨時墊層,增加造價成本,澆注樓層後,又要拆除模架,運輸出去後,才能向下開挖土方,重複拆裝工序多,勞動環境惡劣,工作強度大,佔用工期長,工作效率很低。也有個別工程採用降模工法施工,但是其升降系統一般為落後的手拉葫蘆、千斤頂等,施工效率低,不能滿足產業化機械化的作業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地下混凝土結構降模施工工藝,用以解決現有的地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工程複雜、工程成本高、工作效率低和工程時間的問題。本發明一種地下混凝土結構降模施工工藝,其中,包括
步驟一安裝降模體系;
步驟二 開始挖下一層土體至所述下一層的施工標高;
步驟二 待所述下一層挖土到位,下放模板平臺;
步驟三所述下放模板平臺到位後,並進行所述模板平臺的水平及標高定位;
步驟四進行所述下一層的樓板及梁的鋼筋綁紮;
步驟五澆築所述下一層的混凝土 ;
步驟六開挖再下一層的土體,並重複上述步驟一至步驟六,直至施工達到最終位置。如上所述的地下混凝土結構降模施工工藝,其中,所述降模體系懸吊在樓層上。如上所述的地下混凝土結構降模施工工藝,其中,所述步驟三中利用降模體系的升降機械裝置下放所述模板平臺。如上所述的地下混凝土結構降模施工工藝,其中,還包括,在所述下一層的樓層,預留降模體系升降吊杆孔洞。如上所述的地下混凝土結構降模施工工藝,其中,還包括,澆築所述下一層的混凝土後,養護混凝土。地下混凝土結構降模施工工藝,適合於地下混凝土結構使用,尤其是採用逆作法施工的地下室結構,該工藝利用懸吊在地下室首層的降模體系施工,在混凝土養護期間,就可以進行下一樓層的挖土施工,省略了傳統施工中的混凝土養護時間,不需要澆注臨時墊層來加固土體,節省工程直接成本。地下混凝土結構降模施工工藝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I)自動化程度高。降模施工平臺體系通過機械或液壓控制系統來實現降模,大大提升了施工的自動化程度,避免了傳統的繁瑣的支模環節,節約人工成本。(2)加快工期。降模施工技術在正常施工階段無需澆築墊層,且在混凝土養護階段便可進行下一階段土層的開挖,各施工過程搭接良好,節約了工期。(3)安全可靠。降模施工技術通常採用提升吊杆和加強吊杆共同工作,保證模架施工平臺升降工況和混凝土澆築工況結構的安全可靠。(4)施工質量好。本模架體系採用吊杆和加強吊杆固定,減小了模板受力跨度,避免傳統施工方法因墊層的沉降產生的結構平整度問題,施工質量得到保證。
圖I所示為本發明地下混凝土結構降模施工工藝安裝降模體系後的施工體系結構圖;· 圖2所示為本發明地下混凝土結構降模施工工藝下方模板平臺後的施工體系結構圖;圖3所示為本發明地下混凝土結構降模施工工藝樓板及梁的鋼筋綁紮後的施工體系結構 圖4所示為本發明地下混凝土結構降模施工工藝在步驟六澆築混凝土後的施工體系結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以通常情況下的施工步驟敘述本發明地下混凝土結構降模施工工藝的具體施工步驟,其中,下述的施工步驟以從建築的地下首層開始施工為例。本發明一種地下混凝土結構降模施工工藝的步驟包括
步驟一將降模體系安裝於地下首層;
圖I所示為本發明地下混凝土結構降模施工工藝安裝降模體系後的施工體系結構圖,如圖I所示,該降模體系I懸吊在首層的樓層上,該降模體系I上固定有模板平臺5,並通過降模體系升降吊杆部件3和部件4來控制降模體系I的升降。步驟二 開始挖下一層土體至地下二層的施工標高;
步驟三待地下二層挖土到位,下放模板平臺5 ;
圖2所示為本發明地下混凝土結構降模施工工藝下方模板平臺後的施工體系結構圖,如圖2所示,模板平臺5已經下放至指定位置,其中,步驟三中可以利用降模體系的各種升降機械裝置下放所述模板平臺,下放的升降機械並不限於圖2中所舉的例子,各種可達到對應效果的升降機械裝置均可採用。步驟四下放模板平臺到位後,並進行模板平臺的水平及標高定位;
步驟五進行地下二層的樓板及梁的鋼筋綁紮;
圖3所示為本發明地下混凝土結構降模施工工藝樓板及梁的鋼筋綁紮後的施工體系結構圖,在該步驟周還可以預留降模體系升降吊杆孔洞,以進行第三層的施工,當然,如果本步已達最後一層,亦可不留上述的預留降模體系升降吊杆孔洞。步驟六澆築地下二層的混凝土 ;
圖4所示為本發明地下混凝土結構降模施工工藝在步驟六澆築混凝土後的施工體系結構圖,如圖4所示,整個施工體系結構上澆築有混凝土 4,其中,還可以同時進行混凝土的養護。步驟七開挖地下三層的土體,地下三層的施工步驟類似上述步驟一至步驟六。上述僅以地下首層和地下二層的施工步驟為例,其他地下樓層的施工方式與上述施工方式類似,故不多做贅述。綜上所示,本發明地下混凝土結構降模施工工藝,適合於地下混凝土結構使用,尤其是採用逆作法施工的地下室結構,該工藝利用懸吊在地下室首層的降模體系施工,在混凝土養護期間,就可以進行下一樓層的挖土施工,省略了傳統施工中的混凝土養護時間,不需要澆注臨時墊層來加固土體,節省工程直接成本。上述實施例是提供給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實現或使用本發明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發明思想的情況下,對上述實施例做出種種修改或變化,因而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被上述實施例所限,而應該是符合權利要求書提到的創新新特徵的最大範圍。·
權利要求
1.本發明一種地下混凝土結構降模施工工藝,其特徵在於,包括 步驟一安裝降模體系; 步驟二 開始挖下一層土體至所述下一層的施工標高; 步驟三待所述下一層挖土到位,下放模板平臺; 步驟四所述下放模板平臺到位後,並進行所述模板平臺的水平及標高定位; 步驟五進行所述下一層的樓板及梁的鋼筋綁紮; 步驟六澆築所述下一層的混凝土; 步驟七開挖再下一層的土體,並重複上述步驟一至步驟六,直至施工達到最終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降模體系懸吊在樓層上。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三中利用降模體系的升降機械裝置下放所述模板平臺。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工藝,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在所述下一層的樓層,預留降模體系升降吊杆孔洞。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工藝,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澆築所述下一層的混凝土後,養護混凝土。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地下混凝土結構降模施工工藝,包括步驟一安裝降模體系;步驟二開始挖下一層土體至所述下一層的施工標高;步驟三待所述下一層挖土到位,下放模板平臺;步驟四所述下放模板平臺到位後,並進行所述模板平臺的水平及標高定位;步驟五進行所述下一層的樓板及梁的鋼筋綁紮;步驟六澆築所述下一層的混凝土;步驟七開挖再下一層的土體,並重複上述步驟一至步驟六,直至施工達到最終位置。該地下混凝土結構降模施工工藝,適合於地下混凝土結構使用,尤其是採用逆作法施工的地下室結構,在混凝土養護期間,就可以進行下一樓層的挖土施工,省略了傳統施工中的混凝土養護時間。
文檔編號E02D29/045GK102900099SQ20111020975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26日
發明者李增輝, 陸雲, 姜向紅, 張瑞, 章曉鵬 申請人:上海市第二建築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