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爐渣幹熄餘熱回收利用裝置製造方法
2023-09-10 14:49:10 2
一種爐渣幹熄餘熱回收利用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爐渣幹熄餘熱回收利用裝置,包括殼體,殼體內自上而下形成餘熱回收段、乾式氣體熄渣段和出渣段;所述乾式氣體熄渣段內設有收渣鬥、分渣器和暴氣導渣槽,以及連接至暴氣導渣槽的導氣管;所述餘熱回收段內設有旋流除塵過熱器、導熱熱管倉、循環氣緩衝倉和管道式貫流風機;旋流除塵過熱器底部和乾式氣體熄渣段連接,上部和導熱熱管倉連接,側部與管道式貫流風機相通,貫流風機設置在導氣管內;導熱熱管倉外側設有所述循環氣緩衝倉,該循環氣緩衝倉和導氣管連接;所述出渣段包括集灰倉、斜板渣槽和出渣口。本實用新型的爐渣幹熄餘熱回收利用裝置具有結構簡單、維護方便、佔地面積小,具備連續熄渣能力、顯熱回收率高等優點。
【專利說明】【【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餘熱回收利用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爐渣幹熄餘熱回收利用裝 置,屬於節能環保【技術領域】。 一種爐渣幹熄餘熱回收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工業爐、窯在生產過程中消耗燃料的同時也產生並排出大量的高溫爐渣,其巨大 的熱量也隨之被帶出。
[0003] 由於傳統溼法熄渣不能有效的回收利用熱量,不僅造成熱能及資源的浪費,所產 生的煙氣對空氣品質造成巨大的汙染;在能源緊缺和環境汙染的今天,節能環保將是今後 的發展重點,特別針對工業企業顯得更加尤為重要。
[0004] 因此,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確有必要提供一種先進的爐渣幹熄餘熱回收利用裝 置,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所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0005]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維護方便、佔地面積 小,具備連續熄渣能力、顯熱回收率高的爐渣幹熄餘熱回收利用裝置。
[0006]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爐渣幹熄餘熱回收利用裝 置,其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自上而下依次形成餘熱回收段、乾式氣體熄渣段以及出渣段; 所述乾式氣體熄渣段內設有自上而下排布的收渣鬥、分渣器和暴氣導渣槽,以及連接至暴 氣導渣槽的導氣管;所述餘熱回收段內設有旋流除塵過熱器、導熱熱管倉、循環氣緩衝倉和 管道式貫流風機;所述旋流除塵過熱器底部和乾式氣體熄渣段連接,上部和導熱熱管倉連 接,側部與管道式貫流風機相通,且管道式貫流風機設置在導氣管內;所述導熱熱管倉外側 設有所述循環氣緩衝倉,該循環氣緩衝倉和導氣管連接;所述出渣段包括自上而下設置的 集灰倉、斜板渣槽和出渣口。
[0007] 本實用新型的爐渣幹熄餘熱回收利用裝置進一步為:於所述收渣鬥上安裝有一自 閉門。
[0008] 本實用新型的爐渣幹熄餘熱回收利用裝置進一步為:所述暴氣導渣槽呈傾斜向下 設置,其包括導渣板以及暴氣管;所述暴氣管設置在導渣板的底部,其上開設有若干暴氣 孔。
[0009] 本實用新型的爐渣幹熄餘熱回收利用裝置進一步為:所述旋流除塵過熱器包括若 幹堆疊設置的旋流板,旋流板的底部設有氣體入口,頂部設有氣體出口;於所述旋流板內設 有過熱熱管,於過熱熱管的一端設有換熱介質出口。
[0010] 本實用新型的爐渣幹熄餘熱回收利用裝置進一步為:於所述導熱熱管倉內布置有 導熱熱管,於導熱熱管的一端設有換熱介質入口;且導熱熱管和過熱熱管連接。
[0011]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爐渣幹熄餘熱回 收利用裝置解決了傳統溼法熄渣不能有效的回收利用熱量,及對空氣品質造成巨大的汙染 的問題,同時回收後的熱能可用於燃料、物料、助燃空氣的預熱且不消耗空氣中的含氧量, 蒸汽、高溫熱水的產生及外送等熱能需求;使爐渣變廢為寶,即節約了能源、實現循環經濟 的目的,還為環保事業做出一份貢獻。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爐渣幹熄餘熱回收利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3] 圖2是1中的分渣器的局部放大圖。
[0014] 圖3是1中的旋流除塵過熱器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 請參閱說明書附圖1至附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爐渣幹熄餘熱回收利用裝 置,其包括一殼體1。所述殼體1內自上而下依次形成餘熱回收段2、乾式氣體熄渣段3以 及出渣段4。
[0016] 所述乾式氣體熄渣段3內設有自上而下排布的收渣鬥5、分渣器6和暴氣導渣槽 7,以及連接至暴氣導渣槽7的導氣管8。於所述收渣鬥5上安裝有一自閉門9。所述暴氣 導渣槽7呈傾斜向下設置,其包括導渣板10以及暴氣管11 ;所述暴氣管11設置在導渣板 10的底部,其上開設有若干暴氣孔12。熱渣從收渣鬥5經過自閉門9倒入幹熄段,在重力 的作用下推動分渣器6轉動,熱渣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分濺到暴氣導渣槽7,隨暴氣導渣槽7 傾斜角度依次滑落,在整個分濺、滑落過程中與暴氣管11所噴出的氣體進行換熱並冷卻, 就此依次完成收渣、均勻布渣、乾式氣體換熱熄渣過程。
[0017] 所述餘熱回收段2內設有旋流除塵過熱器13、導熱熱管倉14、循環氣緩衝倉15和 管道式貫流風機16 ;所述旋流除塵過熱器13底部和乾式氣體熄渣段3連接,上部和導熱熱 管倉14、循環氣緩衝倉15連接,側部與管道式貫流風機16相通,且管道式貫流風機16設置 在導氣管8內。所述導熱熱管倉14外側設有所述循環氣緩衝倉15,該循環氣緩衝倉15和 導氣管8連接。
[0018] 進一步的,所述旋流除塵過熱器13包括若干堆疊設置的旋流板17,旋流板17的底 部設有氣體入口 18,頂部設有氣體出口 23 ;於所述旋流板17內設有過熱熱管19,於過熱熱 管19的一端設有換熱介質出口 20。於所述導熱熱管倉14內布置有導熱熱管21,於導熱熱 管21的一端設有換熱介質入口 22 ;且導熱熱管21和過熱熱管19連接。
[0019] 在貫流風機16的作用下,餘熱回收段2形成向上負壓,與爐渣換熱後的氣體在負 壓和低密度作用下上升,依次通過旋流除塵過熱器13、導熱熱管倉14進行換熱冷卻,最後 進入循環氣緩衝倉15,再由貫流風機16加壓送入導氣管8再次進行循環,外界物質通過換 熱介質入22經導熱熱管倉14、旋流除塵過熱器13充分換熱後經換熱介質出口 20流出。
[0020] 所述出渣段4包括自上而下設置的集灰倉24、斜板渣槽25和出渣口 26。經過氣 體換熱冷卻後的爐渣落入斜板渣槽25,導氣管8內的少量飛灰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集灰倉 24,最終均經出渣口 26導出。
[0021] 採用本實用新型的爐渣幹熄餘熱回收利用裝置回收餘熱的方法如下:
[0022] 1),熱渣從收渣鬥5經過自閉門9倒入乾式氣體熄渣段2,在重力的作用下推動分 渣器6轉動,熱渣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分濺到暴氣導渣槽7,隨暴氣導渣槽7傾斜角度依次滑 落,在整個分濺、滑落過程中與連接在導氣管8上的暴氣管11所噴出的氣體進行換熱並冷 卻;
[0023] 2),在貫流風機16的作用下,循環氣緩衝倉15、導熱熱管倉14、旋流除塵過熱器13 形成向上負壓,與爐渣換熱後的氣體在負壓和低密度作用下上升,依次通過旋流除塵過熱 器13、導熱熱管倉14進行換熱冷卻,最後進入循環氣緩衝倉15再由貫流風機16加壓送入 導氣管8再次進行循環,外界物質通過換熱介質入口 22經導熱熱管21、過熱熱管19換熱後 經換熱介質出口流20出;
[0024] 3),經過氣體換熱冷卻後的爐渣落入斜板渣槽25,導氣管8內的少量飛灰在重力 的作用下落入集灰倉24,最終均經出渣口 26導出,完成整個幹熄爐渣及餘熱回收過程。
[0025] 以上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為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創作,凡在本創 作的精神及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創作的保護範圍之 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爐渣幹熄餘熱回收利用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自上而下依 次形成餘熱回收段、乾式氣體熄渣段以及出渣段;所述乾式氣體熄渣段內設有自上而下排 布的收渣鬥、分渣器和暴氣導渣槽,以及連接至暴氣導渣槽的導氣管;所述餘熱回收段內設 有旋流除塵過熱器、導熱熱管倉、循環氣緩衝倉和管道式貫流風機;所述旋流除塵過熱器底 部和乾式氣體熄渣段連接,上部和導熱熱管倉連接,側部與管道式貫流風機相通,且管道式 貫流風機設置在導氣管內;所述導熱熱管倉外側設有所述循環氣緩衝倉,該循環氣緩衝倉 和導氣管連接;所述出渣段包括自上而下設置的集灰倉、斜板渣槽和出渣口。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爐渣幹熄餘熱回收利用裝置,其特徵在於:於所述收渣鬥上安 裝有一自閉門。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爐渣幹熄餘熱回收利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暴氣導渣槽呈 傾斜向下設置,其包括導渣板以及暴氣管;所述暴氣管設置在導渣板的底部,其上開設有若 幹暴氣孔。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爐渣幹熄餘熱回收利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旋流除塵過熱 器包括若干堆疊設置的旋流板,旋流板的底部設有氣體入口,頂部設有氣體出口;於所述旋 流板內設有過熱熱管,於過熱熱管的一端設有換熱介質出口。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爐渣幹熄餘熱回收利用裝置,其特徵在於:於所述導熱熱管倉 內布置有導熱熱管,於導熱熱管的一端設有換熱介質入口;且導熱熱管和過熱熱管連接。
【文檔編號】F27D17/00GK203848700SQ201420244396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4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4日
【發明者】許寧 申請人:許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