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膠代血漿及製備方法
2023-09-16 08:33:35 1
專利名稱:果膠代血漿及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用品,更詳細地說是關於以植物果實中含有的植物膠為原料,經過加工處理後用於注射血漿代用品的果膠代血漿及製備方法。
已知在植物果實中,如蘋果、柚子、番木瓜、大棗、梨、山楂、葡萄、葵盤等,含有一種叫做果膠的物質,其基本化學結構式是
分子量一般在10000-400000之間。這種高分子量的果膠質,經過水解處理後能得到一類低分子量的、較低分子量的、較高分子量的混合果膠,一般可以用於食品加工工業、食品的保鮮、飲料等,而能用於醫藥用品的果膠,尤其是能用於血漿代用品的果膠,由於要求質量高、分子量要求的範圍窄、雜質少,製備工藝要求嚴格,所以在臨床上一直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Hartman早在1941年就建議利用果膠作為血漿代用品,雖然對動物失血性休克有良好的療效,但在大量和快速輸入時,能引起嘔吐、還有不同程度的蓄積毒性。其缺點主要是由於所得果膠產品純度低、分子量分布範圍大、酯化度低、水溶性差。
本發明者們為了解決上述缺點,經過銳意地研究,發現以植物的果實為原料,用稀酸水進行冷浸、熱提、精製可以得到性能優異的果膠代血漿、至此完成了本發明。
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用於臨床使用的果膠代血漿,在使用時無過敏反應、無變態反應、無蓄積毒症現象、無輸血反應的果膠代血漿。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原材料來源廣泛、生產工藝簡便、成本低的果膠代血漿用果膠的製備方法。
本發明的第三個目的是為搶救失血性等各種類型休克患者提供一種不受血型限制、應急性強、可預製、儲存、運輸的、使用安全、有效的果膠代血漿。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在滅菌容器中加入(a)重量濃度為0.5~1.5%的果膠,(b)重量濃度為0.80~1.0%的無機氯化物,(c)重量濃度為0.09~1.2%的葡萄糖(d)調其pH值為3.5~5.5然後用注射用水配製而成。
在本發明的果膠代血漿中所使用的果膠有蘋果果膠、柚皮果膠、木瓜果膠、大棗果膠、葵盤果膠、梨果膠、山楂果膠等植物果膠,一般使用的是蘋果果膠。
配製本發明的果膠代血漿所使用的無機鹽是注射用的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鈣、氯化鎂等,一般使用的是氯化鈉。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植物果膠是這樣製備的(a)首先把植物果實進行粉碎,在粉碎的植物果實中加入果實重量1~6倍的0.1~1.2%重量濃度的酸性水溶液浸泡30~720分鐘,(b)在溫度為105~130℃、壓力為0.1~2kg/cm2的條件下進行熱壓處理,然後分離熱壓處理後的溶液和殘渣,(c)用鹼水溶液調分離溶液的pH值為3.0~5.4,(d)用活性碳、有機醇、離子交換樹酯反覆精製分離溶液,即可得用於代血漿的果膠。
製備果膠所使用的鹼水溶液是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碳酸鈉、碳酸鉀,其重量濃度為4~32%。
在精製果膠的水解分離溶液時,所使用的有機醇是甲醇、乙醇、丙醇、一般使用的是乙醇。
在精製果膠、配製果膠代血漿所使用的水是注射用水。
通過本發明的方法製備的果膠代血漿,有分子量範圍窄、雜質少、水溶性好、療效確切,安全性大,在使用時不受血型限制、應急性強,可預製、儲存、運輸、生產工藝簡便、成本低的優點,可以廣泛應用於臨床搶救各種類型休克和預防治療冠心病等。
為了更好地說明本發明,下面通過實施例予以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稱取花皮蘋果141.35公斤,粉碎後加入0.5%的鹽酸水溶液170升,裝入搪玻璃容器中,在105℃溫度、壓力0.2kg/cm2的條件下,處理40分鐘,然後用10%的氫氧化鈉溶液調整pH值為5.2,分離雜質,使含乙醇量達52%的沉澱膠。粗品的果膠加2倍水溶解,再用陽離子交換樹酯柱進行精製,精製的果膠經脫水、乾燥即得果膠代血漿用的果膠,其[η]NaCl65.0,M18082,[α]25D233.53,-OCH38.75%,E1%5cm0.193。
實施例2稱取香水梨84.55公斤,粉碎後加入1.0%鹽酸水溶液93升,裝入不鏽鋼容器中,在130℃溫度,2kg/cm2的壓力的條件下處理15分鐘,然後用5%的氫氧化鈉溶液調pH值為5.4,分離雜質,其他處理條件同實施例1,得到的果膠其[η]NaCl67.0,M18526,[α]25D236.31,-OCH38.58%,E1%5cm0.124實施例3稱取國光蘋果84.55公斤,其他處理條件同實施例1,這樣得到的果膠其[η]NaCl77.6,M20835[α]25D233.61,E1%5cm0.135。
實施例4取山楂洗淨、去柄、萼、種子、稱重1000克加入0.4%鹽酸水溶液2000毫升,冷浸12小時後在溫度為110℃,壓力0.4kg/cm2的條件下熱壓25分鐘,過濾除渣,然後用10%的氫氧化鈉水溶液調其pH值5.2,靜置4小時後分離雜質,母液加入乙醇使溶液含乙醇量達54%,經分離凝膠淨化,通過陽離子交換柱精製,分離脫水,乾燥即得果膠代血漿用果膠。
實施例5把630克氯化鈉和氯化鈣23克、氯化鉀21克、葡萄糖77克,並調至pH值為4.0,溶於全量注射用水中,取出200毫升作稀釋液,加入實施例1得到的果膠882克,升溫至80℃,加入顆粒活性碳560克,攪拌10分鐘,用注射用水補足至70000ml,經過濾檢驗合格後、分裝、無菌處理,即可。
實施例6用實施例2的果膠1512克,其他條件同實施例5。
比較例1取蘋果切片,浸於蒸餾水中,並在100℃煮沸7小時,浸液過濾並蒸發濃縮,然後按1∶1的比例加入96%的乙醇沉澱。沉澱物加入水溶解再加鹽酸水溶液使呈酸性,然後再加乙醇沉澱。所獲得的沉澱再次溶解用氫氧化鈉中和。沉澱物用乙醇和乙醚洗滌後乾燥,即得淺棕色無臭的果膠粉末。
由實施例5、實施例6、比較例1得到的果膠代血漿用於臨床的效果如下臨床用於予防治療種類休克、血液稀釋、冠心病等三百餘例,均收到了較滿意的效果。治療創傷性休克、失血性休克、中毒性休克、燒傷性休克170餘例,其中重度休克佔52.1%,應用低分子蘋果膠代血漿500~2500ml後,臨床指標提示絕大部分病人的循環功能和休克徵象均能得到迅速改善,隨之和同時進行確定性處理,休克即可在數小時得到糾正。循環功能改善率為96.9%,休克復甦成功率為92.6%。用藥前收縮壓平均為69.8±2.5(Sx)mmHg,用藥後均迅速回升至平均數為102.2±1.8(Sx)mmHg,提升了46.42%;呼吸、心率也相應得到改善;尿量91.3%患者有所增加,微循環明顯改善。尚未發現有過敏反應、變態反應和蓄積症徵象,亦未見出血傾向和輸液反應。即使以每分鐘80ml的速度加壓靜脈快速輸入時,病人亦無不適或不良反應;肝功、腎功均有明顯好轉;血象和生化檢查亦在正常範圍之內。
血液稀釋病人循環功能和心率均無變化,都順利地施行了手術。小分子蘋果膠代血漿治療冠心病30餘例,臨床效果優於比較例1旋糖酐。臨床突出表現是,自覺症狀改善,腦、體力活動增加。
臨床病例1劉××,女,66歲,瀰漫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入院時血壓測不到,脈搏、呼吸分別為120和40次/分,尿無。以每分鐘30~40ml速度靜脈快速輸入蘋果膠代血漿,日內兩次輸入總量為2500ml,病人復甦成功,血壓達110/80mmHg,脈搏、呼吸改善,尿量達每小時80ml以上,微循環明顯改善,治癒出院。
臨床病例2宮××,男,23歲,失液性休克,入院時,經補液治療血壓繼續下降至78/60mmHg,以每分鐘25ml的速度靜脈快速輸入蘋果膠代血漿500ml,病人神志轉清醒,四肢變暖,血壓穩定在110/70~120/80mmHg,以至痊癒出院。
臨床病例3於××,男,32歲,創傷性休克,多處骨折。入院時,血壓50/0mmHg,尿量無。經輸液及升壓藥治療均無效,即以每分鐘66ml的速度加壓快速靜脈輸入蘋果膠代血漿1500ml,血壓即回升至120/80mmHg,病情好轉,四肢變暖,脈清有力,尿量增加,血壓較平穩,微循環改善。
臨床病例4張××,男,58歲,離休幹部,因冠心病而入院,每日靜滴小分子蘋果膠代血漿500ml,10日為一療程,間休一周,又進行了第二個療程。病人自覺症狀明顯改善,腦、體力活動增加,痊癒出院。八年後追訪,病人再未明顯發作,更未住院,一切正常。
附圖的說明
圖1是蘋果膠的紅外光譜圖2是蘋果膠的核磁共振光譜
權利要求
1.一種果膠代血漿,其中含有植物膠、無機鹽、糖類、水,其特徵是由(a)果膠的重量濃度為0.5~1.5%,(b)無機氯化物的重量濃度為0.8~1.0%,(c)葡萄糖的重量濃度為0.09~1.2%,(d)pH值為3.5~5.5餘者為水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果膠代血漿,其特徵是使用的果膠為蘋果果膠,柚皮果膠、葵盤果膠、番木瓜果膠、大棗果膠、梨果膠、山楂果膠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果膠代血漿,其特徵是使用的無機鹽是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鈣、氯化鎂。
4.一種果膠代血漿用果膠的製備方法,其特徵是在粉碎的植物果實中(a)加入粉碎果實重量1~6倍的0.1~1.2%重量濃度的酸性水溶液浸泡30~720分鐘,(b)在溫度為105~130℃、壓力為0.1~2kg/cm2的條件下進行熱處理,然後分離熱壓處理後的溶液和殘渣,(c)用鹼水溶液調分離溶液的pH值為3.0~5.4,(d)用活性碳、有機醇、離子交換樹酯反覆精製分離溶液。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果膠的製備方法,其特徵是使用的鹼水溶液是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碳酸鈉、碳酸鉀,其重量濃度為4~32%。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果膠的製備方法,其特徵是所使用的有機醇是甲醇、乙醇、丙醇。
全文摘要
一種果膠代血漿及製備方法,其特徵是把粉碎的植物果實用冷的酸水浸泡及熱壓處理後用鹼水調其pH值,用有機醇、離子交換樹脂反覆精製得到的果膠再加入無機鹽、葡萄糖、注射用水配製而成,有雜質少、水溶性好,在使用時不受血型限制、生產工藝簡便、成本低、無副作用的優點,可廣泛應用於臨床注射,搶救各類休克患者等。
文檔編號C08B37/06GK1042474SQ8810969
公開日1990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1988年11月10日 優先權日1988年11月10日
發明者於紹津, 樂鳳瑞, 牟清華, 楊群昌, 楊衛東 申請人:濟南軍區藥物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