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與用途
2023-09-16 08:36:05 2
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與用途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與用途,屬於醫藥【技術領域】。它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重樓15~35份、三七15~35份、橄欖10~25份、甘草5~25份、冰片2~18份和芒硝2~18份。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科學配方,能有效地治癒咳嗽和咽炎。
【專利說明】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與用途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與用途。
【背景技術】
[0002]咳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是喉部或氣管的黏膜受到刺激時迅速吸氣,隨即強烈地呼氣,聲帶振動的現象,是人體清除呼吸道內分泌物或異物的保護性反射動作。
[0003]現有治療咳嗽的藥物,大多含有止咳作用的化學藥物,長期服用後,會有耐藥性。另市場上現有的眾多中成藥存在著療效差、治癒周期長等缺點,很少能夠完全治癒。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療效顯著的治療咳嗽的中藥組合物。
[0005]本發明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中藥組合物,它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重樓15~35份、三七15~35份、橄欖10~25份、甘草5~25份、冰片2~18份和芒硝2~18份。
[0006]優選的,它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重樓20~30份、三七20~30份、橄欖15~21份、甘草10~20份、冰片5~15份和芒硝5~15份。
[0007]特別優選的,它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重樓25份、三七25份、橄欖18份、甘草15份、冰片10份和芒硝7份。
[0008]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根據中醫理論確立的,其中,
[0009]重樓,苦,微寒。歸肝經。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晾肝定驚。用於疔瘡癰腫,咽喉腫痛,蛇蟲咬傷,跌扑傷痛,驚風抽搐。
[0010]三七,甘、微苦,溫。歸肝、胃經。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於咯血,吐血,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腫痛。
[0011]橄欖,潘、酸、甘,平。歸肝、脾、肺經。清肺,利咽,生津,解毒。用於咽喉腫痛,煩渴,咳嗽吐血。
[0012]甘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癰腫瘡毒。
[0013]冰片,辛、苦,微寒。歸心、脾、肺經。開竅醒神,清熱止痛。用於熱病神昏、驚厥,中風痰厥,氣鬱暴厥,中惡昏迷,胸痺心痛,目赤,口瘡,咽喉腫痛,耳道流膿。
[0014]芒硝,鹹、苦,寒。歸胃、大腸經。瀉下通便,潤燥軟堅,清火消腫。用於實熱積滯,腹滿脹痛,大便燥結,腸癰腫痛。
[0015]綜觀全方,諸藥相合,具有止咳利咽,消腫定痛,清熱生津之功,用於治療咳嗽和咽炎。
[0016]所述中藥組合物包含藥學上常規的輔料。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不同患者的需求,將本發明所述中藥組合物加入製備不同劑型時所需的各種藥學上的常規輔料,如崩解劑、潤滑劑、乳化劑、粘合劑等等,以常規中藥製劑方法,經常規加工直接或間接的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製成的常用製劑。
[0017]優選的,中藥組合物的藥劑可為片劑、顆粒劑、丸劑、膠囊劑、散劑或液體製劑中的
一種,方便進行服用,療效明顯。
[0018]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所述中藥組合物片劑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重樓、三七、去核後的橄欖、甘草、冰片和芒硝粉碎混勻後,壓片,即得。 [0019]本發明的另一目的,還在於所述中藥組合物在製備治療咳嗽藥物中的應用。本發明經臨床療效觀察,在100例咳嗽患者中,用本發明所述中藥組合物治療兩周後,治癒91例,好轉5例,無效4例。其治癒率為91%,有效率為96%,無效率為4%。
[0020]本發明的另一目的,還在於所述中藥組合物在製備治療咽炎藥物中的應用。本發明經動物學實驗研究表明,對角叉菜膠所致的大鼠急性炎症腫脹及二甲苯所致的小鼠急性炎症腫脹均有顯著抑制作用,也能明顯抑制由植入棉球所致的大鼠慢性肉芽組織增生,同時對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說明本發明組合物具有抗炎的作用。
[002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
[0022]本發明組合物的藥味少,藥力專,能迅速緩解咳嗽、咽癢咽痛等症狀,且利於製備成現代化製劑,也利於工業化生產。其中,對咳嗽和咽炎具有治療徹底、不易復發的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為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詳細了解本發明的生產工藝和技術效果,下面以具體的生產實例來進一步介紹本發明的應用和技術效果。
[0024]實施例一:
[0025]按重量份數,稱取重樓25份、三七25份、去核後的橄欖18份、甘草15份、冰片10份和芒硝7份粉碎至60目,混勻,添加適量澱粉、糊精,壓製成規格為I克/片的含片,即得。
[0026]實施例二:
[0027]按重量份數,稱取重樓15份、三七35份、去核後的橄欖10份、甘草5份、冰片5份和芒硝5份粉碎至80目,混勻,添加適量澱粉,壓片,即得。
[0028]實施例三:
[0029]按重量份數,稱取重樓35份、三七15份、去核後的橄欖15份、甘草20份、冰片10份和芒硝10份粉碎至60目,混勻,添加適量微粉矽膠,填充,得膠囊劑。
[0030]實施例四:
[0031]按重量份數,稱取重樓30份、三七20份、去核後的橄欖15份、甘草10份、冰片5份和芒硝5份粉碎至150目,混勻,制粒,得顆粒劑。
[0032]下面進一步提供幾例更為詳細的病例來說明本發明的效果:
[0033]1、張某,男,12歲,一直冷咳嗽長達一年多,曾服用多種中、西藥無果。後含服實施例一所得含片,早中晚各三次,30天後痊癒,後隨訪二年無復發。
[0034]2、李某,女,30歲,25歲患有慢性咽炎。服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前,還伴有風寒咳嗽,後含服實施例一所得含片,早晚各二次,7天後咳嗽停止,40天後咽炎痊癒,至今無復發。[0035]3、李某,女,36歲,30歲患有慢性咽炎。後含服本發明含片,60天後痊癒,至今無復發。
[0036]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而非限制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儘管參照上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發明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換,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 求範圍中。
【權利要求】
1.一種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它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重樓15~35份、三七15~35份、橄欖10~25份、甘草5~25份、冰片2~18份和芒硝2~18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它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重樓20~30份、三七20~30份、橄欖15~21份、甘草10~20份、冰片5~15份和芒硝5~15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它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重樓25份、三七25份、橄欖18份、甘草15份、冰片10份和芒硝7份。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中藥組合物包含藥學上常規的輔料。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中藥組合物的藥劑,其特徵在於:所述藥劑為片劑、顆粒劑、丸劑、膠囊劑、散劑或液體製劑中的一種。
6.一種基於權利要求5所述中藥組合物片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將重樓、三七、去核後的橄欖、甘草、冰片和芒硝粉碎混勻後,壓片,即得。
7.一種基於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述中藥組合物在製備治療咳嗽藥物中的應用。
8.一種基於權利要求1-3中 任意一項所述中藥組合物在製備治療咽炎藥物中的應用。
【文檔編號】A61K9/20GK103585415SQ201310583204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9日
【發明者】許江 申請人: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