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雜回交扇貝新品種的培育方法
2023-09-16 09:17:10 1
專利名稱:紫雜回交扇貝新品種的培育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貝類水產養殖的育種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紫雜回交扇貝新品種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術:
海灣扇貝(Argopecten irradians irradians)原產於美國大西洋沿岸,於1982 年引入我國。海灣扇貝生長速度快,溫度適應範圍廣,抗逆性強,非常適合我國北方海域的養殖,目前產量和養殖面積佔我國扇貝養殖的50%以上。由於引進後長期近交,海灣扇貝在養殖過程中種質退化嚴重,表現為商品貝規格越來越小,育苗養殖過程中死亡率較高,例如2007年海灣扇貝親貝死亡率高達約70%,因此扇貝養殖業迫切需要對海灣扇貝進行遺傳改良,其中雜交育種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發明人自2007年首次從秘魯引進了紫扇貝(Argopecten purpuratus)。紫扇貝是原產於南太平洋的一種速生型中型扇貝,與海灣扇貝都屬於Argopecten屬,染色體數相同,且都是雌雄同體,但二者在個體大小、生長和溫度適應性等方面性狀互補。因此發明人又通過將紫扇貝與海灣扇貝進行種間雜交,培養出正交(紫扇貝卵子和海灣扇貝精子受精)和反交(海灣扇貝卵子和紫扇貝精子受精)兩種雜交子一代。雜交子一代生長快,個體比較大且部分個體性成熟時僅排放卵子且可育(王春德等,2009.紫扇貝與海灣扇貝種間雜交的研究。海洋科學,33 84-87 ;Chunde Wang 等,2011. Introduction of the Peruvian scallop and its hybridization with the bay scallop in China, Aquaculture,2011, 310 :380-387)。進一步研究表明,雜交子一代雖然具有較大的雜種優勢,但在生產推廣上仍然存在以下缺點和障礙。1)由於雜交子一代遺傳不穩定,後代生長性狀出現分離,因而需要每年用紫扇貝和海灣扇貝制種,較為繁瑣;2)由於引進的紫扇貝的溫度適應範圍較窄,難以在同一海域度夏和越冬,且在我國海域生長緩慢,因此獲得用於培育雜交子一代的紫扇貝親貝較為相當困難。3)由於海灣扇貝和紫扇貝都是雌雄同體的扇貝,同時排放精子和卵子,精或卵容易受到同種的卵或精的汙染,不易進行種間雜交,而導致所獲得的商品苗種中真正的雜交後代的比例大大降低,使產量的提高幅度大大受限。顯然,由於需要同時培育兩種親貝且不易實現兩種雌雄同體扇貝間的雜交,因而推廣存在著較大的困難。產業上迫切需要培育一種能夠穩定遺傳、易於培育且性狀優良的新品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紫雜回交扇貝新品種的培育方法,以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基於以下構思1)首先在親貝促熟方面摒棄了傳統的海灣扇貝從4°C開始培育,而且產卵前需要提高到19°C的常規方法,通過研究雜交子一代扇貝的溫度適應特性,專門選擇了從10°c開始培育雜交子一代親貝,到產卵前逐漸提高到17°C ;2)紫扇貝與海灣扇貝的雜交子一代中有少量個體僅雌區發育且排出的卵子可育,這樣就可以獲得大量有受精能力的未受精卵;3)紫扇貝的精子和卵子大小不同,可以用500目的篩絹過濾獲得不含卵子的精液;4)用雜交子一代的未受精卵與紫扇貝精子受精所獲得的回交後代在生長、個體大小和溫度耐受性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力)選擇回交後代中的雌雄同體個體進行連續自交,可迅速純化種系,即獲得穩定遺傳的新品種。本發明是採用以下技術方案選擇來自海灣扇貝與紫扇貝的雜交子一代家系或群體中的優良個體,先與紫扇貝回交建立回交家系或群體,然後選擇表現優良的回交家系或回交群體中雌雄同體的優良個體,再連續培育自交家系至少三代,即獲得穩定遺傳且生長快、個體大、溫度耐受範圍廣的紫雜回交扇貝新品種。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獲得的紫雜回交扇貝新品種同時具有海灣扇貝和紫扇貝的特點,生長快、個體大、溫度耐受範圍廣,穩定遺傳,因此能在北方海區如青島、大連等北方海域養殖,當年產量可比海灣扇貝提高30%以上。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可採用家系培育方法,具體操作步驟如下1)親貝的選擇和促熟從正交(紫扇貝卵子和海灣扇貝精子受精)或反交(海灣扇貝卵子和紫扇貝精子受精)家系或群體中選擇大個體雜交子一代扇貝,同時選擇大個體的紫扇貝親貝,在1月初納入育苗室水體內,蓄養密度為100個/m3,選擇從10°C開始培育親貝。每天分6次投餵濃度為200-300萬細胞/毫升的三角褐指藻和扁藻等單胞藻類,每次投餵15升/m3,每天換水三分之一,每6天倒一次池,用空氣壓縮機連續充氣。在10°C培育 10天,性腺開始膨大後開始升溫,每天提高0. 5°C,待升到17°C時性腺接近成熟。逐漸增加餌料的投餵量直到扇貝達到性成熟。2)紫雜回交家系的培育挑選性腺發育成熟、個體較大且性腺僅有雌區發育的子一代扇貝陰乾刺激30分鐘,將單個扇貝置於預先加入23°C海水的2升塑料燒杯中,收集釋放的卵子;再選擇性腺發育成熟的紫扇貝,將單個扇貝置於預先加入23°C的海水2升塑料燒杯中,產卵排精後用500目的篩絹過濾,收集不含紫扇貝卵子的精液,並向雜交子一代卵子中加入少量的紫扇貝精液,攪拌使精卵混合均勻,在顯微鏡下觀察使每個卵子周圍有5-6 個精子,將受精卵置於黑暗環境下孵化,然後按照常規方法進行幼蟲培育、苗種中間培育和養成,即獲本發明的紫雜回交扇貝家系。3)自交純化親貝的選擇收穫時測量每個家系的平均殼高、殼長、殼寬和總體重, 根據各家系的平均規格選擇優良回交家系,然後從優良回交家系中選擇大個體雌雄同體扇貝作為下一年自交純化的親貝。4)自交純化每年用選出的優良的大個體雌雄同體親貝,促熟後陰乾刺激30分鐘,將單個扇貝置於預先加入23°C海水的2升塑料燒杯中使其產卵排精,攪拌使來自同一個扇貝的精卵混合均勻,建立自交家系,再按照常規方法進行幼蟲培育、苗種中間培育和養成;收穫時測量每個家系的平均殼高、殼長、殼寬和總體重,根據各家系所有個體的表現選擇優良家系。從選擇的優良家系中選擇個體大且雌雄同體的扇貝作為下一年自交選育的親貝,用於品種培育。
5)品種培育將上述親貝連續自交三代以上,此時大部分個體表現均優良且一致,即獲得遺傳穩定的紫雜回交扇貝新品種。本發明也可採取群體培育方法,具體操作步驟如下1)親貝的選擇和促熟從正交(紫扇貝卵子和海灣扇貝精子受精)或反交(海灣扇貝卵子和紫扇貝精子受精)家系或群體中選擇大個體雜交子一代扇貝,同時選擇大個體的紫扇貝親貝,在1月初納入育苗室水體內,蓄養密度為100個/m3,選擇從10°C開始培育親貝。每天分6次投餵濃度為200-300萬細胞/毫升的三角褐指藻和扁藻等單胞藻類,每次投餵15升/m3,每天換水三分之一,每6天倒一次池,用空氣壓縮機連續充氣。在10°C培育10天性腺開始膨大後開始升溫,每天提高0. 5°C,待升到17°C時性腺接近成熟。逐漸增加餌料的投餵量直到扇貝達到性成熟。2)紫雜回交群體的培育挑選多個性腺發育成熟、個體較大且性腺僅有雌區發育的子一代扇貝陰乾刺激30分鐘,置於預先加入23°C海水的水泥池中,收集釋放的卵子;再選擇多個性腺發育成熟的紫扇貝,置於預先加入23°C的60升塑料桶中,產卵排精後用500 目的篩絹過濾,收集不含紫扇貝卵子的精液,並向雜交子一代卵子中加入少量的紫扇貝精液,攪拌使精卵混合均勻,在顯微鏡下觀察使每個卵子周圍有5-6個精子,將受精卵置於黑暗環境下孵化,然後按照常規方法進行幼蟲培育、苗種中間培育和養成,即獲本發明的紫雜回交扇貝群體。3)自交純化親貝的選擇收穫時測量紫雜回交群體的平均殼高、殼長、殼寬和總體重,從群體中選擇大個體雌雄同體扇貝作為下一年自交純化的親貝。4)自交純化每年用選出的優良的大個體雌雄同體親貝,促熟後陰乾刺激30分鐘,將單個扇貝置於預先加入23°C海水的2升塑料燒杯中使其產卵排精,攪拌使來自同一個扇貝的精卵混合均勻,孵化後將幼蟲合在一起構成自交群體,再按照常規方法進行幼蟲培育、苗種中間培育和養成;收穫時從自交群體中選擇個體大且雌雄同體的扇貝作為下一年自交選育的親貝,用於品種培育。5)品種培育將上述親貝連續自交三代以上,此時大部分個體表現均優良且一致,即獲得遺傳穩定的紫雜回交扇貝新品種。實施例12008年3月底取成熟紫扇貝,經溫度刺激後獲得紫扇貝卵子,用海灣扇貝的精子授精後獲得紫扇貝(卵)和海灣扇貝(精)雜交子一代苗,獲得成貝。2009年春天將從上述雜交子一代扇貝促熟後從中選擇個體大且僅雌區發育的扇貝,經陰乾和溫度刺激後獲得卵子,以紫扇貝的精子授精,培養出了雜交子一代與紫扇貝的紫雜回交家系。至2009年11 月底,本發明的紫雜回交家系的殼高、殼長、殼寬及體重分別比同期培育的海灣扇貝自交群體大 45. 8%,46. 5%,31. 0%和 162. 9% (表 1)。表1紫雜回交子代家系與同期海灣扇貝群體表型的比較(n = 30)
權利要求
1.一種紫雜回交扇貝新品種的培育方法,其特徵在於選擇來自海灣扇貝與紫扇貝的雜交子一代家系或群體中的優良個體,先與紫扇貝回交建立回交家系或群體,然後選擇表現優良的回交家系或回交群體中雌雄同體的優良個體,再連續培育自交家系至少三代,即獲得穩定遺傳且生長快、個體大、溫度耐受範圍廣的紫雜回交扇貝新品種。
2.紫雜回交扇貝新品種的家系培育方法,其特徵在於具體操作步驟如下1)親貝的選擇和促熟從紫扇貝卵子和海灣扇貝精子受精或海灣扇貝卵子和紫扇貝精子受精所獲得的家系或群體中選擇大個體雜交子一代扇貝,同時選擇大個體的紫扇貝親貝,在1月初納入育苗室水體內,蓄養密度為100個/ m3,選擇從10°C開始培育親貝;每天分6次投餵濃度為200-300萬細胞/毫升的三角褐指藻和扁藻等單胞藻類,每次投餵15升 / m3,每天換水三分之一,每6天倒一次池,用空氣壓縮機連續充氣;在10°C培育10天性腺開始膨大後開始升溫,每天提高0. 5°C,待升到17°C時性腺接近成熟,逐漸增加餌料的投餵量直到扇貝達到性成熟;2)紫雜回交家系的培育挑選性腺發育成熟、個體較大且性腺僅有雌區發育的子一代扇貝陰乾刺激30分鐘,將單個扇貝置於預先加入23°C海水的2升塑料燒杯中,收集釋放的卵子;再選擇性腺發育成熟的紫扇貝,將單個扇貝置於預先加入23°C的海水2升塑料燒杯中,產卵排精後用500目的篩絹過濾,收集不含紫扇貝卵子的精液,並向雜交子一代卵子中加入少量的紫扇貝精液,攪拌使精卵混合均勻,在顯微鏡下觀察使每個卵子周圍有5-6個精子,將受精卵置於黑暗環境下孵化,然後按照常規方法進行幼蟲培育、苗種中間培育和養成,即獲紫雜回交扇貝家系,並且從中選擇用於自交純化的親貝;3)自交純化親貝的選擇收穫時測量每個家系的平均殼高、殼長、殼寬和總體重,根據各家系的平均規格選擇優良回交家系,然後從選擇的優良回交家系中再選擇大個體雌雄同體扇貝,在下一年進行自交純化;4)自交純化每年用選出的優良的大個體雌雄同體親貝,促熟後陰乾刺激30分鐘,將單個扇貝置於預先加入23°C海水的2升塑料燒杯中使其產卵排精,攪拌使來自同一個扇貝的精卵混合均勻,建立自交家系,再按照常規方法進行幼蟲培育、苗種中間培育和養成;收穫時測量每個家系的平均殼高、殼長、殼寬和總體重,根據各家系所有個體的表現選擇優良家系;從選擇的優良家系中選擇個體大且雌雄同體的扇貝作為下一年自交選育的親貝,用於品種培育;5)品種培育將上述親貝連續自交三代以上,此時大部分個體表現均優良且一致,即獲得遺傳穩定的紫雜回交扇貝新品種。
3.紫雜回交扇貝新品種的群體培育方法,其特徵在於具體操作步驟如下1)親貝的選擇和促熟從紫扇貝卵子和海灣扇貝精子受精或海灣扇貝卵子和紫扇貝精子受精所獲得的家系或群體中選擇大個體雜交子一代扇貝,同時選擇大個體的紫扇貝親貝,在1月初納入育苗室水體內,蓄養密度為100個/ m3,選擇從10°C開始培育親貝;每天分6次投餵濃度為200-300萬細胞/毫升的三角褐指藻和扁藻等單胞藻類,每次投餵15升 / m3,每天換水三分之一,每6天倒一次池,用空氣壓縮機連續充氣;在10°C培育10天性腺開始膨大後開始升溫,每天提高0. 5°C,待升到17°C時性腺接近成熟;逐漸增加餌料的投餵量直到扇貝達到性成熟;2)紫雜回交群體的培育挑選多個性腺發育成熟、個體較大且性腺僅有雌區發育的子一代扇貝陰乾刺激30分鐘,置於預先加入23°C海水的水泥池中,收集釋放的卵子;再選擇多個性腺發育成熟的紫扇貝,置於預先加入23°C的60升塑料桶中,產卵排精後用500目的篩絹過濾,收集不含紫扇貝卵子的精液,並向雜交子一代卵子中加入少量的紫扇貝精液,攪拌使精卵混合均勻,在顯微鏡下觀察使每個卵子周圍有5-6個精子,將受精卵置於黑暗環境下孵化,然後按照常規方法進行幼蟲培育、苗種中間培育和養成,即獲本發明的紫雜回交扇貝群體;3)自交純化親貝的選擇收穫時測量紫雜回交群體的平均殼高、殼長、殼寬和總體重, 從群體中選擇大個體雌雄同體扇貝作為下一年自交純化的親貝;4)自交純化每年用選出的優良的大個體雌雄同體親貝,促熟後陰乾刺激30分鐘,將單個扇貝置於預先加入23°C海水的2升塑料燒杯中使其產卵排精,攪拌使來自同一個扇貝的精卵混合均勻,孵化後將幼蟲合在一起構成自交群體,再按照常規方法進行幼蟲培育、苗種中間培育和養成;收穫時從自交群體中選擇個體大且雌雄同體的扇貝作為下一年自交選育的親貝,用於品種培育;5)品種培育將上述親貝連續自交三代以上,此時大部分個體表現均優良且一致,即獲得遺傳穩定的紫雜回交扇貝新品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紫雜回交扇貝新品種的培育方法。其特徵在於選擇來自海灣扇貝與紫扇貝的雜交子一代家系或群體中的優良個體,先與紫扇貝回交建立回交家系或群體,然後選擇表現優良的回交家系或回交群體中雌雄同體的優良個體,再連續培育自交家系至少三代,即獲得穩定遺傳且生長快、個體大、溫度耐受範圍廣的紫雜回交扇貝新品種。本發明的新品種實現了能在北方海區如青島、大連等海域養殖,且當年產量可比海灣扇貝提高30%以上。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2301968SQ201110223339
公開日2012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5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5日
發明者劉保忠, 李建立, 李繼強, 杜厚寬, 王文琪, 王春德 申請人:青島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