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紅壤旱地的降酸調溼方法
2023-09-16 09:05:55 1
專利名稱:一種紅壤旱地的降酸調溼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紅壤旱地改良,特別是涉及一種紅壤旱地的降酸調溼方法。
背景技術:
受富鋁化成土作用的影響,紅壤旱地存在酸、黏、板、瘦四大障礙因子,嚴重製約了土地生產力的發展。稻草覆蓋還地是改善土壤物理性狀,有效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多蓄自然降水、減少自然蒸發、提升耕地肥力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受季風氣候的影響,丘陵紅壤旱地春季稻草覆蓋後導致土壤溫度回升慢、土壤溼度大,加之紅壤本身的障礙因子,致 使春播作物缺苗、爛苗,苗勢弱、斷壟現象嚴重,造成作物減產10%以上,制約了紅壤旱地稻草覆蓋生態功能的發揮。現有紅壤旱地土壤降酸主要是施用生石灰CaO和熟石灰Ca (OH)2,由於生石灰和熟石灰均是鹼性化合物,施入土壤,能部分中和土壤的酸度,從而增加土壤PH值;土壤調溼方法包括採取工程措施和中耕鬆土,其中工程措施包括滴灌、噴灌和溝灌。以上土壤酸、溼度調控方法都只能單一降酸或者單一調溼,不能同時降酸調溼,而且存在費時、費工、成本較高的問題。此外,在紅壤旱地地表覆蓋厚度為2cnT3Cm的稻草的栽培方式,存在春季土壤溫度比不覆蓋稻草栽培低I. 50C 2. (TC、溼度高(土壤含水量超過30%),以及酸度高(pH值為4. 5^4. 9)等問題,嚴重製約稻草覆蓋栽培方式在紅壤旱地大面積推廣。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彌補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紅壤旱地的降酸調溼方法。本發明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解決。這種紅壤旱地的降酸調溼方法,採用稻草覆蓋紅壤旱地。這種紅壤旱地的降酸調溼方法的特點是
在紅壤旱地採用稻草覆蓋前向紅壤旱地撒施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所述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是過氧化鈣和過氧化鎂中的一種,所述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的每畝施用量是5. 8kg 8. Okg (I畝約等於667m2),所述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與土壤中水反應,提供0H_,中和部分H+,生成鹼性無機物和氧氣,並釋放熱量,而且氧氣釋放緩慢的過程,進而降低土壤的酸性,改變土壤氧化還原電位,調節土壤的水氣比例,對紅壤旱地同時產生降酸與調溼效果,土壤酸度適中(pH值為5. 3^7. 7),溼度也適中(土壤含水量為24% 28%)。每畝施用量少於5. 8kg,降酸調溼效果比較差;每畝施用量多於8kg,土壤呈鹼性(pH值高於
8.0),溼度過低(土壤含水量低於21%),會嚴重影響作物正常生長發育。本發明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予以解決。優選的是,所述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是過氧化鈣,過氧化鈣的英文品名Calcium peroxide,別名二氧化I丐,分子式CaO2,分子量72. 08,外觀與性狀白色結晶,無臭無味,有潮解性,微溶於水。過氧化鈣與土壤中水反應,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Ca02+2H30=2Ca (OH) 2+02丨,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和氧氣,並釋放熱量,而且氧氣釋放緩慢的過程,進而降低土壤的酸性,改變土壤氧化還原電位,調節土壤的水氣比例,對紅壤旱地同時產生降酸與調溼效果,而且,過氧化鈣又能為作物的生長發育提供鈣素營養。進一步優選的是,所述過氧化鈣是純度至少為75%、活性氧含量為7% 11%的過氧化鈣。所述撒施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是條施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所述條施是作物播種後在作物行間開一條寬度為IOcm 15cm、深度為8 cm 10 cm的溝,將所述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肥撒施在溝內後覆土。條施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利用率高,降酸調溼效果好。所述撒施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是混合撒施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與磷肥的混合物,所述混合撒施是作物播種覆土後將所述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與磷肥的混合物均勻撒施在地表面,不集中施在作物的根部,不與作物的種子直接接觸。混合撒施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與磷肥的混合物,可以避免單獨使用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因其重量輕出現撒施不均勻和部分飄散損失的問題,否則,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的每畝施用量需要增加109Γ12%,與條施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相比,在保證降酸調溼效果相近的前提下省時、省工。所述磷肥是弱鹼性磷肥,弱酸性磷肥如過磷酸鈣,會影響所述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的施用效果。優選的是,所述弱鹼性磷肥是含磷量為8% 14%的鈣鎂磷肥。進一步優選的是,所述鈣鎂磷肥是含磷量為11%的鈣鎂磷肥。所述混合撒施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與磷肥的混合物,是混合撒施過氧化鈣與含磷量為11%的鈣鎂磷肥的混合物,過氧化鈣與含磷量為11%的鈣鎂磷肥的混合比例為(O. 23 O. 32) I。本發明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再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予以解決。所述紅壤旱地種植的作物,包括春花生、春大豆、春紅薯和春玉米。優選的是,所述作物是春花生和春大豆。所述採用稻草覆蓋紅壤旱地,是每畝覆蓋稻草280kg 320kg。所述覆蓋用的稻草,是含水量低於10%的風乾稻草。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方法將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過氧化鈣或過氧化鎂與土壤中水反應,提供OF,中和部分H+,生成鹼性無機物和氧氣,並釋放熱量,而且氧氣釋放緩慢的過程,進而降低土壤的酸性,改變土壤氧化還原電位,調節土壤的水氣比例,對紅壤旱地同時產生降酸與調溼效果,可以明顯改善春季稻草覆蓋紅壤旱地土壤的酸度、溫度和溼度,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與覆蓋稻草但是未撒施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相比,春花生、春大豆的產量增加13. 3% 21. 5%,作物苗期土壤pH值提高O. 3 1,土壤氧化還原電位(Eh)提高18. 8mV飛O. ImV,作物發芽勢提高8. 79Γ16. 8%。此外,還能為作物的生長發育提供鈣素或鎂素營養,有利於提高資源利用率。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進行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一
一種種植春花生的紅壤旱地的降酸調溼方法,採用稻草300kg/畝覆蓋紅壤旱地。春花生播種覆土後,將過氧化鈣撒施在地表面,不與作物種子直接接觸,再採用稻
草覆蓋紅壤旱地。過氧化鈣是純度至少為75%、活性氧含量為7°/Tll%的過氧化鈣,每畝用量為6. Okg 7. Okg0施用效果春花生產量增加15. 89Γ21. 5%,苗期土壤pH值提高O. 4^0. 7,土壤氧化還原電位(Eh)提高22. 3mV 48. 2mV,春花生發芽勢提高8. 79Γ14. 8%。
具體實施方式
二
一種種植春大豆的紅壤旱地降酸調溼方法,基本同具體實施方式
一,區別在於
過氧化鈣每畝用量為6. O kg 7. Okgo施用效果春大豆產量增加15. 39Γ20. 8%,苗期土壤pH值提高O. 6 O. 8,土壤氧化還原電位(Eh)提高19. I mV ^46. 7 mV,春大豆發芽勢提高10. 49Γ16. 8%。
具體實施方式
三
一種種植春花生的紅壤旱地的降酸調溼方法,採用稻草300kg/畝覆蓋紅壤旱地。春花生播種覆土後將過氧化鈣與含磷量為11%的鈣鎂磷肥的混合物均勻撒施在地表面,不集中施在作物的根部,再採用稻草覆蓋紅壤旱地。過氧化鈣與含磷量為11%的鈣鎂磷肥的混合比例為O. 32 I。過氧化鈣是純度至少為75%、活性氧含量為7°/Tll%的過氧化鈣,每畝用量為7. 2kg 8. 5kg。施用效果春花生產量增加15.3% 19. 5%,苗期土壤pH值提高O. 5、. 8,土壤氧化還原電位(Eh)提高20 mV ^48. 2mV,春花生發芽勢提高9. 0°/Γ 6. 8%。
具體實施方式
四
一種種植春大豆的紅壤旱地的降酸調溼方法,基本同具體實施方式
三,區別在於 過氧化I丐每畝用量為5. 8 kg 8. Okgo施用效果春大豆產量增加13. 3% ^20. 4%,苗期土壤pH值提高O. 6 1,土壤氧化還原電位(Eh)提高18. 8 mV 50. I mV,春大豆發芽勢提高10. 4% 14. 8%。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於這些說明。對於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顯變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應當視為屬於本發明由所提交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專利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紅壤旱地的降酸調溼方法,採用稻草覆蓋紅壤旱地,其特徵在於 在紅壤旱地採用稻草覆蓋前向紅壤旱地撒施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所述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是過氧化鈣和過氧化鎂中的一種,所述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的每畝施用量是5. 8kg^8. Okg,所述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與土壤中水反應,提供OH_,中和部分H+,生成鹼性無機物和氧氣,並釋放熱量,而且氧氣釋放緩慢的過程,進而降低土壤的酸性,改變土壤氧化還原電位,調節土壤的水氣比例,對紅壤旱地同時產生降酸與調溼效果。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紅壤旱地的降酸調溼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是過氧化鈣。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紅壤旱地的降酸調溼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過氧化鈣是純度至少為75%、活性氧含量為7% 11%的過氧化鈣。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紅壤旱地的降酸調溼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撒施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是條施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所述條施是作物播種後在作物行間開一條寬度為IOcm 15cm、深度為8 cm 10 cm的溝,將所述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肥撒施在溝內後覆土; 所述撒施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是混合撒施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與磷肥的混合物,所述混合撒施是作物播種覆土後將所述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與磷肥的混合物均勻撒施在地表面,不集中施在作物的根部,不與作物的種子直接接觸。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紅壤旱地的降酸調溼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磷肥是弱鹼性磷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紅壤旱地的降酸調溼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弱鹼性磷肥是含磷量為8% 14%的鈣鎂磷肥。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紅壤旱地的降酸調溼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鈣鎂磷肥是含磷量為11%的鈣鎂磷肥。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紅壤旱地的降酸調溼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混合撒施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與磷肥的混合物,是混合撒施過氧化鈣與含磷量為11%的鈣鎂磷肥的混合物,過氧化鈣與含磷量為11%的鈣鎂磷肥的混合比例為(0. 23 0. 32) I。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紅壤旱地的降酸調溼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紅壤旱地種植的作物,包括春花生、春大豆、春紅薯和春玉米。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紅壤旱地的降酸調溼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採用稻草覆蓋紅壤旱地,是每畝覆蓋稻草280kg ^320kg ; 所述覆蓋用的稻草,是含水量低於10%的風乾稻草。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紅壤旱地的降酸調溼方法,採用稻草覆蓋紅壤旱地,其特徵在於在紅壤旱地採用稻草覆蓋前向紅壤旱地撒施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是過氧化鈣和過氧化鎂中的一種,每畝施用量是5.8kg~8.0kg。本發明方法將鹼性降酸調溼複合改良劑與土壤中水反應,提供OH-,中和部分H+,生成鹼性無機物和氧氣,並釋放熱量,而且氧氣釋放緩慢的過程,進而降低土壤的酸性,改變土壤氧化還原電位,調節土壤的水氣比例,對紅壤旱地同時產生降酸與調溼效果,可以明顯改善春季稻草覆蓋紅壤旱地土壤的酸度、溫度和溼度,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此外,還能為作物的生長發育提供鈣素或鎂素營養,有利於提高資源利用率。
文檔編號C09K17/06GK102972113SQ20121051890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6日
發明者黃欠如, 成豔紅, 武琳, 鍾義軍, 孫永明, 葉川, 章新亮, 熊春貴, 熊國根 申請人:江西省紅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