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相對角度檢測裝置及電動助力轉向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6 08:59:20 2

專利名稱:相對角度檢測裝置及電動助力轉向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相對角度檢測裝置及電動助力轉向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提出了檢測彼此同軸配置的兩個旋轉軸的相對旋轉角度的裝置。例如,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裝置具備兩個聚磁環,其朝向軸線方向相分離地配置於第I旋轉體和第2旋轉體所具有的磁路形成部件的外周,用於聚集該磁路形成部件產生的磁通,這些旋轉體通過扭力軸而同軸連接;檢測部,其根據各個聚磁環聚集的磁通的密度,檢測施加給第I旋轉體的轉矩;保持環,其保持聚磁環和檢測部,而且在外周部具有被安裝於外殼的安裝部;以及導線,其與檢測部連接。並且,檢測部構成為其檢測信號根據產生於聚磁環的凸片之間的磁通密度的變化而變化,該檢測信號通過導線提供給使用微處理 器構成的控制部。專利文獻I日本特開2007-187589號公報被收納於外殼內的傳感器(檢測部)、和被提供來自傳感器的檢測信號且配置於外殼外部的裝置,通過由電線保持部件(護孔環)等保持的電線(導線)而連接,該電線保持部件被插入外殼的貫通孔中,在這種結構的情況下,即使是在外殼外部力量作用於電線,也有可能對外殼內部的電線的端部施加較大的力。並且,例如在電線的端部與連接器連接、連接器被插入連接端子中的情況下,如果較大的力量施加到外殼內部的電線的端部,則有可能導致電線從連接器脫落、連接器所插入的連接端子折斷。並且,由於是在外殼外部力量作用於電線,電線保持部件(護孔環)中的電線的密封性有可能惡化。與此相對,認為將利用例如鈑金形成的板配置在外殼的外側,由此防止被插入到形成於外殼的貫通孔中的電線保持部件(護孔環)的鬆脫並進行對電線的支撐。但是,在這種結構中,在外殼是鋁製品的情況下,電線保持部件(護孔環)有可能由於在板和外殼之間產生電化學腐蝕而脫落。並且,也導致增加了將板配置在外殼的外側的組裝工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裝置,即使在外殼外部力量作用於電線時,也能夠利用簡單的結構實現不會使較大的力量施加到電線保持部件中的電線保持部以及外殼內部的電線的端部。基於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相對角度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該相對角度檢測裝置具備傳感器,其被收納於形成有連通內外的連通孔的外殼內,輸出與彼此同軸配置的兩個旋轉軸的相對旋轉角度對應的電信號;電線,其將從所述傳感器輸出的電信號傳送給配置在所述外殼外的裝置;電線保持部件,其嵌合於所述外殼的所述連通孔中,保持所述電線;以及外側部件,其配置於所述外殼的所述連通孔中的比所述電線保持部件更外側的部位,所述外側部件具有能夠沿與孔方向交叉的方向進行分割的一對分割部件,使所述電線在該一對分割部件的內部通過並利用該一對分割部件進行按壓,由此將該外殼外的該電線的朝向變更為與該孔方向交叉的方向,所述孔方向是形成於所述外殼的所述連通孔的方向。其中,所述一對分割部件的內部的所述電線的通路在所述連通孔的孔方向上的形狀,可以是在與所述外殼外的該電線的朝向相反的方向上凸出的隆起形狀。並且,也可以是,所述一對分割部件具有凸部,該凸部嵌入從所述外殼上形成的所述連通孔的表面凹陷的凹部中。並且,也可以是,所述一對分割部件的所述凸部被設置成為能夠在與該一對分割部件的分割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的兩端部分別沿該交叉方向進行彈性變形,相對角度檢測裝置還具有變形抑制部件,其在該凸部嵌合於所述外殼的所述凹部中的狀態下配置於該凸部的內側而抑制該凸部的彈性變形。並且,也可以是,所述變形抑制部件的變形抑制部和護套部是一體成形的,在所述 一對分割部件的所述凸部嵌合於所述外殼的所述凹部中的狀態下,該變形抑制部被配置於該凸部的內側而抑制該凸部的彈性變形,該護套部覆蓋該外殼中的形成所述連通孔的周圍的壁與所述外側部件之間的間隙。根據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動助力轉向裝置,其特徵在於,該電動助力轉向裝置具備傳感器,其輸出與彼此同軸配置的兩個旋轉軸的相對旋轉角度對應的電信號;外殼,其收納所述傳感器,並且形成有連通內外的連通孔;電線,其將從所述傳感器輸出的電信號傳送給配置在所述外殼外的裝置;電線保持部件,其嵌合於所述外殼的所述連通孔中,保持所述電線;以及外側部件,其配置於所述外殼的所述連通孔中的比所述電線保持部件更外側的部位,所述外側部件具有能夠沿與孔方向交叉的方向進行分割的一對分割部件,使所述電線在該一對分割部件的內部通過並利用該一對分割部件進行按壓,由此將該外殼外的該電線的朝向變更為與該孔方向交叉的方向,所述孔方向是形成於所述外殼的所述連通孔的方向。根據本發明,即使在外殼外的力量作用於電線時,也能夠利用簡單的結構實現不會使較大的力量施加到電線保持部件中的電線保持部以及外殼內部的電線的端部。


圖I是應用了實施方式中的檢測裝置的電動助力轉向裝置的剖面圖。圖2是實施方式中的檢測裝置的立體圖。圖3是示出在薄膜強磁性金屬中流動的電流的方向與施加的磁場的方向的圖。圖4是示出在圖3的狀態下使磁場強度變化時的、磁場強度與薄膜強磁性金屬的阻值之間的關係的圖。圖5是示出在薄膜強磁性金屬中流動的電流的方向與施加的磁場的方向的圖。圖6是示出磁場方向與薄膜強磁性金屬的阻值之間的關係的圖。圖7的(a)是示出利用了以規定磁場強度以上的磁場強度檢測磁場方向的原理的MR傳感器的一例的圖。(b)是用等效電路來表示(a)所示的MR傳感器的結構的圖。圖8是示出磁鐵直線運動時的磁場方向的變化與MR傳感器的輸出之間的關係的圖。圖9是示出MR傳感器的其它例子的圖。
圖10是示出為了檢測磁鐵運動方向而採用的輸出組合的一例的圖。圖11是示出MR傳感器的配置例的圖。圖12是示出MR傳感器的其它例子的圖。圖13是本實施方式的線束組件的外觀圖。圖14是護孔環以及插座的概略結構圖。圖15的(a)是第2外殼的概略結構圖。(b)是(a)中的B_B剖面圖。(C)是示出在第2外殼上安裝著線束組件的狀態的圖。 圖16是示出外殼的另一個方式的圖。圖17是另一個實施方式的線束組件的插座及防脫部件的概略結構圖。圖18是示出另一個實施方式的線束組件被安裝於第2外殼的狀態的圖。圖19的(a)是圖18的XIX — XIX部的剖面圖,(b)是示出將防脫部件卸下的狀態的圖。圖20是另一個實施方式的防脫部件的概略結構的圖。圖21是示出具有另一個方式的防脫部件的線束組件被安裝於第2外殼的狀態的圖。圖22是圖21的XXII — XXII部的剖面圖。圖23 — I是另一個實施方式的插座的概略結構圖。圖23 — 2是另一個實施方式的插座的概略結構圖。圖24是圖23 — I的XXIV — XXIV部的剖面圖。符號說明10…檢測裝置,20…磁鐵,30…相對角度傳感器,40…印刷基板,50…基座,60…扁平電纜套,70…扁平電纜,100…電動助力轉向裝置,110…第I旋轉軸,120…第2旋轉軸,130…扭力軸,140…外殼,180…蝸輪,190...電動機,200...電子控制單元(ECU),210…相對角度運算部,300…線束組件,310…電線,320…護孔環,330、600…插座,331…上側部件;336、430、530…防脫部件;340…下側部件;350…第I連接器;360…第2連接器;370…第I線套;380…第2線套;390…鉤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圖I是應用了實施方式中的檢測裝置10的電動助力轉向裝置100的剖面圖。圖2是實施方式中的檢測裝置10的立體圖。此外,在圖2中,為了便於了解結構而省略地示出了後述的基座50以及扁平電纜套60的一部分。電動助力轉向裝置100具備同軸旋轉的第I旋轉軸110和第2旋轉軸120。第I旋轉軸110例如是連接著方向盤的旋轉軸,第2旋轉軸120經由扭力軸130與第I旋轉軸110同軸地結合。並且,第2旋轉軸120上形成的小齒輪121與和車輪相連的齒條軸(未圖示)的齒條(未圖示)嚙合,第2旋轉軸120的旋轉運動經由小齒輪121、齒條被變換為齒條軸的直線運動,對車輪進行操縱。另外,電動助力轉向裝置100具備可旋轉地支撐第I旋轉軸110以及第2旋轉軸120的外殼140。外殼140是固定於例如汽車等交通工具的主體框架(以下,有時也稱為「車體」。)的部件,由第I外殼150、第2外殼160以及第3外殼170構成。第I外殼150是如下這樣的部件其在第2旋轉軸120的旋轉軸方向(以下,有時也簡稱為「軸向」。)的一個端部側(在圖I中為下側)具有可旋轉地支撐第2旋轉軸120的軸承151,而軸向的另一個端部側(在圖I中為上側)開口。第2外殼160是軸向的兩端部開口的部件,其軸向的一個端部側的開口部與第I外殼150的軸向的另一個端部側的開口部對置配置。並且,第2外殼160例如通過螺栓等固定於第I外殼150。在第2外殼160的側面形成有連通內外的連通孔161。連通孔161構成為包含與後述的線束組件300的護孔環320嵌合的大致橢圓柱狀的內側連通孔161a、以及與線束組件300的插座330嵌合的大致橢圓柱狀的外側連通孔161b。外側連通孔161b相比於內側連通孔161a,橢圓的短邊方向相同但長邊方向形成得大。另外,在第2外殼160中,在連通孔161中的橢圓柱的柱方向(連通孔方向)的中途,在橢圓的長邊方向的兩側形成有從形成連通孔161的外側連通孔161b的面凹陷的凹部162 (參照圖15)。凹部162為半 月柱狀,具有與柱方向垂直的面即兩個垂直面162a。第3外殼170是如下這樣的部件其在軸向的另一個端部側(在圖I中為上側)具有可旋轉地支撐第I旋轉軸110的軸承171,而軸向的一個端部側(在圖I中為下側)開口。並且,第3外殼170的軸向的一個端部側的開口部與第2外殼160的軸向的另一個端部側的開口部對置配置,並且,第3外殼170例如通過螺栓等固定於第2外殼160。並且,電動助力轉向裝置100具備蝸輪180,其例如通過壓入方式等固定於第2旋轉軸120 ;電動機190,其輸出軸連接著與該蝸輪180嚙合的蝸杆齒輪191,並且該電動機190被固定於第I外殼150。並且,電動助力轉向裝置100具備檢測裝置10,其輸出與第I旋轉軸110和第2旋轉軸120的相對旋轉角度對應的電信號;電子控制單元(ECU) 200,其根據來自該檢測裝置10的輸出值,控制電動機190的驅動。E⑶200具備相對角度運算部210,該相對角度運算部210利用進行各種運算處理的CPU、存儲由CPU執行的程序及各種數據等的ROM和被用作CPU的工作用存儲器等的RAM,根據來自檢測裝置10的輸出值,運算出第I旋轉軸110與第2旋轉軸120的相對旋轉角度。關於檢測裝置10,將在後面進行詳細敘述。在以上這樣構成的電動助力轉向裝置100中,鑑於施加給方向盤的操縱轉矩表現為第I旋轉軸110與第2旋轉軸120的相對旋轉角度這一情況,根據第I旋轉軸110與第2旋轉軸120的相對旋轉角度來掌握操縱轉矩。即,利用檢測裝置10檢測第I旋轉軸110與第2旋轉軸120的相對旋轉角度,ECU 200根據來自檢測裝置10的輸出值掌握操縱轉矩,並根據所掌握的操縱轉矩來控制電動機190的驅動。並且,經由蝸杆齒輪191、蝸輪180將電動機190的產生轉矩傳遞到第2旋轉軸120。由此,電動機190的產生轉矩對駕駛員施加給方向盤的操縱力進行輔助。以下,對檢測裝置10進行詳細敘述。檢測裝置10具備磁鐵20,其安裝於第I旋轉軸110 ;相對角度傳感器30,其根據該磁鐵20的磁場(由磁鐵20產生的磁場),輸出與第I旋轉軸110和第2旋轉軸120的相對旋轉角度對應的電信號;以及印刷基板40,其安裝著該相對角度傳感器30。並且,檢測裝置10具備基座50,其安裝於第2旋轉軸120,並且對印刷基板40進行支撐;以及扁平電纜套60,其為有底的圓筒狀,收納後述的扁平電纜70。並且,檢測裝置10具備扁平電纜70,其一個端部與設於印刷基板40的端子連接,並且另一端部與固定於扁平電纜套60的端子連接;以及線束組件300,其將固定於扁平電纜套60的端子與E⑶200相連。磁鐵20為圓筒狀(doughnut),在其內側嵌合有第I旋轉軸110,磁鐵20與該第I旋轉軸110—起旋轉。並且,磁鐵20在第I旋轉軸110的圓周方向上交替地配置有N極和S極,並且沿著圓周方向進行了磁化。相對角度傳感器30被配置為在第I旋轉軸110的旋轉半徑方向上處於磁鐵20外周面的外側,且在第I旋轉軸110的軸向上處於設置有磁鐵20的區域內。本實施方式的相對角度傳感器30是利用了阻值隨磁場而變化的性質的作為磁傳感器的MR傳感器(磁阻兀件)。並且,該相對角度傳感器30根據該磁鐵20的磁場(由磁鐵20產生的磁場)而輸出與第I旋轉軸110和第2旋轉軸120的相對旋轉角度對應的電信號,由此檢測同軸配置的兩個旋轉軸的相對旋轉角度。關於該相對角度傳感器30以及相對旋轉角度的檢測方法,將
在後面進行詳細敘述。印刷基板40以在第I旋轉軸110的旋轉半徑方向上配置於磁鐵20外周面的外側的方式,例如通過螺栓等固定於基座50。基座50是圓盤狀的部件,其與第2旋轉軸120嵌合,與該第2旋轉軸120 —起旋轉。扁平電纜套60是有底圓筒狀的部件,且被固定於外殼140。作為將扁平電纜套60固定於外殼140的方式,可例示以下方式。即,在扁平電纜套60的外周面,以向外側延伸的方式,沿著圓周方向等間隔地形成有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以90度的間隔形成有4個)凸部61。另一方面,在外殼140的第I外殼150上,形成有與凸部61相同個數的、用於與凸部61嵌合的凹部151。並且,通過將扁平電纜套60的凸部61嵌合到形成於第I外殼150的凹部151中,來進行第2旋轉軸120旋轉方向上的定位。並且,通過用第2外殼160壓住扁平電纜套60的上表面來進行軸向上的定位。或者,例如也可以通過螺栓等將扁平電纜套60固定於第I外殼150或第2外殼160。扁平電纜70的一個端部與印刷基板40的端子41連接,並且另一端部與設於扁平電纜套60內側的連接端子62連接,該扁平電纜70以卷繞成渦旋狀的狀態,收納於由基座50的軸向的一個端面與扁平電纜套60的內側形成的空間內。並且,扁平電纜70在從軸向的另一端部側觀察時,如圖2所示是朝右方向卷繞,在方向盤、換言之第I旋轉軸110以及第2旋轉軸120朝右方向旋轉時,扁平電纜70的一個端部隨著第2旋轉軸120的旋轉朝右方向旋轉,所以與方向盤未旋轉的中立狀態相比,卷繞數增加。另一方面,當方向盤朝左方向旋轉時,與方向盤未旋轉的中立狀態相比,卷繞數減少。線束組件300具有將來自相對角度傳感器30的輸出信號傳送到E⑶200的功能。關於該線束組件300,將在後面進行詳細敘述。以下,對本實施方式的相對角度傳感器30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的相對角度傳感器30是利用了阻值隨磁場而變化的性質的MR傳感器(磁阻元件)。首先,對MR傳感器的工作原理進行說明。MR傳感器由Si或玻璃基板以及形成於其上的以Ni-Fe等強磁性金屬為主成分的合金薄膜構成,該薄膜強磁性金屬的阻值與特定方向的磁場強度相應地變化。圖3是示出在薄膜強磁性金屬中流動的電流的方向與施加的磁場的方向的圖。圖4是示出在圖3的狀態下使磁場強度變化時的、磁場強度與薄膜強磁性金屬的阻值之間的關係的圖。如圖3所示,在基板上呈矩形狀形成的薄膜強磁性金屬中,沿著矩形的長度方向即圖中Y方向流過電流。另一方面,在與電流方向(Y方向)垂直的方向(圖中X方向)上施加磁場H,在此狀態下,變更磁場的強度。此時,圖4示出了薄膜強磁性金屬的阻值以何種方式發生變化。如圖4所示,即使改變了磁場的強度,相對於無磁場(磁場強度為零)時的阻值變化最大也就是3%左右。
以下,將可用「 AR Oc H2"的式子近似表示阻值變化量(AR)的區域以外的區域稱作「飽和靈敏度區域」。並且,在飽和靈敏度區域中,當達到某磁場強度(以下,稱作「規定磁場強度」。)以上時,3%的阻值變化不再改變。圖5是示出在薄膜強磁性金屬中流動的電流的方向與施加的磁場的方向的圖。圖6是示出磁場的方向與薄膜強磁性金屬的阻值之間的關係的圖。如圖5所示,沿著形成為矩形狀的薄膜強磁性金屬的矩形的長度方向即圖中Y方向流過電流,對磁場方向賦予了相對於電流方向的角度變化0。此時,為了掌握由磁場方向引起的薄膜強磁性金屬的阻值變化,使施加的磁場強度成為阻值不因磁場強度而變化的上述規定磁場強度以上。如圖6 (a)所示,阻值變化量在電流方向與磁場方向垂直(0=90度、270度)時達到最大,在電流方向與磁場方向平行(9=0度、180度)時達到最小。當把此時的阻值的最大變化量設為AR時,薄膜強磁性金屬的阻值R作為電流方向與磁場方向的角度成分而變化,該阻值R用式(I)來表示,並成為圖6 (b)所示的狀態。R=RO-ARsin2 9 …(I)這裡,RO是與電流方向平行地(0 =0度或180度)施加規定磁場強度以上的磁場時的阻值。根據式(1),可通過掌握薄膜強磁性金屬的阻值來檢測規定磁場強度以上的磁場的方向。接著,對MR傳感器的檢測原理進行說明。圖7 (a)是示出利用了以規定磁場強度以上的磁場強度來檢測磁場方向的原理的MR傳感器的一例的圖。圖7 (b)是用等效電路來表示圖7 (a)所示的MR傳感器的結構的圖。在圖7 (a)所示的MR傳感器的薄膜強磁性金屬中,串聯配置有以縱向長的方式形成的第I元素El和以橫向長的方式形成的第2元素E2。在該形狀的薄膜強磁性金屬中,促使第I元素El發生最大阻值變化的垂直方向的磁場是對於第2元素E2而言最小阻值變化的磁場方向。並且,用式(2)給出第I元素El的阻值R1,用式(3)給出第2元素E2的阻值R2。Rl=RO-ARsin2 9 …(2)R2=R0_ARcos2 9 …(3)
圖7 (a)所示的元素結構的MR傳感器的等效電路如圖7 (b)所示。如圖7所示,在設第I元素El的未與第2元素E2連接的端部為接地端(Gnd)、第2元素E2的未與第I元素El連接的端部的輸出電壓為Vcc時,用式(4)給出第I元素El與第2元素E2的連接部的輸出電壓Vout。Vout= (Rl/ (R1+R2)) XVcc- (4)在式(4)中代入了式(2)、(3)進行整理時,如式(5)所示。Vout=Vcc/2+ a Xcos2 0 …(5)
這裡,a= (AR/ (2 (2XR0-AR))) XVcc0根據式(5),可通過檢測Vout來掌握磁場的方向。圖8是示出磁鐵直線運動時的磁場方向的變化與MR傳感器的輸出之間的關係的圖。如圖8 (a)所示,將圖7所示的MR傳感器配置成相對於N極與S極交替排列的磁鐵,具有能夠施加規定磁場強度以上的磁場強度的間隙(磁鐵與MR傳感器的距離兒,且磁場的方向變化作用於MR傳感器的傳感器面。並且,使磁鐵如圖8 (a)所示朝左方向移動圖8 (C)所示的、從N極中心到S極中心的距離(以下,有時也稱作「磁化間距」。)A。在此情況下,與磁鐵的位置相應地對MR傳感器施加圖8 (C)所示的箭頭方向的磁場,當磁鐵移動了磁化間距\時,在傳感器面上磁場方向旋轉了 1/2周。由此,第I元素El與第2元素E2的連接部的輸出電壓Vout的波形基於式(5)所示的「Vout=Vcc/2+a Xcos2 0 」,如圖8 (d)所示成為I個周期的波形。圖9是示出MR傳感器的其它例子的圖。如果取代圖7所示的元素結構而成為圖9 (a)所示的元素結構,則如圖9 (b)所示,能夠成為普遍知曉的惠斯登電橋(全橋)的結構。由此,通過採用圖9 (a)所示的元素結構的MR傳感器,能夠提高檢測精度。對檢測磁鐵運動方向的方法進行說明。依據圖6所示的磁場方向與薄膜強磁性金屬的阻值之間的關係以及式(I)"R=RO-ARsin2 0 」,在圖5中觀察時,無論磁場方向相對於電流方向是朝著順時針旋轉方向旋轉還是朝著逆時針旋轉方向旋轉,薄膜強磁性金屬的阻值都是相同的。由此,即使能夠掌 握薄膜強磁性金屬的阻值也無法掌握磁鐵的運動方向。圖10是示出用於檢測磁鐵的運動方向的輸出組合的一例的圖。通過如圖10那樣地組合具有1/4周期相位差的兩個輸出,能夠檢測出磁鐵的運動方向。為了得到這些輸出,按照成為圖8所示的(i)和(ii)、或者(i)和(iv)的相位關係的方式,配置兩個MR傳感器即可。圖11是示出MR傳感器的配置例的圖。如圖11所示,重疊地配置兩個MR傳感器且將一個傳感器配置為相對於另一個傳感器傾斜45度也是優選的。圖12是示出MR傳感器的其它例子的圖。也優選以下的元素結構如圖12 (a)所示,將2組全橋結構的元素彼此傾斜45度地形成於一個基板上,成為圖12 (b)所示的等效 電路。由此,一個MR傳感器能夠如圖12 (c)所示地輸出正確的正弦波、餘弦波。由此,可根據圖12所示的元素結構的MR傳感器的輸出值來掌握磁鐵相對於MR傳感器的運動方向以及運動量。
鑑於上述MR傳感器的特性,在本實施方式的檢測裝置10中,採用圖12所示的元素結構的MR傳感器作為相對角度傳感器30。相對角度傳感器30如上所述地配置成與磁鐵20的外周面垂直,且在第2旋轉軸120軸向上的位置處於磁鐵20的區域內。由此,在此情況下,由於與第I旋轉軸110 —起旋轉的磁鐵20的磁場的作用,在相對角度傳感器30中,與磁鐵20的位置相應地成為圖8(c)所示的磁場方向的變化。結果,當磁鐵20移動(旋轉)了磁化間距\時,在相對角度傳感器30的磁感應面中,磁場方向旋轉1/2周,並且來自相對角度傳感器30的輸出值VoutA、VoutB分別成為圖12 (c)所示的有1/4周期相位差的餘弦曲線(餘弦波)以及正弦曲線(正弦波)。即,當駕駛員旋轉方向盤時,與其相伴地,第I旋轉軸110旋轉,扭力軸130扭轉。並且,第2旋轉軸120比第I旋轉軸110稍稍延遲地進行旋轉。該延遲表現為與扭力軸130連接的第I旋轉軸110和第2旋轉軸120的旋轉角度之差。檢測裝置10輸出成為與該旋轉角度之差對應的1/4周期相位差的餘弦曲線以及正弦曲線的VoutA、VoutB。此外,所謂相對角度傳感器30的磁感應面,是指相對角度傳感器30中能夠檢測磁 場的面。E⑶200的相對角度運算部210根據相對角度傳感器30的輸出值VoutA以及VoutB,使用以下的式(6)運算出第I旋轉軸110與第2旋轉軸120的相對旋轉角度0 t09t=arctan (VoutB/VoutA)…(6)這樣,相對角度運算部210可根據來自相對角度傳感器30的輸出值來掌握第I旋轉軸110與第2旋轉軸120的相對旋轉角度以及扭轉方向、即施加給方向盤的轉矩的大小以及方向。另外,在組裝上述這樣構成的檢測裝置10時,預先使扁平電纜套60、安裝著印刷基板40的基座50、以及收納在扁平電纜套60與基座50之間的扁平電纜70單元化。然後,以扁平電纜套60的凸部61與第I外殼150的凹部151嵌合的方式,在安裝著第2旋轉軸120的第I外殼150上安裝上述單元。此時,將基座50安裝於第2旋轉軸120。這樣,通過使檢測裝置10成為能夠預先實現單元化的構造,能夠提高組裝性。接著,對線束組件300進行說明。圖13是本實施方式的線束組件300的外觀圖。線束組件300具備多個電線310、保持這多個電線310的作為電線保持部件的一例的護孔環320、以及抑制護孔環320的移動的插座330。並且,線束組件300具備與多個電線310的一個端部連接的第I連接器350以及與多個電線310的另一端部連接的第2連接器360。並且,線束組件300具備在護孔環320與第I連接器350之間綑紮多個電線310的第I線套370、在護孔環320與第2連接器360之間綑紮多個電線310的第2線套380。並且,在本實施方式的線束組件300中具有4根電線310,這4根電線310的一個端部經由第I連接器350等與印刷基板40連接,4根電線310的另一端部經由第2連接器360等與E⑶200連接。並且,4根電線310用於從E⑶200向相對角度傳感器30進行供電、並且從相對角度傳感器30向E⑶200傳送輸出值。關於電線310,拉伸成線狀的金屬等導體被絕緣體覆蓋,進行導電。在本實施方式的線束組件300中具有4根電線310,這4根電線310的一個端部與第I連接器350連接,另一端部與第2連接器360連接,並且被作為絕緣體的第I線套370以及第2線套380紮成束。圖14是護孔環320以及插座330的概略結構圖。(a)是從第2連接器360側觀察的立體圖,(b)是從第I連接器350側觀察的立體圖。(c)是(a)中的A-A剖面圖。圖15 (a)是第2外殼160的概略結構圖。圖15 (b)是(a)中的B-B剖面圖。圖15 (c)是示出線束組件300被安裝於第2外殼160的狀態的圖。護孔環320具備大致橢圓柱狀的橢圓柱部321和圓筒狀的圓筒部322。並且,在橢圓柱部321中形成有與電線310的數量相同數量(在本實施方式中為4個)的沿柱方向形成的電線孔323,以便使電線310通過。另外,在橢圓柱部321的外周面,在柱方向(電線孔323的孔方向(以下,有時也稱作「電線孔方向」。))上設有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為3個)沿著周向的整周從外周面向外側突出的突起324。突起324的最外周部的大小大於第2外殼160的連通孔161的內側連通孔161a的大小。橢圓柱部321的外周面與第2外殼160的形成連通孔161的內側連通孔161a的周圍的壁163的內周面大小相同或稍小,在與第2外殼160嵌合的狀態下,該從外周面向外側突出的突起324被周圍的壁163按壓,由此整體向 內側發生彈性變形。由此,護孔環320將第2外殼160的連通孔161的內側連通孔161a密封,並且用電線孔323的周圍部分按壓已插入電線孔323中的電線310,抑制電線310的移動。此外,該護孔環320通過對橡膠等彈性材料進行硫化成型而成為上述規定形狀。插座330具有能夠在與第2外殼160的連通孔161的孔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分割的一對分割部件。在本實施方式中,具有能夠沿軸向進行分割的、在圖14中配置於下側的下側部件340和配置於上側的上側部件331。另外,插座330具有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為2個)防脫部件336,這些防脫部件336被配置在下側部件340與上側部件331之間,防止插座330從第2外殼160的連通孔161脫落。該插座330通過對樹脂進行注射成型而成型為下述規定形狀。並且,插座330作為在第2外殼160的連通孔161中的護孔環320的外側部位配置的外側部件的一例而發揮作用。下側部件340具有支撐上側部件331的支撐部341 ;以及橢圓柱狀的橢圓柱部342,該橢圓柱部342在中央部形成有供被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通過的貫通孔342a。另外,關於下側部件340,在橢圓的長邊方向的兩側具有兩個月牙柱部343,該月牙柱部343從橢圓柱部342的與配置支撐部341的一側相反側的端面向外側呈月牙柱狀突出。這些支撐部341、橢圓柱部342以及月牙柱部343從第2連接器360側起,按順序排列在電線孔方向上。支撐部341形成有與上側部件331的後述的凸部332嵌合的凹部341a以及支撐上側部件331的後述的下表面333的支撐面341b。在橢圓柱部342的橢圓的長邊方向上,形成有兩個凹部341a以及兩個支撐面341b。另外,支撐部341在橢圓柱部342的橢圓長邊方向上的中央部處,形成有作為被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的通路的電線路徑344。電線路徑344具有載置被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的下部的載置面344a,並利用兩個限制壁344b進行了劃分,這兩個限制壁344b限制電線310在橢圓柱部342的橢圓長邊方向上移動。如圖I所示,載置面344a的電線孔方向的形狀形成為,在橢圓柱部342側與電線孔方向平行,第2連接器360側的端部朝著軸向的一個端部方向(在圖I中為下方向),在它們之間形成為朝著軸向的另一端部方向(在圖I中為上方向)凸出的隆起形狀。
橢圓柱部342基本上是橢圓柱狀的板狀部位,在橢圓長邊方向上的兩端部具備鉤部390,該鉤部390從該橢圓柱部342的支撐部341側的端面沿電線孔方向朝支撐部341側突出,在長邊方向即與下側部件340和上側部件331的分割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進行彈性變形。鉤部390形成為其外側面沿著橢圓柱部342的外周面。並且,鉤部390在電線孔方向的中途具備傾斜面391,其以從橢圓柱部342的橢圓柱狀的外周面向外側突出的方式相對於電線孔方向傾斜;以及垂直面392,其是從傾斜面391的末端與長邊方向平行地朝向長邊方向內側的面、即與電線孔方向垂直的面。並且,在傾斜面391的始端與橢圓柱部342的主體之間形成有長孔393,以便使傾斜面391以及垂直面392容易在長邊方向上進行彈性變形。另外,下側部件340的支撐部341在鉤部390的周圍形成有鉤部用凹部345,該鉤部用凹部345凹陷成即使鉤部390彈性變形了期望量也不會發生幹擾。 上側部件331具有被支撐部334,其被下側部件340的支撐部341所支撐;以及引導部335,其配置在比被支撐部334更靠外側的位置,朝著軸向的一個端部方向(在圖14中為下方向),引導被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在上側部件331的被支撐部334的軸向的一個端部側的面(在圖14中為下側面)即下表面333中,沿著橢圓柱部342的橢圓長邊方向設有兩個從該下表面333向軸向的一個端部方向突出的圓柱狀的凸部332。另外,在下表面333的、橢圓柱部342的橢圓長邊方向的中央部處,形成有電線路徑(未圖示),該電線路徑與下側部件340的電線路徑344協同地形成被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的通路。該電線路徑形成為在將上側部件331安裝於下側部件340並且上側部件331的下表面333與下側部件340的支撐面341b接觸的狀態下,與下側部件340的電線路徑344之間,形成了供被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通過的空間。另外,在被支撐部334中,在鉤部390的周圍,形成有鉤部用凹部331a,該鉤部用凹部331a凹陷成,即使鉤部390彈性變形了期望量也不會發生幹擾。並且形成為在上側部件331的凸部332與下側部件340的凹部341a嵌合、且上側部件331的下表面333與下側部件340的支撐面341b接觸的狀態下,上側部件331的被支撐部334以及下側部件340的支撐部341的外周面與橢圓柱部342的外周面相同。引導部335從被支撐部334的與配置護孔環320的一側相反側的端面向外側突出,並從該端面向軸向的一個端部方向(在圖14中為下方向)彎曲,並且覆蓋被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的周圍3個方向。即,為了與下側部件340的電線路徑344協同地形成通路,在與電線路徑344的載置面344a相對的部位未設置壁,並且,軸向的一個端部(在圖14中為最下端部)開口。在設置於插座330的橢圓長邊方向的兩側的鉤部390與下側部件340的鉤部用凹部345及上側部件331的鉤部用凹部331a之間,配置有防脫部件336。防脫部件336是變形抑制部件的一例,其在鉤部390與形成於第2外殼160的凹部162嵌合的狀態下配置於鉤部390的內側來抑制鉤部390的彈性變形。防脫部件336具有沿電線孔方向延伸的長方體狀的基體336a、以及從基體336a的電線孔方向的外側端部朝向電線路徑344 —方的彎曲部336b。基體336a具有從軸向的一個端面(在圖14中為下側端面)向下側(下側部件340側)突出的下側突起336c ;從軸向的另一端面(在圖14中為上側端面)向上側(上側部件331偵D突出的上側突起336d ;以及從橢圓長邊方向的電線路徑344側的端面向電線路徑344側突出的內側突起336e。這些下側突起336c、上側突起336d以及內側突起336e分別具有相對於電線孔方向傾斜的傾斜面和從該傾斜面的末端起朝向與垂直於電線孔方向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垂直面。彎曲部336b在作為其末端的電線孔方向的內側,具有相對於插座330的橢圓長邊方向傾斜的傾斜面。在彎曲部336b中,在彎曲部336b的軸向的中央部處,形成有從末端凹陷的凹部336f。以上這樣構成的線束組件300通過如下方式來進行組裝。即,首先,向形成於護孔環320的多個電線孔323中分別插入電線310。然後,在護孔環320的圓筒部322的內側塗敷粘接劑進行定位,使得多個電線310相對於護孔環320 不動。並且,利用第I線套370以及第2線套380將多個電線310綑紮起來。然後,使配置於護孔環320的圓筒部322側的被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穿過插座330的下側部件340的橢圓柱部342的貫通孔342a,載置於下側部件340的電線路徑344的載置面344a。然後,將上側部件331安裝於下側部件340。S卩,使上側部件331的凸部332與下側部件340的凹部341a嵌合,使上側部件331的下表面333與下側部件340的支撐面341b接觸。結果,被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如圖13所示由上側部件331的引導部335朝向下方向引導。即,在本實施方式的線束組件300中,利 用上側部件331和下側部件340來按壓已被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由此使多個電線310向作為與護孔環320的電線孔323的孔方向(電線孔方向)交叉的方向的、與電線孔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下方向彎曲。並且,在插座330的內部中,被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在下側部件340的電線路徑344與上側部件331的被支撐部334的電線路徑中,彎曲成圖13中向上方向凸起的隆起形狀。此外,因為在護孔環320的圓筒部322的內側塗敷有粘接劑,所以當插座330的上側部件331與下側部件340嵌合時,即使對多個電線310施加力,也能夠抑制電線310的偏離。然後,將被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的末端連接於第2連接器360。另一方面,將在護孔環320的與配置圓筒部322的一側相反側配置的被第I線套37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的末端連接於第I連接器350。另外,以如下方式將該線束組件300組裝於電動助力轉向裝置100。S卩,在第I外殼150以及第2外殼160上組裝第I旋轉軸110、第2旋轉軸120、檢測裝置10等,在組裝第3外殼170之前的狀態下,從第I連接器350側通過形成於第2外殼160的連通孔161。然後,將護孔環320的突起324嵌合成與連通孔161的內周面接觸,並且逐漸壓入護孔環320以及插座330,直至插座330的鉤部390嵌入形成於第2外殼160的凹部162。當將插座330插入連通孔161時,鉤部390的傾斜面391與第2外殼160的連通孔161周圍的壁接觸而發生彈性變形,然後更深地插入而使傾斜面391嵌入第2外殼160的凹部162,由此從變形狀態恢復。護孔環320的橢圓柱部321的配置圓筒部322的一側的面被插座330的月牙柱部343按壓,由此護孔環320克服與連通孔161周圍的壁163之間產生的摩擦力向內側移動。這樣就將護孔環320以及插座330安裝於第2外殼160。然後,將防脫部件336插入到鉤部390與下側部件340的鉤部用凹部345及上側部件331的鉤部用凹部331a之間。並且,將第I連接器350插入到扁平電纜套60的端子,將第2連接器360插入到ECU 200的端子。另一方面,在拆卸線束組件300的情況下,從扁平電纜套60的端子卸下第I連接器350,之後,拔出防脫部件336,並且,使插座330的鉤部390從第2外殼160的外側向內側彈性變形,同時向近前方牽拉鉤部390,由此可從第2外殼160的連通孔161中卸下護孔環320以及插座330。因為在防脫部件336上形成有凹部336f,所以通過將工具(例如一字改錐)的末端插入該凹部336f中,即可容易卸下防脫部件336。然後,從第2外殼160的連通孔161中拔出第I連接器350而卸下線束組件300。在以上這樣構成的被安裝於第2外殼160的線束組件300中,在護孔環320嵌合於第2外殼160時,主要利用護孔環320的突起324將外殼140內部密封。並且,護孔環320的突起324被第2外殼160的連通孔161的周圍壁163按壓,由此突起324進行彈性變形使得電線孔323的直徑縮小,能夠更強力地保持多個電線310。並且,多個電線310通過在護孔環320的圓筒部322的內側塗敷的粘接劑而被粘接。並且,多個電線310在插座330的內部藉助插座330的上側部件331和下側部件340而被彎曲成隆起形狀,而在外殼 140的外側向與電線孔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下方彎曲。在這樣進行組裝後,即使是力量從外殼140的外側作用於被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時,該力量也很難傳遞到護孔環320保持電線310的部位,從而抑制電線310相對於護孔環320移動。例如,即使在外殼140的外側被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被向軸方向的一個端部方向(在圖I中為下方向)拉伸時,在插座330的內部,電線310被插座330的上側部件331和下側部件340按壓、並且變形成為向軸方向的另一端部方向(在圖I中為上方向)凸出的隆起形狀,因而該力量很難傳遞到護孔環320保持電線310的部位。另外,護孔環320的圓筒部322的半徑方向的大小被設定成為使得在與插座330的月牙柱部343以及橢圓柱部342的貫通孔342a的內表面之間空出間隙,並且在圓筒部322的電線孔方向上具有橢圓柱部342的貫通孔342a,因而允許進行彈性變形使得護孔環320的電線孔323的直徑縮小、且在電線孔方向上增大。並且,防脫部件336被插入到鉤部390與下側部件340的鉤部用凹部345以及上側部件331的鉤部用凹部331a之間,因而能夠抑制插座330的鉤部390向內側變形。防脫部件336的下側突起336c、上側突起336d及內側突起336e具有傾斜面和垂直面,由此使得防脫部件336的插入容易進行,而使防脫部件336自身難以拔出。並且,插座330的鉤部390的垂直面392與第2外殼160的凹部162的垂直面162a接觸,由此抑制插座330及護孔環320從第2外殼160脫落。因此,即使是力量從外殼140的外側作用於被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時,護孔環320也很難從連通孔161脫落,因而抑制電線310從第I連接器350脫落,抑制第I連接器350所插入的連接端子62折斷。並且,被插入到鉤部390與下側部件340的鉤部用凹部345以及上側部件331的鉤部用凹部331a之間的防脫部件336的下側突起336c向下方按壓下側部件340,其上側突起336d向上方按壓上側部件331,因而容易使上側部件331以及下側部件340與形成連通孔161的周圍壁163的內周面接觸。由此,能夠抑制上側部件331以及下側部件340由於頻繁地以較強的力與形成連通孔161的周圍壁163的內周面接觸而磨損。並且,即使以線束組件300單體的方式進行搬運時,也能夠保持電線310相對於護孔環320不移動,因而組裝該線束組件300的作業者容易進行組裝,而不需注意從護孔環320到第I連接器350的電線310的長度。圖16是示出外殼140的另一種方式的圖。也可以按照圖16所示,利用第2外殼160和第3外殼170形成使用圖2和圖15說明的外側連通孔161b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換言之,也可以是,第3外殼170通過螺栓等被固定於第2外殼160,由此第2外殼160和第3外殼170協同地形成外側連通孔161b。即,如圖16 (a)所示,去除第2外殼160的外側連通孔161b的軸向上的另一端部側(在圖I中為上側)的壁面,使外側連通孔161b敞開。另一方面,在第3外殼170設置延伸部172,該延伸部172從與第2外殼160的緊固連接面向外側沿電線孔方向延伸。在將線束組件300組裝到電動助力轉向裝置100時,與上述的實施方式相同地,將護孔環320以及插座330的下側部件340和上側部件331安裝於第2外殼160,將第I連接器350插入到扁平電纜套60的端子,然後將第3外殼170安裝於第2外殼160。由此, 如圖16 (b)所示,插座330的上表面被第3外殼170的延伸部172覆蓋。並且,將防脫部件336插入到鉤部390與下側部件340的鉤部用凹部345以及上側部件331的鉤部用凹部331a之間。在拆卸線束組件300時,從第2外殼160卸下第3外殼170,使插座330的上表面敞開。因此,能夠容易從第2外殼160卸下插座330和護孔環320。〈線束組件的另一個實施方式〉下面,對上述的線束組件300的另一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另一個實施方式的線束組件300相比上述的實施方式的線束組件300,插座330及防脫部件336不同。下面,對不同之處進行說明。圖17是另一個實施方式的線束組件300的插座330及防脫部件430的概略結構圖。(a)是從第2連接器360側觀察時的立體圖,(b)是從第I連接器350側觀察時的立體圖。另一個實施方式的線束組件300的插座330相比使用圖14說明的上述的實施方式的插座330,在以下方面不同。S卩,在插座330的下側部件340的形成鉤部用凹部345的支撐部341的側面上,從護孔環320側起沿電線孔方向依次排列設置在電線路徑344 —方凹陷的凹部即突起用下側凹部341c、變形用下側凹部341d、彎曲部用下側凹部341e。另一方面,在插座330的上側部件331的形成鉤部用凹部331a的上側部件331的側面上,從護孔環320側起沿電線孔方向依次排列設置在電線路徑344 —方凹陷的凹部即突起用上側凹部33lb、變形用上側凹部331c、彎曲部用上側凹部331d。並且,突起用下側凹部341c與突起用上側凹部331b協同地作為凹部而發揮作用,該凹部用於嵌入後述的防脫部件430的撓曲部432的內側突起432a。並且,變形用下側凹部341d與變形用上側凹部331c協同地形成用於插入工具的空間,該工具用於使後述的防脫部件430的撓曲部432變形。並且,彎曲部用下側凹部341e與彎曲部用上側凹部331d協同地作為凹部而發揮作用,該凹部用於嵌入後述的防脫部件430的彎曲部433。另一個實施方式的線束組件300的防脫部件430被配置在鉤部390與下側部件340的鉤部用凹部345以及上側部件331的鉤部用凹部331a之間,該鉤部390設於插座330的橢圓長邊方向的兩側。防脫部件430是變形抑制部件的一例,其在鉤部390與形成於第2外殼160的凹部162嵌合的狀態下配置於鉤部390的內側來抑制鉤部390的彈性變形。防脫部件430具有沿電線孔方向延伸的平板狀的基體431、配置於基體431的內側且能夠以向與電線孔方向垂直的方向撓曲的方式彈性變形的撓曲部432、以及從基體431的電線孔方向的外側端部朝向電線路徑344 —方的彎曲部433。基體431具有從軸向的一個端面(在圖17中為下側端面)向下側(下側部件340偵D突出的下側突起431a ;以及從軸向的另一端面(在圖17中為上側端面)向上側(上側部件331側)突出的上側突起431b。這些下側突起431a以及上側突起431b分別具有相對於電線孔方向傾斜的傾斜面和從該傾斜面的末端起朝向與垂直於電線孔方向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垂直面。並且,在基體431形成有用於使下側突起431a容易向軸向的另一側(在圖17中為上側)位移的缺口、和用於使上側突起431b容易向軸向的一側(在圖17中為下側)位移的缺口。撓曲部432是指從彎曲部433起向電線孔方向突出的長方體狀的部位,在其末端 部設有向電線路徑344側突出的內側突起432a。內側突起432a具有相對於電線孔方向傾斜的傾斜面和從該傾斜面的末端起朝向與垂直於電線孔方向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垂直面。彎曲部433是指平板狀的部位,在其中央部形成有貫通該彎曲部433的貫通孔433a0圖18是示出另一個實施方式的線束組件300被安裝於第2外殼160的狀態的圖。圖19的(a)是圖18的XIX — XIX部的剖面圖,圖19的(b)是示出將防脫部件430卸下的狀態的圖。該另一個實施方式的線束組件300以上述的方式被安裝於電動助力轉向裝置100。但是,在將多個電線310、保持將這多個電線310綑紮起來的第2線套380的護孔環320以及插座330安裝於第2外殼160之後,將防脫部件430壓入到與插座330的下側部件340的鉤部用凹部345以及上側部件331的鉤部用凹部331a之間。在插入防脫部件430時,撓曲部432的內側突起432a的傾斜面與插座330的下側部件340及上側部件331的側面接觸而發生彈性變形,然後更深地插入而使內側突起432a嵌入於突起用下側凹部341c和突起用上側凹部331b,由此從變形狀態恢復(參照圖19 (a))。另一方面,在拆卸線束組件300的情況下,從插座330拔出防脫部件430。此時,按照圖19 (b)所示,將工具(例如一字改錐)的末端從在防脫部件430的彎曲部433形成的貫通孔433a插入,使撓曲部432的內側突起432a向外側彈性變形,同時向近前方拔出防脫部件430即可。在從插座330中拔出防脫部件430後,使插座330的鉤部390從第2外殼160的外側向內側彈性變形,同時向近前方拔出鉤部390,由此即可從第2外殼160的連通孔161中卸下護孔環320和插座330。在以上這樣構成的另一個方式的線束組件300中,防脫部件430被插入到鉤部390與下側部件340的鉤部用凹部345以及上側部件331的鉤部用凹部331a之間,因而能夠抑制插座330的鉤部390向內側變形。防脫部件430的下側突起431a、上側突起431b以及內側突起432a具有傾斜面和垂直面,由此使得防脫部件430的插入容易進行,而使防脫部件430自身難以拔出。並且,插座330的鉤部390的垂直面392與第2外殼160的凹部162的垂直面162a接觸,由此抑制插座330及護孔環320從第2外殼160脫落。因此,即使是力量從外殼140的外側作用於被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時,護孔環320也很難從連通孔161脫落,因而抑制電線310從第I連接器350脫落,抑制第I連接器350所插入的連接端子62折斷。並且,被插入到鉤部390與下側部件340的鉤部用凹部345以及上側部件331的鉤部用凹部331a之間的防脫部件430的下側突起431a向下方按壓下側部件340,其上側突起431b向上方按壓上側部件331,因而容易使上側部件331以及下側部件340與形成連通孔161的周圍壁163的內周面接觸。由此,能夠抑制上側部件331以及下側部件340由於頻繁地以較強的力與形成連通孔161的周圍壁163的內周面接觸而磨損。〈防脫部件的另一個實施方式〉下面,對上述的線束組件300的防脫部件的另一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另一個實施方式的防脫部件530相比使用圖14說明的防脫部件336、使用圖17說明的防脫部件430,在以下方面不同。圖20是另一個實施方式的防脫部件530的概略結構的圖。(a)是從第2連接器360側觀察時的立體圖,(b)是從第I連接器350側觀察時的立體圖。另一個實施方式的防脫部件530是變形抑制部件的一例,其在插座330的鉤部390與形成於第2外殼160的凹部162嵌合的狀態下配置於鉤部390的內側來抑制鉤部390的彈性變形。並且,防脫部件530也是覆蓋插座330的護套部件的一例。該防脫部件530在長邊方向的兩側分別具有防脫部540,該防脫部540被配置在鉤部390與下側部件340的鉤部用凹部345以及上側部件331的鉤部用凹部331a之間,該鉤 部390設於插座330的橢圓長邊方向的兩側。並且,防脫部件530具有覆蓋第2外殼160的連通孔161的開口部及插座330的引導部335的護套部550,上述的兩個防脫部540從該護套部550中的電線孔方向的一個端面突出。防脫部件540分別具有沿電線孔方向延伸的平板狀的基體541、配置於基體541的內側且能夠以向與電線孔方向垂直的方向撓曲的方式彈性變形的撓曲部542、以及從基體541的電線孔方向的外側端部朝向電線路徑344 —方的彎曲部543。基體541具有從軸向的一個端面(在圖20中為下側端面)向下側(下側部件340偵D突出的下側突起541a ;以及從軸向的另一端面(在圖20中為上側端面)向上側(上側部件331側)突出的上側突起541b。這些下側突起541a以及上側突起541b分別具有相對於電線孔方向傾斜的傾斜面和從該傾斜面的末端起朝向與垂直於電線孔方向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垂直面。並且,在基體541形成有用於使下側突起541a容易向軸向的另一側(在圖20中為上側)位移的缺口、和用於使上側突起541b容易向軸向的一側(在圖20中為下側)位移的缺口。撓曲部542是指從護套部550起向電線孔方向突出的長方體狀的部位,在其末端部設有向電線路徑344側突出的內側突起542a。內側突起542a具有相對於電線孔方向傾斜的傾斜面和從該傾斜面的末端起朝向與垂直於電線孔方向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垂直面。彎曲部543是指沿長邊方向延伸的長方體狀的部位。護套部550具有平板狀部551,其是外形比第2外殼160的形成連通孔161的周圍壁163的電線孔方向的端面大的平板狀的部位;以及引導部護套部552,其以沿著插座330的引導部335的形狀的方式而形成,且覆蓋該引導部335。在平板狀部551的周圍緣部設有在防脫部540突出的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551a。並且,在平板狀部551中比防脫部540的撓曲部542更靠近電線路徑344側的部位分別形成有貫通平板狀部551的貫通孔551b。在該貫通孔551b的上部和與電線路徑344相反側的側部設有從平板狀部551起向電線孔方向突出的孔罩551c。圖21是示出具有另一個方式的防脫部件530的線束組件300被安裝於第2外殼160的狀態的圖。圖22是圖21的XXII - XXII部的剖面圖。具有該另一個實施方式的防脫部件530的線束組件300以上述的方式被安裝於電動助力轉向裝置100。 但是,在將多個電線310、保持將這多個電線310綑紮起來的第2線套380的護孔環320以及插座330安裝於第2外殼160之後,將防脫部件530壓入,使得防脫部件530的防脫部540嵌入於插座330的下側部件340的鉤部用凹部345及上側部件331的鉤部用凹部331a之間。在插入防脫部件530時,撓曲部542的內側突起542a的傾斜面與插座330的下側部件340及上側部件331的側面接觸而發生彈性變形,然後更深地插入而使內側突起542a嵌入於突起用下側凹部341c和突起用上側凹部331b,由此從變形狀態恢復(參照圖22 (a))。另一方面,在拆卸線束組件300的情況下,從插座330拔出防脫部件530。此時,按照圖22 (b)所示,將工具(例如一字改錐)的末端從在防脫部件530的護套部550形成的貫通孔551b插入,使撓曲部542的內側突起542a向外側彈性變形,同時向近前方拔出防脫部件530即可。在從插座330中拔出防脫部件530後,使插座330的鉤部390從第2外殼160的外側向內側彈性變形,同時向近前方拔出鉤部390,由此即可從第2外殼160的連通孔161中卸下護孔環320和插座330。在以上這樣構成的另一個方式的線束組件300中,防脫部件530的防脫部540被插入到鉤部390與下側部件340的鉤部用凹部345以及上側部件331的鉤部用凹部331a之間,因而能夠抑制插座330的鉤部390向內側變形。防脫部件530的防脫部540的下側突起541a、上側突起541b以及內側突起542a具有傾斜面和垂直面,由此使得防脫部件530的插入容易進行,而使防脫部件530自身難以拔出。並且,插座330的鉤部390的垂直面392與第2外殼160的凹部162的垂直面162a接觸,由此抑制插座330及護孔環320從第2外殼160脫落。因此,即使是力量從外殼140的外側作用於被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時,護孔環320也很難從連通孔161脫落,因而抑制電線310從第I連接器350脫落,抑制第I連接器350所插入的連接端子62折斷。並且,被插入到鉤部390與下側部件340的鉤部用凹部345以及上側部件331的鉤部用凹部331a之間的防脫部件530的下側突起541a向下方按壓下側部件340,其上側突起541b向上方按壓上側部件331,因而容易使上側部件331以及下側部件340與形成連通孔161的周圍壁163的內周面接觸。由此,能夠抑制上側部件331以及下側部件340由於頻繁地以較強的力與形成連通孔161的周圍壁163的內周面接觸而磨損。並且,該另一個方式的防脫部件530具有護套部550,該護套部550具有外形比第2外殼160的連通孔161的開口部大的平板狀部551,因而能夠抑制水等液體從第2外殼160的形成連通孔161的周圍壁163與插座330之間的間隙進入。並且,該另一個方式的防脫部件530是將防脫部540和護套部550 —體成形的部件。因此,通過使用該防脫部件530,能夠利用裝配了一個防脫部件530的簡單結構實現如下效果,即抑制插座330和護孔環320從第2外殼160脫落,抑制水等液體從第2外殼160的形成連通孔161的周圍壁163與插座330之間的間隙進入等。〈插座的另一個實施方式〉下面,對上述的線束組件300的插座的另一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另一個實施方式的插座600相比使用圖14說明的插座330,在以下方面不同。圖23 — I和圖23 — 2是另一個實施方式的插座600的概略結構圖。(a)是從第2連接器360側觀察時的立體圖,(b)從第I連接器350側觀察時的立體圖。(c)是示出插座600的非結合狀態的圖。(d)是示出插座600的非結合狀態與結合狀態之間的狀態的圖。 圖24是圖23 — I的XXIV — XXIV部的剖面圖。插座600在內部形成有供電線穿通的貫通孔605,並且具有通過相對旋轉來開閉貫通孔605的一對開閉部件。即,插座600由具有從外表面突出的突出部611的雄側部件610、和設有在外表面的外側接受突出部611的末端部的接受部621的雌側部件620構成。雄側部件610和雌側部件620分別具有一對連接部650中的任意一方。雄側部件610具有一對連接部650的雄側連接部651,雌側部件620具有一對連接部650的雌側連接部652。並且,雄側部件610、雌側部件620以及一對連接部650通過注射成型被一體地成型為一個部件。雄側連接部651和雌側連接部652的一般形狀為薄板狀。並且,雄側連接部651與雌側連接部652的接合部653被成形為相比一般形狀的部位使該接合部653成形為薄壁,在接合部653的兩側而且是彎折狀態的外側部位,使從一般形狀的部位起朝向接合部653壁厚逐漸變薄,以便能夠按照圖23 — 2 Cd)所示將雄側連接部651和雌側連接部652彎折。即,在圖23 — 2 (c)所示的狀態下,雄側連接部651和雌側連接部652是在一個薄板狀的部位的中央部形成有接合部653成為底部的V槽的形狀。並且,雄側部件610與雄側連接部651的接合部位相比一般形狀的部位也被成形為薄壁,從而雄側連接部651能夠容易任意改變相對於雄側部件610的角度。同樣,雌側部件620與雌側連接部652的接合部位相比一般形狀的部位也被成形為薄壁,從而雌側連接部652能夠容易任意改變相對於雌側部件620的角度。在雄側部件610和雌側部件620分別設有當雄側部件610的突出部611插入到雌側部件620的接受部621而相接合時、與另一個部件相對置的側面。下面,將雄側部件610的側面稱為雄側側面615,將雌側部件620的側面稱為雌側側面625。並且,當雄側部件610的突出部611插入到雌側部件620的接受部621而使兩者相接合時,該插座600的一對連接部650被收納於插座600的外周面的內側(圖23 — I (b)的狀態)。即,在雄側部件610的雄側側面615的貫通孔605的上方部位設有雄側連接部凹部615c,在雌側部件620的雌側側面625的貫通孔605的下方部位設有雌側連接部凹部625c,一對連接部650被收納於由雄側連接部凹部615c和雌側連接部凹部625c形成的空間中。雄側部件610的突出部611具有從雄側側面615向雌側部件620側橫向延伸的橫向部位611a,在橫向部位611a的末端形成有相對於橫向而向下方傾斜的傾斜面611b、和朝向上方的從傾斜面611b的末端的高度位置到橫向部位611a的下表面的垂直面611c。並且,在雄側部件610的下表面中設置突出部611的部位的周圍設有凹部611d。雌側部件620的接受部621由從雌側部件620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的下方部位(未圖示)、和從該下方部位的下端部起向雄側部件610側橫向延伸的橫向部位621a構成。在橫向部位621a的末端形成有相對於橫向而向上方傾斜的傾斜面621b、和朝向下方的從傾斜面621b的末端的高度位置到橫向部位621a的上表面的垂直面621c。並且,在雌側部件620的下表面中設置接受部621的部位的周圍設有凹部621d。並且,雄側部件610的突出部611被插入到雌側部件620的接受部621的橫向部位621a與下表面之間,由此雄側部件610和雌側部件620相接合。雄側部件610和雌側部件620是一對分割部件的一例,在相接合的狀態下,雄側部件610的突出部611的垂直面611c和雌側部件620的接受部621的垂直面621c相接觸,由此抑制雄側部件610相對於雌側部 件620的旋轉移動,能夠保持接合狀態。在雄側部件610和雌側部件620相接合的狀態下,插座600的外周面601的形狀基本呈大致橢圓柱狀,在其內部的中央部形成有貫通孔605,以便多個電線310以及被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通過。貫通孔605的截面形狀大致呈正圓,並且長度方向的形狀形成為使護孔環320側的端部的孔方向即一個方向605a、和與護孔環320相反側的端部的孔方向即另一個方向605b交叉。在本實施方式中形成為使一個方向605a和另一個方向605b垂直。S卩,在一個方向605a是與連通孔方向(電線孔方向)相同的方向、並設為水平方向的情況下,另一個方向605b是朝向下方的方向。並且,貫通孔605以從一個端部一直到另一個端部都朝向與另一個端部側相反的一側、然後朝向另一個端部側的方式彎曲成「 < 」狀。附帶地講,貫通孔605彎曲成為在與外殼140外部的電線310的朝向相反的方向上凸出的隆起形狀。貫通孔605由雄側部件610中的從雄側側面615向內側凹陷的雄側貫通孔凹部605c、和雌側部件620中的從雌側側面625向內側凹陷的雌側貫通孔凹部605d構成。並且形成為在雄側部件610和雌側部件620相接合的狀態下,雄側部件610的雄側側面615以及雌側部件620的雌側側面625與貫通孔605的孔中心不一致,這些雄側側面615和雌側側面625形成為相比貫通孔605的孔中心更靠近雄側部件610側。因此,雌側部件620的雌側貫通孔凹部605d的大小(區域)大於雄側部件610的雄側貫通孔凹部605c大小(區域)。並且,關於雄側部件610的雄側貫通孔凹部605c以及雌側部件620的雌側貫通孔凹部605d的周圍的壁,在雄側部件610和雌側部件620中的貫通孔605的下側部位設有彎曲成銳角的銳角部600a,以便使貫通孔605彎曲成「〈」狀。插座600在柱方向的一個端面(護孔環320側的端面)側,在橢圓長邊方向的兩側設有兩個月牙柱部632,該月牙柱部632從該端面向柱方向的外側突出成月牙柱狀,並且在橢圓長邊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從該端面凹陷成圓柱狀的圓柱部633。在雄側部件610和雌側部件620分別設有各一個月牙柱部632。圓柱部633由雄側部件610的從柱方向的一個端面向內側凹陷的雄側圓柱部凹部633a、和雌側部件620的從柱方向的一個端面向內側凹陷的雌側圓柱部凹部633b構成。插座600的橢圓柱狀的外周面601的大小與第2外殼160的形成連通孔161的內側連通孔161a的周圍壁163的內周面的大小相同或者稍小。在橢圓柱狀的外周面601的另一個端部(與護孔環320相反側的端部),在雄側部件610和雌側部件620分別設有各兩個突出部635,該突出部635向橢圓柱狀的外周面601外側橫向突出。並且,在插座 600的與護孔環320相反側的端部設有引導部636,用於向另一個方向605b引導被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引導部636是覆蓋貫通孔605的從彎曲成「 < 」狀後的部位到另一個端部的部位的周圍的壁,由雄側部件610的雄側引導部636a和雌側部件620的雌側引導部636b構成。並且,在雄側部件610的雄側引導部636a設有向貫通孔605的孔中心側突出的突出部636c,以便縮小貫通孔605的通路面積。並且,在雄側引導部636a和雌側引導部636b分別設有當雄側部件610和雌側部件620相接合時嵌合的凹部636d和凸部636e。附帶地講,雄側部件610的雄側引導部636a的突出部636c是指從形成貫通孔605的壁面向貫通孔605的孔中心側突出的部位,其末端的截面形狀是如圖24所示的圓弧狀。並且,將與該突出部636c的末端相對置的雌側引導部636b的形成貫通孔605的壁面、與該突出部636c的末端之間的半徑方向的間隙,設定成為與電線310的大小大致相同。因此,插座600在雄側部件610和雌側部件620相接合時以如下方式按壓電線310,即利用雄側引導部636a的突出部636c的末端和雌側引導部636b的形成貫通孔605的壁面,將被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排列於圓周方向上。這樣,雄側部件610的突出部636c和雌側引導部636b的形成貫通孔605的壁面,作為利用外殼140的連通孔161的外部來按壓電線310的按壓部發揮作用。並且,在護孔環320側的端部與雄側部件610的設置突出部636c的部位(按壓部)之間的貫通孔605的孔的大小形成為大於4根電線310的大小、並且大於將多個電線310綑紮起來的狀態下的第2線套380的外形。因此,被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4根電線310容易在貫通孔605內移動。並且,在雄側側面615和雌側側面625中的護孔環320側的部位,設有當雄側部件610和雌側部件620相接合時嵌合的凸部615a和凹部625a。通過凸部615a和凹部625a的嵌合,在雄側部件610和雌側部件620相接合時,抑制雄側部件610和雌側部件620相互在雄側側面615和雌側側面625的面方向上偏離。插座600在長邊方向的兩端部設置鉤部690,該鉤部690在貫通孔605的一個方向605a上從橢圓柱狀的外周面601的柱方向的一個端部(護孔環320側的端部)向突出部635側突出,並且在長邊方向上進行彈性變形。即,在雄側部件610和雌側部件620分別設有各一個鉤部690。鉤部690形成為使其外側的面沿著橢圓柱狀的外周面601。並且,鉤部690具有傾斜面691,其以從橢圓柱狀的外周面601向外側突出的方式相對於連通孔方向而傾斜;以及垂直面692,其是從傾斜面691的末端與長邊方向平行地朝向長邊方向內側的面、即與連通孔方向垂直的面。並且,在傾斜面691的始端與上述一個端部之間形成有兩個長孔693,以便使傾斜面691以及垂直面692容易在長邊方向上進行彈性變形。並且,在插座600的各個鉤部690的周圍形成有鉤部用凹部645,該鉤部用凹部645凹陷成即使鉤部690彈性變形了期望量也不會發生幹擾。並且,在形成鉤部用凹部645的插座主體的側面上,從護孔環320側起在電線孔方向上依次排列設置向貫通孔605側凹陷的凹部即突起用凹部(未圖示)、變形用凹部645a、彎曲部用凹部645b。以上這樣構成的插座600在雄側部件610的突出部611和雌側部件620的接受部621沒有接合時,使貫通孔605敞開(圖23 — 2 (c)的狀態)。在該狀態下,能夠將被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從橫向壓入雌側部件620的雌側貫通孔凹部631b中。然後,在通過雄側部件610的突出部611插入雌側部件620的接受部621而接合時,貫通孔605閉合。此時,被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被在雄側部件610的雄側引導部636a設置的突出部636c按壓。並且,此時利用雄側引導部636a的突出部636c的末端和雌側引導部636b的形成貫通孔605的壁面按壓電線310,使得將第2線套380內的4根電線310排列於圓周方向上,因而能夠抑制由於電線310被強力按壓而使得電線310斷線。並且,以上這樣構成的線束組件300以如下方式來進行組裝。即,首先,向形成於護孔環320的多個電線孔323中分別插入電線310。然後,在護孔環320的圓筒部322的內側塗敷粘接劑進行定位,使得多個電線310相對於護孔環320不動。並且,利用第I線套370以及第2線套380將多個電線310綑紮起來。並且,將利用第I線套37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的末端與第I連接器350連接,將利用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的末端與第2連接器360連接。
並且,將利用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從橫向壓入未接合狀態的插座600的雌側部件620的雌側貫通孔凹部605d中。此時,將利用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以沿著貫通孔605的形狀的方式壓入,使多個電線310從貫通孔605的另一個端部彈出。另外,也可以在將利用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的末端與第2連接器360連接之前,將利用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壓入雌側部件620的雌側貫通孔凹部605d中。另外,以如下方式將該線束組件300組裝於電動助力轉向裝置100。S卩,在第I外殼150以及第2外殼160上組裝第I旋轉軸110、第2旋轉軸120、檢測裝置10等,在組裝第3外殼170之前的狀態下,從第I連接器350側通過形成於第2外殼160的連通孔161。然後,將護孔環320的突起324嵌合成與連通孔161的內周面接觸,並且逐漸壓入護孔環320以及插座600,直至插座600的鉤部690嵌入形成於第2外殼160的凹部162。當將插座600插入連通孔161時,鉤部690的傾斜面691與第2外殼160的連通孔161周圍的壁接觸而發生彈性變形,然後更深地插入而使傾斜面691嵌入第2外殼160的凹部162,由此從變形狀態恢復。護孔環320的橢圓柱部321的配置圓筒部322的一側的面被插座600的月牙柱部632按壓,由此使護孔環320克服與連通孔161周圍的壁163之間產生的摩擦力向內側移動。這樣就將護孔環320以及插座600安裝於第2外殼160。然後,將使用圖14說明的防脫部件336、使用圖17說明的防脫部件430或者使用圖20說明的防脫部件530插入到鉤部用凹部645中。並且,將第I連接器350插入到在扁平電纜套60的內側設置的連接端子62,將第2連接器360插入到E⑶200的端子。另一方面,在拆卸線束組件300時,從扁平電纜套60的端子卸下第I連接器350,之後,拔出防脫部件(336、430、530中任意一方),並且,使插座600的鉤部690從第2外殼160的外側向內側彈性變形,同時向近前方牽拉鉤部690,由此即可從第2外殼160的連通孔161中卸下護孔環320以及插座600。然後,從第2外殼160的連通孔161中拔出第I連接器350而卸下線束組件300。
在以上這樣構成的被安裝於第2外殼160的線束組件300中,在護孔環320嵌合於第2外殼160時,主要利用護孔環320的突起324將外殼140內部密封。並且,護孔環320的突起324被按壓在第2外殼160的連通孔161的周圍壁163上,由此突起324進行彈性變形使得電線孔323的直徑縮小,能夠更強力地保持多個電線310。並且,多個電線310通過在護孔環320的圓筒部322的內側塗敷的粘接劑而被粘接。並且,通過插座600的貫通孔605的被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在插座600的內部被彎曲成「 < 」狀,在外殼140的外側向與電線孔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下方伸出。並且,被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在外殼140的外部,被在雄側部件610的雄側引導部636a設置的突出部636c按壓。在這樣進行組裝後,即使是力量從外殼140的外側作用於被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時,該力量也很難傳遞到護孔環320保持電線310的部位(電線保持部),從而抑制電線310相對於護孔環320移動。例如,即使被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在外殼140的外側被向軸方向的一個端部方向(在圖I中為下方向)拉伸時,由於電線310被插座600的雄側部件610的突出部636c按壓,因而電線310相對於插座600移動困難。並且,即使是電線310相對於插座600向軸方向的一個端部方向(在圖I中為下方向)移動時,由於在插座600的內部, 電線310被插座600的銳角部600a按壓,因而該力量很難傳遞到護孔環320保持電線310的部位。另外,護孔環320的圓筒部322的半徑方向的大小被設定成為使在與插座600的月牙柱部632以及圓柱部633的內表面之間空出間隙,並且在圓筒部622的電線孔方向上具有圓柱部633,因而允許進行彈性變形使得護孔環320的電線孔323的直徑縮小、且在電線孔方向上增大。並且,防脫部件(336、430、530中的任意一個)被插入到鉤部用凹部645中,因而抑制插座600的鉤部690向內側變形。並且,插座600的鉤部690的垂直面692與第2外殼160的凹部162的垂直面162a接觸,由此抑制插座600及護孔環320從第2外殼160脫落。因此,即使是力量從外殼140的外側作用於被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多個電線310時,護孔環320也很難從連通孔161脫落,因而抑制電線310從第I連接器350脫落,抑制第I連接器350所插入的連接端子62折斷。並且,如上所述,被第2線套380綑紮起來的4根電線310在插座600中的、護孔環320側的端部與在雄側部件610設有突出部636c的部位(按壓部)之間,容易在貫通孔605內移動。因此,在護孔環320的電線保持部與插座600的按壓部之間電線310的圓周方向的相位偏移的狀態(扭轉的狀態)下裝配線束組件300,即使是在該狀態下將多個電線310安裝於第2外殼160時,電線310的圓周方向的相位偏移也在護孔環320的電線保持部與插座600的按壓部之間被消除。因此,即使是在電線310扭轉的狀態下進行了組裝,也能夠抑制扭轉狀態下的電線310為了消除扭轉狀態而使護孔環320移動導致的護孔環320與第2外殼160之間的密封性惡化。並且,能夠緩解扭轉狀態下的電線310想要消除扭轉狀態的力量對護孔環320的電線保持部造成的影響,能夠抑制電線310相對於護孔環320移動。並且,通過採用使用圖20說明的防脫部件530,具有以下優點。S卩,防脫部件530的護套部550的平板狀部551能夠抑制水等液體從第2外殼160的形成連通孔161的周圍壁163與插座600之間的間隙進入。並且,防脫部件530的護套部550的引導部護套部552能夠抑制水等液體從插座600的雄側部件610的雄側引導部636a與雌側部件620的雌側引導部636b之間的間隙 進入。
權利要求
1.一種相對角度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該相對角度檢測裝置具備 傳感器,其被收納於形成有連通內外的連通孔的外殼內,輸出與彼此同軸配置的兩個旋轉軸的相對旋轉角度對應的電信號; 電線,其將從所述傳感器輸出的電信號傳送給配置在所述外殼外的裝置; 電線保持部件,其嵌合於所述外殼的所述連通孔中,保持所述電線;以及 外側部件,其配置於所述外殼的所述連通孔中的比所述電線保持部件更外側的部位, 所述外側部件具有能夠沿與孔方向交叉的方向進行分割的一對分割部件,使所述電線在該一對分割部件的內部通過並利用該一對分割部件進行按壓,由此將該外殼外的該電線的朝向變更為與該孔方向交叉的方向,所述孔方向是形成於所述外殼的所述連通孔的方向。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相對角度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一對分割部件的內部的所述電線的通路在所述連通孔的孔方向上的形狀,是在與所述外殼外的該電線的朝向相反的方向上凸出的隆起形狀。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相對角度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一對分割部件具有凸部,該凸部嵌入從所述外殼上形成的所述連通孔的表面凹陷的凹部中。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相對角度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一對分割部件的所述凸部被設置成為能夠在與該一對分割部件的分割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的兩端部分別沿該交叉方向進行彈性變形, 所述相對角度檢測裝置還具有變形抑制部件,其在該凸部嵌合於所述外殼的所述凹部中的狀態下配置於該凸部的內側而抑制該凸部的彈性變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相對角度檢測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變形抑制部件的變形抑制部和護套部是一體成形的,在所述一對分割部件的所述凸部嵌合於所述外殼的所述凹部中的狀態下,該變形抑制部被配置於該凸部的內側而抑制該凸部的彈性變形,該護套部覆蓋該外殼中的形成所述連通孔的周圍的壁與所述外側部件之間的間隙。
6.一種電動助力轉向裝置,其特徵在於,該電動助力轉向裝置具備 傳感器,其輸出與彼此同軸配置的兩個旋轉軸的相對旋轉角度對應的電信號; 外殼,其收納所述傳感器,並且形成有連通內外的連通孔; 電線,其將從所述傳感器輸出的電信號傳送給配置在所述外殼外的裝置; 電線保持部件,其嵌合於所述外殼的所述連通孔中,保持所述電線;以及 外側部件,其配置於所述外殼的所述連通孔中的比所述電線保持部件更外側的部位, 所述外側部件具有能夠沿與孔方向交叉的方向進行分割的一對分割部件,使所述電線在該一對分割部件的內部通過並利用該一對分割部件進行按壓,由此將該外殼外的該電線的朝向變更為與該孔方向交叉的方向,所述孔方向是形成於所述外殼的所述連通孔的方向。
全文摘要
一種相對角度檢測裝置和電動助力轉向裝置。相對角度檢測裝置具備相對角度傳感器(30),其被收納於形成有連通內外的連通孔(161)的外殼(140)內,輸出與兩個旋轉軸的相對旋轉角度對應的電信號;電線(310),其將從傳感器(30)輸出的電信號傳送給在外殼(140)外部配置的ECU(200);護孔環(320),其嵌合於連通孔(161)中,保持電線(310);以及插座(330),其配置於連通孔(161)中的護孔環(320)的外側部位,插座(330)具有能夠在與連通孔(161)的孔方向交叉的方向進行分割的下側部件(340)和上側部件(331),使電線(310)在下側部件(340)和上側部件(331)的內部通過並利用下側部件(340)和上側部件(331)進行按壓,由此將外殼(140)外部的電線(310)的朝向變更為與孔方向交叉的方向。
文檔編號G01B7/30GK102798338SQ201210144748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0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23日
發明者濱口雄亮, 濱洋平, 羽田功一 申請人:株式會社昭和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