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燒焦模具流道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16 13:19:40 1
一種防燒焦模具流道機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燒焦模具流道機構,包括有流道,其特徵在於:在兩個流道相交處內壁上設有過渡圓角,在所述流道上設有防燒焦機構。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加工方便,能有效防止注塑燒焦現象的防燒焦模具流道機構。
【專利說明】一種防燒焦模具流道機構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燒焦模具流道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模具流道加工後一般不做任何處理。這樣往往會產生流道頂針頂出困難,產品填充壓力大,產品表面達不到要求等問題。因為流道和流道相交處的尖角在填充時會產生很大的阻力,讓注塑壓力損失嚴重;有多級流道時,膠料到達產品型腔的路線較長,往往會產生燒焦現象。
[0003]故此,現有的流道結構有待於進一步完善。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加工方便,能有效防止注塑燒焦現象的防燒焦模具流道機構。
[000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方案:
[0006]一種防燒焦模具流道機構,包括有流道,其特徵在於:在兩個流道相交處內壁上設有過渡圓角,在所述流道上設有防燒焦機構。
[0007]如上所述的一種防燒焦模具流道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防燒焦機構為包括設在流道末端的排氣槽。
[0008]如上所述的一種防燒焦模具流道機構,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排氣槽內設有封堵件。
[0009]如上所述的一種防燒焦模具流道機構,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過渡圓角的角度為30-60。。
[0010]綜上所述,本發明相對於現有技術其有益效果是:
[0011]本發明結構簡單,在流道交匯處內壁上設有過渡圓角,效保證膠料在填充時平滑流動,將注塑壓力損失降到最小;在每條流道的末端開設排氣槽,能讓填充時流道內的空氣可以順利排出,從而不會產生燒焦現象,產品的表面質量也大幅提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發明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0014]如圖1所示的一種防燒焦模具流道機構,包括有流道1,在兩個流道I相交處內壁上設有過渡圓角2,在所述流道I上設有防燒焦機構3。
[0015]本發明中所述防燒焦機構3包括設在流道I末端的排氣槽4。
[0016]本發明中在所述排氣槽4內設有封堵件。
[0017]本發明中在所述過渡圓角2的角度為30-60°。[0018]本發明結構簡單,在流道交匯處內壁上設有過渡圓角,效保證膠料在填充時平滑流動,將注塑壓力損失降到最小;在每條流道的末端開設排氣槽,能讓填充時流道內的空氣可以順利排出,從而不會產生燒焦現象,產品的表面質量也大幅提高。
[0019]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以及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防燒焦模具流道機構,包括有流道(1),其特徵在於:在兩個流道(I)相交處內壁上設有過渡圓角(2 ),在所述流道(I)上設有防燒焦機構(3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燒焦模具流道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防燒焦機構(3)包括設在流道(I)末端的排氣槽(4),在所述排氣槽(4)內設有封堵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燒焦模具流道機構,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過渡圓角(2)的角度為30-60°。
【文檔編號】B29C45/27GK103737825SQ201310744136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7日
【發明者】董功佔 申請人:中山市利群精密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