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襯砌臺車的注漿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6 00:56:40 1

本發明涉及襯砌臺車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襯砌臺車的注漿裝置。
背景技術:
襯砌臺車是隧道施工過程二次襯砌中必須使用的專用設備,用於對隧道內壁的砼襯砌施工。臺車拱頂灌漿裝置安裝在臺車頂模底部,在隧道襯砌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因防水板脫落、堵管、以及人為判釋錯誤等原因,常會出現拱頂襯砌局部厚度不足現象,存在脫空、空洞、開裂等質量缺陷。由於這種空隙缺陷的存在,又增加圍巖鬆弛、增大襯砌荷載、增加地表下沉的可能性,因此,必須儘量避免這種空隙缺陷。
目前注漿裝置通常採用插板或者旋轉的平面板實現灌漿口的啟閉,該種板式的封堵結構啟閉容易受到混凝土的幹擾,啟閉速度慢,且封堵的嚴密性差,封堵面易存在臺階或空隙。襯砌混凝土厚度通常為40-60cm,由於較大的混凝土自身重力,模內混凝土常從灌漿裝置的灌注管迅速流出。一旦封堵不及、不嚴密時或者不合理,將會加劇混凝土的流出,在灌注口處形成漏鬥,脫空或空洞將進一步加大。為提高鐵路隧道襯砌質量,避免隧道拱頂出現空洞,防止鐵路運營過程中出現隧道拱頂混凝土掉塊現象,確保鐵路隧道運營安全,急需對現行襯砌臺車進行必要的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了啟閉方便快速,封堵可靠,封堵面平整,施工質量高的襯砌臺車的注漿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襯砌臺車的注漿裝置,設置於襯砌臺車頂模灌漿口下部;包括固定安裝於頂模灌漿口下部的導向殼體,以及轉動設置於導向殼體內的閥體,以及驅動閥體轉動的驅動機構;所述導向殼體包括兩塊對稱安裝於頂模灌漿口下部兩側的腹板,安裝於頂模灌漿口下部一端且連接兩腹板的弧形端板,以及設置於弧形端板上的注漿連接管;所述閥體呈扇形,其外弧面端與弧形端板內面貼合,其圓心端與兩腹板鉸接;所述閥體的轉軸與弧形端板的圓心重合,且閥體朝向灌漿口一側的端面的面型參數與頂模面型參數一致;當閥體向上轉動關閉後,其朝向灌漿口一側的端面嵌入灌漿口內,其外弧面端封閉弧形端板上的注漿連接管;當閥體向下轉動開啟後,其朝向灌漿口一側的端面位於弧形端板上的注漿連接管的下部,灌漿口及注漿連接管連通。
優選的是,所述驅動機構包括一端與閥體下部鉸接的第一螺杆,一端與頂模鉸接的第二螺杆,以及螺紋連接第一螺杆螺紋端及第二螺杆螺紋端構成伸縮機構的螺紋管套;所述螺紋管套兩端的螺紋方向相反。
優選的是,所述螺紋管套的中部設置夾持部、插接孔或者扳柄。
優選的是,所述第一螺杆通過連接耳與閥體連接,所述第二螺杆通過連接耳與頂模連接。
優選的是,所述驅動機構為花籃螺母或伸縮缸。
優選的是,所述注漿連接管管口處設置有管箍。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的封堵板與模板的弧面一致,通過合理設置,其啟閉快速方便,在關閉過程中可有效封堵混凝土,避免混凝土流出及滲漏,確保襯砌混凝土厚度一致。且其在關閉後,可保證封堵面平整,避免襯砌混凝土形成階梯或縫隙,確保成型質量。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安裝於頂模上的局剖結構示意圖,其中閥體處於關閉狀態。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圖1的局剖仰視圖。
圖4為閥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導向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閥體及導向殼體組裝的結構示意圖,其中閥體處於關閉位置。
圖7為閥體及導向殼體組裝的結構示意圖,其中閥體處於打開位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付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圖1-7所示襯砌臺車的注漿裝置,設置於襯砌臺車頂模40灌漿口下部;包括固定安裝於頂模40灌漿口下部的導向殼體1,以及轉動設置於導向殼體1內的閥體2,以及驅動閥體2轉動的驅動機構3;所述導向殼體1包括兩塊對稱安裝於頂模40灌漿口下部兩側的腹板11,安裝於頂模40灌漿口下部一端且連接兩腹板11的弧形端板12,以及設置於弧形端板12上的注漿連接管13;所述閥體2呈扇形,其外弧面端21與弧形端板12內面貼合,其圓心端與兩腹板11鉸接;所述閥體2的轉軸與弧形端板12的圓心重合,且閥體2朝向灌漿口一側的端面22的面型參數與頂模40面型參數一致;當閥體2向上轉動關閉後,其朝向灌漿口一側的端面22嵌入灌漿口內,其外弧面端21封閉弧形端板12上的注漿連接管13;當閥體2向下轉動開啟後,其朝向灌漿口一側的端面22位於弧形端板12上的注漿連接管13的下部,灌漿口及注漿連接管13連通。
所述驅動機構3包括一端與閥體2下部鉸接的第一螺杆31,一端與頂模40鉸接的第二螺杆32,以及螺紋連接第一螺杆31螺紋端及第二螺杆32螺紋端構成伸縮機構的螺紋管套33;所述螺紋管套33兩端的螺紋方向相反,實現第一螺杆及第二螺杆反向運動,進而驅動閥體旋轉啟閉。
所述螺紋管套33的中部設置插接孔,便於工具的插入旋擰,顯然也可以在螺紋套管上設置便於工具夾持的夾持部,或者扳柄等便於螺紋管套33旋轉的機構。
所述第一螺杆31通過連接耳與閥體2連接,所述第二螺杆32通過連接耳與頂模40連接。
所述注漿連接管13管口處設置有管箍14,便於注漿連接管的快速連接。
顯然,所述驅動機構3還可以採用其它驅動機構3,如花籃螺母或伸縮缸。
閥體在轉動過程中,其外弧面端21相應兩側始終與導向殼體兩側的腹板液密封接觸,而其朝向灌漿口一側的端面22處於導向殼體內時,該端面22相應兩側也與導向殼體兩側的腹板液密封接觸。閥體打開後,閥體朝向灌漿口一側的端面22、外弧面端21、弧形端板12及兩腹板構成注漿通道,混凝土漿從注漿連接管進入注漿通道並從注漿口流出;閥體關閉後,閥體朝向灌漿口一側的端面22嵌入注漿口並將其封閉,確保注漿口處連接縫平整;而其外弧面端21則封閉注漿連接管與弧形端板12的連接處,有效的確保混凝土流出,且在閥體關閉過程中,閥體朝向灌漿口一側的端面22可將導向殼體內的混凝土向注漿口處推擠,確保注漿口處建築厚度符合要求。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