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行星系統三檔變速器的製造方法
2023-09-17 09:36:25
雙行星系統三檔變速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行星系統三檔變速器,包括串聯的一級行星輪系和二級行星輪系,控制系統用於控制使一級行星輪系和二級行星輪系整體剛性傳動輸出、控制一級行星輪系或二級行星輪系單獨作為行星輪系輸出以及控制一級行星輪系和二級行星輪系均作為行星輪系串聯輸出,本實用新型實現雙行星系統的串聯輸出、一個行星系統輸出或者雙行星剛性傳動輸出,達到較大的傳動比變化範圍,具有較好的運動環境適應能力;變速器結構簡單,並且傳動效率較高,具有結構緊湊、體積小、質量小、承載能力大、傳遞功率範圍及傳動範圍大、運行噪聲小、效率高及壽命長等優點,使得安裝後佔用較小的空間,本結構的三檔變速器更能適用於小型機動車。
【專利說明】雙行星系統三檔變速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動車部件,特別涉及一種雙行星系統三檔變速器。
【背景技術】
[0002]機動車分為電動車(兩輪、三輪和電動汽車)和以發動機為動力的車輛,變速器是機動車的必要設備,能夠根據行駛阻力和行車速度調整輸出動力,使能量消耗達到最佳。現有技術中,為了配合動力及轉速的輸出,變速器較多的採用多檔結構,通過離合器、同步器以及齒輪嚙合結構,形成多組齒輪的切換嚙合,以保證不同的轉速和扭矩輸出。
[0003]由於現有技術的變速器多以齒輪嚙合為主,通過撥叉驅動同步器切換;齒輪箱整體結構布置複雜,體積較大;特別是對於三檔以上的變速器結構,結構顯得尤為凌亂複雜,並且傳動效率較低,能量消耗較多,不利於節能環保,更不適用於小型機動車輛應用。
[0004]現有技術中,為解決上述問題,也出現了一些利用行星輪系形成變速器的結構,但由於布置以及控制的問題,零部件較多,結構複雜,依然存在上述問題。
[0005]因此,需要一種變速器,具有簡單的結構,並且傳動效率較高,體積小,使得安裝後佔用較小的空間,適用於小型機動車,具有較大的傳動比範圍,具有較好的運動環境適應能力。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行星系統三檔變速器,具有簡單的結構,並且傳動效率較高,體積小,使得安裝後佔用較小的空間,適用於小型機動車,具有較大的傳動比範圍,具有較好的運動環境適應能力。
[0007]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行星系統三檔變速器,包括一級行星輪系、二級行星輪系和控制系統,所述一級行星輪系和二級行星輪系串聯;
[0008]所述控制系統用於控制使一級行星輪系和二級行星輪系整體剛性傳動輸出、控制一級行星輪系或二級行星輪系單獨作為行星輪系輸出以及控制一級行星輪系和二級行星輪系均作為行星輪系串聯輸出。
[0009]進一步,所述一級行星輪系的太陽輪I為動力輸入端,一級行星輪系的行星架I與二級行星輪系的太陽輪II傳動配合,二級行星輪系的行星架II用於輸出動力;
[0010]進一步,所述控制系統包括離合器A、離合器B和離合器C,所述離合器C可固定鎖緊二級行星輪系的內齒圈II,離合器A、內齒圈I和離合器B傳動連接,離合器A可鎖緊並與太陽輪I傳動配合,離合器B可鎖緊並與內齒圈II傳動配合;
[0011]進一步,所述離合器A與太陽輪分離、離合器B鎖緊內齒圈II且離合器C鎖緊內齒圈II,則一級行星輪系的內齒圈I被鎖緊,一級行星輪系和二級行星輪系分別作為行星輪系串聯輸出;
[0012]或者,所述離合器A鎖緊太陽輪1、離合器B與內齒圈II分離,離合器C鎖緊內齒圈II,則一級行星輪系整體剛性傳動,二級行星輪系作為行星輪系輸出;[0013]或者,所述離合器A鎖緊太陽輪1、離合器B鎖緊內齒圈II且離合器C與內齒圈II分離,則一級行星輪系和二級行星輪系整體作為剛性傳動輸出。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雙行星系統三檔變速器,採用雙行星繫結構,並利用控制系統進行簡單控制,即實現雙行星系統的串聯輸出、一個行星系統輸出或者雙行星剛性傳動輸出,達到較大的傳動比變化範圍,具有較好的運動環境適應能力;變速器結構簡單,並且傳動效率較高,具有結構緊湊、體積小、質量小、承載能力大、傳遞功率範圍及傳動範圍大、運行噪聲小、效率高及壽命長等優點,使得安裝後佔用較小的空間,本結構的三檔變速器更能適用於小型機動車;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並不僅僅應用於三檔變速器,可根據需要將本實用新型多個進行組合,比如應用本發明兩組串聯,或者增加一個行星輪系,則形成多檔變速器,更好地實現節能降耗且優化機動車行駛的目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下面接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雙行星系統三檔變速器,包括一級行星輪系、二級行星輪系和控制系統,所述一級行星輪系和二級行星輪系串聯;當然,一級行星輪系包括內齒圈I 1、行星輪I 2、太陽輪I 4和行星架I 3,二級行星輪系包括內齒圈II 5、行星輪II 6、太陽輪II 8和行星架II 7 ;一級行星輪系和二級行星輪系串聯指的是兩個行星輪系依次連接而輸出動力,而不是並列輸出;
[0018]所述控制系統用於控制使一級行星輪系和二級行星輪系整體剛性傳動輸出、控制一級行星輪系或二級行星輪系單獨作為行星輪系輸出以及控制一級行星輪系和二級行星輪系均作為行星輪系串聯輸出;控制系統可以為手動控制系統或自動控制,通過各種機械手段控制一級行星輪系和二級行星輪系的太陽輪、行星輪和內齒圈之間的關係,達到上述技術效果。
[0019]本實施例中,所述一級行星輪系的太陽輪I 4為動力輸入端,一級行星輪系的行星架I 3與二級行星輪系的太陽輪II 8傳動連接,二級行星輪系的行星架II 7用於輸出動力;形成串聯的輸出結構,更利於變速器的整體布置;傳動配合可以是剛性連接、花鍵連接等常規的機械傳動連接方式。
[0020]本實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統包括離合器A、離合器B和離合器C,所述離合器C可固定鎖緊二級行星輪系的內齒圈II 5,當然,也可分離實現互不幹擾;離合器A、內齒圈I I和離合器B傳動連接,即離合器A、B固定安裝或在圓周方向固定安裝於內齒圈I 1,形成傳動連接,可以是剛性連接、花鍵連接等常規的機械傳動連接方式;離合器A可鎖緊並與太陽輪I傳動配合,即鎖緊後形成傳動配合,當然,也可分離實現互不幹擾;離合器B可鎖緊並與內齒圈II傳動配合,即鎖緊後形成傳動配合,當然,分離後則互不幹擾;離合器A、離合器B和離合器C均可為自動離合器或者手動離合器,並不影響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通過離合器的控制實現一級行星輪系和二級行星輪系的不同方式的組合輸出,結構簡單緊湊,並實現較大的傳動比範圍;與現有的行星輪系變速器輸出相比,更能適用於駕駛環境較為惡劣的環境,以保證車輛的使用靈活性;固定鎖緊指的是相對於轉動件來說,能夠形成固定,比如離合器C固定安裝於箱體,鎖緊內齒圈II後,內齒圈II即固定;而離合器A和離合器C,則是鎖緊後不會固定於箱體,而是與其鎖定的部件隨動;離合器的鎖緊即為通常的離合器接合;
[0021]本實施例中,所述離合器A與太陽輪分離、離合器B鎖緊內齒圈II且離合器C鎖緊內齒圈II 5,則一級行星輪系的內齒圈I I被鎖緊,一級行星輪系和二級行星輪系分別作為行星輪系串聯輸出;即一級行星輪系和二級行星輪系分別作為正常的行星輪系輸出動力,則變速器傳動比為I1=(Hk1).(l+k2),為最低檔輸出,適合於較大的行駛阻力的情況下使用,即重載或者較大坡路行駛;
[0022]當行駛阻力減小,車輛較輕快行駛時,所述離合器A鎖緊太陽輪I 4、離合器B與內齒圈II 5分離,離合器C鎖緊內齒圈II 5,則一級行星輪系整體剛性傳動,二級行星輪系作為行星輪系輸出;即一級行星輪系作為傳動連接,二級行星輪系作為正常的行星輪系輸出動力,則變速器傳動比為i2= (l+k2),為中間檔輸出,適合於稍大的行駛阻力和中等速度要求的情況下使用;
[0023]當行駛阻力進一步減小,車輛較為輕快時,所述離合器A鎖緊太陽輪1、離合器B鎖緊內齒圈II 5且離合器C與內齒圈II 5分離,則一級行星輪系和二級行星輪系整體作為剛性傳動輸出;此時一級行星輪系和二級行星輪系分別作為傳動件,變速器整體不具有變速效果,則變速器傳動比為i3=l,為高速檔,適合於平路並對速度要求較高的場合。
[0024]本實用新型的變速器具體檔位的離合器組合見下表:
[0025]
【權利要求】
1.一種雙行星系統三檔變速器,其特徵在於:包括一級行星輪系、二級行星輪系和控制系統,所述一級行星輪系和二級行星輪系串聯; 所述控制系統用於控制使一級行星輪系和二級行星輪系整體剛性傳動輸出、控制一級行星輪系或二級行星輪系單獨作為行星輪系輸出以及控制一級行星輪系和二級行星輪系均作為行星輪系串聯輸出;所述控制系統包括離合器A、離合器B和離合器C,所述離合器C可固定鎖緊二級行星輪系的內齒圈II,離合器A、內齒圈I和離合器B傳動連接,離合器A可鎖緊並與太陽輪I傳動配合,離合器B可鎖緊並與內齒圈II傳動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行星系統三檔變速器,其特徵在於:所述一級行星輪系的太陽輪I為動力輸入端,一級行星輪系的行星架I與二級行星輪系的太陽輪II傳動配合,二級行星輪系的行星架II用於輸出動力。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行星系統三檔變速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離合器A與太陽輪分離、離合器B鎖緊內齒圈II且離合器C鎖緊內齒圈II,則一級行星輪系的內齒圈I被鎖緊,一級行星輪系和二級行星輪系分別作為行星輪系串聯輸出; 或者,所述離合器A鎖緊太陽輪1、離合器B與內齒圈II分離,離合器C鎖緊內齒圈II,則一級行星輪系整體剛性傳動,二級行星輪系作為行星輪系輸出; 或者,所述離合器A鎖緊太陽輪1、離合器B鎖緊內齒圈II且離合器C與內齒圈II分離,則一級行星輪系和二級行星輪系整體作為剛性傳動輸出。
【文檔編號】F16H3/46GK203717808SQ201320651112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2日
【發明者】水韓民, 王吉龍 申請人:重慶隆旺機電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