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橫隔艙分段修割精度控制方法
2023-09-16 22:03:40 1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橫隔艙分段修割精度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船體製造精度控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於橫隔艙分段修割精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船舶工業的發展,如何進一步減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創造更多的效益,精度造船已被越來越多船廠所採納。橫隔艙下端修割不僅破壞板材坡口增加定位時間,焊接時還需反面碳爆,增加工作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於橫隔艙分段修割精度控制方法,通過搭載基準(內底板平面度)測量,搭載分段(橫隔艙下端平面度)測量,把橫隔艙下端修割的餘量放在橫隔艙上墩下端進行修割,使橫隔艙下端無修割。把下端餘量放在上墩下端修割,上墩下端沒有坡口修割後不影響焊接工作。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種用於橫隔艙分段修割精度控制方法,包括步驟一、橫隔艙下端平面度測量,具體如下①將橫隔艙槽形壁和下墩分段在門架上擺放至水平狀態;②以橫隔艙頂板中心點P1為原點,以中心線上另一點P2為X軸,建立直角坐標系;③對橫隔艙下口端面構件和橫隔艙下墩前壁板或後壁板交點和橫隔艙下墩前壁板、後壁板兩端端點進行測量,分別得出各點距原點P1在X軸上的長度L1 L2n,然後長度U L2n分別減去橫隔艙分段下口到槽形壁上口的理論長度L,即為該點偏差ALi AL2n,其中,當AL值為正,表示橫隔艙分段下口比理論值長,當AL值為負,表示橫隔艙分段下口比理論值短;④步驟③中測量的數據經過分析得到的偏差A L1 A L2n即為橫隔艙下端面平面度數據。步驟二、內底板平面度測量,具體如下①底部分段已搭載定位;②以基線為基準,測量底部分段內底板上橫隔艙下口對應點的高度D1 D2n,然後高度D1 D2n分別減去內底板到基線的理論高度H,即為該點高差AD1 AD2n,其中,當AD值為正,表示內底板高度比理論值高,當A D值為負,表示內底板高度比理論值底;③步驟②中測量的數據經過分析得到的高差AD1 AD2n即為內底板平面度數據。步驟三、數據對比,具體是將某點橫隔艙下端平面度測量值與內底板平面度測量值相加,所得的數值S即為該點應該割除的長度或空出的間隙,其中,S為正表示長度,S為負表示間隙。
ALjAD1=S1A L2+ A D2=S2......A L2n+A D2n=S2n步驟四、橫隔艙上墩下口的修割,具體步驟如下①判段S1 S2n中最小值是否小於一16_,如果是,則執行步驟②,否則,執行步驟③;②計算一16mm與S1 S2n中最小值的差值A S,將S1 S2n均加上A S ;③將S1 Sn中大於0的各點餘量值劃制到橫隔艙上墩艉端下口,將Sn+1 S2n中大於0的各點餘量值的1/3劃制到橫隔艙上墩艏端下口。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不破壞板材坡口,保證裝配質量。2、減少打磨、焊接後碳爆坡口的工作量。
圖1是橫隔艙朝艉面的示意圖。圖2是橫隔艙朝艏面的示意圖。圖3是橫隔艙下口對應內底板平面度測量點示意圖。圖4是橫隔艙側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來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但不應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種用於橫隔艙分段修割精度控制方法,包括步驟一、橫隔艙下端平面度測量(參見圖1和圖2)①將橫隔艙槽形壁和下墩分段在門架上擺放至水平狀態;②以橫隔艙頂板中心點P1為原點,以中心線上另一點P2為X軸,建立直角坐標系;③對橫隔艙下口端面構件和橫隔艙下墩前壁板或後壁板交點和橫隔艙下墩前壁板或後壁板兩端端點14個關鍵點進行測量,得出各點距原點P1的X長度L1 L14,再分別減去橫隔艙下口到槽形壁上口理論長度L,即為該點偏差ALi AL14,其中,當AL值為正,表示橫隔艙分段下口比理論值長,當AL值為負,表示橫隔艙分段下口比理論值短;④步驟③中測量的數據經過分析得到的偏差A L1 A L14即為橫隔艙下端面平面度數據。步驟二、內底板平面度測量(參見圖3):①底部分段已搭載定位;②用全站儀或水平儀測量橫隔艙下口對應的14個點,以基線為高度基準,得出各點距基線高度分別為D1 D14,再分別減去內底板到基線理論高度H,即為該點高差AD1 AD14,其中,當AD值為正,表示內底板高低比理論值高,當AD值為負,表示內底板高低比理論值底;
③步驟②中測量的數據經過分析得到的高差AD1 AD14即為內底板平面度數據。步驟三、數據對比將橫隔艙下口測量的AL廣AL14與對應的AD1- A D14相加,所得的數值S即為該點應該割除的長度或空出的間隙,其中,S為正表示長度,S為負表示間隙。A L1+ A D1=S1A L2+ A D2=S2......A L14+ A D14=S14步驟四、橫隔艙上墩下口的修割橫隔艙下墩下口艏端到艉端距離是橫隔艙上墩下口艏端到艉端距離的3倍,所以橫隔艙下口艏端的餘量值的1/3劃到橫隔艙上墩下口艏端(參見圖4)。①判段S1 S14中最小值是否小於一16_,如果是,則執行步驟②,否則,執行步驟
③;②計算一16mm與S1 S14中最小值的差值A S,將S1 S14均加上AS ;③將S1 S7中大於0的各點餘量值劃制到橫隔艙上墩艉端下口,將S8 S14中大於0的各點餘量值的1/3劃制到橫隔艙上墩艏端下口。經試用表明,本發明方法廣泛適用於由兩部分總組而成的橫隔艙,其中,一部分是槽形壁、橫隔艙下墩,另一部分是橫隔艙上墩、橫隔艙主甲板。本發明修割橫隔艙上墩不破壞橫隔艙下端坡口。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橫隔艙分段修割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橫隔艙下端平面度測量、內底板平面度測量、數據對比和橫隔艙上墩下口的修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橫隔艙分段修割的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橫隔艙下端平面度測量具體步驟如下 ①將橫隔艙槽形壁和下墩分段在門架上擺放至水平狀態; ②以橫隔艙頂板中心點P1為原點,以中心線上另一點P2為X軸,建立直角坐標系; ③對橫隔艙下口端面構件與橫隔艙下墩前壁板或後壁板的交點和橫隔艙下墩前壁板、後壁板的兩端端點進行測量,分別得出各點距原點P1在X軸上的長度L1 L2n,然後長度U L2n分別減去橫隔艙分段下口到槽形壁上口的理論長度L,即為該點偏差ALi AL2n,其中,當AL值為正,表示橫隔艙分段下口比理論值長,當AL值為負,表示橫隔艙分段下口比理論值短; ④步驟③中測量的數據經過分析得到的偏差ALi AL2n即為橫隔艙下端面平面度數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橫隔艙分段修割的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內底板平面度測量具體步驟如下 ①底部分段已搭載定位; ②以基線為基準,測量底部分段內底板上橫隔艙下口對應點的高度D1 D2n,然後將高度D1 D2n分別減去內底板到基線的理論高度H,即為該點高差ADi A D2n,其中,當AD值為正,表示內底板高度比理論值高,當AD值為負,表示內底板高度比理論值底; ③步驟②中測量的數據經過分析得到的高差AD1 AD2n即為內底板平面度數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橫隔艙分段修割的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數據對比具體步驟是將某點橫隔艙下端平面度測量值與內底板平面度測量值相加,所得的數值S即為該點應該割除的長度或空出的間隙,其中,S為正表示長度,S為負表示間隙。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橫隔艙分段修割的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橫隔艙上墩下口的修割的具體步驟如下 ①判段S1 S2n中最小值是否小於一16_,如果是,則執行步驟②,否則,執行步驟③; ②計算一16mm與S1 S2n中最小值的差值AS,將S1 S2n均加上A S ; ③將S1 Sn中大於O的各點餘量值劃制到橫隔艙上墩艉端下口,將Sn+1 S2n中大於O的各點餘量值的1/3劃制到橫隔艙上墩艏端下口。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於橫隔艙分段修割精度控制方法,包括橫隔艙下端平面度測量、內底板平面度測量、數據對比和橫隔艙上墩下口的修割。本發明修割橫隔艙上墩不破壞橫隔艙下墩坡口,保證裝配質量,減少打磨、焊接後碳爆坡口的工作量。
文檔編號B63B9/06GK103010405SQ201210541558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3日
發明者郝肖賓, 許大鵬, 黎翔 申請人: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