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支架的新型手機保護殼的製作方法
2023-09-16 20:24:45 4
一種帶支架的新型手機保護殼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產品衍生配件【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帶支架的新型手機保護殼。它包括套接在手機上的殼體,所述殼體的長邊側壁上開設有一缺位部,所述缺位部內嵌裝有一支撐杆,所述支撐杆的外形輪廓與缺位部的輪廓相吻合,所述支撐杆通過一設置於缺位部內的轉軸與殼體連接,所述轉軸與殼體的短邊側壁相平行。本實用新型在正常狀態下,可使支撐杆嵌裝在缺位部內並與殼體良好的融為一體,極大的提高了保護殼的外觀美觀;在使用狀態下,只需將支撐杆沿轉軸進行一定角度旋轉,即可實現殼體的傾斜放置,以便於進行手機內容的觀看;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市場推廣價值。
【專利說明】一種帶支架的新型手機保護殼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產品衍生配件【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帶支架的新型手機保護殼。
【背景技術】
[0002]手機保護殼是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必備品,其用於套裝在手機上,以防止手機被刮花或者在手機脫落後對其產生緩衝保護作用。而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手機的功能也越來越強大,現在大家可以通過手機來聽音樂、看電影、看視頻和看新聞等,但是我們在觀看視頻時,由於持續時間較長,拿手機的手會出現酸痛等不良狀況,不僅影響我們觀看節目,也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0003]針對上述情況,目前市面上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具有支架功能的手機保護殼,然而,此類手機保護殼卻普遍存在如下問題:1、採用分體式結構,使用時需要將支架與殼體進行組裝,如此,便導致其結構相對複雜,零部件眾多,便攜性和便利性較差;2、採用一體式結構,但支架佔用空間大,無法與殼體本身的結構進行良好的融合,導致整個保護殼外觀美感差,而且無法對外形或者結構進行優化及擴展;3、長期使用後,容易出現損壞,無法進行修復。
[0004]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手機保護殼,尤其是具有支架功能的手機保護殼提出改進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0005]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功能豐富、外觀美感顯著的帶支架的新型手機保護殼。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帶支架的新型手機保護殼,它包括套接在手機上的殼體,所述殼體的長邊側壁上開設有一缺位部,所述缺位部內嵌裝有一支撐杆,所述支撐杆的外形輪廓與缺位部的輪廓相吻合,所述支撐杆通過一設置於缺位部內的轉軸與殼體連接,所述轉軸與殼體的短邊側壁相平行。
[0008]優選地,所述轉軸所處的位置處於殼體長邊側壁的中部。
[0009]優選地,所述支撐杆的頭端與轉軸連接,所述支撐杆的頭端端面上設置有旋轉弧面。
[0010]優選地,所述支撐杆的尾端端面為弧形面,所述缺位部內設置有與支撐杆的尾端端面相盈合的弧形槽。
[0011]優選地,所述支撐杆的尾端設置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缺位部內設置有與第一磁性件對位吸合的第二磁性件。
[0012]優選地,所述殼體的後側面還設置有嵌位槽。
[0013]優選地,所述殼體的邊角處設置有掛孔。
[0014]由於採用了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在正常狀態下,可使支撐杆嵌裝在缺位部內並與殼體良好的融為一體,極大的提高了保護殼的外觀美觀;在使用狀態下,只需將支撐杆沿轉軸進行一定角度旋轉,即可實現殼體的傾斜放置,以便於進行手機內容的觀看;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市場推廣價值。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前視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後視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使用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一);
[0018]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使用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二)。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0020]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帶支架的新型手機保護殼,它包括套接在手機上的殼體I,在殼體I的長邊側壁上開設有一缺位部2,在缺位部2內嵌裝有一支撐杆3 ;其中,支撐杆3的外形輪廓與缺位部2的輪廓相吻合,同時支撐杆3通過一設置於缺位部2內的轉軸(圖中未示出)與殼體I連接,而轉軸則與殼體I的短邊側壁相平行。如此,在正常狀態下,可使支撐杆3嵌裝在缺位部2內,由於支撐杆3與缺位部2的形狀相近,可使得支撐杆3與殼體I良好的融為一體(可以理解為,支撐杆3取自殼體I的其中一個部分,而不是單獨存在的),因而,有利於殼體I根據需要進行各種樣式的轉變,增強了外形結構的延展性;而在使用狀態下,只需將支撐杆3沿轉軸進行一定角度旋轉,即可實現殼體I的傾斜放置,以便於進行手機內容的觀看;同時,支撐杆3的長度也決定了殼體I的傾斜角度,因此,可根據設計需要進行支撐杆3的長度選擇。
[0021]在使用狀態下,為實現支撐杆3對殼體I的穩固支撐,本實施例的轉軸所處的位置處於殼體I長邊側壁的中部或者附近,從而在支撐杆3旋轉後,使得支撐點位於殼體I相對位置的中部。為保證支撐杆3的轉動效果,本實施例的支撐杆3的頭端與轉軸連接,在支撐杆3的頭端端面上設置有旋轉弧面3-1,以保證支撐杆3與缺位部2的側壁形成良好的對位盈合。而在正常狀態下,為使得支撐杆3能夠穩固的嵌裝缺位部2內,支撐杆3的尾端端面採用弧形面或球面結構,相對應地,在缺位部2內設置有與支撐杆3的尾端端面相盈合的弧形槽1-1。
[0022]同時,為進一步提高支撐杆3嵌裝的穩固性,避免其在長期使用後且在正常狀態下出現鬆動;可在支撐杆3的尾端設置第一磁性件(圖中未示出),對應地,在缺位部2內設置有與第一磁性件對位吸合的第二磁性件4。
[0023]另外,為豐富保護殼的功能,如增強其DIY製作性能,使使用者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對保護殼進行裝飾,在殼體I的後側面還設置有用於貼附貼紙、相片或其他類似物的嵌位槽1-2。也可在殼體I的邊角處設置掛孔1-3,以利用掛孔1-3懸掛飾品。
[002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帶支架的新型手機保護殼,它包括套接在手機上的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的長邊側壁上開設有一缺位部,所述缺位部內嵌裝有一支撐杆,所述支撐杆的外形輪廓與缺位部的輪廓相吻合,所述支撐杆通過一設置於缺位部內的轉軸與殼體連接,所述轉軸與殼體的短邊側壁相平行。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支架的新型手機保護殼,其特徵在於:所述轉軸所處的位置處於殼體長邊側壁的中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帶支架的新型手機保護殼,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杆的頭端與轉軸連接,所述支撐杆的頭端端面上設置有旋轉弧面。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帶支架的新型手機保護殼,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杆的尾端端面為弧形面,所述缺位部內設置有與支撐杆的尾端端面相盈合的弧形槽。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帶支架的新型手機保護殼,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杆的尾端設置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缺位部內設置有與第一磁性件對位吸合的第二磁性件。
6.如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帶支架的新型手機保護殼,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的後側面還設置有嵌位槽。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帶支架的新型手機保護殼,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的邊角處設置有掛孔。
【文檔編號】H04M1/12GK204089918SQ201420600604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7日
【發明者】劉路平 申請人:劉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