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伸縮貨車防護架的製作方法
2023-09-16 20:27:05

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貨車防護裝置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適用於各型貨車的易拆卸的可伸縮貨車防護架。
背景技術:
防護架是安裝在貨車的側方和後方,用於防止與貨車發生追尾碰撞的小車鑽入貨車底部的一種裝置,它可以減少或避免對小車人員的傷害。法規規定,總質量大於3500kg的貨車都需要安裝側後防護裝置,且其尺寸必須符合相關的規定。現有的防護架一般由鋼板焊接而成,一個防護架只適用於一種輪距的貨車且只能安裝在一個位置。然而對於安裝在不同輪距貨車上或者同一貨車不同位置上的防護裝置,其所需要的寬度一般不同,所以防護裝置無法實現通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伸縮貨車防護架,它能夠適用於輪距不同的貨車。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可伸縮貨車防護架,包括結構相同的左防護組件和右防護組件,以及連接於二者之間的連杆,連杆上設有支撐部,左防護組件包括固定在貨車車體上的固定部,以及連接於固定部底端的連接部,左防護組件和/或右防護組件的連接部滑動連接在連杆上。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由於左右防護組件滑動連接於連杆的左右兩端,因此,沿連杆滑動左右防護組件時,可以使兩者相互靠近或者遠離,以改變防護架整體的寬度,使之適用於不同車輪間距的車型。此外,由於左右防護組件與連杆之間為滑動連接,因此,調整兩防護組件之間的間距的過程十分簡單,有利於提高防護架的安裝效率。並且在兩防護組件相互遠離時,連杆的中間部位受力容易發生斷裂,本方案中的支撐部起支撐作用,使得左防護組件與右防護組件調節適應不同輪距的車時,其整體均能起到合理的防護作用。
優選地,所述連杆和連接部之間還設置有限位裝置,所述限位裝置包括設置於所述連杆上的若干盲孔、設置於所述連接部上的只是一個通孔,以及穿過所述通孔且底端伸入盲孔,以限定連杆與連接部相對滑動的卡緊件。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增加的限位裝置,可以將左右防護組件固定至連杆上的任意位置,以限定調整好的兩防護組件與連杆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通過將卡緊件穿過所述通孔,可以將卡緊件與連接部相固定,進一步將卡緊件的底端插入連杆的不同盲孔內,可以使卡緊件帶動連接部所在的防護組件固定於連杆的不同位置。
優選地,所述卡緊件為直徑尺寸與所述通孔相適應的彈性圓柱銷。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由於所述彈性圓柱銷具有彈性,插入通孔與盲孔後,即與通孔的孔壁壓緊,所以卡緊件在有衝擊、有震動的場合不易鬆脫,在路面狀況不好的時候也不影響使用。
優選地,所述盲孔為螺紋孔,所述卡緊件的底端伸入盲孔的部分對應設置有外螺紋。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卡緊件底端與盲孔為螺紋連接,卡緊件底端旋入盲孔後即可固定連杆與左右防護組件,連接可靠、裝拆方便。
優選地,所述通孔為螺紋孔,所述卡緊件上伸入通孔的部分對應設置有外螺紋。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卡緊件中端與通孔為螺紋連接,卡緊件中端旋入通孔,底端伸入對應的盲孔即可連接、固定連杆與左右防護組件。
優選地,所述卡緊件上端部設置有手柄。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對卡緊件施力不便的情況下,手柄可以使卡緊件獲得更大的旋轉力矩,從而減小旋動卡緊件所需的力,甚至不需要螺絲刀等輔助工具,有利於提高防護架的安裝的效率。
優選地,所述固定部的上端設置有一腰型孔,所述腰型孔豎向設置。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左右防護組件相對於連杆滑動連接,使防護架可以在寬度方向上適合於不同車輪間距的車型,但是,在不同的車型中,不同的還有防護架的安裝高度,本方案中的腰型孔的設置,可以使連接固定部至車體上的螺紋連接件沿腰型孔的腰部上下滑動,從而調整防護架相對於車體地盤的安裝高度,以進一步提高其與多種尺寸的車型的適配性。
優選地,所述連接部形狀為U型,其開口朝向車體。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U型結構連接部的頂板與固定部相連接,且設置有通孔來連接連杆;底板上放置連杆,且前側也與連杆相抵接,因此保證連杆能夠在防護架寬度調節完成後就很好地固定在連接部上,不再發生滑移。
優選地,所述連接部的橫截面為朝向外側凸起的弧面。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由於弧面與上下相鄰表面光滑過度,相較於稜邊,能夠在追尾碰撞時減小應力集中,因此減小了防護架對後方追尾車輛的碰撞力,更好地保證人員安全。
優選地,所述連接部的外側面上設置有緩衝塊。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由於緩衝塊位於連接部外側面,在發生追尾時,緩衝塊會首先接觸到後方追尾的車輛的車頭,並對其進行緩衝減震,因此能夠起到保護的作用。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不再需要生產不同寬度的側後防護架,實現一物通用;
(2)能在事故發生時起到緩衝保護效果,減小對人員的傷害;
(3)結構簡單,方便安裝,如果發生損壞也易於拆卸更換。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1調整寬度後的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1中卡緊件的示意圖;
圖4是實施例2中卡緊件的示意圖;
圖5是實施例3中卡緊件的示意圖;
圖6是連接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左防護組件;2、右防護組件;3、卡緊件;4、連杆; 11、固定部;12、連接部;21、固定部;22、連接部;30、中端;31、下端;32、手柄;41、盲孔;111、腰型孔;121、通孔;211、腰型孔;221、通孔;123、緩衝塊;5、支撐部;51、支撐杆;52支撐通孔;53、凸塊;54、螺栓;55、支撐塊。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以下結合附圖1至3及圖6對本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一種可伸縮貨車防護架,包括結構相同的左防護組件1和右防護組件2、以及連接於二者之間的連杆4。以左防護組件1為例,其包括固定在貨車車體上(如圖1中虛線所示位置)的固定部11,以及連接於固定部11底端的連接部12,固定部11上還設置有豎直設置的腰型孔(111,211)。左防護組件1的連接部12、右防護組件2的連接部22與連杆4的連接方式可以有以下三種:
(1)左防護組件的連接部12固定在連杆4上,右防護組件的連接部22可在連杆4上滑動;
(2)右防護組件的連接部22固定連杆4上,左防護組件的連接部12可在連杆4上滑動;
(3)左、右防護組件的連接部(12,22)均可在連杆4上滑動。
其中第(3)種連接方式可以獲得最大的寬度調整範圍。
連杆4中間部位設有支撐部5,支撐部5一端為連接連杆4的支撐塊55,另一端為連接火車車體上的支撐杆51,支撐杆51的結構與固定部相同。連杆4上背向支撐杆51的一端向外凸出有凸塊53,支撐塊55上設有用於嵌入凸塊的卡孔,支撐塊55上正對凸塊53處設有螺紋孔,螺紋孔穿過支撐塊55並延伸進入凸塊53內。螺栓54通過螺紋孔將支撐塊55與連杆4固定在一起。
連杆4和連接部12之間還設置有用於限定兩個防護組件與連杆4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的限位裝置,其包括設置於連杆4上的若干盲孔41、設置於連接部上的至少一個通孔121,以及穿過通孔121且底端32伸入盲孔41的卡緊件3,此處卡緊件3為彈性圓柱銷。
連接部12的結構形狀如圖4所示。連杆4與連接部12的具體連接形式為:連接部12的頂板與固定部11相連接,且其上設置有與連杆4固定的通孔121;連接部12的底板用於放置連杆4,且連接部12的前擋板與連杆4抵接。另外,連接部12外側為弧面設置,且其上設置有具有一定彈性的緩衝塊123,這些設計形式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護追尾車輛上的人員安全。
當需要安裝防護架時,有以下幾個步驟:
步驟1,根據相關法規以及車的車輪距來確定所需要的防護架寬度。
步驟2,如圖2中所示,根據步驟1中所確定的寬度,沿著連杆4滑動左右防護組件1和2,在防護架到預設寬度時,將兩個相同卡緊件3分別穿過兩防護組件上連接部的通孔121和221,可以將兩個卡緊件3分別與兩防護組件上的連接部12和22固定,進一步將卡緊件3的下端31插入連杆4左右兩端對應的盲孔41內,使左右防護組件1和2與連杆4三者之間不再發生相互地滑移。
步驟3,在將防護架整體固定到車體上時,把固定部11連接到車體上的螺紋連接件可沿著固定部11上的腰型孔111上下滑動,就能夠把防護架安裝到車體上合適的高度。
實施例2
參照圖2和4對本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可伸縮貨車防護架,包括有實施例1的全部結構,其區別在於:盲孔41為螺紋孔,而卡緊件3的下端31設置有與盲孔41尺寸相適應的外螺紋,上端設置有一手柄32。當滑動左右防護組件1和2使防護架到達預設寬度時,先把卡緊件3穿過通孔121和221,再旋轉手柄32將卡緊件下端31旋入對應位置的盲孔41,從而限定連杆4與兩防護組件(1,2)之間的相對位置關係。
實施例3
參照圖2,5對本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可伸縮貨車防護架,包括有實施例1的全部結構,其區別在於通孔(121,221)均為螺紋孔,而卡緊件3的中端30設置有與通孔(121,221)尺寸相適應的外螺紋,上端設置有一手柄32。當滑動左右防護組件1和2使防護架到達理想寬度時,先把通孔(121,221)均與連杆4上對應位置的盲孔41對齊,再將兩個相同卡緊件3通過旋轉手柄32旋入通孔(121,221),卡緊件3的下端31伸入到盲孔41中實現固定。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僅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凡屬於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