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藥快速壓汁機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11:33:55 1
本發明涉及中藥加工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中藥快速壓汁機。
背景技術:
在很多情況下,人們會把次煎後飽含汁液的中藥渣直接倒掉,這無疑造成了中藥尤其是名貴藥材的直接浪費,有的人會選擇把中藥渣包再紗布裡,然後用雙手用力擠壓出剩餘的藥汁,費時費力,且達不到儘可能多的得到中藥汁的目的。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有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中藥快速壓汁機。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中藥快速壓汁機,所述中藥快速壓汁機包括底板、位於所述底板上方的框體裝置、位於所述框體裝置上方的擠壓裝置、設置於所述框體裝置上的固定裝置、位於所述框體裝置下方的集中裝置、設置於所述集中裝置上的推動裝置,所述底板上設有位於其上方的第一支撐杆、位於所述第一支撐杆左側的第一橫杆、位於所述第一橫杆左側的第二支撐杆、位於所述第二支撐杆左側的第二橫杆、位於所述第二橫杆左側的回收箱、位於所述回收箱左側的第一彎曲杆、位於所述第一彎曲杆左側的第一支架,所述框體裝置包括第一框體、位於所述第一框體左側的第一斜杆、位於所述第一框體右側的第二斜杆、位於所述第二斜杆下方的第二支架,所述擠壓裝置包括第三支架、設置於所述第三支架上端的第一電缸、位於所述第一電缸下方的第一推動杆、位於所述第一推動杆下方的擠壓板、設置於所述擠壓板上的密封環及位於所述擠壓板下方的擠壓塊,所述固定裝置包括位於所述第一框體左右兩側的第四支架、位於所述第四支架左側的第三橫杆、位於所述第三橫杆下方的第四橫杆,所述集中裝置包括集中框、位於所述集中框下方的管道、位於所述管道下方的過濾網、位於所述過濾網上方左右兩側的彈簧,所述推動裝置包括第二電缸、位於所述第二電缸左側的第二推動杆、位於所述第二推動杆左側的推板及位於所述第二電缸上方的第五支架。
所述第一支撐杆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撐杆的下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杆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橫杆的右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杆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杆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杆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杆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撐杆的下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
所述第二橫杆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橫杆的右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杆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杆的左端頂靠在所述回收箱的右表面上,所述回收箱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回收箱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一彎曲杆呈彎曲狀,所述第一彎曲杆的下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彎曲杆的上端頂靠在所述回收箱的左表面上,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呈水平狀。
所述第一框體呈空心的圓柱體,所述第一框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框體的下表面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框體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杆呈傾斜狀,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框體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斜杆呈傾斜狀,所述第二斜杆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框體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斜杆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側面固定連接。
所述第三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支架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的上端與所述第一電缸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電缸位於所述第一框體的上方,所述第一推動杆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推動杆的上端與所述第一電缸連接,所述第一推動杆的下端與所述擠壓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
所述擠壓板呈圓柱體且水平放置,所述擠壓板收容於所述第一框體內,所述密封環呈圓環狀,所述密封環的內表面與所述擠壓板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密封環的外表面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內表面滑動連接,所述擠壓塊呈圓臺狀,所述擠壓塊的上表面與所述擠壓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
所述第四支架設有兩個,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框體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的下端呈豎直狀,所述第三橫杆呈水平狀,所述第三橫杆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杆的右端與所述第四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橫杆呈水平狀,所述第四橫杆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支架固定連接。
所述集中框上設有位於其上表面的第二通孔及位於其下表面的第三通孔,所述集中框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一框體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通孔位於所述第一通孔的下方,所述第四支架的下端與所述集中框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橫杆的右端與所述集中框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杆的上端與所述集中框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管道呈豎直狀,所述管道的上端對準所述第三通孔且與所述集中框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過濾網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管道的下表面與所述過濾網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彈簧設有兩個,所述彈簧的上端與所述集中框固定連接,所述彈簧的下端與所述過濾網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支撐杆的上端與所述第二電缸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推動杆呈圓柱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推動杆的右端與所述第二電缸連接,所述第二推動杆貫穿所述集中框的內外表面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第二推動杆的左端與所述推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推板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推板的側面與所述集中框的內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五支架呈L型,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二電缸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支架的上端呈水平狀且與所述第四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與所述第五支架固定連接。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中藥快速壓汁機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對飽含汁液的中藥渣進行有效的壓汁,自動化程度高,人工勞動強度低,可以大大提高其效率,並且榨的較為充分,回收較為方便。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中藥快速壓汁機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中藥快速壓汁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中藥快速壓汁機包括底板1、位於所述底板1上方的框體裝置2、位於所述框體裝置2上方的擠壓裝置3、設置於所述框體裝置2上的固定裝置4、位於所述框體裝置2下方的集中裝置5、設置於所述集中裝置5上的推動裝置6。
如圖1所示,所述底板1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底板1上設有位於其上方的第一支撐杆11、位於所述第一支撐杆11左側的第一橫杆12、位於所述第一橫杆12左側的第二支撐杆13、位於所述第二支撐杆13左側的第二橫杆14、位於所述第二橫杆14左側的回收箱15、位於所述回收箱15左側的第一彎曲杆16、位於所述第一彎曲杆16左側的第一支架17。所述第一支撐杆11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撐杆11的下端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杆12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橫杆12的右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杆1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杆12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杆13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杆13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撐杆13的下端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杆14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橫杆14的右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杆3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杆14的左端頂靠在所述回收箱15的右表面上。所述回收箱15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回收箱15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一彎曲杆16呈彎曲狀,所述第一彎曲杆16的下端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彎曲杆16的上端頂靠在所述回收箱15的左表面上。所述第一支架17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17的下端與所述底板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17的上端呈水平狀。
如圖1所示,所述框體裝置2包括第一框體21、位於所述第一框體21左側的第一斜杆22、位於所述第一框體21右側的第二斜杆23、位於所述第二斜杆23下方的第二支架24。所述第一框體21呈空心的圓柱體,所述第一框體21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框體21的橫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框體21的下表面設有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通孔211呈圓形,所述第一支架17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框體2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杆22呈傾斜狀,所述第一斜杆22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框體2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杆22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支架17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斜杆23呈傾斜狀,所述第二斜杆23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框體2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斜杆23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支架24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24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24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框體21的側面固定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擠壓裝置3包括第三支架31、設置於所述第三支架31上端的第一電缸32、位於所述第一電缸32下方的第一推動杆33、位於所述第一推動杆33下方的擠壓板34、設置於所述擠壓板34上的密封環35及位於所述擠壓板34下方的擠壓塊36。所述第三支架31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支架31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框體21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31的上端與所述第一電缸32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電缸32與電源連接,所述第一電缸32位於所述第一框體21的上方。所述第一推動杆33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推動杆33的上端與所述第一電缸32連接,使得所述第一電缸32帶動所述第一推動杆33上下移動,所述第一推動杆33的下端與所述擠壓板34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擠壓板34呈圓柱體且水平放置,所述擠壓板34收容於所述第一框體21內。所述密封環35呈圓環狀,所述密封環35的內表面與所述擠壓板34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密封環35的外表面與所述第一框體21的內表面滑動連接,使得所述密封環35與所述擠壓板34可以一起上下移動。所述擠壓塊36呈圓臺狀,所述擠壓塊36的上表面與所述擠壓板34的下表面固定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固定裝置4包括位於所述第一框體21左右兩側的第四支架41、位於所述第四支架41左側的第三橫杆42、位於所述第三橫杆42下方的第四橫杆43。所述第四支架41設有兩個,所述第四支架41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41的上端與所述第一框體21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41的下端呈豎直狀。所述第三橫杆42呈水平狀,所述第三橫杆42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支架17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橫杆42的右端與所述第四支架41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橫杆43呈水平狀,所述第四橫杆43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支架17固定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集中裝置5包括集中框51、位於所述集中框51下方的管道52、位於所述管道52下方的過濾網53、位於所述過濾網53上方左右兩側的彈簧54。所述集中框51的橫截面呈凹字形,所述集中框51上設有位於其上表面的第二通孔511及位於其下表面的第三通孔512,所述第二通孔511及第三通孔512與所述集中框51的內部相通,所述集中框51的上表面與所述第一框體2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通孔511位於所述第一通孔211的下方,所述第四支架41的下端與所述集中框5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橫杆43的右端與所述集中框5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杆13的上端與所述集中框5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管道52呈豎直狀,所述管道52的上端對準所述第三通孔512且與所述集中框5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管道52的內部通過所述第三通孔512與所述集中框51的內部相通。所述過濾網53呈長方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管道52的下表面與所述過濾網53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彈簧54設有兩個,所述彈簧54的上端與所述集中框51固定連接,所述彈簧54的下端與所述過濾網53固定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推動裝置6包括第二電缸61、位於所述第二電缸61左側的第二推動杆62、位於所述第二推動杆62左側的推板63及位於所述第二電缸61上方的第五支架64。所述第二電缸61與電源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杆11的上端與所述第二電缸6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推動杆62呈圓柱體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推動杆62的右端與所述第二電缸61連接,使得所述第二電缸61帶動所述第二推動杆62左右移動,所述第二推動杆62貫穿所述集中框51的內外表面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第二推動杆62的左端與所述推板63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推板63呈長方體且豎直放置,所述推板63收容於所述集中框51內,所述推板63的側面與所述集中框51的內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五支架64呈L型,所述第五支架64的一端與所述第二電缸61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支架64的上端呈水平狀且與所述第四支架4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24的下端與所述第五支架64固定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本發明中藥快速壓汁機使用時,首先啟動第一電缸32,使得所述第一推動杆33向上移動,進而使得所述擠壓板34及擠壓塊36向上移動,直至其脫離所述第一框體21,然後將需要擠壓的中藥放入到所述第一框體21內。然後第一電缸32使得所述第一推動杆33向下移動,進而使得所述擠壓板34及擠壓塊36向下移動,從而可以對所述第一框體21內的中藥材進行擠壓,直至將中藥渣中的汁液基礎,然後經過第一通孔211進入到所述第二通孔511內,然後進入到所述集中框51內。此時啟動第二電缸61,使得所述第二推動杆62向左移動,進而使得所述推板63向左移動,對進入到所述集中框51內汁液集中到所述集中框51內的左側。然後經過第三通孔512進入到所述管道52內。然後經過過濾網53的過濾後進入到所述回收箱15內。當水壓較大時,所述過濾網53向下移動,使得所述過濾網53與所述管道52不再接觸,從而可以起到減壓的作用。至此,本發明中藥快速壓汁機使用過程描述完畢。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