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正置式屋面局部防滲漏修補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07:20:5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防水塗料及改性瀝青類防水卷材在正置式屋面進行局部防水維修時的處理結構,尤其涉及一種正置式屋面局部防滲漏修補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屋面採用正置式的結構層次較為普遍,即防水層在保溫層上方。屋面在滲漏的情況下,滲漏水在保溫層會出現「串水」。滲漏點不好尋找,往往遇到這種情況,為了確保解決滲漏問題,防水維修方法多採用整體的防水維修處理,因工程造價較高,許多業主便選擇不去進行維修處理。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採用修補凹槽設計,解決了屋面在滲漏的情況下,滲漏水在保溫層會出現「串水」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正置式屋面局部防滲漏修補結構,包括修補凹槽,所述修補凹槽設置在保溫層內,且底部連通位於所述保溫層下的屋面板;
所述修補凹槽的槽壁上由外至內依次覆設有第一找平層、粘合層、第一防水層和保溫填充物,其中,所述第一找平層將所述修補凹槽的槽壁完全覆蓋,所述粘合層將所述第一找平層和所述修補凹槽的底部完全覆蓋,所述第一防水層將所述粘合層完全覆蓋,所述保溫填充物上覆蓋有第二找平層,所述第二找平層的上端面與所述第一防水層的上端面齊平,所述第二找平層上貼附有第二防水層,所述第二防水層將所述第二找平層和第一防水層完全覆蓋。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水層為兩層,相互交錯疊設於所述第二找平層上。
進一步地,所述修補凹槽的截面為梯形。
進一步地,所述粘合層為非固化瀝青防水塗料層。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水層為SBS改性瀝青無胎自粘卷材。
進一步地,所述修補凹槽的底部寬度為500mm。
進一步地,所述非固化瀝青防水塗料層的厚度為2mm。
進一步地,所述SBS改性瀝青無胎自粘卷材的厚度為3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採用修補凹槽設計,解決了屋面在滲漏的情況下,滲漏水在保溫層會出現「串水」的問題;具體地說,通過所述修補凹槽設置在保溫層內,且底部連通位於所述保溫層下的屋面板,將原有的已經出現「串水」的保溫層完全清理後,增加修補凹槽進行修補漏水的工作,有益於防止繼續「串水」,避免了屋面的整體維修,節省了成本和工作時間;同時,利用粘合層的設計,有益於增加第一防水層與第一找平層之間連接的穩定性;通過保溫填充物的設置,有益於在保溫填充物上方的第二防水層損壞或破裂時,流串到保溫填充物內的水可以進一步地被第一防水層所隔離,防止因傳統的防水層設置於保溫層上方的設計,使保溫層出現串水問題後,直接導致屋面漏水的現象。
2.本實用新型採用所述第二防水層為兩層,相互交錯疊設於所述第二找平層上的設計,有益於防止屋面積水由第二防水層與屋面板之間的縫隙滲漏,通過交錯疊設的方法,進而將所述第二防水層與屋面板之間的縫隙進行覆蓋。
3.本實用新型採用修補凹槽的截面為梯形的設計,有益於利用通過梯形的斜面設計,輔助粘合層和第一防水層的鋪設,如果修補凹槽的邊緣為垂直設計的,則第一防水層的鋪設將會產生褶皺,影響後期的防水效果,同時也影響修補凹槽整體的穩定性。
4.本實用新型採用所述粘合層為非固化瀝青防水塗料層的設置,有益於通過非固化瀝青防水塗料層的特性,將第一找平層中存在的縫隙或孔洞進行找平,同時可以利用其非固態的狀態作為粘合劑;由於非固化瀝青防水塗料層本身可以作為防水層使用,所以在本實用新型中作為一個粘合劑的同時,還可以起到進一步的防水作用,增加了修補凹槽整體的防水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剖面圖);
圖2為圖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圖;
圖3為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需要說明的是,現有技術中的屋面結構板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設置的屋面板1、水泥砂漿找平層2、保溫層3和防水保護層4。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正置式屋面局部防滲漏修補結構,包括修補凹槽5,所述修補凹槽設置在保溫層內,且底部連通位於所述保溫層下的屋面板;
所述修補凹槽的槽壁上由外至內依次覆設有第一找平層6、粘合層7、第一防水層8和保溫填充物9,其中,所述第一找平層將所述修補凹槽的槽壁完全覆蓋,所述粘合層將所述第一找平層和所述修補凹槽的底部完全覆蓋,所述第一防水層將所述粘合層完全覆蓋,所述保溫填充物上覆蓋有第二找平層10,所述第二找平層的上端面與所述第一防水層的上端面齊平,所述第二找平層上貼附有第二防水層11,所述第二防水層將所述第二找平層和第一防水層完全覆蓋。
本實用新型採用修補凹槽設計,解決了屋面在滲漏的情況下,滲漏水在保溫層會出現「串水」的問題;具體地說,通過所述修補凹槽設置在保溫層內,且底部連通位於所述保溫層下的屋面板,將原有的已經出現「串水」的保溫層完全清理後,增加修補凹槽進行修補漏水的工作,有益於防止繼續「串水」,避免了屋面的整體維修,節省了成本和工作時間;同時,利用粘合層的設計,有益於增加第一防水層與第一找平層之間連接的穩定性;通過保溫填充物的設置,有益於在保溫填充物上方的第二防水層損壞或破裂時,流串到保溫填充物內的水可以進一步地被第一防水層所隔離,防止因傳統的防水層設置於保溫層上方的設計,使保溫層出現串水問題後,直接導致屋面漏水的現象。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還包括第三找平層12,位於所述第一防水層與保溫填充物之間,用於為所述保溫填充物提供一個比較平整的鋪設平面,同時由於第一防水層採用SBS改性瀝青無胎自粘卷材的原因,所述SBS改性瀝青無胎自粘卷材的外表面為光滑表面,不具備粘合力,通過第三找平層的設置,可以增加SBS改性瀝青無胎自粘卷材與保溫填充物之間連接的穩定性。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水層為兩層,相互交錯疊設於所述第二找平層上。本實用新型採用所述第二防水層為兩層,相互交錯疊設於所述第二找平層上的設計,有益於防止屋面積水由第二防水層與屋面板之間的縫隙滲漏,通過交錯疊設的方法,進而將所述第二防水層與屋面板之間的縫隙進行覆蓋。
本實施例中,所述修補凹槽的截面為梯形。本實用新型採用修補凹槽的截面為梯形的設計,有益於利用通過梯形的斜面設計,輔助粘合層和第一防水層的鋪設,如果修補凹槽的邊緣為垂直設計的,則第一防水層的鋪設將會產生褶皺,影響後期的防水效果,同時也影響修補凹槽整體的穩定性。
本實施例中,所述粘合層為非固化瀝青防水塗料層。本實用新型採用所述粘合層為非固化瀝青防水塗料層的設置,有益於通過非固化瀝青防水塗料層的特性,將第一找平層中存在的縫隙或孔洞進行找平,同時可以利用其非固態的狀態作為粘合劑;由於非固化瀝青防水塗料層本身可以作為防水層使用,所以在本實用新型中作為一個粘合劑的同時,還可以起到進一步的防水作用,增加了修補凹槽整體的防水性能。
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水層為SBS改性瀝青無胎自粘卷材。
本實施例中,所述修補凹槽的底部寬度為500mm。
本實施例中,所述非固化瀝青防水塗料層的厚度為2mm。
本實施例中,所述SBS改性瀝青無胎自粘卷材的厚度為3mm。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