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預防地下室地面滲漏施工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07:20:35 2

本實用新型屬於建築工程防水結構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預防地下室地面滲漏施工結構。
背景技術:
高層建築中的地下室出現滲漏一直以來是建設工程中難以克服並令人頭痛的問題,雖然隨著當今科技進步及新型材料的開發及運用的不斷推出,較之過去理論上已經有很多滲漏得到了解決。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由於各種因素所造成的施工質量往往達不到規範及技術說明要求,而造成地下室使用過程中出現不等程度的滲漏現象。
對於地下室地面的滲漏,目前大多數處理措施多用於"堵漏"進行處理,即尋找漏點、鑿除已完成地面、注漿或者採用其他方法進行處理,最終達到防滲漏的目的。
而在堵漏的施工工程中,往往地表面出現的滲漏點被堵上後,又在附件相鄰的地方出現新的滲漏點,往往堵漏結果收效甚微。
分析其原因是結構板出現細小的裂紋後,地下室水通過該裂縫滲漏到裝飾層下,滲漏水開始水平方向流動滲漏,尋找到裝飾層裂縫後開始由裂縫滲漏出地表面。這就是往往打開地表面裂縫堵漏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地表面的裂縫不是結構裂縫無法從根本上阻斷滲漏水。
對於沿海城市及內陸高水位地區,這類問題尤為突出,往往由於地下室的滲漏造成地下室無法使用或降低使用功能,給投資者帶來不菲的經濟損失,同時,施工單位由於難以處理堵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力,但結果收效甚微。
中華名族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和文化,在遠古時期對於江河的治理中總結出豐富的經驗,「堵不如疏」這句千百年來古人總結出來的經驗的至理名言同樣適用於當今現代社會工程領域當中,對於上述所出現的地下室滲漏問題,利用地下室設計中集水井、坑布置相應合理的地下盲溝進行有組織排水,即可徹底解決滲漏問題,杜絕由於滲漏、堵漏所帶來的各項經濟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預防地下室地面滲漏施工結構,以解決目前地下室滲漏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預防地下室地面滲漏施工結構,包括混凝土面層和鋪設在其內部的盲溝,所述盲溝鋪設在結構混凝土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盲溝包括相互平行鋪設的盲溝壁以及盲溝壁之間形成填充槽,所述盲溝壁沿縱向設有若干過水洞,所述填充槽內和過水洞內均填充有級配碎石,所述混凝土面層與盲溝之間由上至下依次鋪設有加強鋼筋網和土工布,所述盲溝的末端與水收集坑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盲溝包括相互連通的主盲溝和次盲溝,所述主盲溝的填充槽與次盲溝的填充槽相互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主盲溝設置有三道相互平行設置的盲溝壁,位於中間的盲溝壁中設置連通洞,所述次盲溝設置有兩道相互平行設置的盲溝壁。
進一步的,所述盲溝壁由若干砼磚砌成,所述砼磚的厚度為40mm-50mm,寬度為60mm,所述盲溝壁中每隔2m-3m設置過水洞,所述過水洞的寬度為50mm-80mm,所述填充槽的寬度為150mm-200mm。
進一步的,所述級配碎石選用粒徑為0.5mm、1.5mm和20mm碎石進行級配,三種粒徑碎石的級配比例為(15-25):(25-35):(40:60),優選地,所述級配比例為20:30:50。
進一步的,所述土工布為短絲滌綸或短絲丙綸土工布。
進一步的,所述砼磚的強度值大於或等於混凝土面層的強度值。
進一步的,所述加強鋼筋網由直徑不小於8mm的鋼筋,以不小於200mm的間距,縱橫雙向鋪設形成。
進一步的,所述盲溝的末端連接有用於將盲溝內的水輸送至水收集坑的PVC水舌,所述水收集坑的頂部蓋合有蓋板。
相對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預防地下室地面滲漏施工結構具有以下優勢: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預防地下室地面滲漏施工結構利用地下室原設計中各類集水坑、集水井,在地面裝飾層下合理的布置排水盲溝,將結構混凝土底板滲漏出來的水進行有組織排水,避免滲漏水滲透到裝飾層以上影響其使用功能。節省大量的堵漏使用資金,降低維護成本。本實用新型適用於所有帶有地下室工程的各類建築,尤其適合用高水位地區及海濱城市地區及地下水豐富的地區的帶有地下室工程的各類建築。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主盲溝和次盲溝交界處的平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主盲溝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次盲溝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盲溝立面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盲溝與水收集坑節點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次盲溝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預防地下室地面滲漏施工結構的工藝流程圖。
附圖標記說明:
1-砼磚;2-級配碎石;3-過水洞;4-土工布;5-加強鋼筋網;6-混凝土面層;7-水收集坑;8-PVC水舌;9-蓋板;10-混凝土面層;11-連通洞。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通過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6所示,一種預防地下室地面滲漏施工結構,包括混凝土面層6和鋪設在其內部的盲溝,所述盲溝鋪設在結構混凝土底板10的上表面,所述盲溝包括相互平行鋪設的由砼磚1砌成的盲溝壁以及盲溝壁之間形成填充槽,所述盲溝壁沿縱向設有若干過水洞3,所述填充槽內和過水洞3內均填充有級配碎石2,所述混凝土面層6與盲溝之間由上至下依次鋪設有加強鋼筋網5和土工布4,所述盲溝的末端連接有用於將盲溝內的水輸送至水收集坑7的PVC水舌8,所述水收集坑7的頂部蓋合有蓋板9。
所述盲溝包括相互連通的主盲溝和次盲溝,所述主盲溝的填充槽與次盲溝的填充槽相互連通。
所述主盲溝設置有三道相互平行設置的盲溝壁,位於中間的盲溝壁中設置連通洞11,所述次盲溝設置有兩道相互平行設置的盲溝壁。
本實用新型中的砼磚1的強度值大於或等於混凝土面層6的強度值。採用砌築的方法將砼磚沿布置圖砌築一層。砼磚1的厚度為40mm-50mm,寬度為60mm,所述盲溝壁中每隔2m-3m設置過水洞3,所述過水洞3的寬度為50mm-80mm,所述填充槽的寬度為150mm-200mm。
本實用新型中的級配碎石2選用粒徑為0.5mm、1.5mm和20mm碎石進行級配,三種粒徑碎石的級配比例為為20:30:50。所選用的碎石在使用前必須清洗乾淨,不得含有細小的石屑及粉末。其目的是防止細小的石屑及粉末堵塞在盲溝內的流水通道。
本實用新型中土工布4為短絲滌綸土工布。選用價格便宜短絲滌綸土工布覆蓋碎石表面,其作用是隔離上部澆築混凝土面層6,避免砼漿流入碎石層內造成盲溝堵塞,土工布寬度以覆蓋至兩側砼磚為好。
所述加強鋼筋網5由直徑不小於8mm的鋼筋,以不小於200mm的間距,縱橫雙向鋪設形成。其目的加強該部位的承載力,鋼筋橫向兩端按規範標準要求錨固在混凝土面層6。混凝土面層6宜選用細石砼,待上述工作結束驗收合格完成後,進行砼澆築工作。澆築過程中應注意盲溝兩側的砼磚不被破壞,保持盲溝的連續完整性。
所述盲溝的末端連接有用於將盲溝內的水輸送至水收集坑7的PVC水舌8,所述水收集坑7的頂部蓋合有蓋板9。
本實用新型的設計原理為:利用地下室工程設計中的集水坑、井,將地下室砼底板滲漏的水通過盲溝有組織的排入到集水坑、井中,然後利用集水坑、井中設計的降水設備井收集的滲漏水排除。
上述預防地下室地面滲漏施工結構的施工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結構混凝土底板清掃:清理結構混凝土底板表面雜物及清除落地灰,在清洗過程中要隨時觀察結構混凝土底板表面是否有裂縫,並標記,觀察是否有水滲出,尤其在砼牆板及靠近外牆等部位,要認真觀察,通常這些部位往往是地下室滲漏的薄弱點;
(2)盲溝放線:根據盲溝布置圖進行定位放線,並在步驟(1)標記出的裂縫處以及地下室外牆內側、後澆帶、結構混凝土底板厚度發生變化處和可能出現滲漏水的薄弱部位增加盲溝的布設,並且與附近的盲溝串聯起來,形成有效通暢的流水通道,最終匯入到主盲溝進入水收集坑中。
(3)鋪設盲溝:砌盲溝壁並留置過水洞,將碎石按照級配比例進行混合,清洗乾淨後將其填充在填充槽內;級配碎石在使用前,應當用水全部清洗,將石子表面的浮沉全部清洗乾淨,保持盲溝內流水暢通,並將碎石攪拌均勻。
(4)覆蓋土工布:選用丙綸短絲土工布覆蓋於碎石層表面,並覆蓋兩側的盲溝壁,土工布搭接處應不小於100mm,其作用是阻擋砼漿滲入碎石層中堵塞盲溝通道。
(5)加強鋼筋綁紮:根據相應的結構計算鋼筋的規格及間距,將鋼筋鋪設在土工布上表面形成加強鋼筋網,並保證盲溝上部不因截面變小而影響正常的承載力。
該部位的鋼筋其主要用途是覆蓋於盲溝上方,增加該部位砼的承載力,避免因砼截面變小而影響其正常的荷載,因此,在該部位的鋼筋使用前,應通過相應的結構計算求出鋼筋規格及間距布置,以保證盲溝上部不因截面變小而影響正常的承載力。
(6)混凝土面層或墊層的澆築:待盲溝、土工布、鋼筋加強網驗收合格後,將混凝土澆築於加強鋼筋網上形成混凝土面層或墊層。
在澆築砼過程中要注意不要破壞已完成的盲溝,並加強保護工作。使已完成的盲溝暢通。
另外,可根據設計和規範要求在混凝土面層澆筑前在加強鋼筋網上方綁紮防裂鋼筋來防止其砼開裂。
(7)分割縫切割、砼養護:在澆築完成的混凝土面層表面進行分割線切割,並進行砼養護。
另外,地下室盲溝的布設應滿足預測的滲水量的要求,對於地下室外牆、後澆帶等可能會出現滲水的部位要重點布置,如有必要應適當加密布置。
施工過程中應重點控制盲溝內無其他雜物、無於堵,保持盲溝內水流暢通。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