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攜行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16 20:02:15 1
專利名稱: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攜行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攜行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可有效保護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並可快速且便利地轉換為橫立或直立操作的攜行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可攜式電子裝置,如筆記型計算器、行動電話、智能型手機、電子書、平板計算器等,已成為人們生活或工作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針對平板計算器,由於平板計算器的使用方式除了手持操作外,在許多情形下,如播放影片、展示投影片、數字相框模式等,另需採用直立式或橫立式。在此情形下,如何快速且便利地將平板計算器 轉換為直立式或橫立式,同時滿足拍照需求,也就成為業界所努力的目標之一。
實用新型內容因此,本實用新型主要公開一種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攜行裝置,其可保護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並可快速且便利地轉換為橫立或直立式操作。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攜行裝置,用來收納一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包含有一背蓋,以卡扣方式固定於該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的背面;一蓋板,包含有一第一可彎折結構,可沿該蓋板的一第一對角線往覆彎折;一第二可彎折結構,可沿該蓋板的一第二對角線往覆彎折;以及一第三可彎折結構,可沿該蓋板的一中線往覆彎折;以及一連結件,連結該背蓋的一邊與該蓋板的一邊,使該蓋板可翻轉而配合該背蓋包覆該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
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攜行裝置的示意圖。圖2A至圖2C為利用圖I的攜行裝置使一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操作於橫立狀態的一實施例的不意圖。圖3為利用圖I的攜行裝置使一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操作於橫立狀態的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4A至圖4C為利用圖I的攜行裝置使一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操作於直立狀態的一實施例的不意圖。圖5為利用圖I的攜行裝置拍照時的示意圖。圖6為利用圖I的攜行裝置拍照時的示意圖。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10攜行裝置100背蓋102蓋板104連結件106第一可彎折結構[0017]108第二可彎折結構110第三可彎折結構112第四可彎折結構114第五可彎折結構116、118固定件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考圖1,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攜行裝置10的示意圖。攜行裝置10用來收納一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如平板計算器、電子書等,其是由一背蓋100、一蓋板102及一連結件104所組成。背蓋100是以卡扣、膠合等方式固定於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的背面。連結件104則連結背蓋100及蓋板102的一邊,使蓋板102可翻轉而配合背蓋100包覆平 板可攜式電子裝置。蓋板102包含有一第一可彎折結構106、一第二可彎折結構108、一第三可彎折結構110、一第四可彎折結構112及一第五可彎折結構114,且未與連結件104相連結的一邊包含固定件116、118。固定件116、118可以是磁體及鐵件,或魔鬼氈等可重複結合而達到固定目的的結構。第一可彎折結構106及第二可彎折結構108分別可沿蓋板102的兩對角線往覆彎折,第三可彎折結構110則可沿蓋板102的中線往覆彎折,第四可彎折結構112及第五可彎折結構114則分別可沿蓋板102的上、下兩邊線往覆彎折。由此,通過適當彎折蓋板102,可使攜行裝置10呈一立體結構時,而固定件116、118則可保持此立體結構,使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操作於橫立狀態或直立狀態。詳細來說,請參考圖2A至圖2C,圖2A至圖2C為利用攜行裝置10使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操作於橫立狀態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如圖2A至圖2C所示,通過將固定件116、118相互結合,蓋板102可形成一立體結構,則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連同背蓋100可由此立體結構而固定為橫立狀態。如此一來,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可穩定維持特定角度,以方便使用者上網、閱讀電子書、播放影片或相片、展示投影片等。在圖2A至圖2C中,連結件104是相對位於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的下方。除此之夕卜,當連結件104相對位於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的上方時,也可利用蓋板102所形成的立體結構而將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固定為橫立狀態,即如圖3所示。更進一步地,將圖2A至圖2C或圖3的例中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旋轉90度,如圖4A至圖4C所示,使連結件104是相對位於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側邊,則可利用蓋板102所形成的立體結構而將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固定為直立狀態,以滿足直立操作的需求。另一方面,如圖2A至圖4C所示,第四可彎折結構112及第五可彎折結構114可於蓋板102形成立體結構時,提供與桌面(或其它平面)間的支撐,使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可更穩固地操作於橫立狀態或直立狀態。除此之外,通過翻折第四可彎折結構112,如圖5所示,可使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背面的鏡頭不受阻檔,換言之,使用者無需將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由攜行裝置10取出,即可隨時使用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前、後鏡頭,以提升便利性。關於使用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鏡頭的方式,也可通過翻折第二可彎折結構108,如圖6所示,使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背面的鏡頭不受阻檔。由上述可知,攜行裝置10除了可有效保護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外,更重要的是,攜行裝置10可快速且便利地轉換為橫立、直立操作,並可隨時使用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前、後鏡頭,以提升便利性。需注意的是,攜行裝置10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當可據以做不同的修飾,而不限於此。舉例來說,背蓋100、蓋板102及連結件104的表面可包覆或由橡膠、矽膠相關材質、布料(如超細纖維布等)等軟性材質所製成。再者,蓋板102中第一可彎折結構106、第二可彎折結構108、第三可彎折結構110、第四可彎折結構112及第五可彎折結構114是表示其可達成往覆彎折的功能,其實現方式可因應所使用的材質而適當變化。另一方面,攜行裝置10的外觀尺寸應配合需收納的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尺寸,此應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技藝。此外,當固定件116、118為磁鐵及鐵件時,若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可根據磁性偵測而切換操作狀態時,磁鐵的位置應配合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中相關磁性偵測器的位置,以確保正常運作。綜上所述,通過本實用新型攜行裝置,使用者可有效保護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更重要的是,可快速且便利地轉換為橫立、直立操作,並可隨時使用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前、後鏡頭,以提升便利性。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攜行裝置,用來收納一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包含有 一背蓋,以卡扣方式固定於該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的背面; 一蓋板,包含有 一第一可彎折結構,可沿該蓋板的一第一對角線往覆彎折; 一第二可彎折結構,可沿該蓋板的一第二對角線往覆彎折;以及 一第三可彎折結構,可沿該蓋板的一中線往覆彎折;以及 一連結件,連結該背蓋的一邊與該蓋板的一邊,使該蓋板可翻轉而配合該背蓋包覆該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攜行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蓋板未與該連結件相連結的一邊包含至少一固定件,用來使該第一可彎折結構、該第二可彎折結構及該第三可彎折結構彎折而使該蓋板呈一立體結構時,保持該立體結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攜行裝置,其特徵在於,該立體結構用來支撐該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使該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操作於一橫立狀態或一直立狀態。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攜行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至少一固定件是一磁體及一鐵件。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攜行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至少一固定件是一魔鬼氈。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攜行裝置,其特徵在於,於該蓋板的該第二可彎折結構彎折時,該蓋板不阻擋該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的一鏡頭。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攜行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蓋板另包含 一第四可彎折結構,可沿該蓋板的一邊線往覆彎折;以及 一第五可彎折結構,可沿該蓋板的另一邊線往覆彎折。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攜行裝置,其特徵在於,於該蓋板的該第四可彎折結構彎折時,該蓋板不阻擋該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的一鏡頭。
9.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攜行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蓋板的表面是以一軟性材質所製成。
專利摘要一種攜行裝置,用來收納一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包含有一背蓋,以卡扣方式固定於該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的背面;一蓋板,包含有一第一可彎折結構,可沿該蓋板的一第一對角線往覆彎折;一第二可彎折結構,可沿該蓋板的一第二對角線往覆彎折;以及一第三可彎折結構,可沿該蓋板的一中線往覆彎折;以及一連結件,連結該背蓋的一邊與該蓋板的一邊,使該蓋板可翻轉而配合該背蓋包覆該平板可攜式電子裝置。
文檔編號A45C11/24GK202536391SQ20122011725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日
發明者邵姿菁 申請人:尚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