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盆草滴丸製劑及製備方法
2023-09-17 09:58:25 2
專利名稱:垂盆草滴丸製劑及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垂盆草滴丸製劑及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垂盆草系景天科植物垂盆草(5W咖sa^7 e/7tw咖泡/^e)的新鮮或乾燥的全草。味甘、淡、性涼, 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排膿生肌之效。能治療慢性病毒性B型肝炎,能改善患者噁心、納呆、上腹飽 脹、乏力等症狀,同時對治療肝臟炎症,降低谷丙轉氨酶及穀草轉氨酶有較好的療效且作用持久,復發率 低,幾乎無毒副作用。
化學研究表明,垂盆草主要含有黃酮類、糖類、三萜類、氰苷類成分,有學者認為垂盆草中起作用 的主要成分為黃酮類(包括異鼠李素和槲皮素等)和苷類,垂盆草苷為水溶性的成分,其化學性質極不穩 定,室溫放置很快分解。
目前臨床應用的垂盆草製劑如衝劑、顆粒劑、片劑等均為傳統的固體,同時各種製劑中垂盆草苷含 量差別很大,甚至某些產品檢測不出垂盆草苷的存在,因而垂盆草衝劑中真正起抗肝炎作用的實際上是黃 酮類物質,但目前國內垂盆草衝劑生產的企業在提取有效成分時往往以鮮垂盆草為原料,以垂盆草苷為指 標,提取過程的條件以提高其中的垂盆草苷為目的,製成衝劑或片劑後,垂盆草苷很快分解,其中的黃酮 類成分在衝劑中吸收慢,生物利用度低,導致藥品的治療效果降低。
迄今尚缺乏製備工藝先進、質量易控制、療效較穩定的垂盆草製劑,不僅不能滿足臨床的需要,同 時也嚴重製約了垂盆草藥材在臨床治療肝炎治療方面的廣泛應用,迫切需要研製新劑型的製劑供臨床使 用。
滴丸劑是一種利用固體分散技術製成的新劑型,其製備中所用的基質多為水溶性,從而有效提高難 溶性的黃酮類藥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度,提高藥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增強治療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的垂盆草滴丸的製劑及製備方法,並有效控制其質量。
本發明提及的垂盆草滴丸製劑是以垂盆草提取純化物為主要成分,以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 為配伍組分配製而成,各組分的重量配比為垂盆草提取物純化物l份,聚乙二醇4000 4-8份,聚乙二 醇6000 4-8份。
本發明垂盆草滴丸製劑,其優選的重量配比為垂盆草提取純化物1份,聚乙二醇4000 5-6份,聚 乙二醇6000 5-6份。
本發明所述的垂盆草滴丸製劑,其主要成分垂盆草總黃酮中含有槲皮素(結構式見式1)、異鼠李素 (結構式見式2)等。
式l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
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
本發明提出的垂盆草滴丸的製備方法如下按組分配比將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置於水浴 上加熱,使之熔融,加入垂盆草提取純化物,攪拌均勻,加藥用無水乙醇適量助溶,水浴上加熱溶解,兩 液攪拌混勻,揮發乙醇,80-90'C保溫待用;預熱DV-1型滴丸機,貯液室以藥液所需溫度75'C或85。C或 95'C恆溫,冷卻劑選用液體石蠟,預冷至0'C或1(TC或15'C,以25-35滴/分的滴速滴制;收集滴丸,吸 除冷卻劑,真空乾燥即得。
本發明採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成品滴丸的含量,其中含異鼠李素0. 05-0. 10%,槲皮素0. 20-0. 30%。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由於有效成分總黃酮含量顯著提高,產品穩定性提高,垂盆草滴丸在5分 鍾內全部溶散,不但藥物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減少服藥劑量,提高患者的順應性。而且工藝條件先進, 質量控制嚴格,改善生產環境,降低生產成本,適合工業化規模生產。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一
垂盆草滴丸和組成分的重量配比為
垂盆草提取純化物 6. 8g
聚乙二醇4000 40. Og
聚乙二醇6000 40. Og 製備步驟
取40. Og聚乙二醇4000、 40.0g聚乙二醇6000於燒杯中,置95。C水浴上加熱熔融,攪拌均勻,加入 6.8g垂盆草提取純化物,攪拌均勻,加10ml藥用無水乙醇,水浴上加熱溶解,兩液攪拌混勻,待乙醇揮 發後,保溫待用。將滴丸機預熱,貯液室溫度恆溫為75'C土2'C,冷卻劑採用液體石蠟,預冷至0'C,調 節滴口與冷卻液面的距離;將藥液移至滴丸貯液室中,將藥液滴至冷卻液中,控制滴速約為25滴/分;待 冷凝完全後收集滴丸,用紗布吸去滴丸表面的液體石蠟,常溫真空乾燥,即得。
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含量,結果其中含異鼠李素0.06-0. 09%,槲皮素0. 23-0. 26%。
實施例二
垂盆草滴丸和組成分的重量配比為
垂盆草提取純化物 5.2g
聚乙二醇4000 30. Og
聚乙二醇6000 30. Og 製備步驟
取30. Og聚乙二醇4000、 30.0g聚乙二醇6000於燒杯中,置95'C水浴上加熱熔融,攪拌均勻,加入 5.2g垂盆草提取純化物,攪拌均勻,加7ml藥用無水乙醇,水浴上加熱溶解,兩液攪拌混勻,待乙醇揮發 後,保溫待用。將滴丸機預熱,貯液室溫度恆溫為75°C±2°C,冷卻劑採用液體石蠟,預冷至10'C,調節 滴口與冷卻液面的距離;將藥液移至滴丸貯液室中,將藥液滴至冷卻液中,控制滴速約為28滴/分;待冷 凝完全後收集滴丸,用紗布吸去滴丸表面的液體石蠟,常溫真空乾燥,即得。
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含量,結果其中含異鼠李素0.07-0. 10%,槲皮素0.28-0.30%。
實施例三
垂盆草滴丸和組成分的重量配比為:
垂盆草提取純化物 7.0g
聚乙二醇4000 36. Og
聚乙二醇6000 36. Og 製備步驟
取36. Og聚乙二醇4000、 36.0g聚乙二醇6000於燒杯中,置95。C水浴上加熱熔融,攪拌均勻,加入 7.0g垂盆草提取純化物,攪拌均勻,加9ml藥用無水乙醇,水浴上加熱溶解,兩液攪拌混勻,待乙醇揮發 後,保溫待用。將滴丸機預熱,貯液室溫度恆溫為75'C士2'C,冷卻劑採用液體石蠟,預冷至15'C,調節 滴口與冷卻液面的距離;將藥液移至滴丸C液室中,將藥液滴至冷卻液中,控制滴速約為32滴/分;待冷 凝完全後收集滴丸,用紗布吸去滴丸表面的液體石蠟,常溫真空乾燥,即得。
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含量,結果其中含異鼠李素0.05-0. 08%,槲皮素0. 23-0. 28%。 實施例四
垂盆草滴丸和組成分的重量配比為
垂盆草提取純化物 5.8g
聚乙二醇4000 33. Og
聚乙二醇6000 33. Og 製備步驟
取33.0g聚乙二醇4000、 33.0g聚乙二醇6000於燒杯中,置95。C水浴上加熱熔融,攪拌均勻,加入 5. 8g垂盆草提取純化物,攪拌均勻,加8ml藥用無水乙醇,水浴上加熱溶解,兩液攪拌混勻,待乙醇揮發 後,保溫待用。將滴丸機預熱,貯液室溫度恆溫為85'C士2'C,冷卻劑採用液體石蠟,預冷至O'C,調節 滴口與冷卻液面的距離;將藥液移至滴丸貯液室中,將藥液滴至冷卻液中,控制滴速約為35滴/分;待冷 凝完全後收集滴丸,用紗布吸去滴丸表面的液體石蠟,常溫真空乾燥,即得。
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含量,結果其中含異鼠李素0.08-0. 10%,槲皮素0. 25-0. 29%。
實施例五
垂盆草滴丸和組成分的重量配比為
垂盆草提取純化物 6.5g
聚乙二醇4000 35. Og
聚乙二醇6000 35. Og 製備步驟
取35.0g聚乙二醇4000、 35.0g聚乙二醇6000於燒杯中,置95。C水浴上加熱熔融,攪拌均勻,加入 7.0g垂盆草提取純化物,攪拌均勻,加9ml藥用無水乙醇,水浴上加熱溶解,兩液攪拌混勻,待乙醇揮發 後,保溫待用。將滴丸機預熱,貯液室溫度恆溫為85'C土2'C,冷卻劑採用液體石蠟,預冷至1(TC,調節 滴口與冷卻液面的距離;將藥液移至滴丸貯液室中,將藥液滴至冷卻液中,控制滴速約為32滴/分;待冷 凝完全後收集滴丸,用紗布吸去滴丸表面的液體石蠟,常溫真空乾燥,即得。
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含量,結果其中含異鼠李素0.05-0. 08%,槲皮素0. 21-0. 28%。
實施例六
垂盆草滴丸和組成分的重量配比為 垂盆草提取純化物 4.2g
聚乙二醇4000 26. Og
聚乙二醇6000 26. Og
製備步驟
取26.0g聚乙二醇4000、 26.0g聚乙二醇6000於燒杯中,置95。C水浴上加熱熔融,攪拌均勻,加入 4.6g垂盆草提取純化物,攪拌均勻,加6ml藥用無水乙醇,水浴上加熱溶解,兩液攪拌混勻,待乙醇揮發 後,保溫待用。將滴丸機預熱,貯液室溫度恆溫為85'C土2。C,冷卻劑採用液體石蠟,預冷至15'C,調節 滴口與冷卻液面的距離;將藥液移至滴丸貯液室中,將藥液滴至冷卻液中,控制滴速約為32滴/分;待冷 凝完全後收集滴丸,用紗布吸去滴丸表面的液體石蠟,常溫真空乾燥,即得。
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含量,結果其中含異鼠李素0.06-0. 09%,槲皮素0.26-0.30%。
實施例七
垂盆草滴丸和組成分的重量配比為
垂盆草提取純化物 5.8g
聚乙二醇4000 32. Og
聚乙二醇6000 32. Og
製備步驟
取32. Og聚乙二醇4000、 32. Og聚乙二醇6000於燒杯中,置95'C水浴上加熱熔融,攪拌均勻,加入 5.8g垂盆草提取純化物,攪拌均勻,加8ml藥用無水乙醇,水浴上加熱溶解,兩液攪拌混勻,待乙醇揮發 後,保溫待用。將滴丸機預熱,貯液室溫度恆溫為95°C±2°C,冷卻劑採用液體石蠟,預冷至0'C,調節 滴口與冷卻液面的距離;將藥液移至滴丸貯液室中,將藥液滴至冷卻液中,控制滴速約為35滴/分;待冷 凝完全後收集滴丸,用紗布吸去滴丸表面的液體石蠟,常溫真空乾燥,即得。
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含量,結果其中含異鼠李素0.06-0. 09%,槲皮素0. 24-0. 28%。
實施例八
垂盆草滴丸和組成分的重量配比為
垂盆草提取純化物 7.2g
聚乙二醇4000 36. Og
聚乙二醇6000 36. Og 製備步驟
取36. Og聚乙二醇4000、 36.0g聚乙二醇6000於燒杯中,置95。C水浴上加熱熔融,攪拌均勻,加入 7.2g垂盆草提取純化物,攪拌均勻,加9ml藥用無水乙醇,水浴上加熱溶解,兩液攪拌混勻,待乙醇揮發 後,保溫待用。將滴丸機預熱,貯液室溫度恆溫為95'C土2'C,冷卻劑採用液體石蠟,預冷至KTC,調節 滴口與冷卻液面的距離;將藥液移至滴丸貯液室中,將藥液滴至冷卻液中,控制滴速約為32滴/分;待冷 凝完全後收集滴丸,用紗布吸去滴丸表面的液體石蠟,常溫真空乾燥,即得。
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含量,結果其中含異鼠李素0.06-0. 09%,槲皮素0. 23-0. 26%。
實施例九
垂盆草滴丸和組成分的重量配比為
垂盆草提取純化物 3.8g
聚乙二醇4000 40. Og
聚乙二醇6000 40. Og 製備步驟
取40.0g聚乙二醇4000、 40.0g聚乙二醇6000於燒杯中,置95'C水浴上加熱熔融,攪拌均勻,加入 7. Og垂盆草提取純化物,攪拌均勻,加10ml藥用無水乙醇,水浴上加熱溶解,兩液攪拌混勻,待乙醇揮
發後,保溫待用。將滴丸機預熱,貯液室溫度恆溫為95'C土2'C,冷卻劑採用液體石蠟,預冷至15'C,調 節滴口與冷卻液面的距離;將藥液移至滴丸貯液室中,將藥液滴至冷卻液中,控制滴速約為32滴/分;待 冷凝完全後收集滴丸,用紗布吸去滴丸表面的液體石蠟,常溫真空乾燥,即得。
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含量,結果其中含異鼠李素0.05-0. 08%,槲皮素0. 27-0. 30%。
權利要求
1.一種垂盆草滴丸製劑,其特徵在於以垂盆草提取純化物為主要原料,以分子量4000的聚乙二醇和分子量6000的聚乙醇為配伍組分配製而成,各組分的重量配比為垂盆草提取純化物1份,聚乙二醇4000 4-8份,聚乙二醇6000 4-8份。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垂盆草滴丸製劑,其特徵在於各組分的重量配比為垂盆 草提取純化物l份,聚乙二醇4000 5-6份,聚乙二醇6000 5-6份。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垂盆草滴丸製劑,其特徵在於其中含異鼠李素0. 05-0.10%, 胡皮素0. 20-0. 30%。
4. 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垂盆草滴丸製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中具體製備 步驟如下(1) 按組分配比將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置於水浴上加熱熔融,攪拌均勻, 加入垂盆草提取純化物,攪拌均勻,加入藥用無水乙醇,水浴上加熱溶解,兩液攪拌混勻, 待乙醇揮發後,保溫待用;(2) 將滴丸機預熱,貯液室溫度恆溫為藥液溫度,冷卻劑採用液體石蠟,預冷至0 15°C,調節滴口與冷卻液面的距離;(3) 將藥液移至滴丸貯液室中,將藥液滴至冷卻液中,以25 35滴/分的滴速滴制;(4) 待冷凝完全後在閥門口收集滴丸,用紗布吸去滴丸表面的冷卻劑,常溫真空幹 燥,即得成品滴丸。
全文摘要
本發明垂盆草滴丸製劑及製備方法屬醫藥技術領域。本發明垂盆草滴丸製劑是以垂盆草提取純化物為主要成分,以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為配伍組分配製而成。其製備方法是按組分配比將聚乙二醇置於水浴上加熱,使之熔融,加入垂盆草提取純化物,攪拌均勻,加藥用無水乙醇適量助溶,揮發乙醇後80-90℃保溫待用;預熱滴丸機,貯液室以藥液所需溫度恆溫,冷卻劑選用液體石蠟,以25-35滴/分的滴速滴制,收集滴丸,吸除冷卻劑,真空乾燥即得。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垂盆草滴丸在5分鐘內全部溶散,不但藥物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減少服藥劑量,提高患者的順應性,而且工藝條件先進,質量控制嚴格,改善生產環境,降低生產成本,適合工業化規模生產。
文檔編號A61K36/185GK101181335SQ20071019284
公開日2008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19日
發明者李群力 申請人:金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