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鋰離子動力電池的金屬外殼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06:49:15 1
專利名稱:一種鋰離子動力電池的金屬外殼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鋰離子電池金屬外殼結構,尤其涉及一種鋰離子動力 電池的金屬外殼結構。
背景技術:
鋰離子動力電池做為一種新型的動力技術,可以使用在任何一種驅動 車輛上,如電動自行車、電動摩託車、電動小轎車、電動中巴和大巴,以 及UPS、移動雷射電源、移動照明電源、移動通訊設備、軍事領域、航空航 天領域,其使用面非常之廣。
鋰離子動力電池在實際使用中是由多個電池單體以不同方式串並聯組 成,然而目前的鋰離子動力電池殼體多為單開口的立體方形或圓角形,裝 配過程中要將電極體從開口處塞入殼體內,然後蓋上蓋帽,此工序不僅操 作起來比較麻煩,而且入殼過程中極容易導致電極體外層被殼壁劃破,導 致電芯內部短路,存在安全隱患。另外鋰離子動力電池組不能很好的散熱。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鋰離子動力電池的金屬外殼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鋰離子動力電池技術組裝過程中存在的易套 破電芯外層及散熱性不好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鋰離子動力電池的金屬外 殼構造,避免套破電芯外層,同時可改善散熱性。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來實現的,其特徵在於該鋰離子動力電池的金屬 外殼由蓋板和殼體組成,蓋板與殼體相扣合,蓋板一面上有凸起的卡槽帶, 殼體由金屬底面與四個側面組成,殼體的前面板上極性絕緣的連接外部用 電器的連接片和導注孔,殼體能容下電極體,並且內部保留有適宜的真空度,電極體上正極耳和負極耳的一極與殼體的前面板上極性絕緣的連接外 部用電器的連接片焊接,另一極與殼體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卡槽帶為連續型或間斷型。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殼體的底面和蓋板的厚度不相同。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蓋板與殼體扣合後,卡槽帶的外壁緊貼殼體 側邊的內壁,經焊接形成一個密封體。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是操作簡單方便,不會損壞到電極,電極安 全得到保護,此外金屬蓋板和殼體底面由不同厚度組成,在使用過程中,兩 金屬面板能很好的進行散熱,同時由於是個密封體,薄的金屬面板還能觀 察電池充放電過程中的膨脹效果,對內部電極出現過熱或電極短路,薄板 會鼓起來,起到很好的防爆保護。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金屬蓋板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金屬蓋板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電極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在圖中,1、蓋板2、電極體3、殼體4、卡槽帶5、前面板6、 導注孔7、連接片8、正極耳9、負極耳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l、圖2、圖3、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鋰離子動力電池的 金屬外殼結構,其特徵是由蓋板1和殼體3組成,蓋板1的一面上有凸起 的卡槽帶4,並且蓋板1與殼體3相扣合,殼體3由金屬底面與四個側面組 成,殼體的前面板5上有極性絕緣的連接外部用電器的連接片7和導注孔6,殼體3能容下電極體2,並且保留有適宜的真空度,電極體2上正極耳8和 負極耳9的一極與殼體3在的前面板5上極性絕緣的連接外部用電器的連 接片7焊接,另一極與殼體3連接,蓋板1與殼體3扣合後,卡槽帶4的 外壁緊貼殼體3側邊的內壁,經焊接形成一個密封體。上述完成後,由殼 體3在的前面板5上的導注孔6進行電解液導入,形成鋰離子動力電池。
權利要求1、一種鋰離子動力電池的金屬外殼結構,其特徵在於該鋰離子動力電池的金屬外殼由蓋板和殼體組成,蓋板與殼體相扣合,蓋板一面上有凸起的卡槽帶,殼體由金屬底面與四個側面組成,殼體的前面板上極性絕緣的連接外部用電器的連接片和導注孔,殼體能容下電極體,並且內部保留有適宜的真空度,電極體上正極耳和負極耳的一極與殼體的前面板上極性絕緣的連接外部用電器的連接片焊接,另一極與殼體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鋰離子動力電池的金屬外殼結構, 其特徵在於所述卡槽帶為連續型或間斷型。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鋰離子動力電池的金屬外殼結構, 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的底面和蓋板的厚度不相同。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鋰離子動力電池的金屬外殼結 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蓋板與殼體扣合後,卡槽帶的外壁緊貼殼體側邊的 內壁,經焊接形成一個密封體。
專利摘要一種鋰離子動力電池的金屬外殼結構,該金屬外殼由殼體和蓋板組成,並且蓋板與殼體相扣合,蓋板一面上有凸起的卡槽帶,殼體由金屬底面與四個側面組成,電極體上正極和負極的一極與殼體的前面板上極性絕緣的連接外部用電器的連接片焊接,另一極與殼體連接,蓋板與殼體扣合後,卡槽帶的外壁緊貼殼體側邊的內壁,經焊接形成一個密封體,在殼體的前面板上有導注孔。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是操作簡單方便,不會損壞到電極,電極安全得到保護,在使用過程中,兩金屬面板能很好的散熱,改善散熱性。
文檔編號H01M2/02GK201289866SQ20082013755
公開日2009年8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25日
發明者洪良仕, 王春茂, 王繼生 申請人:吉安市優特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