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的種植方法
2023-09-17 09:00:45
茶葉的種植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茶葉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茶園設立,(2)茶苗種植間距,(3)茶苗種植,(4)茶苗澆水,(5)茶苗修剪,(6)成年茶樹的修剪,(7)茶樹追肥,(8)茶樹基肥,(9)行間養蚯蚓,(10)茶樹蟲害,(11)茶樹的生長期,(12)茶葉採摘。此種植方式為山坡上種植,不同階段的補充肥料多少不同,及時的修剪枝條,分批採摘,可以提高茶樹產茶的產量。
【專利說明】茶葉的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茶葉種植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茶葉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茶屬雙子葉植物,約30屬,500種,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有14屬,397種,主產長江以南各地,其中茶屬Camellia和何樹屬Schima等均極富經濟價值,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巴蜀常被稱為中國茶業和茶文化的搖籃。六朝以前的茶史資料表明,中國的茶業最初興起於巴蜀,茶葉文化的形成,與巴蜀地區早期的政治、風俗及茶葉飲用有著密切的關係。
[0003]未來我國茶產業的增長潛力巨大,因為國內外市場需求穩定增長,從國內來看,喝茶已成為多數中國人的一種生活習慣,茶已成為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健康飲品和精神飲品,而且隨著人們健康消費觀念的普及,茶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喜愛和追求。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茶葉的種植方法。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茶葉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茶園設立在坡度30度以下的山丘或者丘陵上,茶園中的土囊厚度為60cm以上,土囊以弱酸性pH在4.5-5.5為最佳,在夏伏天對土囊進行鬆土,按照深寬70CmX70Cm深翻整地,在鬆土完成以後,潑灑機肥料做基肥; (2)茶苗種植間距,單行種植以行叢距1.5米X0.3米適宜,雙行種植以大行距1.65米,小行距和叢距均為0.3米為適宜;
(3 )茶苗種植,儘量縮短茶苗存放時間,減少茶苗體內水分損失,及時栽植,攪拌好泥漿,泥漿濃度以把茶苗根部沾上泥漿,又能使側根舒展為標準,每穴中栽培有2— 3株茶苗,使茶苗根部與土壤充分接觸,便於生根,澆水,澆水后土壤下沉,再用細土壓實,將茶苗離地15 — 20cm以上部分剪除,減少上部水分蒸發,有利於根部生長及側枝萌生,提高成活率,茶苗周圍15 —cm要蓋草,每畝大概350-450斤;
(4)澆水,每天早晚各一次,澆水量在50%左右,在氣溫較高,土囊有發乾的跡象時,即可澆水;
(5)茶苗修剪,種植當年在株高達到30釐米以上,採去25釐米以上的頂芽梢和較長的側芽梢,一年進行3-5次,到年底重霜結束後在30-35釐米高處平剪,株高未達到30釐米的不剪,種後第二年對各輪新梢進行打頂,年終重霜結束後在上年剪口處提高10-15釐米處平剪或蓬面最寬的高度處平剪,第三年則在上年剪口上提高6-8釐米處平剪,隨著樹齡的增加,當茶樹的高度達到50釐米左右,修剪提高的高度逐年減少;
(6)成年茶樹的修剪,茶樹生長到第四年的時候,當樹冠面出現很多雞爪枝,芽葉瘦小,以及莢葉多的時候,要剪去樹冠上部10-15釐米的一層枝葉或在80釐米高度處進行平剪;(7)茶樹追肥,第一年到第二年每677m2施氮l_18kg和磷2_4kg,第三年每677m2施氮18_24kg和磷5_8kg,第三年每677m2施氮30_35kg和磷8_12kg,施肥的時間在春天、夏天和秋天,比例為50:20:30,夏天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施以農家肥;
(8 )茶樹基肥,在秋冬季節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地上生長全部休止後施用的肥料,施氮、磷、鉀肥,施肥比例為3:1:1 ;
(9)在行間飼養少量蚯蚓;
(10)茶樹蟲害,有物理除害和藥物除害,物理除害為人工捕殺,藥物除害使用苦參鹼、魚藤酮和除蟲菊進行噴灑;
(11)茶樹的生長期為4-5年,在第五年的時候即可以採取打頂採摘的方法進行採摘;
(12)茶葉米摘,春茶可分為4-5次米摘,夏茶可分為6-7次米摘,冬茶可分為7-8次米摘。
[0006]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農家肥為人畜糞便。
[0007]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在行間設置有排水渠道,天下雨的時候,排水渠道中的積水要及時排除。
[000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茶葉的種植方法,此種植方式為山坡上種植,不同階段的補充肥料多少不同,及時的修剪枝條,分批採摘,可以提高茶樹產茶的產量。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0010]一種茶葉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茶園設立在坡度30度以下的山丘或者丘陵上,茶園中的土囊厚度為60cm以上,土囊以弱酸性PH在4.5-5.5為最佳,在夏伏天對土囊進行鬆土,按照深寬70CmX70Cm深翻整地,在鬆土完成以後,潑灑機肥料做基肥;
(2)茶苗種植間距,單行種植以行叢距1.5米X0.3米適宜,雙行種植以大行距1.65米,小行距和叢距均為0.3米為適宜;
(3)茶苗種植,儘量縮短茶苗存放時間,減少茶苗體內水分損失,及時栽植,攪拌好泥漿,泥漿濃度以把茶苗根部沾上泥漿,又能使側根舒展為標準,每穴中栽培有2— 3株茶苗,使茶苗根部與土壤充分接觸,便於生根,澆水,澆水后土壤下沉,再用細土壓實,將茶苗離地15-20cm以上部分剪除,減少上部水分蒸發,有利於根部生長及側枝萌生,提高成活率,茶苗周圍15 — cm要蓋草,每畝大概350-450斤,蓋草起到保水抗旱的作用,可以一直雜草生長,還可以增加土囊有機質,有利於土囊生物繁殖,提高土囊肥力,可以穩定土囊的熱變化,夏天可以防止土囊水分蒸發;
(4)澆水,每天早晚各一次,澆水量在50%左右,在氣溫較高,土囊有發乾跡象時,即可澆水,新栽茶苗對水分要求特別嚴格,旱時需及時澆水,特別是栽後兩個月內和伏天遇高溫乾旱,應及時澆水;
(5)茶苗修剪,種植當年在株高達到30釐米以上,採去25釐米以上的頂芽梢和較長的側芽梢,一年進行3-5次,到年底重霜結束後在30-35釐米高處平剪,株高未達到30釐米的不剪,種後第二年對各輪新梢進行打頂,年終重霜結束後在上年剪口處提高10-15釐米處平剪或蓬面最寬的高度處平剪,第三年則在上年剪口上提高6-8釐米處平剪,隨著樹齡的增加,當茶樹的高度達到50釐米左右,修剪提高的高度逐年減少,高度過高會吸收掉發部分的營養,造成茶樹營養不良,產不出好茶;
(6)成年茶樹的修剪,茶樹生長到第四年的時候,當樹冠面出現很多雞爪枝,芽葉瘦小,以及莢葉多的時候,要剪去樹冠上部10-15釐米的一層枝葉或在80釐米高度處進行平剪;
(7)茶樹追肥,第一年到第二年每677m2施氮l_18kg和磷2_4kg,第三年每677m2施氮18-24kg和磷5_8kg,第三年每677m2施氮30_35kg和磷8_12kg,施肥的時間在春天、夏天和秋天,比例為50:20:30,夏天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施以農家肥;
(8)茶樹基肥,在秋冬季節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地上生長全部休止後施用的肥料,施氮、磷、鉀肥,施肥比例為3:1:1 ;
(9)在行間飼養少量蚯蝴,蚯蚓可以吞食茶園中的枯枝爛葉和未腐解的農家肥料,並變成糞便,促進土囊農家肥的腐化分解,加速有效養分的釋放,提高土壤肥力,蚯蚓的大量繁殖和成活,可以疏鬆土囊,增加土囊的孔隙度,有利茶根的生長;
(10)茶樹蟲害,有物理除害和藥物除害,物理除害為人工捕殺,藥物除害使用苦參鹼、魚藤酮和除蟲菊進行噴灑;
(11)茶樹的生長期為4-5年,在第五年的時候即可以採取打頂採摘的方法進行採摘;
(12)茶葉米摘,春茶可分為4-5次米摘,夏茶可分為6-7次米摘,冬茶可分為7-8次採摘,多批次採摘下的茶葉大小一致,新鮮度一致。
[0011 ]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農家肥為人畜糞便,天然無公害,成本低,綠色環保。
[0012]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在行間設置有排水渠道,天下雨的時候,排水渠道中的積水要及時排除,樹苗最怕潰害。
[0013]本發明茶葉的種植方法,此種植方式為山坡上種植,不同階段的補充肥料多少不同,及時的修剪枝條,分批採摘,可以提高茶樹產茶的產量。
[0014]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茶葉的種植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茶園設立在坡度30度以下的山丘或者丘陵上,茶園中的土囊厚度為60cm以上,土囊以弱酸性PH在4.5-5.5為最佳,在夏伏天對土囊進行鬆土,按照深寬70CmX70Cm深翻整地,在鬆土完成以後,潑灑機肥料做基肥; (2)茶苗種植間距,單行種植以行叢距1.5米X0.3米適宜,雙行種植以大行距1.65米,小行距和叢距均為0.3米為適宜; (3)茶苗種植,儘量縮短茶苗存放時間,減少茶苗體內水分損失,及時栽植,攪拌好泥漿,泥漿濃度以把茶苗根部沾上泥漿,又能使側根舒展為標準,每穴中栽培有2— 3株茶苗,使茶苗根部與土壤充分接觸,便於生根,澆水,澆水后土壤下沉,再用細土壓實,將茶苗離地15 — 20cm以上部分剪除,減少上部水分蒸發,有利於根部生長及側枝萌生,提高成活率,茶苗周圍15 —cm要蓋草,每畝大概350-450斤; (4)澆水,每天早晚各一次,澆水量在50%左右,在氣溫較高,土囊有發乾的跡象時,即可澆水; (5)茶苗修剪,種植當年在株高達到30釐米以上,採去25釐米以上的頂芽梢和較長的側芽梢,一年進行3-5次,到年底重霜結束後在30-35釐米高處平剪,株高未達到30釐米的不剪,種後第二年對各輪新梢進行打頂,年終重霜結束後在上年剪口處提高10-15釐米處平剪或蓬面最寬的高度處平剪,第三年則在上年剪口上提高6-8釐米處平剪,隨著樹齡的增加,當茶樹的高度達到50釐米左右,修剪提高的高度逐年減少; (6)成年茶樹的修剪,茶樹生長到第四年的時候,當樹冠面出現很多雞爪枝,芽葉瘦小,以及莢葉多的時候,要剪去樹冠上部10-15釐米的一層枝葉或在80釐米高度處進行平剪; (7)茶樹追肥,第一年到第二年每677m2施氮l_18kg和磷2_4kg,第三年每677m2施氮18_24kg和磷5_8kg,第三年每677m2施氮30_35kg和磷8_12kg,施肥的時間在春天、夏天和秋天,比例為50:20:30,夏天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施以農家肥; (8)茶樹基肥,在秋冬季節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地上生長全部休止後施用的肥料,施氮、磷、鉀肥,施肥比例為3:1:1 ; (9)在行間飼養少量蚯蚓; (10)茶樹蟲害,有物理除害和藥物除害,物理除害為人工捕殺,藥物除害使用苦參鹼、魚藤酮和除蟲菊進行噴灑; (11)茶樹的生長期為4-5年,在第五年的時候即可以採取打頂採摘的方法進行採摘; (12)茶葉米摘,春茶可分為4-5次米摘,夏茶可分為6-7次米摘,冬茶可分為7-8次米摘。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葉的種植方法,其特徵在於,農家肥為人畜糞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葉的種植方法,其特徵在於,在行間設置有排水渠道,天下雨的時候,排水渠道中的積水要及時排除。
【文檔編號】A01G1/00GK103688702SQ201310548459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8日
【發明者】寧峰 申請人:蘇州市相城區渭塘鳳凰涇農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