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塑料層壓板的末端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16 18:07:00 2
專利名稱:空心塑料層壓板的末端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心塑料層壓板的末端結構。
背景技術:
作為用於車輛用或建築用的內部裝飾材料或外部裝飾材料等的層壓板,公知的有 例如將芯材薄片沿該芯材薄片的厚度方向層疊的蜂窩狀芯材。該芯材薄片是在平板狀的薄 片上設有沿該薄片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縱壁的結構。這種層壓板如前所述,由於包含芯材薄片,所以厚度變大,需要在切斷層壓板的端 部之後對末端進行處理的特別裝置。S卩,如從日本特開平9-76381號公報中可知,作成如下末端結構在將配置於層壓 板的周邊上的端部的不需要部分切斷並去除之後,將熱刀具按壓在距離切斷位置規定長度 的位置並對層壓板進行加熱的同時將其壓扁,然後,將壓扁的部分向上側折彎並熱粘接在 層壓板的側端。可是,在這種現有技術中,在堵塞層壓板的側端的末端處理工序之前,需要切斷去 除層壓板的端部的不需要部分的工序和利用熱刀具對距離切斷位置規定長度的部分進行 加熱的同時壓扁的工序這兩個工序,所以產生在作業效率方面不利,並且,末端處理裝置的 結構也變複雜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減少作業工序的空心塑料層壓板的末端結 構。本實用新型的空心塑料層壓板的末端結構,具備相互沿厚度方向分離而相對配 置的平板狀的第一層及第二層;以及設置在上述第一層及第二層之間並形成空心部的中間 層,其特徵在於,上述第一層、第二層及中間層由熱塑性合成樹脂構成,配置於上述空心塑 料層壓板的周邊的末端部被加熱並壓扁成規定的厚度的同時被切斷成規定的長度而成為 包覆體,該包覆體以根部為中心折彎並熔敷在空心塑料層壓板的側端。根據本實用新型,堵塞層壓板的側端的包覆體,被加熱並壓扁的同時被切斷,所以 與像現有技術那樣分別進行切斷和壓扁的情況相比,層壓板的末端處理所需的作業工序變 少。另外,由於包覆體熔敷在空心塑料層壓板的側端,所以末端部的銳利部位不露出提高美 觀性,並且提高末端部的剛性。
圖1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空心塑料層壓板的結構的立體圖,表示實施末端處理之 前的狀態。圖2是圖1所示的空心塑料層壓板的剖視圖。圖3是表示將圖1的空心塑料層壓板放置在工作檯上的狀態的空心塑料層壓板與末端處理裝置的剖視圖。圖4是表示使圖3的熱刀具下降了的狀態的剖視圖。圖5是表示通過使圖4的熱刀具上升,在周邊部形成了包覆體的狀態的空心塑料 層壓板與末端處理裝置的剖視圖。圖6是放大了圖5的空心塑料層壓板的剖視圖。圖7是表示使圖5的上下滑動部件上升了的狀態的剖視圖。圖8是表示以包覆體堵塞側端的狀態的完成品的空心塑料層壓板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空心塑料層壓板的末端結構的一個實施方式。另 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便於說明,說明在表面側配設有表皮薄片的空心塑料層壓板,但 表皮薄片既可以設置在背面側,也可以設置在表面側和背面側的雙方。圖1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空心塑料層壓板的結構的立體圖,表示實施末端處理之 前的狀態。而且,圖2是圖1所示的空心塑料層壓板的剖視圖。本實施方式的空心塑料層壓板1包括形成為平板狀的作為第二層的背面層2 ;在 平板上形成有多個凸部6的中間層3 ;形成為平板狀的作為第一層的表面層4 ;以及配置於 表面層4的表面側的表皮薄片5。具體而言,在背面層2上通過中間層3設置表面層4,在 該表面層4之上設置有表皮薄片5。由此,表面層4與背面層2以相互沿空心塑料層壓板1 的厚度方向分離的狀態相對配置。另外,中間層3的凸部6形成為圓錐臺狀,並且由配置於 頂部的圓板狀的上底面7、和從該上底面7的外周向下方逐漸擴大並延伸的大致圓筒狀的 側面8—體地形成。通過該凸部6,在中間層3上形成有空心部9。另外,表皮薄片5由具 有比熱塑性合成樹脂高的熔點的無紡布構成。上述表面層4、中間層3及背面層2由同種的塑料材料成形,並相互粘合。在本實 施方式中,各層相互熔敷,熔敷也可以採用熱熔敷、利用熔融型接合劑的熔敷等的方法。另 外,也可以是通過粘著型接合劑或固化型接合劑等或其他方法粘合各層的空心塑料層壓板 1。作為構成空心塑料層壓板1的塑料材料,例如可以例舉聚乙烯、聚丙烯或烯系樹 脂以及它們的混合材料等的熱塑性合成樹脂。再者,在本實施方式中,雖然所有的層均以同 種的塑料材料形成,但也可以某些層由不同的塑料材料形成。接著,說明進行該空心塑料層壓板1的末端處理的末端處理裝置。如圖3所示,末端處理裝置10具備放置於圖外的地面上的工作檯11 ;配置於該 工作檯11的上方,並且被支撐為能上下移動的壓板12 ;配置於工作檯11的側方,並利用作 為驅動源的氣缸13使上下滑動部件14上下移動的滑動裝置15 ;以及可上下移動地被支撐 於該滑動裝置15的上方,並且在下端部向下方突出刀尖16的熱刀具17。在初期狀態下,上下滑動部件14的上表面14a和工作檯11的上表面Ila配置於 相同高度。另外,熱刀具17的工作檯側的側面18配置成相對於工作檯11的側面lib大致 左右方向的位置相同。而且,熱刀具17的下端部具有相對於側面18正交配置的底面19、和 設置於該底面19的端部的剖面三角形的刀尖16。另外,熱刀具17被加熱為熱塑性樹脂的 熔點以上,當被按壓在具有熱塑性樹脂的空心塑料層壓板1上時,則空心塑料層壓板1被底面19壓扁的同時被刀尖16切斷。首先,如圖3所示,在工作檯11的上表面Ila和上下滑動部件14的上表面14a上, 以表皮薄片5成為下側的方式放置上述空心塑料層壓板1之後,使壓板12下降,利用壓板 12、工作檯11和上下滑動部件14從上下壓緊空心塑料層壓板1。然後,如圖4所示,若使熱刀具17下降,則在刀尖16切斷空心塑料層壓板1的同 時,熱刀具17的底面19對空心塑料層壓板1的末端部加熱並壓扁成規定厚度,由此末端部 成為包覆體20(參照圖5、6)。之後,如圖5所示,若向上方提起熱刀具17,則空心塑料層壓板1成為如圖6所示 的剖面結構。再者,符號21為空心塑料層壓板1的側端。該包覆體20包括表面層4、中間 層3、背面層2及表皮薄片5這4層,從側端21朝向周邊的長度形成為L。另外,包覆體20 的長度L設定為與空心塑料層壓板1的厚度T大致相同的尺寸。接著,如圖7所示,使上下滑動部件14向上方移動,並利用上下滑動部件14的上 表面14a從下側推壓包覆體20,則包覆體20以根部22為中心折彎,如圖8所示,包覆體20 熔敷在空心塑料層壓板1的側端21。以下,說明本實施方式的作用效果。(1)本實施方式的空心塑料層壓板1的末端結構,具備相互沿厚度方向分離而相 對配置的平板狀的表面層4 (第一層)及背面層2 (第二層);以及設置在這些表面層4及 背面層2之間且形成空心部9的中間層3,上述表面層4、背面層2及中間層3由熱塑性合 成樹脂構成,配置於上述空心塑料層壓板1的周邊的末端部被加熱並壓扁成規定的厚度的 同時被切斷成規定的長度而成為包覆體20,該包覆體20以根部22為中心折彎並被熔敷在 空心塑料層壓板1的側端21。因而,堵塞空心塑料層壓板1的側端21的包覆體20,由於被加熱並壓扁的同時被 切斷,所以與像現有技術那樣分別進行切斷和壓扁的情況相比,空心塑料層壓板1的末端 處理所需的作業工序變少。另外,由於包覆體20熔敷在空心塑料層壓板1的側端,所以末 端部的銳利的部位不露出而提高美觀,並且提高末端部的剛性。(2)至少上述包覆體20的根部22被具有比熱塑性合成樹脂高的熔點的無紡布制 的表皮薄片5覆蓋。因而,在折彎包覆體20時,根部22不會因熱的影響而斷開等,容易進 行包覆體20的折彎作業。(3)由於上述包覆體20的長度L與空心塑料層壓板1的厚度大致相同,所以空心 塑料層壓板1的側端21被包覆體20完全堵塞而變得美觀。並且,包覆體20從表面側折彎 直至背面側,所以在這點上也很美觀。另外,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例如,作為上述中間層3,不限定於形成本 實施方式那樣的圓錐臺狀的凸部6,也可以是彎曲的波浪形,另外也可以是被稱為蜂窩狀結 構體、蜂窩狀芯材、蜂窩狀緩衝材等的各種形狀。產業上的實用性如下。本實用新型的空心塑料層壓板1的末端結構,可用於例如車輛的行李箱的底板等 車輛內部裝飾材料上的周邊部的末端處理。
權利要求一種空心塑料層壓板的末端結構,具備相互沿厚度方向分離而相對配置的平板狀的第一層及第二層;以及設置在上述第一層及第二層之間並形成空心部的中間層,其特徵在於,上述第一層、第二層及中間層由熱塑性合成樹脂構成,配置於上述空心塑料層壓板的周邊的末端部被加熱並壓扁成規定的厚度的同時被切斷成規定的長度而成為包覆體,該包覆體以根部為中心折彎並熔敷在空心塑料層壓板的側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塑料層壓板的末端結構,其特徵在於, 至少上述包覆體的根部被具有比熱塑性合成樹脂高的熔點的表皮薄片覆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心塑料層壓板的末端結構,其特徵在於, 上述包覆體的長度與空心塑料層壓板的厚度大致相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空心塑料層壓板的末端結構,其具備相互沿厚度方向分離而相對配置的平板狀的第一層及第二層;以及設置在上述第一層及第二層之間並形成空心部的中間層。上述第一層、第二層及中間層由熱塑性合成樹脂構成,配置於上述空心塑料層壓板的周邊的末端部被加熱並壓扁成規定的厚度的同時被切斷成規定的長度而成為包覆體,該包覆體以根部為中心折彎並熔敷在空心塑料層壓板的側端。由此,堵塞層壓板的側端的包覆體,被加熱並壓扁的同時被切斷,所以與像現有技術那樣分別進行切斷和壓扁的情況相比,層壓板的末端處理所需的作業工序變少。
文檔編號B32B27/12GK201693810SQ201020224059
公開日2011年1月5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9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9日
發明者長谷川高廣 申請人:盟和產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