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溫超耐磨滾筒的製作方法
2023-09-16 17:44:30 4
超高溫超耐磨滾筒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滾筒領域,尤其涉及超高溫超耐磨滾筒,其特徵在於,包括兩層編織層,所述編織層包括第一層和第二層,所述第一層和所述第二層由連接線連接,所述編織層由玄武巖連續纖維編織而成,所述編織層表面和內部固化有樹脂,所述編織層的收邊的結構為轉梭。通過本實用新型得到的超高溫超耐磨滾筒,其有益效果是:採用兩層編織結構,一二層用連接線連接,結構緊密,轉梭收邊使得連接處無隆起,避免刮花高溫鋁材,使用玄武巖纖維極大的提高了滾筒的耐高溫性能,編織層固化有樹脂,樹脂起到耐磨作用,防止滾筒表面起毛,避免汙損鋁材,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超高溫超耐磨滾筒結構緊密,表面平整,能夠耐受800℃高溫,不起毛,耐磨性能極好。
【專利說明】超高溫超耐磨滾筒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滾筒領域,尤其涉及超高溫超耐磨滾筒。
【背景技術】
[0002]超高溫超耐磨滾筒常用於鋁材產品的輸送裝置,特別是生產電泳表面、拋光表面要求極高的鋁材產品時,對滾筒的耐高溫性能和耐磨性能要求極高,傳統的鋁材輸送裝置一般採用石墨或毛氈滾筒,石墨雖起到耐高溫的作用,但由於鋁材經高溫後材質軟,石墨板很容易刮花鋁材,毛氈滾筒在高於480°C後容易破損,且毛氈材料經常出現起毛、起鱗片等問題,汙染鋁材產品。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超高溫超耐磨滾筒,其特徵在於,包括兩層編織層,所述編織層包括第一層和第二層,所述第一層和所述第二層由連接線連接,所述編織層為玄武巖連續纖維編織而成,所述編織層表面和內部固化有樹脂。
[0004]所述連接線連接每層編織層的緯紗。
[0005]所述編織層的收邊的結構為轉梭。
[0006]所述編織層的編織結構為平紋編織。
[0007]所述連接線為芳綸紗線。
[0008]通過本實用新型得到的超高溫超耐磨滾筒,其有益效果是:採用兩層編織結構,第一層和第二層用連接線連接,結構緊密,轉梭收邊使得連接處無隆起,避免刮花高溫鋁材,使用玄武巖纖維極大的提高了滾筒的耐高溫性能,編織層固化有樹脂,樹脂起到耐磨作用,防止滾筒表面起毛,避免汙損鋁材,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超高溫超耐磨滾筒結構緊密,表面平整,能夠耐受800°C高溫,不起毛,耐磨性能極好,適合大規模推廣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的編織層結構示意圖;
[0011]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連接線的結構示意圖,連接線連接每層編織層的緯紗。
[0012]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4]圖中:1-第一層,2-第二層,3-連接線,4-編織層,5-樹脂。
實施例
[0015]如圖1-3所示,超高溫超耐磨滾筒,包括兩層編織層4,編織層4包括第一層I和第二層2,第一層I和第二層2由連接線3連接,編織層4為玄武巖連續纖維編織而成,編織層4表面和內部固化有樹脂5,連接線3連接每層編織層4的緯紗,編織層4的收邊的結構為轉梭,編織層4的編織結構為平紋編織,連接線3為芳綸紗線。
[0016]上述技術方案僅體現了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優選技術方案,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對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變動均體現了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超高溫超耐磨滾筒,其特徵在於,包括兩層編織層(4),所述編織層(4)包括第一層(I)和第二層(2),所述第一層(I)和所述第二層(2)由連接線(3)連接,所述編織層(4)為玄武巖連續纖維編織而成,所述編織層(4)表面和內部固化有樹脂(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溫超耐磨滾筒,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線(3)連接每層編織層(4)的緯紗。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溫超耐磨滾筒,其特徵在於,所述編織層(4)的收邊的結構為轉梭。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溫超耐磨滾筒,其特徵在於,所述編織層(4)的編織結構為平紋編織。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溫超耐磨滾筒,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線(3)為芳綸紗線。
【文檔編號】B65G39/07GK203512658SQ201320559827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0日
【發明者】韓冰 申請人:綏中芳綸科技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