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鏡子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07:34:45 1
專利名稱:一種鏡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鏡子。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鏡子,尤其是固定於牆壁上的鏡子,鏡子只有一個鏡片主體提供鏡 像,觀察角度單一;再者,鏡子設置有託臺和照明裝置,託臺為透明玻璃板,託臺通過 金屬支架和連接件等固定於鏡片主體的下方,託臺的組件較多,結構複雜,成本較高; 照明裝置安裝於鏡片主體的背面,鏡片主體開設透光孔,照明裝置的燈光通過透光孔照 射出來,照明裝置安裝於鏡片主體的兩側位置,照明裝置的燈光正面照射於使用者的眼 睛,影響使用者的視覺效果,影響使用者觀察鏡片主體中的鏡像,因此,現有技術的鏡 子有改進的需要。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鏡子,它外輪廓線條簡 潔,結構簡單,易於加工生產,成本低,第二折彎鏡片部具有多種功能。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鏡子,包括鏡 片主體鏡片主體至少有一側邊通過熱彎工藝折彎出第二折彎鏡片部。所述鏡片主體的上側邊和/或下側邊折彎出所述第二折彎鏡片部。所述鏡片主體的左側邊、右側邊和上側邊分別折彎出所述第二折彎鏡片部。所述第二折彎鏡片部的背面設置有第一照明裝置,第二折彎鏡片部開設有供第 一照明裝置的燈光照射出來的第一透光孔。所述鏡子還包括供電裝置,鏡片主體的背面設置有第二密封罩,第二密封罩與 鏡片主體的背面之間設有第二密封腔體,供電裝置設置於第二密封腔體中。所述第一照明裝置包括基板和LED燈,LED燈固定於基板,基板的兩側邊分別 設置有連接部,基板兩側的連接部固定於第二折彎鏡片部的背面,LED燈朝向第一透光 孔,且基板上的LED燈與第二折彎鏡片部的第一透光孔一一對應。所述第二折彎鏡片部的背面固定有第一密封罩,第一密封罩與第二折彎鏡片部 的背面之間設有第一密封腔體,第一照明裝置設置於第一密封腔體中。所述鏡片主體的背面設置有第二照明裝置,第二照明裝置設置於第二密封腔體 中,鏡片主體開設有供第二照明裝置的燈光照射出來的第二透光孔。所述第二照明裝置包括基板和LED燈,LED燈固定於基板,基板的兩側邊分別 設置有連接部,基板兩側的連接部固定於鏡片主體的背面,LED燈朝向第二透光孔,基 板上的LED燈與鏡片主體的第二透光孔一一對應。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第二折彎鏡片部和鏡片主體是一體的, 第二折彎鏡片部和鏡片主體之間的過渡為曲面弧形過渡,鏡子外輪廓線條簡潔,美觀, 時尚,大方,結構簡單,易於加工生產,而且折彎形成的第二折彎鏡片部首先能夠作為鏡子使用,使用者在照鏡子時能夠從鏡片主體和第二折彎鏡片部均能觀察到鏡像,為使 用者提供多角度觀察。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有益效果位於鏡片主體下方且水平設置的第二折彎鏡片部 還能夠作為放置物品的託臺,不需要另外安裝託臺,也不需要支架和連接件等用於固定 託臺,結構簡單,成本低。本實用新型的又一有益效果位於鏡片主體兩側或上方的第二折彎鏡片部的背 面能夠安裝相應的照明裝置,第二折彎鏡片部作為照明裝置的承載部,避免在鏡片主體 上安裝照明裝置,避免燈光正面照射使用者的眼睛,避免照明裝置影響使用者的視覺效 果,避免影響使用者觀察鏡片主體中的鏡像。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鏡子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鏡子的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鏡子的第三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鏡子的主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鏡子的左視圖。圖中1——鏡片主體、2——第二折彎鏡片部、3——第一照明裝置、4——第 一透光孔、5——第二密封罩。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鏡子的實施方式如圖1至5所示,包括鏡片主體1,鏡片主體 1至少有一側邊通過熱彎工藝折彎出第二折彎鏡片部2。本實用新型的第二折彎鏡片部2和鏡片主體1是一體的,第二折彎鏡片部2和鏡 片主體1之間的過渡為曲面弧形過渡,鏡子外輪廓線條簡潔,美觀,時尚,大方,結構 簡單,易於加工生產,而且折彎形成的第二折彎鏡片部2首先能夠作為鏡子使用,使用 者在照鏡子時能夠從鏡片主體1和第二折彎鏡片部2均能觀察到鏡像,為使用者提供多角 度觀察。於較佳實施方式中,鏡片主體1的下側邊折彎出所述第二折彎鏡片部2,本實用 新型對鏡子的說明均以圖1所示為參考方向。位於鏡片主體1下方且水平設置的第二折彎鏡片部2能夠作為放置物品的託臺, 不需要另外安裝託臺,也不需要支架和連接件等用於固定託臺,結構簡單,成本低。於另一較佳實施方式中,鏡片主體1的上側邊折彎出所述第二折彎鏡片部2。位於鏡片主體1上方的第二折彎鏡片部2的背面能夠安裝相應的照明裝置,第二 折彎鏡片部2作為照明裝置的承載部,避免燈光正面照射使用者的眼睛,避免照明裝置 影響使用者的視覺效果,避免影響使用者觀察鏡片主體1中的鏡像。於另一較佳實施方式中,鏡片主體1的上側邊和下側邊分別折彎出所述第二折 彎鏡片部2。於另一較佳實施方式中,鏡片主體1的左側邊、右側邊和上側邊分別折彎出所 述第二折彎鏡片部2。[0030]位於鏡片主體1兩側或上方的第二折彎鏡片部2的背面能夠安裝相應的照明裝 置,第二折彎鏡片部2作為照明裝置的承載部,避免在鏡片主體1上安裝照明裝置,避免 燈光正面照射使用者的眼睛,避免照明裝置影響使用者的視覺效果,避免影響使用者觀 察鏡片主體1中的鏡像。第二折彎鏡片部2的數量及形狀根據設計需求而選定。第二折彎鏡片部2的背面設置有第一照明裝置3,第二折彎鏡片部2開設有供第 一照明裝置3的燈光照射出來的第一透光孔4。第一照明裝置3用於提供照明,第一照明裝置3的燈光通過第一透光孔4照射出 來,燈光不正面照射使用者的眼睛。鏡子還包括供電裝置,鏡片主體1的背面設置有第二密封罩5,第二密封罩5與 鏡片主體1的背面之間設有第二密封腔體,供電裝置設置於第二密封腔體中,供電裝置 電連接第一照明裝置3,供電裝置為第一照明裝置3提供電源。通過第二密封罩5保證供 電裝置,鏡子的其它電子元器件亦設置於第二密封腔體中。第一照明裝置3包括基板和LED燈,LED燈固定於基板,基板的兩側邊分別設 置有連接部,基板兩側的連接部固定於第二折彎鏡片部2的背面,LED燈朝向第一透光 孔4,且基板上的LED燈與第二折彎鏡片部2的第一透光孔4 一一對應。第二折彎鏡片部2的背面固定有第一密封罩,第一密封罩與第二折彎鏡片部2的 背面之間設有第一密封腔體,第一照明裝置3設置於第一密封腔體中。圖中未示出第一 密封罩,第一密封罩為可選擇組件。鏡片主體1的背面設置有第二照明裝置,第二照明裝置設置於第二密封腔體 中,鏡片主體1開設有供第二照明裝置的燈光照射出來的第二透光孔。第二照明裝置包括基板和LED燈,LED燈固定於基板,基板的兩側邊分別設置 有連接部,基板兩側的連接部固定於鏡片主體1的背面,LED燈朝向第二透光孔,基板 上的LED燈與鏡片主體1的第二透光孔一一對應。以上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 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
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 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權利要求1.一種鏡子,包括鏡片主體(1),其特徵在於鏡片主體(1)至少有一側邊通過 熱彎工藝折彎出第二折彎鏡片部(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鏡子,其特徵在於所述鏡片主體(1)的上側邊和/或 下側邊折彎出所述第二折彎鏡片部(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鏡子,其特徵在於所述鏡片主體(1)的左側邊、右側 邊和上側邊分別折彎出所述第二折彎鏡片部(2)。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一種鏡子,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折彎鏡片部(2) 的背面設置有第一照明裝置(3),第二折彎鏡片部(2)開設有供第一照明裝置(3) 的燈光照射出來的第一透光孔(4)。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鏡子,其特徵在於所述鏡子還包括供電裝置,鏡片主 體(1)的背面設置有第二密封罩(5),第二密封罩(5)與鏡片主體(1)的背面之 間設有第二密封腔體,供電裝置設置於第二密封腔體中,供電裝置電連接第一照明裝置(3)。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一種鏡子,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照明裝置(3)包括基板和 LED燈,LED燈固定於基板,基板的兩側邊分別設置有連接部,基板兩側的連接部固定 於第二折彎鏡片部(2)的背面,LED燈朝向第一透光孔(4),且基板上的LED燈與第 二折彎鏡片部(2)的第一透光孔(4) 一一對應。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一種鏡子,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折彎鏡片部(2)的背面固 定有第一密封罩,第一密封罩與第二折彎鏡片部(2)的背面之間設有第一密封腔體,第 一照明裝置(3)設置於第一密封腔體中。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一種鏡子,其特徵在於所述鏡片主體(1)的背面設置有第 二照明裝置,第二照明裝置設置於第二密封腔體中,鏡片主體(1)開設有供第二照明裝 置的燈光照射出來的第二透光孔。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一種鏡子,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照明裝置包括基板和LED 燈,LED燈固定於基板,基板的兩側邊分別設置有連接部,基板兩側的連接部固定於鏡 片主體(1)的背面,LED燈朝向第二透光孔,基板上的LED燈與鏡片主體(1)的第 二透光孔一一對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鏡子,包括鏡片主體鏡片主體至少有一側邊通過熱彎工藝折彎出第二折彎鏡片部,本實用新型的第二折彎鏡片部和鏡片主體是一體的,第二折彎鏡片部和鏡片主體之間的過渡為曲面弧形過渡,鏡子外輪廓線條簡潔,美觀,時尚,大方,結構簡單,易於加工生產,而且折彎形成的第二折彎鏡片部首先能夠作為鏡子使用,使用者在照鏡子時能夠從鏡片主體和第二折彎鏡片部均能觀察到鏡像,為使用者提供多角度觀察,在第二折彎鏡片部安裝照明裝置能夠避免燈光正面照射使用者的眼睛,避免照明裝置影響使用者的視覺效果。
文檔編號A47G1/04GK201790410SQ20102051970
公開日2011年4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7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7日
發明者陳清源 申請人:東莞萊姆森科技建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