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均勻軋車的製作方法
2023-09-17 10:59:10
一種均勻軋車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均勻軋車,所述均勻軋車包括至少兩支均勻軋輥,均勻軋輥包括筒體、兩個調心軸承、固定軸;所述筒體套在固定軸外,固定軸上套有兩個調心軸承,通過調心軸承連接筒體。所述均勻軋輥還包括設置於固定軸兩端的支撐部件;所述支撐部件為半圓筒狀支撐機構或圓筒狀支撐機構;所述固定軸兩端與支撐部件之間設有球面體。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均勻軋車,可在軋輥加壓後「撓度」小於0.1mm,完全能滿足均勻軋車軋液均勻性要求,且結構簡單,維護成本低。
【專利說明】一種均勻軋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紡織印染工藝【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軋車,尤其涉及一種紡織印染工藝中連續處理織物的均勻軋車。
【背景技術】
[0002]印染設備中對平幅處理織物需要軋去多餘液體,需要使用軋車。軋車為二支軋輥,織物在二支軋輥的中間,在左右兩端加壓。軋輥由於加壓在兩端,軋輥受力後就會產生彎曲,稱為「撓度」。目前國內外為了對織物平幅軋制化學品後需要均勻地去除多餘的液體,大多使用在軋輥筒體內部用液壓補償方法抵消軋輥在兩端加壓後產生的撓度。這種液壓補償的軋車被稱「均勻軋車」。但是必須要一套液壓輔肋裝置,輸入液壓油。油壓與軋輥兩端加壓的壓力要成一定關係才能正確補償這「撓度」。液壓系統維護成本較高,操作技術有一定要求。
[0003]軋液均勻性對印染工藝要求應作分析;對織物軋液均勻性要求最高的是染色工藝。染色工藝使用軋車稱為染色軋車。浸軋染液均勻性滿足織物染色後左、中、右「色差」要求。實踐時只要織物軋液後軋餘率(也稱軋後含液率)差值小於2%即能滿足染色左、中、右「色差」質量要求。對軋液均勻性差值小於2%要求,實踐是軋輥加壓後「撓度」小於0.1mm。
[0004]普通軋輥結構中,軋輥筒體和中間軸連成一體。筒體轉動和中間軸一起轉動。車L輥兩端加壓後筒體受力變形,兩端加壓支撐處之間跨距相當大。「跨矩」和軋輥「撓度」的數學關係在「機械零件設計手冊,機械工業出版社」的常用力學公式「關於受靜載荷梁的支點反力、彎矩和變形計算公式,序號7」中載荷情況及剪力圖彎矩圖證明,最大撓度與跨距成4次方關係。如果把「跨距」縮小,「撓度」數值可以成倍地減小。
[0005]有鑑於此,如今迫切需要設計一種新的均勻軋車,以便克服現有軋車的上述缺陷。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均勻軋車,可在軋輥加壓後「撓度」小於0.1mm,完全能滿足均勻軋車軋液均勻性要求,且結構簡單,維護成本低。
[0007]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8]一種均勻軋車,所述均勻軋車包括至少兩支均勻軋輥,均勻軋輥包括筒體、兩個調心軸承、固定軸;
[0009]所述筒體套在固定軸外,固定軸上套有兩個調心軸承,通過調心軸承連接筒體。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均勻軋輥還包括設置於固定軸兩端的支撐部件。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支撐部件為半圓筒狀支撐機構或圓筒狀支撐機構。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固定軸兩端與支撐部件之間設有球面體。
[001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均勻軋輥僅包含兩個調心軸承。[0014]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均勻軋車為軋液軋車,兩根均勻軋輥包履橡膠。
[001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均勻軋車為軋水軋車,第一支均勻軋輥包履橡膠,第二支均勻軋輥的外層鍍合金或者包履硬度較第一支均勻軋輥較硬的橡膠。
[001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均勻軋車包括兩支均勻軋輥,其中一支為主動棍,主動棍通過鏈條或齒輪或齒形帶拖動。
[001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均勻軋車還包括設置於至少一個均勻軋輥的加壓機構。
[0018]普通軋輥筒體和中間軸連成一體;而本實用新型均勻軋輥的筒體和固定軸不連成一體。筒體和軸之間由二個調心軸承連接,軸承位置經力學分析計算,使筒體撓度和軸受力強度經優化設計達到最佳配合位置。筒體轉動而軸不轉動。如此設計使軋輥兩端加壓力通過不轉動的軸傳給軸承,軸承傳給與織物接觸的筒體,筒體受壓力由於兩支點「跨姖」縮小,因此筒體「撓度」減小。優化設計可以達到筒體撓度在筒體受到最大壓力(滿足染色工藝要求)情況下小於0.1mm,達到均勻染色工藝要求。
[0019]軸受力後彎曲,由於採用調心軸承,補償軸彎曲對筒體旋轉的影響。軸與軋車兩端面支撐點接觸面,採用球面與支撐點為圓筒內壁相接觸的方式,以補償軸彎曲引起接觸處不合理受力形起變形受損。
[002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均勻軋車,可在軋輥加壓後「撓度」小於0.1mm,完全能滿足均勻軋車軋液均勻性要求,且結構簡單,維護成本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實用新型均勻軋車的均勻軋輥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
[0023]實施例一
[0024]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均勻軋車,所述均勻軋車包括至少兩支均勻軋輥(通常包括兩支均勻軋輥),均勻軋輥包括筒體3、兩個調心軸承4、固定軸5 ;所述筒體3套在固定軸5外,固定軸5上套有至少兩個調心軸承4,通過調心軸承4連接筒體3。所述均勻軋車還包括設置於至少一個均勻軋輥的加壓機構。本實施例中,所述均勻軋輥僅包含兩個調心軸承。
[0025]所述均勻軋輥還包括設置於固定軸5兩端的支撐部件I。所述支撐部件I為半圓筒狀支撐機構或圓筒狀支撐機構,具體由軋車加壓系統決定其為半圈筒狀或筒圓狀。
[0026]同時,所述固定軸5兩端與支撐部件I之間設有球面體2。固定軸5與軋車兩端面支撐點接觸面採用球面與支撐點為圓筒內壁相接觸的方式,以補償固定軸5彎曲引起接觸處不合理受力形起變形受損。
[0027]如果均勻軋車為軋液軋車,兩支均勻軋輥包履橡膠;如果均勻軋車為軋水軋車,第一支均勻軋輥包履橡膠,第二支均勻軋輥的外層鍍硬鉻或者鍍其他合金或者包履硬度較第一支均勻軋輥較硬的橡膠。[0028]本實施例中,所述均勻軋車包括兩支均勻軋輥,其中一支為主動輥,主動輥通過鏈條或齒輪或齒形帶拖動。
[0029]均勻軋車的核心技術是均勻軋輥。軋輥兩端支撐的牆板和軋輥加壓機構有多種形式,己被廣泛使用。新穎的均勻軋輥按照專利示意圖原理即可計算設計。本實用新型均勻軋車只要根據印染工藝對軋餘率要求操作加在軋輥兩端的氣缸壓力就能滿足要求,如同普通軋車加壓操作。省去液壓附助裝置和液壓油、液壓伐的日常維護,省略均勻軋輥內部一套端面和軸向密封的保養和維修。
[0030]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均勻軋車,可在軋輥加壓後「撓度」小於0.1mm,完全能滿足均勻軋車軋液均勻性要求,且結構簡單,維護成本低。
[0031]這裡本實用新型的描述和應用是說明性的,並非想將本實用新型的範圍限制在上述實施例中。這裡所披露的實施例的變形和改變是可能的,對於那些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實施例的替換和等效的各種部件是公知的。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清楚的是,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本質特徵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可以以其它形式、結構、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組件、材料和部件來實現。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範圍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裡所披露的實施例進行其它變形和改變。
【權利要求】
1.一種均勻軋車,其特徵在於,所述均勻軋車包括至少兩支均勻軋輥,均勻軋輥包括筒體、兩個調心軸承、固定軸; 所述筒體套在固定軸外,固定軸上套有兩個調心軸承,通過調心軸承連接筒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均勻軋車,其特徵在於: 所述均勻軋輥還包括設置於固定軸兩端的支撐部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均勻軋車,其特徵在於: 所述支撐部件為半圓筒狀支撐機構或圓筒狀支撐機構。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均勻軋車,其特徵在於: 所述固定軸兩端與支撐部件之間設有球面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均勻軋車,其特徵在於: 所述均勻軋輥僅包含兩個調心軸承。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均勻軋車,其特徵在於: 所述均勻軋車為軋液軋車,兩根均勻軋輥包履橡膠。
7.根據權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均勻軋車,其特徵在於: 所述均勻軋車為軋水軋車,第一支均勻軋輥包履橡膠,第二支均勻軋輥的外層鍍合金或者包履硬度較第一支均勻軋輥較硬的橡膠。
8.根據權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均勻軋車,其特徵在於: 所述均勻軋車包括兩支均勻軋輥,其中一支為主動輥,主動輥通過鏈條或齒輪或齒形帶拖動。
9.根據權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均勻軋車,其特徵在於: 所述均勻軋車還包括設置於至少一個均勻軋輥的加壓機構。
【文檔編號】D06B15/02GK203715915SQ201320842846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9日
【發明者】施錦褆, 姜曉烽 申請人:上海協曼特機電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