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盆栽微型玫瑰滲水供肥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21:57:10 3

本實用新型屬於花卉栽培設施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管道盆栽微型玫瑰滲水供肥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盆栽微型玫瑰主要是將盆花架放置在栽培床上進行栽培,灌溉是通過人工澆水、噴溉或滴灌的方式進行,施肥主要是採用水溶性肥,將肥按比例溶解在水中,在灌溉的同時完成施肥;這些傳統的灌溉施肥方式用在盆栽微型玫瑰的種植中,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耗水、耗肥,增加成本;二是盆內的基質往往澆水不均勻,植株生長不均勻;三是玫瑰葉片水分過大,株間溼度增加,易引發病害,不利於生產高品質盆花;四是人工用量大,操作難度大,不利於規模化生產。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了盆栽微型玫瑰的產業化發展。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管道盆栽微型玫瑰滲水供肥系統,解決現有技術中盆栽微型玫瑰灌溉施肥方式存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管道盆栽微型玫瑰滲水供肥系統,該系統安裝在種植大棚內,該系統的栽培床上水平放置有栽培管道,栽培管道上加工有花盆裝入孔,栽培管道的一端並聯在一根供液管上,供液管上安裝有供液水泵,供液管與種植大棚外的調肥池和供水池連接,並且在與調肥池和供水池連接的供液支管上分別安裝有閥門,栽培管道的另一端並聯在一根回液管上,回液管與種植大棚外的調肥池和供水池連接,在與調肥池和供水池連接的回液支管上分別安裝有閥門,栽培床的寬度為110釐米至120釐米,栽培管道有六根,栽培管道的中心距離為18釐米至20釐米,花盆裝入孔的直徑為9釐米至10釐米,花盆裝入孔的中心距離為17釐米,在供液管上,供液管與栽培管道連接的一端,供液管的高度高於栽培管道,該端的栽培管道上安裝有進液分管,進液分管並聯在供液管上,在栽培管的另一端安裝有出液分管,出液分管的高度低於栽培管道,出液分管並列在回液管上。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在溫室或大棚內,將本系統在栽培床上水平平穩放置;在調肥池中加入足夠量的營養液,按照種植玫瑰需求配製,將盆栽玫瑰定植在栽培管道的栽培孔中;在供液時,開啟供液水泵,調肥池或供水池中的營養液或水便以一定的流量進入栽培管道中,從盆栽玫瑰的基部滲入養分和水分,滲水充足後回流至調肥池或供水池中循環使用;滲水施肥的頻率因季節有所變化,夏季的時候2天滲水施肥一次,冬季3天滲水施肥一次。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一、採用管道作為盆栽微型玫瑰的滲水供肥系統,可實現快速灌溉滲水施肥;二、所有栽培管道都布置在床面上,可以充分保證玫瑰的生長空間,利於通風透光,生產優質盆花玫瑰;三、灌溉施肥方便、實用、效果好;四、水肥的循環供應,灌溉施肥後基質水分、營養滿足生長需要,無需每天繁瑣的人工操作,大大地節省了勞動力;五、用供水池和調肥池收集循環的水、肥,多餘的水肥便於回收利用,有利於水肥的循環使用,有利於對灌溉水進行消毒,對營養液進行補充。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 為本實用新型的側向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管道盆栽微型玫瑰滲水供肥系統,該系統安裝在種植大棚內,該系統的栽培床1上水平放置有栽培管道2,栽培管道2上加工有花盆裝入孔3,栽培管道2的一端並聯在一根供液管4上,供液管4上安裝有供液水泵6,供液管4與種植大棚外的調肥池8和供水池10連接,並且在與調肥池8和供水池10連接的供液支管7上分別安裝有閥門,栽培管道2的另一端並聯在一根回液管12上,回液管12與種植大棚外的調肥池8和供水池10連接,在與調肥池8和供水池10連接的回液支管9上分別安裝有閥門,栽培床1的寬度為110釐米至120釐米,栽培管道2有六根,栽培管道2的中心距離為18釐米至20釐米,花盆裝入孔3的直徑為9釐米至10釐米,花盆裝入孔的中心距離為17釐米,在供液管4上,供液管4與栽培管道2連接的一端,供液管4的高度高於栽培管道2,該端的栽培管道2上安裝有進液分管5,進液分管5並聯在供液管4上,在栽培管道2的另一端安裝有出液分管11,出液分管11的高度低於栽培管道2,出液分管11並列在回液管12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