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黑樹莓果酒及其製備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05:52:50 1
專利名稱:一種黑樹莓果酒及其製備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果酒及其製備工藝,尤其是一種黑樹莓果酒及黑樹莓果實製備加工果酒的方法。
背景技術:
黑樹莓樹為多年生落葉灌木,果實亮麗美觀,果味酸甜適口,風味濃鬱。黑樹莓果實除供鮮食外,還可加工製成各種食品,如果汁、果凍、清涼飲料、糖漬果實、果醬、及果汁糖漿等。黑樹莓果實富有大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含硒類黃酮及SOD等18種胺基酸,是繼獼猴桃、草莓、山楂之後的第三代水果,被譽為「天然綠色食品」和「健康食品」,已悄悄在國內興起。另外,黑樹莓的紅色果汁還具有天然色素添色劑的特殊用途,其果實中成份還是製造高質化妝品、藥品的原料。
由於黑樹莓果實具有豐富的營養和在醫藥、化妝品等領域有很高的利用價值,黑樹莓樹的栽培、研究和黑樹莓果實的深加工研究開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關注。黑樹莓果實可採摘的時間比較長,但鮮果上市還是有一定的季節性。要妥善解決黑樹莓鮮果的保鮮問題的同時,如何對鮮果進行合理地、科學地加工處理、利用已成為急待解決的課題。目前,黑樹莓果汁酒類飲料都是將鮮果洗淨後榨汁,在25℃-35℃下進行中溫發酵釀造,爾後,檢驗,過濾、灌裝而獲得成品瓶裝酒。瓶內不含任何原狀鮮果,所含保健成份不來自黑樹莓果。採用該生產方法釀造的果子酒,丟掉了皮層大量的果渣、果皮及果籽,損失了大量果膠、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並且有些有益成份被破壞。此外,酒精度難以控制調整。商業效果差。如何製作黑樹莓果酒、如何製作出口味好、營養成分又不損失的黑樹莓果酒已成為研究人員努力解決和人們期盼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之目的是彌補上述之不足,向社會提供一種色澤深紅、保持果實原有豐富營養的黑樹莓果酒,同時向社會公開一種不榨汁、不發酵,酒液中含有原狀黑樹莓鮮果,不會損失和損害果實營養成份的製作黑樹莓果酒的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黑樹莓果酒,其特徵在於,酒中含黑樹莓果實及白酒。黑樹莓果實屬西伯利亞塔斯州種樹的品種。白酒是經過黑樹莓果實浸泡後的蕎麥釀造的白酒。黑樹莓果實與酒液的重量比為黑樹莓果實45-55份,酒45-55份。
黑樹莓果酒的製備工藝分以下步驟1)採果、選料;2)白酒清洗、去雜;3)灌裝、白酒浸泡;4)密封、檢驗;5)低溫儲存。採果、選料要選擇90%成熟度的黑樹莓果實採摘。清洗、去雜是將鮮果倒入42°-48°白酒或兌成的相同度數的食用酒精中清洗,撈出瀝乾備用,倒入下一批果實,摻入白酒以保持相同度數。然後,將撈出瀝乾的黑樹莓果實灌裝到容器中,再注入48°白酒,二者重量比為黑樹莓果實45-55份,酒45-55份。通過檢驗,密封容器口。放入庫房、避光、低溫儲存,保持室溫5℃-25℃,三個月後享用。
清洗、去雜用時為15-30分鐘。瀝乾的黑樹莓果實以48°蕎麥釀造的白酒為佳。低溫儲存在地窖更佳,儲存時間以6-12個月為宜。灌裝容器經過100℃-120℃高溫蒸汽滅菌消毒15分鐘,操作人員及其雙手用食用酒精清洗消毒。
本發明的優點是1)產品色澤好,能長期保存;2)成品酒口味好,有果實及酒的原汁原味;3)製作簡單方便,不需很大設備投入,其效果卻十分理想。
4)製備過程中對果實不進行榨汁、發酵,果實中的營養成份不跑、不丟,不發生化學反應,不會破壞原有豐富的營養成份。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實施例1採集90%成熟度的西伯利亞塔斯州種樹品種的黑樹莓果160KG,將黑樹莓鮮果倒入45°白酒中清洗20分鐘,撈出瀝乾。操作人員及其雙手用食用酒精清洗消毒後,將撈出瀝乾的黑樹莓果實按每瓶160G灌裝到300G裝的、經過100℃-120℃高溫蒸汽滅菌消毒15分鐘後的容器中,再注入48°蕎麥白酒140G。然後,通過數質檢驗、密封容器口包裝。最後放入庫房、避免陽光直射、低溫儲存,保持室溫5℃-25℃,至少三個月後即可開始享用。
實施例2採集90%成熟度的西伯利亞塔斯州種樹品種的黑樹莓果250KG,將黑樹莓鮮果倒入兌成46°的食用酒精中清洗25分鐘,撈出瀝乾。操作人員及其雙手用食用酒精清洗消毒後,將撈出瀝乾的黑樹莓果實按每瓶250G灌裝到500G裝的、經過120℃高溫蒸汽滅菌消毒15分鐘後的容器中,再注入48°蕎麥白酒250G。然後,通過數質檢驗、密封容器口包裝。最後放入地窖,低溫儲存,保持室溫5℃-25℃,六個月後享用。儲存於地窖、防空洞、坑道更佳,儲存6-12個月更宜。
塔斯州黑樹莓種樹出於西伯利亞塔斯州,耐寒、耐旱。用本發明方法製作的塔斯州黑樹莓果酒存放二年以上不變質,甚至存放年限越長越好。
本發明的成品保持整個原狀的黑樹莓果實,48°蕎麥白酒經過黑樹莓果實的浸泡,浸泡液已是18°,浸泡液不醉人、酸甜適口。由於,本酒的製作工藝對果實不實施榨汁、發酵,黑樹莓果實與乙醇互相溶解、締合,黑樹莓果實長時期保存在容器中不腐爛,完全保留黑樹莓果實的營養成份。又由於,黑樹莓果實中含有極其豐富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因此,本發明既解決了黑樹莓鮮果大量上市季節中鮮果保鮮保質的問題,而且向社會提供一種「天然綠色食品」和營養價值極高的保健品。
初步實驗表明,黑樹莓果酒對痛風、哮喘、便秘、痔瘡、失眠有很好的療效。對提高人體免疫力,耐缺氧、抗疲勞,降血壓、血脂,抗血栓、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和抗癌也顯示出了良好的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黑樹莓果酒,其特徵在於,酒中含黑樹莓果實及白酒。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黑樹莓果酒,其特徵在於,黑樹莓果實屬西伯利亞塔斯州種樹的品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黑樹莓果酒,其特徵在於,白酒是經過黑樹莓果實浸泡後的蕎麥釀造的白酒。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黑樹莓果酒,其特徵在於,黑樹莓果實與酒液的重量比為黑樹莓果實45-55份,酒45-55份。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黑樹莓果酒的製備工藝,其特徵在於,製備分以下步驟(1)採果、選料;(2)白酒清洗、去雜;(3)灌裝、白酒浸泡;(4)密封、檢驗;(5)低溫儲存。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黑樹莓果酒的製備工藝,其特徵在於,採果、選料要選擇90%成熟度的黑樹莓果實採摘;清洗、去雜是將鮮果倒入42°-48°白酒或兌成的相同度數的食用酒精中清洗,撈出瀝乾備用,倒入下一批果實,摻入白酒以保持相同度數;然後,將撈出瀝乾的黑樹莓果實灌裝到容器中,再注入48°白酒,二者重量比為黑樹莓果實45-55份酒45-55份。通過檢驗,密封容器口;放入庫房、避光、低溫儲存,保持室溫5℃-25℃,三個月後享用。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黑樹莓果酒的製備工藝,其特徵在於,清洗、去雜用時為15-30分鐘。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黑樹莓果酒的製備工藝,其特徵在於,瀝乾的黑樹莓果實以48°蕎麥釀造的白酒為佳。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黑樹莓果酒的製備工藝,其特徵在於,低溫儲存在地窖更佳,儲存時間以6-12個月為佳。
10.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黑樹莓果酒的製備工藝,其特徵在於,灌裝容器經過100℃-120℃高溫蒸汽滅菌消毒15分鐘,操作人員及其雙手用食用酒精清洗消毒。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果酒及其製備工藝,尤其是一種黑樹莓果酒及其製備方法。酒中含黑樹莓果實及白酒。加工工藝包括採果、選料,選擇90%成熟度的黑樹莓果實採摘;清洗、去雜,將果實倒入42°-48°白酒中清洗,撈出瀝乾備用;然後,將撈出瀝乾的黑樹莓果實灌裝到容器中,再注入48°白酒,二者重量比為黑樹莓果實45-55份,白酒45-55份;通過檢驗,密封容器口;放入庫房、避光、低溫儲存,保持室溫5℃-25℃。本發明產品色澤好,能長期保存。果酒口味好,有果實及酒的原汁原味。製作簡單方便,不需很大設備投入,其效果卻十分理想。製備過程中對果實不進行榨汁、發酵,果實中的營養成份不跑、不丟,不會破壞原有豐富的營養成份。
文檔編號C12G3/02GK1884467SQ20061005162
公開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2006年5月25日
發明者任偉慶 申請人:任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