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及其防撞梁支撐架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09:59:50 1
一種汽車及其防撞梁支撐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防撞梁支撐架,包括與防撞梁固接的支撐板,支撐板包括於車門框邊沿處向內彎折並與門框邊沿處車門內板固接的第一支撐部;以及架撐支撐板,與車門內壁板固接的第二支撐部,第一支撐部包括上支撐壁以及與車門內板固接的上貼合板,第二支撐部包括下支撐壁以及與車門內壁板固接的下貼合板。下支撐壁和上支撐壁與支撐板內部容納有一定空間,當汽車側面受到撞擊時,上支撐壁和下支撐壁受到壓力後產生充分的形變,來吸收外來的碰撞能量,減輕防撞梁對車門內板的撞擊,減少車門內板的受撞擊後的侵入量,保證了車輛內部人員的安全。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具有上述防撞梁支撐架的車門。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具有上述車門的汽車。
【專利說明】
一種汽車及其防撞梁支撐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防撞梁支撐架。此外,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包括上述防撞梁支撐架的車門。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汽車。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身邊,而隨著汽車的快速增多,由汽車引發的交通事故也越來越多,因此防止事故造成財產損失或人員傷亡,汽車都設有多種保護裝置。
[0003]其中,為防止汽車側面碰撞產生破壞,在車門內會設置防撞梁,來有效的抵抗或緩衝碰撞所產生的破壞,從而保護車內的駕駛員或乘員。
[0004]如圖1所示,圖1為現有技術中用於連接車門內板與防撞梁的支架,圖2為現有技術中防撞梁安裝結構示意圖。
[0005]現有技術中,防撞梁與車門內板通過支架I'焊接固接,此方案通過車門內板支撐支架1',支架I'直接支撐防撞梁,防撞梁受力後通過支架I'直接傳遞給車門內板,這種結構在車輛發生側面碰撞時,不能很好的吸收碰撞所產生的能量,無法更好的為人身安全提供保護,並且有時受造型的影響,車門內板無足夠尺寸來形成圖1所示的結構,帶來安全隱串
■/Q1、O
[0006]因此,如何有效的吸收車輛側面碰撞所產生的能量,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防撞梁支撐架,以實現有效的吸收車輛側面碰撞所產生的能量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包括上述防撞梁支撐架的車門。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汽車。
[0008]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9]一種防撞梁支撐架,包括與防撞梁固接的支撐板面,所述支撐板包括於車門框邊沿處向內彎折並與門框邊沿處車門內板固接的第一支撐部;以及架撐所述支撐板,與車門內壁板固接的第二支撐部,所述第一支撐部包括上支撐壁以及與車門內板固接的上貼合板,所述第二支撐部包括下支撐壁以及與車門內壁板固接的下貼合板。
[0010]優選的,在上述防撞梁支撐架中,所述下貼合板包括分別與所述車門內壁板固接的第一貼合板和第二貼合板,所述下支撐壁包括分別與所述第一貼合板和第二貼合板固接的第一支撐壁和第二支撐壁,所述支撐板與所述第一支撐壁固接,所述第二支撐壁的頂部固接有與所述支撐板的底壁固接的第一固接板。
[0011]優選的,在上述防撞梁支撐架中,所述第二支撐壁靠近所述第一支撐壁的一側,固接有貼靠於所述第一支撐壁內壁的第二固接板。
[0012]優選的,在上述防撞梁支撐架中,所述上貼合板垂直所述上支撐壁向外側伸展與車門內板固接。
[0013]優選的,在上述防撞梁支撐架中,所述支撐板與防撞梁的接合面為沿防撞梁軸向設置的與防撞梁管壁貼合的圓弧支撐面。
[0014]優選的,在上述防撞梁支撐架中,所述下貼合板朝向所述防撞梁支撐架外側伸展與車門內板固接。
[0015]優選的,在上述防撞梁支撐架中,所述上貼合板和所述下貼合板均與車門內板點焊固接。
[0016]優選的,在上述防撞梁支撐架中,所述支撐板與所述防撞梁通過二氧化碳保護焊固接。
[0017]一種車門,所述車門內設有防撞梁和防撞梁支撐架,所述防撞梁支撐架為上述一項所述的防撞梁支撐架。
[0018]一種汽車,包括車門以及設置在所述車門內的防撞梁支撐架,所述車門為如上所述的車門。
[0019]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防撞梁支撐架,包括與防撞梁固接的支撐板,支撐板靠近車門框邊沿處設有架撐支撐板的第一支撐部,第一支撐部包括向內彎折的上支撐壁以及與車門內板固接的上貼合板,支撐板還向內彎折形成有第二支撐部,第二支撐部與車門內壁板固接,固接板為下貼合板,上支撐壁和下支撐壁對支撐板提供支撐,上支撐壁將支撐板架高一定的高度,使得支撐板與門框邊沿處的車門內板間存在一定距離,當汽車側面受到撞擊時,防撞梁受到朝向車門內側的撞擊力,支撐板受到向車門內的衝擊,一方面上支撐壁和下支撐壁可以給防撞梁以支撐,另一方面,上支撐壁與支撐板內部存在空間,可以在支撐板受到壓力後上支撐壁和下支撐壁產生充分的形變,來吸收外來的碰撞能量,減輕防撞梁對車門內板的撞擊,減少車門內板的受撞擊後的侵入量,保證了車輛內部人員的安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1]圖1為現有技術中用於連接車門內板與防撞梁的支架結構示意圖;
[0022]圖2為現有技術中防撞梁安裝後結構示意圖;
[0023]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防撞梁支撐架一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4為圖3中防撞梁支撐架的A-A方向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0025]圖5為圖3中防撞梁支撐架的B-B方向縱截面結構示意圖;
[0026]圖6為圖2中防撞梁支撐架與車門內板配合後的結構示意圖;
[0027]上圖中:
[0028]I'為支架、I為支撐板、2為上貼合板、3為第二貼合板、4為第一貼合板、5為第一支撐壁、6為第二支撐壁、7為上支撐壁。
【具體實施方式】
[0029]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了一種防撞梁支撐架,能夠有效的吸收車輛側面碰撞所產生的能量。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包括上述防撞梁支撐架的汽車。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汽車。
[0030]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0031]如圖3-圖6所示,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防撞梁支撐架一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防撞梁支撐架的A-A方向橫截面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3中防撞梁支撐架的B-B方向縱截面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3中防撞梁支撐架與車門內板配合後的結構示意圖。
[003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撞梁支撐架,包括與防撞梁固接的支撐板1,支撐板I包括於車門框邊沿處向內彎折並與門框邊沿處車門內板固接的第一支撐部;以及架撐支撐板1,與車門內壁板固接的第二支撐部,第一支撐部包括上支撐壁7以及與車門內板固接的上貼合板2,第二支撐部包括下支撐壁以及與車門內壁板固接的下貼合板。上支撐壁7和下支撐壁對支撐板I提供支撐,上支撐壁7將支撐板架高一定的高度,使得支撐板I與門框邊沿處的車門內板間存在一定距離,當汽車側面受到撞擊時,防撞梁受到朝向車門內側的撞擊力,支撐板I受到向車門內的衝擊,支撐板I將力傳遞給上支撐壁7和下支撐壁,一方面上支撐壁7和下支撐壁可以給防撞梁以支撐,另一方面,上支撐壁7與支撐板I內部存在空間,可以在支撐板I受到壓力後上支撐壁7和下支撐壁產生充分的形變,來吸收外來的碰撞能量,減輕防撞梁對車門內板的撞擊,減少車門內板的受撞擊後的侵入量,保證了車輛內部人員的安全。
[0033]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下貼合板包括分別與車門內壁板固接的第一貼合板4和第二貼合板3,下支撐壁包括分別與第一貼合板4和第二貼合板3固接的第一支撐壁5和第二支撐壁6,支撐板I與第一支撐壁5固接,第二支撐壁6的頂部固接有與支撐板I的底壁固接的第一固接板。具體的,下貼合板包括兩個與車門內壁板固接的貼合板,分別為豎向設置的第一貼合板4和橫向設置的第二貼合板3,第一貼合板4固接有垂直車門內壁板的第一支撐壁5,第一支撐壁5與支撐板I固接,第二支撐壁6垂直車門內壁版與第二貼合板3固接,第二支撐壁6在與支撐板I接合處固接有第一固接板,具體的第一固接板可以在支撐板I內側與支撐板I固接,通過第一固接板與支撐板I固接,進而對支撐板I提供支撐,第一支撐壁5和第二支撐壁6共同對支撐板I進行支撐,更加穩固。
[0034]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第二支撐壁6靠近第一支撐壁5的一側,固接有貼靠於第一支撐壁5內壁的第二固接板。第二支撐壁6靠近第一支撐壁5的一側,彎折固接有第二固接板,第二固接板與第一支撐壁5內壁固接,將第一支撐壁5和第二支撐壁6固接在一起,並且第二固接板的設置在第一支撐壁5處又加厚了一層金屬板,提高了支撐強度,進而提高了對衝擊能量的抵抗性。
[0035]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上貼合板2垂直上支撐壁7向外側伸展與車門內板固接。支撐板I靠近車門框一側設置有與車門內板固接的上貼合板2,優選的,支撐板I靠近車門框一側垂直第一支撐壁向車門內板一側彎折形成上貼合板2,上貼合板2與車門內板固接後,通過上支撐壁7對支撐板I提供支撐,上貼合板2的向外伸展可以更多的與車門內板接合,進而對防撞梁支撐架支撐更加穩固。另外,上貼合板2為適應車門內板形狀的板面。上貼合板2設置在支撐板I靠近車門框邊沿一側,與車門框側的車門內板固接,此處的車門內板沿車門框邊沿為弧形,因此為保證與車門內板固接面更大,具體的可以將上貼合板2設置成上底邊長度大於下底邊長度的直角梯形結構,直角邊位於與支撐板I的接合側。
[0036]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支撐板I與防撞梁的接合面為沿防撞梁軸向設置的與防撞梁管壁貼合的圓弧支撐面。支撐板I上設置有與防撞梁管壁貼合的曲面,防撞梁與支撐板I固接後,固接面積更大,防撞梁更加穩固,受到撞擊後不會從支撐板I上脫落。
[0037]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下貼合板朝向防撞梁支撐架外側伸展與車門內板固接。在下支撐壁與車門內壁處的車門內板接觸端設有下貼合板,下貼合板朝向防撞梁支撐架外側,與車門內壁處的車門內板固接,即向外彎折後與車門內板固接,防撞梁支撐架外側的車門內板面積大於內側的,因此設置在外側可以增大下貼合板與車門內板的接觸面積,固接更加穩固。
[0038]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上貼合板2和下貼合板均與車門內板點焊固接。上貼合板2和下貼合板與車門內板為平面固接,實現穩固固接即可,因此可以選用點焊固接。
[0039]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支撐板I與防撞梁通過二氧化碳保護焊固接。二氧化碳保護焊一般用於手工焊,能最大程度上降低焊接過程中的飛濺,克服了焊接過程中對防撞梁的衝擊影響,焊接過程穩定,使得焊接後的防撞梁質量更高,有更好的防撞性能。
[0040]基於上述實施例中提供的防撞梁支撐架,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車門,車門內設有防撞梁和防撞梁支撐架,所述防撞梁支撐架為上述實施例提供的防撞梁支撐架。防撞梁受到撞擊後,防撞梁支撐架能夠充分產生形變進而吸收撞擊所產生的能量,減少碰撞後對車門的侵入量,保證車內人員的安全。
[0041]此外,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汽車,包括車門以及設置在所述車門內的防撞梁支撐架,所述車門為上述的車門。
[0042]由於該汽車採用了上述車門,上述車門採用了上述實施例提供的防撞梁支撐架,所以該汽車由防撞梁支撐架帶來的有益效果請參考上述實施例。
[0043]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採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0044]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撞梁支撐架,其特徵在於,包括與防撞梁固接的支撐板(I),所述支撐板(I)包括於車門框邊沿處向內彎折並與門框邊沿處車門內板固接的第一支撐部;以及架撐所述支撐板(I),與車門內壁板固接的第二支撐部,所述第一支撐部包括上支撐壁(7)以及與所述車門內板固接的上貼合板(2),所述第二支撐部包括下支撐壁以及與所述車門內壁板固接的下貼合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支撐架,其特徵在於,所述下貼合板包括分別與所述車門內壁板固接的第一貼合板(4)和第二貼合板(3),所述下支撐壁包括分別與所述第一貼合板(4)和第二貼合板(3)固接的第一支撐壁(5)和第二支撐壁(6),所述支撐板(I)與所述第一支撐壁(5)固接,所述第二支撐壁¢)的頂部固接有與所述支撐板(I)的底壁固接的第一固接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梁支撐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支撐壁(6)靠近所述第一支撐壁(5)的一側,固接有貼靠於所述第一支撐壁(5)內壁的第二固接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支撐架,其特徵在於,所述上貼合板(2)垂直所述上支撐壁⑵向外側伸展與車門內板固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支撐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板(I)與防撞梁的接合面為沿防撞梁軸向設置的與防撞梁管壁貼合的圓弧支撐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支撐架,其特徵在於,所述下貼合板朝向所述防撞梁支撐架外側伸展與車門內板固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支撐架,其特徵在於,所述上貼合板(2)和所述下貼合板均與車門內板點焊固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支撐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板(I)與所述防撞梁通過二氧化碳保護焊固接。
9.一種車門,其特徵在於,所述車門內設有防撞梁和防撞梁支撐架,所述防撞梁支撐架如權利要求1至8任一項所述的防撞梁支撐架。
10.一種汽車,其特徵在於,包括車門以及設置在所述車門內的防撞梁支撐架,所述車門為如上所述的車門。
【文檔編號】B60J5/04GK204264087SQ201420748063
【公開日】2015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2日
【發明者】王洋, 黃小容, 李軍奎, 黃建軍, 王遠宏, 吳禮軍 申請人:北京長安汽車工程技術研究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