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式攪拌站主樓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20:48:15
專利名稱:移動式攪拌站主樓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攪拌機械設備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移動式攪拌站主樓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混凝土施工行業的飛速發展,混凝土在公路、橋梁、隧道等施工領域得到了原來越廣泛的應用。而隨著混凝土施工地域的不斷增大,在一些地廣人稀的工地,或者一些具有特定地理環境的區域,為了滿足當地的施工需要,混凝土攪拌站要求具有佔地面積小,便於拆裝運輸的特點。現有混凝土攪拌站的控制室與主樓分離,二者屬於攪拌站兩個相互獨 立的部分,均需要額外的空間和支腿。由於混凝土攪拌站的控制室與主樓分離,分別各自佔有空間,主樓有單獨的支腿,控制室作為單獨的另一部分,只是作為操作人員對整機進行操作管理的場所,並且部分攪拌站需要額外的支架來提高控制室高度,這樣不僅浪費了場地和型材,也不便於運輸和拆裝。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移動式攪拌站主樓結構,佔地面積小,便於運輸。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移動式攪拌站主樓結構,包括主樓基礎、設置於主樓基礎上的主樓支腿、以及固定設置於主樓支腿頂部的攪拌站主樓,移動式攪拌站主樓結構還包括設置在主樓支腿所形成的容納空間內的控制室。進一步地,主樓支腿包括多個豎向支撐柱,容納空間位於多個豎向支撐柱之間,控制室固定連接在主樓支腿的豎向支撐柱上。進一步地,主樓支腿分別與主樓基礎和攪拌站主樓可拆卸地連接。進一步地,主樓支腿為桁架結構。進一步地,主樓支腿的前端與主樓基礎的前端齊平,主樓支腿的後端與攪拌站主樓的後端齊平。進一步地,主樓支腿的前後兩端之間的兩個相對側面的間距與主樓基礎的前後兩端之間的兩個相對側面的間距相同。進一步地,控制室朝向攪拌站主樓的下料鬥的一側開設有觀察窗。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移動式攪拌站主樓結構包括主樓基礎、設置於主樓基礎上的主樓支腿、以及固定設置於主樓支腿頂部的攪拌站主樓,移動式攪拌站主樓結構還包括設置在主樓支腿所形成的容納空間內的控制室。將控制室設置在主樓支腿所形成的容納空間內,使得控制室可以利用主樓支腿作為支撐結構,而無需設置單獨的控制室支腿,同時,控制室設置在主樓支腿所形成的容納空間內,不需佔用單獨的空間,使得整個攪拌站主樓結構的佔地面積減小,更加節省空間,運輸更加方便。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I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移動式攪拌站主樓結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以及圖2示出了根據圖I的實施例的移動式攪拌站主樓結構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文中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本實施例當中,以圖I中所示的左側為移動式攪拌站主樓結構的前端,以圖I中所 示的右側為移動式攪拌站主樓結構的後端。如圖I和圖2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移動式攪拌站主樓結構包括主樓基礎11、設置於主樓基礎11上的主樓支腿12、以及固定設置於主樓支腿12頂部的攪拌站主樓10,移動式攪拌站主樓結構還包括設置在主樓支腿12所形成的容納空間內的控制室20。控制室20可以固定設置在主樓基礎11上,也可以固定連接在主樓支腿12的豎向支撐柱上,利用主樓支腿12來作為控制室20支腿,支撐控制室20。本實施例中,控制室20是固定設置在主樓支腿12的豎向支撐柱上的,該固定連接方式例如為焊接或者螺接。將控制室20設置在主樓支腿12所形成的容納空間內,使得控制室20可以利用主樓支腿12作為支撐結構,而無需設置單獨的控制室20支腿,節省了型材,降低了成本。同時,控制室20設置在主樓支腿12所形成的容納空間內,不需佔用單獨的空間,使得整個攪拌站主樓10結構的佔地面積減小,更加節省空間,運輸更加方便。優選地,主樓支腿12分別與主樓基礎11和攪拌站主樓10之間可拆卸地連接。在對攪拌站主樓10結構進行運輸時,只需要將主樓基礎11、主樓支腿12和攪拌站主樓10之間拆卸分開,使控制室20與主樓支腿12 —體運輸,就可以將主樓基礎11、主樓支腿12和攪拌站主樓10分別裝入貨櫃內進行運輸,結構緊湊,便於拆裝,提高了轉場效率。由於主樓基礎11、主樓支腿12和攪拌站主樓10拆分之後的結構都較為規則,因此,裝入貨櫃時佔用空間較小,能夠有效降低運輸成本。為了維持整個控制室20的設置空間的穩定形,增強主樓支腿12的抗壓抗彎能力,優選地,主樓支腿12通過豎向支撐柱和設置在多個豎向支撐柱之間的橫向連杆、斜向撐杆構成桁架結構。由於主樓基礎11設置在最底層,需要同時支撐主樓支腿12、控制室20和攪拌站主樓10的重量,因此,主樓基礎11也可以設置為桁架結構,以提高主樓基礎11的支撐強度。控制室20開設有門窗,其中觀察窗21設置在控制室20的朝向攪拌站主樓10的下料鬥的一側,觀察窗21的高度大致與下料鬥的底部高度齊平,以便於對攪拌站主樓10的下料情況進行觀察,保證可以實時準確地獲取攪拌主樓的當前工作狀態信息,更加方便工作人員進行操作。優選地,主樓支腿12的前端與主樓基礎11的前端齊平,主樓支腿12的後端與攪拌站主樓10的後端齊平,主樓支腿12的兩個相對側面的間距與主樓基礎11的兩個相對側面的間距相同。此種設置方式,可以進一步地減小攪拌站主樓10結構的佔地面積,而且使攪拌站主樓10結構的布局更加合理,能夠進一步提高攪拌站主樓10結構在狹窄空間的適用性。攪拌站主樓10的前端為懸空設置,主要通過與主樓支腿12的連接實現固定支撐。攪拌站主樓10的前端設置有下料鬥,攪拌站主樓10的下方為裝料空間,料體生產完成後,可以分成散料運輸或者直接通過攪拌運輸車運輸等,由於攪拌站主樓10隻有一側支撐,因此可以為料體裝運提供更大的活動空間,裝運更加方便。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實施例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移動式攪拌站主樓結構包括主樓基礎、設置於主樓基礎上的主樓支腿、以及固定設置於主樓支腿頂部的攪拌站主樓,移動式攪拌站主樓結構還包括設置在主樓支腿所形成的容納空間內的控制室。將控制室設置在主樓支腿所形成的容納空間內,使得控制室可以利用主樓支腿·作為支撐結構,而無需設置單獨的控制室支腿,同時,控制室設置在主樓支腿所形成的容納空間內,不需佔用單獨的空間,使得整個攪拌站主樓結構的佔地面積減小,更加節省空間,運輸更加方便。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移動式攪拌站主樓結構,包括主樓基礎(11)、設置於所述主樓基礎(11)上的主樓支腿(12)、以及固定設置於所述主樓支腿(12)頂部的攪拌站主樓(10),其特徵在於,所述移動式攪拌站主樓結構還包括設置在所述主樓支腿(12)所形成的容納空間內的控制室(20)。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移動式攪拌站主樓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主樓支腿(12)包括多個豎向支撐柱,所述容納空間位於所述多個豎向支撐柱之間,所述控制室(20)固定連接在所述主樓支腿(12)的豎向支撐柱上。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移動式攪拌站主樓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主樓支腿(12)分別與所述主樓基礎(11)和所述攪拌站主樓(10)可拆卸地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移動式攪拌站主樓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主樓支腿(12)為祐1架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移動式攪拌站主樓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主樓支腿(12)的前端與所述主樓基礎(11)的前端齊平,所述主樓支腿(12)的後端與所述攪拌站主樓(10)的後端齊平。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移動式攪拌站主樓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主樓支腿(12)的前後兩端之間的兩個相對側面的間距與所述主樓基礎(11)的前後兩端之間的兩個相對側面的間距相同。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移動式攪拌站主樓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控制室(20)朝向所述攪拌站主樓(10)的下料鬥的一側開設有觀察窗(2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移動式攪拌站主樓結構。該移動式攪拌站主樓結構包括主樓基礎(11)、設置於主樓基礎(11)上的主樓支腿(12)、以及固定設置於主樓支腿(12)頂部的攪拌站主樓(10),移動式攪拌站主樓結構還包括設置在主樓支腿(12)所形成的容納空間內的控制室(20)。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移動式攪拌站主樓結構,佔地面積小,便於運輸。
文檔編號B28C9/04GK202764030SQ20122042558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4日
發明者丁坤, 莫勁風, 蔡純傑 申請人: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