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氣動接頭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13:38:00 5
一種氣動接頭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氣動接頭,包括調節閥體、卡簧、簧座和管套,所述簧座設置於所述卡簧與所述管套之間,並且所述卡簧、簧座和管套所在的平面與所述調節閥體相垂直,當按壓所述管套時,所述卡簧和所述氣管共同地朝著所述調節閥體方向移動,使所述卡簧從所述簧座被推出,所述卡簧撐開從而使所述氣管脫離所述管套。相比於現有技術,該氣動接頭可通過按壓管套來實現氣管從管套中輕鬆地脫離,以避免發生氣管在管套中被卡死的情形。
【專利說明】一種氣動接頭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接頭,尤其涉及一種新型氣動接頭。
【背景技術】
[0002]氣動接頭的調節閥在現代化工廠的自動控制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工業自動化過程控制領域中,通過接受調節控制單元輸出的控制信號,藉助動力操作去改變介質流量、壓力、溫度、液位等工藝參數,往往採用調節閥作為最終控制元件。這些工廠的生產取決於流動著的液體或氣體的正確分配和控制,這些控制無論是能量的交換、壓力的降低或者是簡單的容器加料,都可以通過調節閥去完成。
[0003]然而,在現有技術中,市場上的氣動接頭調節閥其內部結構大多設置地不夠合理,諸如,體積過大,浪費空間;重量較大;手輪太小而不便於調節。此外,有些氣動接頭的閥芯外露,容易產生汙垢,導致手輪的調節阻力大。
[0004]有鑑於此,如何設計一種結構新穎的氣動接頭,以有效地改善或消除上述缺陷和不足,是業內相關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一項課題。
【發明內容】
[0005]針對現有技術中的氣動接頭在使用時所出現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穎的氣動接頭。
[0006]依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氣動接頭,包括調節閥體、卡簧、簧座和管套,所述簧座設置於所述卡簧與所述管套之間,並且所述卡簧、簧座和管套所在的平面與所述調節閥體相垂直,當按壓所述管套時,所述卡簧和所述氣管共同地朝著所述調節閥體方向移動,使所述卡簧從所述簧座被推出,所述卡簧撐開從而使所述氣管脫離所述管套。
[0007]優選地,當所述氣管插入所述管套時,所述卡簧處於彈性壓縮狀態,當所述氣管從所述管套拔出時,所述卡簧處於自然伸展狀態。
[0008]優選地,該氣動接頭還包括密封圈,所述卡簧位於所述密封圈與所述簧座之間,所述氣管插入所述管套並且穿過所述密封圈。
[0009]優選地,所述調節閥體包括第一閥體部和第二閥體部,所述第一閥體部與所述第二閥體部採用螺紋連接。更優選地,所述卡簧、簧座和管套所對應的壓縮氣體流動路徑位於所述第一閥體部一側。
[0010]採用本實用新型的氣動接頭,簧座設置於卡簧與管套之間,並且卡簧、簧座和管套所在的平面與調節閥體相垂直,當按壓管套時,卡簧和氣管共同地朝著調節閥體方向移動,使卡簧從簧座被推出,卡簧撐開從而使氣管脫離管套。相比於現有技術,該氣動接頭可通過按壓管套來實現氣管從管套中輕鬆地脫離,以避免發生氣管在管套中被卡死的情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讀者在參照附圖閱讀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以後,將會更清楚地了解本發明的各個方面。其中,
[0012]圖1示出依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的氣動接頭的一剖面裝配圖;
[0013]圖2示出圖1中的氣動接頭的另一剖面裝配圖;
[0014]圖3 Ca)示出圖1的氣動接頭豎直放置時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0015]圖3 (b)示出圖1的氣動接頭傾斜放置時的結構分解示意圖;以及
[0016]圖4示出圖1的氣動接頭的各組成部件分解時的剖面爆炸圖。
[0017]【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了使本申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更加詳盡與完備,可參照附圖以及本發明的下述各種具體實施例,附圖中相同的標記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組件。然而,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下文中所提供的實施例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所涵蓋的範圍。此外,附圖僅僅用於示意性地加以說明,並未依照其原尺寸進行繪製。
[0019]圖1和圖2分別示出本實用新型的氣動接頭的剖面裝配圖,圖3 Ca)和圖3 (b)分別示出本實用新型的氣動接頭在豎直放置和傾斜放置時的分解示意圖,而圖4示出本實用新型的氣動接頭的各組成部件分解時的剖面爆炸圖。其中,各組成部件的附圖標記為:1-閥體LA,2-閥體LB,3-手輪,4-閥芯,5-V型密封圈,6-0型圈,7-0型圈,8-芯座,9-密封圈,10-卡簧,11-簧座,12-管套。
[0020]參照圖f圖4,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其揭露了一種氣動接頭,相比於現有技術,該氣動接頭可將氣管緊緊地卡在管套中,以防止氣管從管套中鬆脫。該氣動接頭包括一卡管結構和管套12。具體地,卡管結構由卡簧10和簧座11構成。簧座11設置於卡簧10與管套12之間,當氣管從管套12插入時,在氣動接頭內流動的壓縮氣體作用下,卡簧10和氣管共同地朝著管套12方向(S卩,圖1中的字母B所示的方向)移動,使卡簧10推入簧座11,從而對氣管進行卡固。
[0021]為了增強氣動接頭的密封性能,該氣動接頭還包括密封圈9。將卡簧10設置於密封圈9與簧座11之間,當氣管插入管套12時,該氣管至少必須穿過密封圈9。此外,在一實施例中,該卡簧10包括兩個簧片,當卡簧10被壓縮氣體推入簧座11時,這兩個簧片分別從相對兩側對氣管進行卡固。為提高卡簧或簧片的防腐蝕性能,例如卡簧或簧片可採用不鏽鋼材料製成,但並不只局限於此。
[0022]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方式,其還揭露了一種氣動接頭,相比於現有技術,該氣動接頭可通過按壓管套來實現氣管從管套中輕鬆地脫離,以避免發生氣管在管套中被卡死的情形。該氣動接頭包括調節閥體、卡簧10、簧座11和管套12。簧座11設置於卡簧10與管套12之間,並且卡簧10、簧座11和管套12所在的平面與調節閥體相垂直。例如,調節閥體位於豎直方向,而卡簧10、簧座11和管套12位於水平方向。當沿著B方向相反的方向按壓管套12時,卡簧10和氣管共同地朝著調節閥體方向移動,使卡簧10從簧座11被推出,卡簧10撐開從而使氣管脫離管套12。由上述可知,當氣管插入管套12時,卡簧10處於彈性壓縮狀態,當氣管從管套12拔出時,卡簧10處於自然伸展狀態。
[0023]此外,該氣動接頭的調節閥體包括第一閥體部I和第二閥體部2,第一閥體部I與第二閥體部2採用螺紋連接。進一步,卡簧10、簧座11和管套12所對應的壓縮氣體流動路徑位於第一閥體部I這一側。
[0024]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實施方式,其還揭露了一種氣動接頭,相比於現有技術,該氣動接頭的手輪3在被按下時進行自鎖,而在被上拉時切換為調節狀態,以便對閥芯4的上下位置自由調節。此外,該手輪3的自鎖狀態無需螺母鎖固,節約了零件成本。較佳地,該氣動接頭為一直角迴轉結構,第二閥體部2對應於氣流入口(S卩,壓縮氣體沿方向A進入),第一閥體部I對應於氣流出口(即,壓縮氣體沿方向B流出)。
[0025]該氣動接頭包括第一閥體部1、手輪3和閥芯4。手輪3位於第一閥體部I的上方,閥芯4在第一閥體部I的腔體內部可上下移動,手輪3的下方包括卡勾,第一閥體部I的上方包括卡扣,當按壓手輪3朝著第一閥體部3方向運動時,卡勾和卡扣相扣合從而自鎖手輪3。由上述可知,當上拉手輪3遠離第一閥體部I時,手輪3從自鎖狀態變為自由調節狀態。
[0026]在一實施例中,閥芯4的外表面包括多圈螺紋,手輪3帶動閥芯4旋轉,使得閥芯4在第一閥體部I的腔體內部可上下移動。此外,該氣動接頭還包括芯座8。芯座8與第一閥體部I固定連接,且芯座8與閥芯4採用螺紋連接來調節閥芯4的上下位置。
[0027]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實施方式,其還揭露了一種氣動接頭,相比於現有技術,該氣動接頭的手輪可帶動閥芯旋轉,進而利用芯座與閥芯間的螺紋連接來調節閥芯的上下位置,藉由改變上述密閉孔腔的空間大小來輕鬆調節氣動接頭的氣流速度。
[0028]該氣動接頭包括第一閥體部1、第二閥體部2、手輪3和閥芯4。第一閥體部I位於第二閥體部2的上方,手輪3位於第一閥體部I的上方。閥芯4與第一閥體部I圍成一密閉孔腔R。閥芯4在第一閥體部I的腔體內部可上下移動,通過移動閥芯4來改變密閉孔腔R的空間大小,從而調節氣動接頭的氣流速度。例如,當手輪3帶動閥芯4向上運動時,密閉孔腔R的空間變大,氣流速度相對較快;當手輪3帶動閥芯4向下運動時,密閉孔腔R的空間被壓縮,氣流速度相對變慢。
[0029]此外,第二閥體部2還包括第一孔腔P,氣流經由第一孔腔P進入密閉孔腔R。氣動接頭還包括V型密封圈5和第二孔腔Q,氣流經由第二孔腔Q到達V型密封圈5,V型密封圈5的傘形部分撐開從而阻擋和防止氣流外洩。由此可知,當壓縮氣體從方向A進入第二閥體部2時,初始分為兩個氣流通道,第一氣流通道是氣體依次經由孔腔P、密閉孔腔R、孔腔S和孔腔T從方向B流出,而第二氣流通道是氣體經由孔腔Q到達V型密封圈5,但是由於V型密封圈5阻擋了氣流繼續前進,因而氣流最終均通過上述第一氣流通道從入口方向A流到出口方向B。
[0030]在一實施例,該氣動接頭還包括卡簧10、簧座11、管套12和第三孔腔T。卡簧10和簧座11用於對氣管進行卡固,第三孔腔T設置於第一閥體部I的側面,來自密閉腔體R的氣流經由第三孔腔T從管套12內的氣管流出。
[0031]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雖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各實施方式均側重於解決各自所針對的技術問題並取得不同的技術效果,但是,一實施方式中的組成部件或結構特徵仍然可適用於另一實施方式。例如,可實現手輪自鎖的氣動接頭中,手輪位於第一閥體部的上方,閥芯在第一閥體部的腔體內部可上下移動,手輪的下方包括卡勾,第一閥體部的上方包括卡扣,當按壓手輪朝著第一閥體部方向運動時,卡勾和卡扣相扣合從而自鎖手輪。而上述與手輪相關的技術特徵仍然可包含於用來實現氣流速度調節的氣動接頭中,以便在氣流速度達到預期時對手輪進行自鎖。
[0032]上文中,參照附圖描述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在不偏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各種變更和替換。這些變更和替換都落在本發明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氣動接頭,其特徵在於,所述氣動接頭包括調節閥體、卡簧(10)、簧座(11)和管套(12),所述簧座(11)設置於所述卡簧(10)與所述管套(12)之間,並且所述卡簧(10)、簧座(11)和管套(12)所在的平面與所述調節閥體相垂直,當按壓所述管套(12)時,所述卡簧(10)和氣管共同地朝著所述調節閥體方向移動,使所述卡簧(10)從所述簧座(11)被推出,所述卡簧(10)撐開從而使所述氣管脫離所述管套(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動接頭,其特徵在於,當所述氣管插入所述管套(12)時,所述卡簧(10)處於彈性壓縮狀態,當所述氣管從所述管套(12)拔出時,所述卡簧(10)處於自然伸展狀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動接頭,其特徵在於,所述氣動接頭還包括密封圈(9),所述卡簧(10)位於所述密封圈(9)與所述簧座(11)之間,所述氣管插入所述管套(12)並且穿過所述密封圈(9)。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動接頭,其特徵在於,所述調節閥體包括第一閥體部和第二閥體部,所述第一閥體部與所述第二閥體部採用螺紋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氣動接頭,其特徵在於,所述卡簧(10)、簧座(11)和管套(12)所對應的壓縮氣體流動路徑位於所述第一閥體部一側。
【文檔編號】F16L37/28GK203404535SQ201320358585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1日
【發明者】陳松富 申請人:溫州雷盛氣動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