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麥草製漿及燒鹼法造紙汙水處理方法
2023-09-21 23:55:25 2
專利名稱:石灰麥草製漿及燒鹼法造紙汙水處理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汙水處理方法,更具體地說是一種造紙廠汙水的處理方法。
我國現在約有製漿造紙企業9000個,年產萬噸以上的大廠僅有160個,小型企業佔95%以上,製漿造紙企業排放的有機物量約佔全國工業排放有機物質的四分之一,廢液排放量約佔全國工業廢水排放量的十分之一,紙漿廠的廢液對水質的汙染是極其嚴重的。
造紙廠的廢液屬強鹼性高濃度有機廢液,是目前國內外水質的主要汙染源之一,大型造紙廠的黑液可以通過鹼回收方法處理,而小型造紙企業,由於草漿纖維原料比重達60~70%,企業規模小,生產工藝和設備比較落後,單位產品用水量大,致使小型造紙企業汙染格外嚴重。
從1978年全國第一次輕工業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以來,造紙工業汙染防治工作開始提上議事日程,造紙廢水治理研究技術也列為「七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分別由有關科研單位承擔各有側重的科研課題,從目前情況看,中小草漿造紙廠廢水的治理技術大致在鹼回收技術和生化處理厭氧發酵技術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而由於鹼回收工程投資高達1000多萬元,中小型草漿企業無法承受,厭氧發酵技術尚處於起步階段。
造紙廠汙水防治是一個十分迫切而且有重大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簡單而高效的適於小型草漿及燒鹼法造紙汙水治理技術。
一種石灰麥草製漿及燒鹼法造紙廠汙水的處理方法,包括三個步驟將汙水經高分子絮凝劑予處理並沉降,然後將經予處理的汙水用熟石灰細粉或石灰渣細粉處理並沉降,最後加酸中和至PH=8-9。
高分子絮凝劑是高聚合聚丙烯醯胺,予處理過程包括配成0.1%濃度的聚丙烯醯胺,接每噸汙水需3000~5000毫升上述溶液的比例混合攪拌並沉降,熟石灰處理過程包括經過沉降後上清液按其重量0.3~0.5%的比例加熟石灰或石灰渣攪拌,並循環沉降。
去除汙水中的粗纖維和有機膠體懸浮物及有機色素,必須採取的技術手段是通過絮凝,沉降和吸附這三項技術措施,對汙水絮凝的基本技術理論是絮凝劑是能使分散在液體中的纖維及微粒或溶膠聚集起來而稱為絮凝化,凝聚和產生是由高分子中的極性基使液體中的懸浮粒子在表面吸附,進一步在聚合鏈間產生交聯從而使微粒凝聚。處理汙水的絮凝劑為高聚合聚丙烯醯胺,又名PHP,水溶性樹脂,白色砂狀粉末,密度0.8,PH值8-9,有效成份含量≥90%,作用使水中鈣、鎂、鐵、鉻等離子吸附在表面上,引起了「架橋」,從而使這些離子聚在一起而下降。
廢石灰渣、石灰Ca(OH)2,也稱消石灰,白色粉末,密度2.24,在580℃失去水,石灰麥草製漿造紙,石灰為麥草的腐蝕劑,燒鹼製漿以燒鹼為腐蝕劑,可利用造紙廠的廢石灰渣處理排放的汙水,氫氧化鈣雖然不是高分子有機化合物,但它的鈣可以與汙水中含的有機膠體懸浮物產生聚集,及對汙水中的有機色素起到吸附作用,有機膠體微粒及有機色素與鈣聚集而產生比水比重大的絮凝塊迅速沉降在處理水的底部而使汙水清澈透明。這樣經上述處理的汙水PH為14左右,有時還高於14,加硫酸或鹽酸中和,使得PH=8-9,這樣,排放的水質能達到國家汙水排放標準。
在本處理工藝中,經過處理的汙水所沉降下來的汙泥,用汙泥泵抽出後,放入一個汙泥池經網濾,淋曬乾加酸調整,為一種土壤結構改良劑,它為優質的農田使用劑,可作為一種商品出售,這樣不但減去二次對環境的汙染,而且為農業提供肥源,增加廠方的經濟收入。
本發明的突出優點1、工藝設備及流程簡單,適用於小紙漿廠廢水汙染的綜合治理。
2、高效,廢液經本工藝治理後,可達到國家規定的有關排放標準。
3、成本低,採用造紙廠自身的廢石灰渣,達到了以廢治廢,綜合治理的目的。
4、能產出土壤結構改良劑,可以改善土壤的結構狀況,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能,恢復土壤的粒結構,變廢為寶。
附圖
為石灰燒鹼法造紙汙水淨化處理流程圖。
實施例安徽省宿州市朱仙莊造紙廠,石灰麥草製漿及燒鹼法造紙汙水含有機膠體,有機懸浮物處理步驟包括(參考附圖)聚丙烯醯胺(高聚體)絮凝劑的配製。方法是稱定1克聚丙烯醯胺,另取1000毫升清水,水溫在18~35℃,然後將聚丙烯醯胺細粉少量而均勻的,分多次投放在水溶液表面,並不停地攪拌至聚丙烯醯胺投放完,直到聚丙烯醯胺全部溶解,根據每個班次的汙水處理量,計算所需的聚丙烯醯胺液量,每噸汙水需用3000~5000毫升0.1%濃度聚丙烯醯胺溶液,根據汙水流量,通過高位槽均勻地將聚丙烯醯胺溶液排放到絮凝池中,攪拌,經沉降池沉降其上清液溢流到攪拌池,當攪拌池內汙水達到1000公斤左右時,加入粉細的石灰30公斤,同時攪拌,這時,溢流到沉降槽的汙水沉降後,其石灰乳可以通過沉降槽的傾斜的側壁滑流到攪拌池內,攪拌池和沉降槽下底部是連通的,沉降池上安有若干個隔板,這種隔板結構也有助於石灰乳的沉降,30公斤石灰可以處理約8噸水,當石灰乳體積膨脹數倍,石灰色已變為棕褐色,表明需更換新的石灰細粉。經過沉降槽的汙水約10分鐘左右水質已變清。再通過溢流到清水池,這時水可作為衝網,製漿循環用水,如需直接對外排放,需加硫酸中和至PH=8-9,即可直對外排放。符合國家規定的排放水質標準。
將絮凝池,沉降池、攪拌池、沉降槽,清水池底部的汙泥用汙泥泵抽出並經網濾,中和,淋曬乾可製成土壤結構改良劑,它可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對水、肥的保蓄能力。
權利要求
1.一種石灰麥草製漿及燒鹼法造紙汙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將汙水經高分子絮凝劑予處理並沉降,然後將經予處理的汙水用熟石灰細粉或石灰渣細粉處理並沉降,最後加酸中和至PH=8~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造紙汙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高分子絮凝劑是高聚合聚丙烯醯胺,予處理過程包括配成0.1%濃度的聚丙烯醯胺,按每噸汙水需3000~5000毫升上述溶液的比例混合攪拌沉降,熟石灰處理過程包括經過沉降後上清液按其重量0.3~0.5%的比例加熟石灰或石灰渣攪拌,並循環沉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造紙汙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徵還在於所述的酸為硫酸或鹽酸。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石灰麥草製漿及燒鹼法造紙汙水的處理方法,本技術是將汙水經高分子絮凝劑預處理,再經熟石灰或廢石灰渣處理後,加酸中和,即可達到國家規定的汙水排放標準。該工藝流程較簡單,投資少,簡便易行,適合中小型造紙企業應用。
文檔編號C02F1/56GK1146431SQ96116939
公開日1997年4月2日 申請日期1996年5月20日 優先權日1996年5月20日
發明者武彥傑, 王成報, 趙磊, 武廣涵 申請人:武彥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