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機械設備維修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22:18:10 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設備,具體是一種新型機械設備維修裝置。
背景技術:
機械設備是現代化生產中最常用的設備,機械設備在長時間使用後會發生磨損、故障等情況,需要進行及時的維修;在維修的過程中,機械設備或零部件需要被抬高或固定,常用的支撐抬高工具大多採用氣壓、液壓的方式,易損壞,穩定性不佳;現有技術的夾具體積較大,使用不便,機械零部件的形狀、大小多樣,而且不能適應各種形狀和大小的零部件,影響維修的效率和生產的進度。
為了解決夾具體積較大,使用不便,機械零部件的形狀、大小多樣,而且不能適應各種形狀和大小的零部件,影響維修的效率和生產的進度的問題;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 204171903 U公開了一種機械維修設備,包括底座、多個滑輪、推手柄、一對滑軌、主動輪、電機、一對從動輪、一對升降螺杆、一對升降支撐臺、一對輔助傳動輪、一對緩衝彈簧、兩對限位螺母、一對夾板、夾塊及一對連接件;多個滑輪設在底座底部,推手柄設在底座一端;主動輪設在底座上,電機與主動輪連接;一對滑軌設在底座上,一對從動輪設在一對滑軌上,從動輪通過輔助傳動輪與主動輪嚙合;升降螺杆與從動輪螺紋連接,一對升降支撐臺設在一對升降螺杆上端;緩衝彈簧套在升降螺杆上,限位螺母設在升降螺杆兩端;夾板通過連接件設在升降支撐臺側端,夾塊設在夾板上;本實用新型能為機械設備或零部件提供有力的支撐和升降,能適應各種形狀大小的零部件;但是,由於該裝置滑輪處沒有固定裝置,再進行機械維修時,容易出現滑動的現象;該裝置通過升降螺杆對支撐臺的高度進行調節,在升降螺杆進行旋轉升降時,會帶動支撐臺一起旋轉運動,且傳動齒輪處沒有保護措施,容易使得從動齒輪受到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型機械設備維修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機械設備維修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頂部設置有保護殼;底座的內腔中設置有驅動電機;底座的底部設置有萬向輪和固定裝置;所述驅動電機設置在底座的中心線上,且通過連接軸與主動輪相連接;所述保護殼內設置有主動輪、第一從動齒輪和第二從動齒輪;保護殼的頂部設置有垃圾收納盒;保護殼通過螺釘與底座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從動齒輪設置在主動輪的左側,與主動輪相嚙合,且與第一螺紋杆套接;第一螺紋杆的頂部通過球鉸鏈與支撐臺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從動齒輪設置在主動輪的右側,與主動輪相嚙合,且與第二螺紋杆相套接;所述第二螺紋杆的頂部通過球鉸鏈與支撐臺固定連接;所述支撐臺的頂部設置有夾具、第一滑軌、第二滑軌和第三滑軌;所述夾具由第一夾板、第二夾板、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和夾持裝置組成;所述第一夾板與支撐臺固定連接,且通過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相連接;所述夾持裝置設置有兩個,且對稱設置在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的內側;所述第二夾板的底部設置有第一滑塊、第二滑塊和第三滑塊;第二滑塊設置在第二夾板的中心線上;第一滑塊和第三滑塊對稱設置在第一滑塊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滑軌、第二滑軌和第三滑軌與第一滑塊、第二滑塊和第三滑塊保持一一對應的關係;所述固定裝置有旋轉扳手、第三螺紋杆和固定座組成;所述第三螺紋杆與底座上的螺紋孔螺紋連接;所述旋轉扳手固定連接在第三螺紋杆的頂部;所述固定座固定設置在第三螺紋杆的底部;所述把手設置在保護殼的左側,且與底座固定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驅動電機通過導線與電源相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把手和旋轉扳手上均設置有防滑手套。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支撐臺設置為整體,螺紋杆通過球鉸鏈與支撐臺相連接,且螺紋杆能夠平穩的將支撐臺提升上去;固定裝置的設置,不僅能夠在工作時將該裝置進行固定,而且還能夠增加萬向輪的使用壽命;保護殼的設置,能夠對主動輪、第一從動齒輪和第二從動齒輪進行保護。
附圖說明
圖1為新型機械設備維修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新型機械設備維修裝置中夾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新型機械設備維修裝置中支撐臺的俯視圖。
圖4為新型機械設備維修裝置中第二夾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新型機械設備維修裝置中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萬向輪,2-第二從動齒輪,3-主動輪,4-驅動電機,5-連接軸,6-第一從動齒輪,7-第一螺紋杆,8-固定裝置,9-工具箱,10-把手,11-支撐臺,12-夾具,13-第二螺紋杆,14-垃圾收納盒,15-保護殼,16-第一螺栓,17-第一夾板,18-夾持裝置,19-第二夾板,20-第二螺栓,21-旋轉扳手,22-第三螺紋杆,23-固定座,24-底座,25-第一滑軌,26-第二滑軌,27-第三滑軌,28-第一滑塊,29-第二滑塊,30-第三滑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5,一種新型機械設備維修裝置,包括底座24;所述底座24的頂部設置有保護殼15、工具箱9和把手10,用於支撐該裝置;底座24的內腔中設置有驅動電機4;底座24的底部設置有萬向輪1和固定裝置8;所述驅動電機4設置在底座24的中心線上,且通過連接軸5與主動輪3相連接;所述保護殼15內設置有主動輪3、第一從動齒輪6和第二從動齒輪2,用於保護主動輪3、第一從動齒輪6和第二從動齒輪2,防止在機械維修時掉落的雜質影響齒輪的運動,對齒輪造成損壞;保護殼15的頂部設置有垃圾收納盒14;垃圾收納盒14用於收納一些因對機械進行維修產生的垃圾;保護殼15通過螺釘與底座24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從動齒輪6設置在主動輪3的左側,與主動輪3相嚙合,且與第一螺紋杆7套接;第一螺紋杆7的頂部通過球鉸鏈與支撐臺1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從動齒輪2設置在主動輪3的右側,與主動輪3相嚙合,且與第二螺紋杆13相套接;所述第二螺紋杆13的頂部通過球鉸鏈與支撐臺11固定連接;由驅動電機4的運動帶動主動輪3進行運動,從而帶動第一從動齒輪6和第二從動齒輪2進行運動,使得第一螺紋杆7和第二螺紋杆13進行同時的上升或下降,從而達到對該裝置進行調整,更加方便工作人員對機械器材進行維修;所述支撐臺11的頂部設置有夾具12、第一滑軌25、第二滑軌26和第三滑軌27;支撐臺 11對機械設備或零件提供有力支撐,達到支撐的目的;所述夾具12由第一夾板17、第二夾板19、第一螺栓16、第二螺栓20和夾持裝置18組成,用於對機械零件的夾持,通過第一螺紋杆7和第二螺紋杆13的調節,對該裝置的高度進行調節,然後將需要維修的零件放在第一夾板17上的夾持裝置18上,通過第二夾板19在滑軌上運動,達到調節第二夾板19與第一夾板17之間的距離,將零件進行定位,最後通過第一螺栓16和第二螺栓20將該零件進行固定;所述第一夾板17與支撐臺11固定連接,且通過第一螺栓16和第二螺栓20相連接;所述夾持裝置18設置有兩個,且對稱設置在第一夾板17和第二夾板19的內側;所述第二夾板19的底部設置有第一滑塊28、第二滑塊29和第三滑塊30;第二滑塊29設置在第二夾板19的中心線上;第一滑塊28和第三滑塊30對稱設置在第一滑塊28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滑軌25、第二滑軌26和第三滑軌27與第一滑塊28、第二滑塊29和第三滑塊30保持一一對應的關係;所述固定裝置8有旋轉扳手21、第三螺紋杆22和固定座23組成;所述第三螺紋杆22與底座24上的螺紋孔螺紋連接;所述旋轉扳手21固定連接在第三螺紋杆22的頂部;所述固定座23固定設置在第三螺紋杆22的底部;將該裝置進行定位之後,通過旋轉旋轉扳手21帶動第三螺紋杆22進行旋轉,從而帶動固定座23向上或向下運動,從而能夠達到對該裝置進行固定的效果,使得在使用該裝置對機械設備進行維修時,更加得穩定;所述把手10設置在保護殼15的左側,且與底座24固定連接,方便工作人員對該裝置的移動。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