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新語讀後感1500字
2023-09-21 11:03:15 1
【篇一】「之江新語」一書是習近平同志在任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委員會主任期間發表的講話短文。內容精煉有力,短論思想性、針對性、時效性強。觀點敏銳清晰,講道理淺顯易懂,不空發議論,文風樸實,弘揚正氣,斥責歪風,樹正氣,順民意。他說:當官不要擺「官架子」,「官架子」大,其同群眾的關係就會疏遠,工作起來就會舉步維艱。
習近平同志說:「樣子」與「架子」,表面上看有點相似,內在的涵義則有天壤之別。「樣子」是好的形象,是群眾歡迎的形象,不是外表,而是指幹部的德才和實績。「架子」則是徒有其表,而且是群眾不歡迎的形象。群眾心中「官樣子」好的幹部,就是那些政治堅定、能力突出、作風過硬、善於領導科學發展的幹部。
習近平同志工作以身作則,處處都做出表率,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做胡錦濤總書記所倡導的八個方面良好風氣的模範實踐者和積極推動者,切實轉變作風,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盡心盡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放下「架子」親民愛民,做出好「樣子」率先垂範。
在任浙江省委書記期間,他帶領各級領導幹部走基層深入了解群眾的疾苦,關心群眾的衣食住行,要求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大局意識和使命感。幹部就是為人民而幹的,幹部就是要與群眾血濃於水,絕不能脫離群眾,要講實話,講真話。
習近平同志的樸素溫和的工作作風,給浙江人民群眾留下了良好的深刻印象,體現了他帶頭苦幹,率先垂範的工作標準。
習近平同志說:在一定意義上文風也體現作風,改進作風必須改進文風。現在存在一種很不好的文風,喜歡寫長文章,講長話,但是思想內涵卻匱乏得很,就像毛主席所批評的那樣,像「懶婆娘的裹腳」。要把那些又長又臭的懶婆娘的裹腳,扔到垃圾桶裡去,其實訣竅很簡單,可用鄭板橋的對聯概括為「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就是要開門見山、直截了當、講完即止,用儘可能少的篇幅,把問題說清、說深、說透,表達出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容。最要反對的是空話連篇、言之無物的八股文,那種「穿靴戴帽」、空泛議論、堆砌材料、空話連篇、套話成串、「大而全」、「小而全」等弊病,都要防止和克服。
現在習近平同志擔任了黨和國家領導人,但他還那樣的樸實,還是那樣的平易近人,一點都看不出他的「官架子」,以一位平常人的面貌展現在全國人民面前。這是全國人民給予總書記的最高評價。堅信全國人民團結在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艱苦奮鬥,奮發圖強,中國就會更加和諧,更加繁榮富強,中國就會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讓中國人民去是現實自己的夢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篇二】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之江新語》一書為習近平同志所著。該書輯錄了習近平同志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期間,自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發表的200多篇短論。其中如《調研工作務求「深、實、細、準、效」》《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不要引導領導幹部當「滿票幹部」》《打好「團結牌」》等,閱後,第一感覺是「耳目一新」,雖是在講大政策大道理,但語言生動、形象,文風樸實,讓人願讀;再一個感覺是「有內容」,雖是短論,最長不過千餘字,但均是有感而發,觀點鮮明,像「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不能形成『唯票』的導向」「懂團結是真聰明,會團結是真本領」等觀點,讓人印象深刻。
簡單歸類的話,該書主要內容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結合浙江實際談發展;另一類是結合經驗談如何做領導幹部,而這部分內容也是當前大家關注的焦點。對此,通讀全書,筆者最大的感觸是:好幹部原來是這樣煉成的———
要能做到心無百姓莫為「官」。古人說「:一切為民者,則民嚮往之。」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只要心裡裝著群眾,真心實意地為人民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人民群眾就惦記他、信任他、支持他。對此,書中直言:「離開了人民,我們將一無所有、一事無成;背離了人民的利益,我們這些公僕就會被歷史所淘汰」;「群眾在黨員幹部心裡的分量有多重,黨員幹部在群眾心裡的分量就有多重」。因此,一個好的幹部要「守土有責」,要有強烈的責任感,要拎著「烏紗帽」為民幹事。一事當前,先為自己打算,對權力、榮耀和利益津津樂道,而把黨和人民的希望和重託放在次要位置上;無事時工作得過且過,一旦遇到事關群眾利益和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事故,首先不是想著人民群眾的冷暖安危,而是千方百計強調客觀原因,推卸責任,保全自己……凡此種種,都是捂著「烏紗帽」為己做「官」。而一個好的領導幹部要時刻牢記:黨和人民把我們放在領導崗位上是為人民幹事,而不是做「官」的。人的生命最為寶貴,群眾利益高於一切,領導責任重於泰山。「『烏紗帽』再大,也大不過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群眾的切身利益」。
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績觀。書中指出,對領導幹部來說,為一方經濟社會發展,為一方百姓造福,應該有政績,也必須追求政績。共產黨人的政績,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事,就是解決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樹政績的根本目的是為人民謀利益」。因此,在大局面前,在黨和人民的利益面前,一個好的領導幹部既要善於「瞻前」,對那些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決策,要一以貫之,絕不能朝令夕改,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而要在前任的基礎上添磚加瓦,更要注意「顧後」,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甘於做鋪墊之事,甘於抓未成之事。所以,一個好的領導幹部,要正確認識「潛績」與「顯績」的關係,「要多做埋頭苦幹的實事,不求急功近利的『顯績』,創造澤被後人的『潛績』」。
要有「把困難當作機遇」的良好精神狀態。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領導幹部在工作順利的時候,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並不難,難的是在面對眾多矛盾和問題時、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仍能夠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對此,作者提出「當官就要為民辦實事,幹工作就是同矛盾和困難作鬥爭。不是僅僅不貪汙,不腐敗就可以了。如果面對困難垂頭喪氣,佔著位置毫無作為,那還是一個不合格的領導幹部」。所以,一個好的領導幹部要有「把困難當作機遇」的良好狀態,「如果在壓力面前怨天尤人,自暴自棄,最終將一事無成;如果在壓力下奮發有為,作出成績,那就能得到組織的認可、群眾的擁護」。
要做到並善於狠抓落實。抓落實是領導工作的一個基本環節,也是各級領導幹部的一項重要職責。作者指出,一個好的領導幹部,「必須把抓落實擺上重要位置,做到落實、落實、再落實」。而「抓而不緊,等於不抓;抓而不實,等於白抓」。因此,「能否做到狠抓落實,是否善於狠抓落實,這是衡量領導幹部作風、能力、水平的重要標誌」。那麼如何錘鍊出「真抓」的工作作風,如何掌握「會抓」的本領方法呢?書中指出「抓落實就好比在牆上敲釘子」:釘不到點上,釘子要打歪;釘到了點上,只釘一兩下,釘子會掉下來;釘個三四下,過不久釘子仍然會鬆動;只有連釘七八下,這顆釘子才能牢固。這就說明,抓落實首先要抓到點上、以點帶面,要盯住事關全局的重點工作,把力量凝聚到點上,著力解決涉及全局的突出問題;其次要一抓到底,常抓不懈,要一步一個腳印,步步為營,有板有眼,深入而持續地抓好落實,而不能滿足於會議開過了,文件發過了,嘴上講過了。同時,抓落實還要搞好調查研究,結合實際,因地制宜。
要能放下「架子」、做好「樣子」。作者指出:「樣子」與「架子」,表面上看有點兒相似,內在的含義卻有天壤之別。「樣子」不是外表,而是群眾歡迎的形象,是指幹部的德才和實績。群眾心中「官樣子」好的幹部,就是那些政治堅定、能力突出、作風過硬、善於領導科學發展的幹部。「架子」則是徒有其表,而且是群眾不歡迎的形象。書中寫道,群眾看一名幹部是否稱職,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看其「官樣子」做得好不好,有沒有「官架子」。針對少數領導幹部在群眾中的形象不是很好,「官樣子」不怎麼樣、「官架子」倒不小的現象,作者指出,「領導幹部做好『樣子』,其同群眾的關係就密切,工作起來就會得心應手;『官架子』大,其同群眾的關係就疏遠,工作起來就會舉步維艱。」
要能管好自己。在書中,作者提出:領導幹部「要『幹事』,更要『乾淨』」,「越是領導幹部,越要廉潔自律」。如何做到這一點?書中提到,領導幹部要注重加強自身修養,慎小事,拘小節,要追求「慎獨」的高境界。不僅如此,一個好的領導幹部還要善於運用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思想武器管好自己,善於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給人們以思想上的正確引導和行為上的良好示範。
此外,書中關於領導幹部如何做到「求知善讀,貴耳重目」,怎樣做好調查研究,如何提高領導藝術,打好「團結牌」,怎樣掌握正確的工作方法等問題,都有獨到的見解。總之,正如作者在書中所提到的:「為政者需要學與思。善學善思,善作善成,不斷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之江新語》不僅是作者面對現實問題的有感而發,更是作者集多年學習、工作經驗,就如何做好一名領導幹部提出的理性思考。對於廣大黨員幹部而言,此書尤其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