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伺服器安全防護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07:23:55 1

本實用新型屬於數字信息傳輸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伺服器安全防護系統。
背景技術:
伺服器是指在區域網中,一種運行管理軟體以控制對網絡或網絡資源磁碟驅動器、印表機等進行訪問的計算機,並能夠為在網絡上的計算機提供資源使其猶如工作站那樣地進行操作。從廣義上講,伺服器是指網絡中能對其它機器提供某些服務的計算機系統如果一個PC對外提供ftp服務,也可以叫伺服器。從狹義上講,伺服器是專指某些高性能計算機,能通過網絡,對外提供服務。相對於普通PC來說,穩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要求更高,因此在CPU、晶片組、內存、磁碟系統、網絡等硬體和普通PC有所不同。
伺服器作為網絡的節點,存儲、處理網絡上80%的數據、信息,因此也被稱為網絡的靈魂。做一個形象的比喻:伺服器就像是郵局的交換機,而微機、筆記本、PDA、手機等固定或移動的網絡終端,就如散落在家庭、各種辦公場所、公共場所等處的電話機。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的電話交流、溝通,必須經過交換機,才能到達目標電話;同樣如此,網絡終端設備如家庭、企業中的微機上網,獲取資訊,與外界溝通、娛樂等,也必須經過伺服器,因此也可以說是伺服器在「組織」和「領導」這些設備。
機房監控設施的完善是防火的重要一步,它可以減少和避免火災的發生。機房安全自動監控產品可以在機房出現異常時,機房管理人員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危險的發生,確保機房出現問題時能夠及時解決。而現有的伺服器散熱效果還不夠好,伺服器過熱容易導致火災,伺服器安全防護系統會因此癱瘓。
為了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伺服器安全防護系統[CN201320093602.7],包括路由器、部門子網區、隔離區和VLAN機密區,該部門子網區包括至少一計算機,該隔離區包括區域網核心交換機、區域網交換機、至少一伺服器和VLAN交換機;該VLAN機密區包括至少一機密計算機;每一伺服器連接於區域網交換機和VLAN交換機之間,區域網交換機通過局域核心交換機連接部門子網區的每一計算機,還連接路由器,VLAN交換機連接VLAN機密區內的每一機密計算機。
上述方案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現有技術的不足,但是伺服器的散熱效果不夠好,容易導致火災,整體設計還不夠合理。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伺服器能夠及時散熱的伺服器安全防護系統。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伺服器安全防護系統包括區域網核心交換機,所述的區域網核心交換機與區域網交換機相連接,所述的區域網交換機與伺服器相連接,所述的伺服器與VLAN交換機相連接,所述的區域網交換機與路由器相連接,所述的區域網核心交換機與計算機相連接,所述的VLAN交換機與計算機相連接,所述的伺服器包括機箱,所述的機箱分左側區域和右側區域,所述的左側區域設有電源、CPU和內存,所述的右側區域設有散熱模塊,所述的散熱模塊包括風扇,所述的風扇與驅動電機相連接,所述的機箱上設有出風口和進風口,所述的出風口端設有吸風管,所述的吸風管的出風端與機箱轉動連接,吸風管的進風端與機箱內壁滑動連接,所述的吸風管的出風端與吸風機相連接。散熱模塊進行機箱內的整體散熱,而吸風管的吸風方向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節,將吸風方向對準最熱的地方,將該處的溫度降低,避免過熱發生火災,散熱方式較為靈活,整體設計合理,結構簡單。
在上述的伺服器安全防護系統中,所述的左側區域設有能夠檢測電源溫度的第一溫度傳感器、能夠檢測CPU溫度的第二溫度傳感器和能夠檢測內存溫度的第三溫度傳感器。通過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和第三溫度傳感器檢測各處的溫度,然後根據情況調節吸風管的吸風方向。
在上述的伺服器安全防護系統中,所述的吸風管的中部鉸接有推動電機,所述的推動電機與控制器相連接,所述的控制器分別與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和第三溫度傳感器相連接。控制器根據檢測到的溫度及時調節吸風管的吸風方向。
在上述的伺服器安全防護系統中,所述的吸風管上套接有氣囊,所述的氣囊通過充氣管與設置在機箱外的充氣機構相連接。通過氣囊進行吸風管的暫時性定位。
在上述的伺服器安全防護系統中,所述的吸風管的進風端連接有擴風口,所述的擴風口的開口處設有除塵網。擴風口利於熱風進入吸風管中,除塵網能夠攔截熱風中帶來的灰塵。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散熱模塊進行機箱內的整體散熱,而吸風管的吸風方向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節,將吸風方向對準最熱的地方,將該處的溫度降低,避免過熱發生火災,散熱方式較為靈活,整體設計合理,結構簡單。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結構框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種結構框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區域網核心交換機1、區域網交換機2、伺服器3、VLAN交換機4、路由器5、計算機6、機箱7、電源8、CPU9、內存10、散熱模塊11、風扇12、驅動電機13、出風口14、進風口15、吸風管16、第一溫度傳感器17、第二溫度傳感器18、第三溫度傳感器19、推動電機20、控制器21、氣囊22、充氣管23、充氣機構24、擴風口25、除塵網26、吸風機27。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
如圖1-3所示,本伺服器安全防護系統包括區域網核心交換機1,區域網核心交換機1與區域網交換機2相連接,區域網交換機2與伺服器3相連接,伺服器3與VLAN交換機4相連接,區域網交換機2與路由器5相連接,區域網核心交換機1與計算機6相連接,VLAN交換機4與計算機6相連接,伺服器3包括機箱7,機箱7分左側區域和右側區域,左側區域設有電源8、CPU9和內存10,右側區域設有散熱模塊11,散熱模塊11包括風扇12,風扇12與驅動電機13相連接,機箱7上設有出風口14和進風口15,出風口14端設有吸風管16,吸風管16的出風端與機箱7轉動連接,吸風管16的進風端與機箱7內壁滑動連接,吸風管16的出風端與吸風機27相連接。散熱模塊11進行機箱7內的整體散熱,而吸風管16的吸風方向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節,將吸風方向對準最熱的地方,將該處的溫度降低,避免過熱發生火災,散熱方式較為靈活,整體設計合理,結構簡單。
其中,左側區域設有能夠檢測電源8溫度的第一溫度傳感器17、能夠檢測CPU9溫度的第二溫度傳感器18和能夠檢測內存10溫度的第三溫度傳感器19。通過第一溫度傳感器17、第二溫度傳感器18和第三溫度傳感器19檢測各處的溫度,然後根據情況調節吸風管16的吸風方向。吸風管16的中部鉸接有推動電機20,推動電機20與控制器21相連接,控制器21分別與第一溫度傳感器17、第二溫度傳感器18和第三溫度傳感器19相連接。控制器21根據檢測到的溫度及時調節吸風管16的吸風方向。作為一種改進,吸風管16上套接有氣囊22,氣囊22通過充氣管23與設置在機箱7外的充氣機構24相連接。通過氣囊22進行吸風管16的暫時性定位。作為一種改進,吸風管16的進風端連接有擴風口25,擴風口25的開口處設有除塵網26。擴風口25利於熱風進入吸風管16中,除塵網26能夠攔截熱風中帶來的灰塵。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