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柴油機配套噴油器回油裝置製造方法
2023-09-21 20:22:20 2
一種柴油機配套噴油器回油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柴油機配套噴油器回油裝置,噴油器(6)中部外罩銅套(7),下部套裝銅墊(8),垂直裝設在缸蓋(5)的噴油器安裝孔(D)內,高壓油接管(4)水平裝設在缸蓋(5)的高壓油接管安裝孔(G)內,前端與噴油器(6)的進油孔連接,後端伸出缸蓋(5)外面,與三通接頭(10)連接。噴油器安裝孔(D)與高壓油接管安裝孔(G)構成缸蓋(5)內設的回油腔。完成噴油後的燃油從噴油器(6)的回油口(H)流出,進入回油腔,通過三通回油口(S)進入三通接頭(10),再通過燃油出口(R)和油管(9)流回油箱。簡化了缸蓋(5)的結構設計,拓展了高壓油接管安裝孔(G)的功能,減少了噴油器(6)回油通道對其他部件的幹涉,易於製造安裝,減少了故障,保證了主機性能。
【專利說明】一種柴油機配套噴油器回油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柴油發動機配套機構,尤其涉及柴油機噴油器回油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柴油機各部件結構中,噴油器回油道的設置非常關鍵,必須保證油道密封嚴密,若設置不合理,出現燃油洩漏、滲漏,燃油混摻潤滑油等現象,會造成柴油機油耗高,排放不達標,潤滑失效,從而導致主機性能差,嚴重時會造成整機損壞等重大事故。傳統噴油器回油道布置於噴油器體內部,噴油器完成一次噴油,多餘的燃油通過噴油器的器體內回油道和噴油器回油接頭返回至低壓油路,這種回油方式雖然能實現噴油器回油,但存在缸蓋結構設計較複雜,噴油器回油通道會對其它相關部件形成幹涉,帶來不利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密封可靠、易於加工製造,安裝方便的柴油機噴油器回油裝置,簡化缸蓋結構設計,減少對其它部件的幹涉。保證噴油器的回油有效,主機潤滑良好,燃燒充分,排放達標,故障率低,使用壽命長。
[0004]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這樣完成的:設計製作一種柴油機配套噴油器回油裝置,由缸蓋、噴油器、銅套、銅墊、高壓油接管、三通接頭、密封圈配合構成回油通道,噴油器中部外罩銅套、下部套裝銅墊,垂直裝設在缸蓋頂面開設的噴油器安裝孔內,高壓油接管水平裝設在缸蓋側面開設的高壓油接管安裝孔內,前端與噴油器的進油孔連接,高壓油接管後端露出在缸蓋外面,套裝三通接頭,用接管螺母在外端封堵。三通接頭上設有接頭孔、燃油進口、燃油出口,接頭孔內壁上開設三通回油口,與燃油進口和燃油出口相互連通,燃油進口和燃油出口配裝管接頭。噴油器的上段、銅套的上段、銅墊的下段、三通接頭的接頭孔內裝設密封圈,將噴油器與噴油器安裝孔接觸面之間,三通接頭與高壓油接管安裝孔之間的間隙密封,構成缸蓋內設的噴油器回油腔。從高壓噴油泵輸送來的高壓燃油經過高壓油接管進入噴油器,完成噴油過程後,燃油從噴油器回油口流出,進入回油腔。由於三通接頭的三通回油口和回油腔連通,所以進入回油腔的燃油通過三通回油口進入三通接頭,與燃油進口進入三通接頭的低壓燃油匯合,再通過燃油出口和油管流回燃油箱。
[0005]按照上述技術方案進行實施、試驗,證明本實用新型的設計合理,結構緊湊,減少了噴油器通道對其他部件的幹涉,拓展了噴油器高壓油接管通道的功能,簡化了缸蓋的結構設計,易於加工製造,安裝方便,密封可靠,保證了主機性能,降低了運行成本,減少了故障,延長了使用壽命,社會經濟效益良好,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價值,較好地達到了預定目標。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安裝結構示意圖;
[0007]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三通接頭10的結構示意圖。[0008]圖中,I一管接頭,2—接管螺母,3—密封圈,4一高壓油接管,5—缸蓋,6—噴油器,7—銅套,8—銅墊,9一油管,10—三通接頭,11一三通墊片;D—噴油器安裝孔,G—高壓油接管安裝孔,C一密封槽,H—回油口,R—燃油出口,S—二通回油口,K一接頭孔,L一固定螺孔,J 一燃油進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加以說明。
[0010]參閱圖1,柴油機的缸蓋5上開設水平的高壓油接管安裝孔G和垂直的噴油器安裝孔D,噴油器6裝設在噴油器安裝孔D內,下段套裝銅套7,底部套裝銅墊8,噴油器6上段密封槽C內嵌裝O形密封圈3,銅套7外套裝密封圈3,嵌裝在缸蓋5的噴油器安裝孔D內壁上開設的徑向密封槽C中。高壓油接管4水平裝設在高壓油接管安裝孔G內,前端與噴油器6的進油孔連接配套,高壓油接管4的後端露在缸蓋5的外面,套裝三通接頭10,三通接頭10的燃油出口 R通過三通回油口 S接通高壓油接管安裝孔G,三通接頭10與高壓油接管安裝孔G之間墊裝三通墊片11,三通接頭10的接頭孔K與高壓油接管4連接處裝有密封圈3,將接觸間隙封閉。燃油通過噴油器6上的回油口 H,流至高壓油接管安裝孔G與噴油器安裝孔D連通構成的回油腔,再經過三通回油口 S流入三通接頭10,通過燃油出口 R和油管9流回燃油箱。由於噴油器6套裝的密封圈3、銅套7外套的密封圈3、三通接頭10內設密封圈3以及銅墊8外套密封圈3將回油腔密封,燃油經噴油器6的回油口 H流出後,進入密封的回油腔,流至高壓油接管安裝孔G,進入三通接頭10的三通回油口 S,再通過燃油出口 R和油管9流回燃油箱。回油腔由噴油器安裝孔D連通高壓油接管安裝孔G構成,由各個密封圈3將外端間隙封閉,只能通過三通接頭10的三通回油口 S流至燃油出口 R,再經過油管9流回燃油箱。
[0011]參閱圖2,三通接頭10設有燃油進口 J、燃油出口 R和接頭孔K,進口接頭配裝在燃油進口 J外面,出口接頭配裝在燃油出口 R外面,接頭孔K為通孔,兩邊開有固定螺孔L,接頭孔K的內孔壁上開有一圈密封槽C,內孔壁底面開有三通回油口 S,三通回油口 S與燃油進口 J、燃油出口 R相連通,再接通油管9。裝配時,三通接頭10套裝在高壓油接管4的後部,接頭孔K與高壓油接管4的後部配裝,接頭孔K內孔壁密封槽C中嵌裝密封圈3。三通回油口 S與高壓油接管安裝孔G連通,用螺栓通過固定螺孔L將三通接頭10固定裝設在缸蓋5外側面上。燃油進口 J與燃油出口 R連通油管9,與噴油泵和燃油箱連接。進入回油腔的燃油通過接頭孔K內的三通回油口 S進入三通接頭10,與從燃油進口 J進入三通接頭10的低壓燃油匯合,再經由燃油出口 R和油管9流回燃油箱。
[0012]按照上述技術方案進行實施,證明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緊湊,易於加工製造,安裝方便,密封嚴密,回油通暢,安全可靠,有效地保證了噴油器6回油通道的功能,簡化了缸蓋5的設計,具有廣泛的推廣應用價值。
【權利要求】
1.一種柴油機配套噴油器回油裝置,其特徵在於由缸蓋(5)、噴油器(6)、銅套(7)、銅墊(8)、高壓油接管(4)、三通接頭(10)、密封圈(3)配合構成回油通道,噴油器(6)中部外罩銅套(7)、下部套裝銅墊(8),垂直裝設在缸蓋(5)頂面開設的噴油器安裝孔(D)內,高壓油接管(4)水平裝設在缸蓋(5)側面開設的高壓油接管安裝孔(G)內,前端與噴油器(6)的進油孔連接,高壓油接管(4)後端露出在缸蓋(5)外面,套裝三通接頭(10),用接管螺母(2)在外端封堵。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機配套噴油器回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三通接頭(10)上設有接頭孔(K)、燃油進口(J)、燃油出口(R),接頭孔(K)內壁上開設三通回油口(S),與燃油進口(J)和燃油出口(R)相互連通,燃油進口(J)和燃油出口(R)配裝管接頭。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機配套噴油器回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噴油器(6)的上段、銅套(7)的上段、銅墊(8)的下段、三通接頭(10)的接頭孔(K)內裝設密封圈(3),將噴油器(6)與噴油器安裝孔(D)接觸面之間,三通接頭(10)與高壓油接管安裝孔(G)之間的間隙密封,構成缸蓋(5)內設的噴油器(6)回油腔。
【文檔編號】F02M61/16GK203383959SQ201320462747
【公開日】2014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31日
【發明者】烏江, 史永康, 周明, 張衛軍, 張明, 楊旎, 付立昌, 張秉鑑, 黃金鵬 申請人:山東鑫亞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亞美柯機械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