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黑豆餾油除臭方法
2023-09-21 15:10:35 1
專利名稱:一種黑豆餾油除臭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黑豆餾油除臭方法。
背景技術:
黑豆餾油為黑大豆在400℃~500℃加熱乾餾得到的黑色粘稠焦油,是由不同組分組成的混合物。黑豆餾油可止癢、消炎、收斂及使角質再生。黑豆餾油和其他焦油類製劑作用相似,低濃度(3%~5%)具有促使角質形成的作用;10%~30%的濃度具有角質脫落作用,但刺激性較小。臨床常用於神經性皮炎、亞急性、慢性皮炎及慢性溼疹等外用藥物製劑中。
黑豆餾油有一種異臭味,使得患者很難接受,限制了其臨床使用。
現有技術精製黑豆餾油的方法,如常規蒸餾方法等無法去除黑豆餾油的臭味。如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供中藥類專業用的《中藥炮製學》(1996年5月第1版,2004年1月第11次印刷)第286頁描述了一種黑豆餾油的精製方法,系採用水浴蒸餾法,溫度控制在80~100℃除去黑豆餾油中的揮發性物質,得到的精製黑豆餾油為有光澤的黑色濃稠液體,但仍有焦臭氣味。
尚未見到有關黑豆餾油除臭的文獻報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有效去除黑豆餾油臭味的方法。
本發明採用分子蒸餾方法(Molecular Distillation)對黑豆餾油進行除臭。
分子蒸餾又稱短程蒸餾(Short-Path Distillation),是製藥和化工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知曉的一種特殊液-液分離技術,其工作原理是在極高真空度下(最高可達0.1Pa),依據混合物分子運動平均自由程有差異,混合物分子從蒸發麵到冷凝面的行程不受分子間碰撞阻力的影響,蒸發麵與冷凝面之間的距離小於蒸餾物料分子在該條件下的分子運動平均自由程。
分子蒸餾技術有三大優點蒸餾溫度低,工作真空度高,物料受熱時間短,因此特別適用於高沸點、熱敏性及易氧化物系的分離。由於黑豆餾油是大豆在400℃~500℃加熱乾餾得到的黑色粘稠焦油狀物質,是由不同的高沸點組分組成的混合物。對於分離這類物質的組分,分子蒸餾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本發明黑豆餾油除臭方法詳述如下用分子蒸餾裝置對黑豆餾油進行蒸餾,所述分子蒸餾裝置的蒸發麵和冷凝面間距為2cm~15cm,蒸餾壓力為50Pa以下,蒸發溫度為60℃~150℃,收集重餾分;如收集的重餾分還有臭味,可按上述條件將所得重餾分重複進行第二次、第三次上述分子蒸餾操作,直至重餾分無臭味為止。
優選的黑豆餾油除臭操作中,蒸發溫度為60℃~120℃,冷凝溫度為0℃~40℃,攪拌速度為100rpm~1000rpm。更優選的蒸發溫度為80℃~105℃。
進行黑豆餾油除臭採用常規的分子蒸餾裝置即可,如可以是單級分子蒸餾裝置反覆使用,也可以是多級分子蒸餾裝置串連使用;可以是刮膜式、離心式和沉降式分子蒸餾裝置。
本發明人對除臭後的黑豆餾油進行研究,發現通過分子蒸餾不僅可有效去除黑豆餾油的特殊臭味,而且不改變黑豆餾油的藥理效應。
藥效學對比試驗結果顯示,除臭後的黑豆餾油對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腫脹有抑制作用,對二硝基氯苯誘導的溼疹-皮炎模型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同時能明顯提高致癢劑磷酸組織胺對豚鼠的造成搔氧的致癢閾。除臭後的黑豆餾油與除臭前和上市藥黑豆餾油乳膏比較其抗炎、對溼疹-皮炎模型的治療和止癢作用等無明顯差異。表明除臭黑豆餾油能夠替代已有的黑豆餾油乳膏用於溼疹、神經性皮炎的治療。
本發明的優點是1.所採用的分子蒸餾方法是純物理分離過程,可節省溶劑,避免減少對環境的化學汙染,而且不會帶入新雜質和有毒物質;2.黑豆餾油受熱時間短,能最大程度的保留黑豆餾油的有效成分,不改變黑豆餾油的藥理效應;3.操作條件,如溫度、壓力等要求低,因此對設備要求不高;4.用本方法處理後的黑豆餾油除臭產品無特殊臭味,易於接受,可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 黑豆餾油除臭在分子蒸餾裝置(廣州漢維冷氣機電有限公司生產的MD-S80型分子蒸餾儀,進料器容積300ml,蒸發麵積0.01平方米,刮膜器轉速100rpm~1000rpm)的進料器中加入200g黑豆餾油,開啟原料預熱裝置,升溫到70℃,並保持恆溫。開啟冷卻裝置,保持冷卻溫度為40℃,在冷阱中加入液氮,開啟真空泵,使系統操作壓力達到40Pa,開啟蒸發物料用的精密恆溫槽對導熱油進行加熱,使得系統溫度穩定在所需的蒸發溫度80℃,然後開啟進料閥,進料速率為80g/h,刮膜器的轉速為250rpm,蒸餾過程結束後,得餾出物23g,重餾分177g。將第一次蒸餾所得重餾分作為原料在蒸發溫度為105℃下進行蒸餾,棄去收集的輕餾分8g,得到重餾分169g。重餾分為除臭後的產品,特殊臭味已去除。
實施例2 黑豆餾油除臭分子蒸餾裝置同實施例1。
在進料器中加入200g黑豆餾油,開啟原料預熱裝置,升溫到110℃,並保持恆溫。開啟冷卻裝置,保持冷卻溫度為20℃,在冷阱中加入液氮,開啟真空泵,使系統操作壓力達到3Pa,開啟蒸發物料用的精密恆溫槽對導熱油進行加熱,使得系統溫度穩定在所需的蒸發溫度110℃,然後開啟進料閥,進料速率為90g/h,刮膜器的轉速為700rpm,蒸餾過程結束後,棄去收集的輕餾分33g,得到重餾分167g。此時重餾分特殊臭味已去除。
實施例3 除臭前後黑豆餾油抗炎作用比較1實驗材料1.1藥物1)實驗藥物除臭後黑豆餾油,濃度10%,批號050301-1,由華邦製藥新品部中藥室製備以批號為050301的普通黑豆餾油為原料精製得到,精製方法見實施例1;2)對照藥物1普通黑豆餾油,濃度10%,批號050301,由華邦製藥新品部中藥室製備;3)對照藥物2市售黑豆餾油乳膏,規格1.2g:12g/支,濃度10%,批號040402,西安康華製藥廠。
1.2實驗動物昆明種小白鼠40隻,由重慶市中藥研究院實驗動物研究室提供;隨機分為4組,每組10隻,雌雄各半,分為普通黑豆餾油對照組、除臭後黑豆餾油組、黑豆餾油乳膏對照組和空白對照組。
1.3試劑二甲苯,批號20021001,國營重慶無機化學試劑廠2,4-二硝基氯苯(DNCB),批號2002-09-01,上海試劑一廠,用丙酮稀釋成7%和0.1%備用;組胺磷酸鹽,批號F20050531,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1.4儀器電子天平,型號AB104-N,梅特勒-託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
2方法與結果對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腫脹的影響(抗炎作用)空白對照組小鼠不塗任何藥物,其餘各組小鼠右耳等量外塗相應受試藥物,0.05g/次,2次/d,連續3天,第4天晨塗藥後1小時各組以蒸餾水洗去藥物,用棉球擦乾淨。然後各組小鼠右耳塗以二甲苯0.05ml/只,左耳作對照,20分鐘後處死動物,用7mm打孔器將小鼠左右耳同等部位等面積切下,用電子秤稱重,以左右耳片重量之差為腫脹度,計算各組腫脹度,結果見表1表1 黑豆餾油對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腫脹的影響
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1。
由表1可見,與空白對照組比較,普通黑豆餾油、除臭後黑豆餾油以及對照藥黑豆餾油乳膏對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腫脹的抑制作用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與黑豆餾油乳膏對照組比較,普通黑豆餾油對照組、除臭後黑豆餾油組無顯著性差異。
結果表明除臭後所得黑豆餾油能明顯減輕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腫脹度,對小鼠耳腫脹炎症具有明顯抑制作用,與普通黑豆餾油及上市藥物黑豆餾油乳膏相比,療效相當。
實施例4 除臭前後黑豆餾油對溼疹-皮炎治療作用比較實驗藥物、試劑及實驗動物同實施例3。
實驗方法
將80隻小鼠隨機分為4組空白對照組、普通黑豆餾油對照組、除臭後黑豆餾油、黑豆餾油乳膏對照組。
以7%DNCB丙酮溶液100μl外塗小鼠背部致敏,5天後外塗0.1%DNCB丙酮溶液5μl於小鼠右耳內側激發,激發後24、48、72h分別測小鼠耳腫脹度,每隔3天激發一次,共激發5次。各用藥組小鼠在激發後24、48、72h外塗相應組別的藥物於小鼠右耳內側,每天2次。激發後觀察小鼠右耳結痂情況,並於激發第4次及第5次後72h分別取每組10隻小鼠右耳作病理切片,HE染色,計數真皮浸潤炎性細胞數。並t檢驗。結果見表2。
表2 黑豆餾油對溼疹-皮炎模型的治療作用
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1。
由表2可見,與空白對照組比較,普通黑豆餾油、除臭後黑豆餾油、除臭脫色後黑豆餾油、對照藥黑豆餾油乳膏對DNCB誘導的小鼠溼疹-皮炎模型有一定的治療作用(p<0.01),10%的濃度優於除臭前,新工藝所得除臭的黑豆餾油與普通黑豆餾油及市售藥物黑豆餾油乳膏相比,療效相當。
實施例4 除臭前後黑豆餾油止癢作用比較實驗藥物、試劑同實施例3。
實驗動物豚鼠300~350g,40隻,雌雄各半,普通級,由重慶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將取豚鼠40隻隨機分為4組空白對照組、普通黑豆餾油對照組、除臭後黑豆餾油、黑豆餾油乳膏對照組,每組10隻。
實驗方法及結果實驗前1d給各組豚鼠右後足背剃毛,塗藥1次,實驗當日,用粗砂紙擦傷右後足背剃毛處,面積1cm2,局部再塗藥1次,對照組給予NS50μl。末次塗藥後10min,在創面處滴0.01%磷酸組織胺0.05ml/只,此後每隔3min依0.01%,0.02%,0.03%,0.04%,遞增濃度,每次均為O.05ml/只,直至出現豚鼠回頭舔右後足,以最後出現豚鼠回頭舔右後足時所給予的磷酸組織胺總量為致癢閾,用t檢驗對檢驗結果進行統計學處理,結果見表3。
表3 黑豆餾油對磷酸組織胺致癢閾的影響
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1。
由表3可見,與空白對照組比較,黑豆餾油高低劑量組及黑豆餾油乳膏組對提高磷酸組織胺致癢閾的作用均非常顯著(P<0.01),除臭的黑豆餾油與普通黑豆餾油及市售藥物黑豆餾油乳膏相比,療效相當。
實施例5 除臭前後黑豆餾油凝膠製劑藥效學對比試驗將普通黑豆餾油和除臭後的黑豆餾油分別製成凝膠後,通過藥效學對比試驗,結果表明兩者均能顯著抑制大鼠蛋清性足腫脹和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腫脹,對二甲苯所致小鼠腹部皮膚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明顯抑制作用(抗炎作用),二者均能明顯提高對致癢劑磷酸組織胺對豚鼠的致癢閾,對大鼠同種被動皮膚過敏和豚鼠皮膚炎反應都有明顯抑制作用,研究結果表明,黑豆餾油在除臭前後藥效學無明顯差異,都具有抗炎、抗過敏和止癢的作用,這一結果為除臭黑豆餾油用於神經性皮炎、亞急性、慢性皮炎及慢性溼疹的治療提供了一定的藥效學證據。
權利要求
1.一種黑豆餾油除臭方法,用分子蒸餾裝置對黑豆餾油進行分子蒸餾,收集重餾分;所述分子蒸餾裝置的蒸發麵和冷凝面間距為2cm~15cm,蒸餾壓力為50Pa以下,蒸發溫度為60℃~150℃。
2.權利要求1所述的黑豆餾油除臭方法,所述用分子蒸餾裝置對黑豆餾油進行分子蒸餾的操作可重複進行第二次或第三次。
3.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黑豆餾油除臭方法,蒸發溫度為60℃~120℃,冷凝溫度為0℃~40℃,攪拌速度為100rpm~1000rpm。
4.權利要求3所述的黑豆餾油除臭方法,蒸發溫度為80℃~105℃。
5.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黑豆餾油除臭方法,所述分子蒸餾所用的裝置選自刮膜式、離心式或沉降式分子蒸餾裝置。
6.權利要求5所述的黑豆餾油除臭方法,所述分子蒸餾所用的裝置可以單級分子蒸餾裝置反覆使用或多級分子蒸餾裝置串連使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黑豆餾油除臭方法。本發明採用分子短程蒸餾方法,將黑豆餾油中帶有特異性臭味的組分進行有效的分離,從而根除臭味。本發明不需要化學溶劑和特殊設備、具有工藝簡單、工藝時間短、操作簡便、環保、經濟的特點,處理後的無臭黑豆餾油未改變藥理效應,用於藥品可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
文檔編號A61P17/04GK101015582SQ200610002888
公開日2007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06年2月10日 優先權日2006年2月10日
發明者饒中樹, 侯嘉, 姜春香 申請人:重慶華邦製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