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製電動機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12:41:45 1
專利名稱:模製電動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製電動機。
背景技術:
模製電動機的定子具有從一般的環狀定子鐵心製造的方法和將直線狀的定子鐵心(將其稱為通稱的直形鐵心)折曲成環狀進行製造的方法。關於這樣的直形鐵心的已有技術公開於日本特開平9-308143號公報。
然而,使用該直形鐵心的模製電動機的製造實際上較困難,僅由上述公開的技術難以進行其製造。
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可確實地製造使用直形鐵心的模製電動機的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第1技術方案的模製電動機由模製樹脂對由直形鐵心構成的定子進行模製成形,形成電動機殼架;其特徵在於上述直形鐵心通過對疊層板進行疊層而構成,該疊層板具有從帶狀的背部軛鐵的一方的長邊部側凸出的多個齒和處於上述背部軛鐵的上述鄰接的齒間而且設於上述齒凸出的一側的V形切口部;另外,上述直形鐵心的至少除去上述齒的內周側的部分由絕緣性樹脂進行模製成形,形成絕緣層,另外,上述直形鐵心在形成上述絕緣層的各齒卷繞形成繞組,上述定子在上述直形鐵心的上述切口部折曲而形成為圓弧狀或環狀,由焊接或粘接將上述背部軛鐵的兩端的接合面接合。
本實用新型的第2技術方案在本實用新型的第1技術方案的模製電動機的基礎上還具有這樣的特徵將上述背部軛鐵的接合面的形狀形成為曲柄狀。
本實用新型的第3技術方案在本實用新型的第1技術方案的模製電動機的基礎上還具有這樣的特徵以上述定子的軸心為中心由模製樹脂對上述定子的除內徑部以外的外廓全體進行模製成形,形成電動機殼架。
本實用新型的第4技術方案在本實用新型的第1技術方案的模製電動機的基礎上還具有這樣的特徵上述模製樹脂為絕緣性樹脂或預混合料。
本實用新型的第5技術方案在本實用新型的第1技術方案的模製電動機的基礎上還具有這樣的特徵配線基板內裝於上述電動機殼架內部。
本實用新型的第6技術方案在本實用新型的第1技術方案的模製電動機的基礎上還具有這樣的特徵配線基板內裝於上述電動機殼架內部,與上述絕緣層一起在上述直形鐵心的一側部預模製成形用於載置上述配線基板的多個支承部。
本實用新型的第7技術方案在本實用新型的第6技術方案的模製電動機的基礎上還具有這樣的特徵定位凸部從上述多個支承部進一步凸出,在上述多個定位凸部間夾持上述配線基板進行定位。
本實用新型的第8技術方案在本實用新型的第1技術方案的模製電動機的基礎上還具有這樣的特徵與上述絕緣層一起在上述直形鐵心的背部軛鐵的一側部預模製成形被覆部,從上述被覆部凸出用於對上述繞組進行配線的多個綑紮銷。
本實用新型的第9技術方案在本實用新型的第6技術方案的模製電動機的基礎上還具有這樣的特徵上述綑紮銷設於從處於上述直形鐵心的端部的齒起第1~第3齒的外周部。
本實用新型第10技術方案的模製電動機,其特徵在於上述綑紮銷中的1根中性點用綑紮銷設置到位於從處於上述直形鐵心的端部的齒起第1~第3齒中的任一齒的外周的背部軛鐵;上述綑紮銷中的各相用綑紮銷設置到位於從處於上述直形鐵心的另一端部的齒起第1~第3齒中的任一齒或多個齒的外圈的背部軛鐵。
本實用新型的第11技術方案在本實用新型的第1技術方案的模製電動機的基礎上還具有這樣的特徵上述模製電動機為無電刷直流電動機。
本實用新型的第12技術方案在本實用新型的第1技術方案的模製電動機的基礎上還具有這樣的特徵上述齒數為12個。
本實用新型的第13技術方案在本實用新型的第1技術方案的模製電動機的基礎上還具有這樣的特徵上述無電刷直流電動機為3相,上述齒數為12個,在從處於上述直形鐵心的端部的齒起第1、第4、第7、第10齒卷繞U相的繞組,在第2、第5、第8、第11的齒卷繞V相的繞組,在第3、第6、第9、第12的齒卷繞W相的繞組。
本實用新型的第14技術方案在本實用新型的第1技術方案的模製電動機的基礎上還具有這樣的特徵將上述模製電動機用於空調機、泵、洗衣機或空氣淨化器。
按照本實用新型的第1技術方案,可確實地製造使用直形鐵心的模製電動機。
按照本實用新型的第2技術方案,可減少焊接導致的繞組不良,而且,接合面的磁通流得到改善。另外,在從背部軛鐵外周側使用雷射等對接合面部分進行焊接的場合,即使在接合面產生間隙,雷射也接觸於曲柄形狀的折曲面,所以,沒有處於背部軛鐵的內周部的線圈燒損的危險。另外,可防止焊接時的線圈的燒損,同時,可抑制在徑向上產生的電磁振動導致的背部軛鐵的接合面的共振。另外,可確保磁路。
按照本實用新型的第3技術方案,由於模製樹脂兼作電動機殼架,所以,不需要電動機殼架,另外,不需要1個託架。另外,由於不需要一方的託架,所以,繞組與託架之間的距離變短,可形成為薄型電動機。
另外,由於按照內徑基準進行樹脂成形,所以,定子鐵心的內徑與殼體及凹坑的軸心一致,電動機的特性提高。
另外,通過形成樹脂制的電動機殼架,從而即使是在溼氣多的環境下使用的場合,也由於繞組用絕緣性樹脂覆蓋,所以,沒有劣化的危險,電動機的壽命延長。
另外,由樹脂覆蓋定子,而且,兼作託架,所以,可將電動機形成為薄型。
另外,由於線圈由樹脂覆蓋,所以,即使電動機振動,線圈也不會相互滑動,非常結實,而且具有耐振性。
另外,由於繞組由絕緣性樹脂覆蓋,而且不需要一方的託架,所以,繞組與託架間的距離變短,可形成薄型電動機。
按照本實用新型的第5技術方案,由於內裝控制用基板,所以成為緊湊的電動機。
按照本實用新型的第12、13技術方案,通過形成這樣的構成,可形成繞組等的作業性較良好而且性能良好的電動機。
按照本實用新型的第14技術方案,即使收容在溼氣多的地方也不會生鏽,可長期使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1實施例的電動機的斷面圖。
圖2為衝裁板的平面圖。
圖3為說明定子鐵心的繞組方法的正面圖。
圖4為從直形鐵心的內周側觀看的透視圖。
圖5為從直形鐵心的外周側觀看的透視圖。
圖6為說明折曲直形鐵心的工序的正面圖。
圖7為折曲直形鐵心、形成為環狀的定子的正面圖。
圖8為將配線基板載置於定子的平面圖。
圖9為第2實施形式的背部軛鐵的接合面附近的放大正面圖。
圖10為產生間隙時的背部軛鐵的接合面附近的放大正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第1實施形式)下面使用圖1~圖8說明本實用新型第1實施形式的3相無電刷直流電動機(以下簡稱「電動機」)50的構成和製造工序。
(1)電動機50的構成根據圖1說明本實施形式的電動機50。圖1為電動機50的斷面圖。
電動機50由電動機殼架53、轉子56、託架54、2個軸承55構成。由絕緣性的模製樹脂52構成的電動機殼架53內裝定子10和配線基板51。轉子56由迴轉軸57、永久磁鐵60、及軛鐵58構成。轉子56通過軸承55可自由迴轉地保持於電動機殼架53的凹坑部59和託架54。另外,該託架54壓入電動機殼架53的凹坑部59。
當為上述構成的電動機50時,具有定子鐵心7、繞組8及控制迴路的配線基板51由絕緣性的模製樹脂52覆蓋,所以,沒有水侵入到繞組8和定子鐵心7內的危險,適合用作在溼氣多的環境下使用的電動機。作為模製樹脂52,為絕緣性樹脂或預混合料(premix)。
另外,繞組8和配線基板51由於用模製樹脂52覆蓋,所以,成為具有耐振性的電動機。
另外,由於繞組8由模製樹脂52覆蓋,所以,可縮短充電部與鋼板制的託架54間的距離。另外,由於可省略1個託架,所以,可形成為迴轉軸方向的厚度薄的電動機。
另外,由於內裝配線基板51,所以,成為緊湊的電動機。
由以上可知,電動機50作為空調等空調機、泵、洗衣機或空氣淨化器等的風扇或葉輪的迴轉用驅動源最合適。
(2)電動機50的製造方法下面,根據圖2~4說明電動機50的製造工序。
(2-1)定子鐵心7的製造工序如圖2所示,定子鐵心7通過將疊層板1疊層而形成,該疊層板1通過對薄帶狀的鋼板(以下稱帶材)5進行衝裁而形成。
在該場合,如圖2所示那樣,疊層板1可在帶狀的帶材5的寬度方向平行地形成多片(例如8片)。
疊層板1由形成為帶狀的背部軛鐵2、從該背部軛鐵2的一方的長邊部2a側垂直地延伸出的12個齒3構成。
在齒3延伸出的背部軛鐵2的長邊部2a側的各齒3間的中央部,設置V形的切口部4。
齒3由形成為T狀、卷繞繞組8的齒本體3a和為了使磁收斂而形成為角狀的收斂部3b構成。
下面說明其衝裁工序。
在第1工序中,拉出卷繞的帶狀的帶材5。
在第2工序中,在拉出的帶材5按預定間隔形成鑿密部21。
在第3工序,將帶材5移動到衝裁裝置的衝裁臺。
在第4工序中,由衝頭衝裁成上述構成的疊層板1的形狀,同時,使疊層板1落下到在衝裁臺開口的接受孔。在該場合,落下的疊層板1疊層到1個之前衝裁的疊層板1,當進一步由衝頭推壓時,疊層的疊層板1由鑿密部21固定。這樣,不停地對疊層板1進行疊層。
在該製造工序中,帶材5為帶狀,所以,可連續地實施衝裁作業。
另外,疊層板1平行地沿帶材5的寬度方向形成多片,所以,可同時疊層多片疊層板1。
(3-2)絕緣層12的製造工序下面,說明絕緣層12的製造工序。
在如上述那樣疊層的疊層板1的必要部位形成絕緣層12。這是因為,在定子鐵心7與繞組8之間需要實施電絕緣。
將疊層的疊層板1收容於樹脂金屬模內部,由絕緣性樹脂進行預模製成形,形成絕緣層12。
形成該絕緣層12的部位如圖3所示那樣為背部軛鐵2的外周側和除去齒3的內周側的部分。
即,為背部軛鐵2的長邊部2a、齒本體3a的兩側、收斂部3b的外周側。
另外,如圖4和圖5所示那樣,在背部軛鐵2的上部,與絕緣層12同時一體地形成上部被覆部14、4個上部支持部15、定位凸部19。另外,在背部軛鐵2的下部,與絕緣層12同時地一體形成下部被覆部20。
在上部被覆部14開設用於固定後面說明的綑紮銷17、18的固定孔。另外,從該上部被覆部14凸出4個上部支持部15,該上部支持部15為用於載置配線基板51的臺,從上部支持部15進一步一體地凸出定位凸部19。另外,上部支持部15如圖4所示那樣,設於從直形鐵心16的左端部開始時的第4、第6、第10、第12的齒3。
以上在疊層的疊層板1實施絕緣層12的名稱以下稱為「直形鐵心16」。
在上述說明中,說明了在背部軛鐵2的上部設置上部被覆部14、上部支持部15、在背部軛鐵2的下部形成下部被覆部20的場合,但其中的上部、下部在圖4和圖5中為了易於理解地進行說明為適當採用的名稱。
(3-3)綑紮銷17、18的固定工序下面,根據圖4和圖5說明綑紮銷17、18的固定工序。
首先,如圖4所示那樣,將各1相的各相綑紮銷17插入到直形鐵心16的背部軛鐵2的外周部或外周部近旁的上部被覆部14的固定孔,從直形鐵心16凸出3根。詳細地說,在從直形鐵心16的右端部起第1、第2、或第3中任一個齒3的外周部使3根各相綑紮銷17凸出。
也可在從直形鐵心16的右端部起第1個凸出U相的綑紮銷17,在第2個凸出V相的綑紮銷17,在第3個凸出W相的綑紮銷17。
然後,如圖4和圖5所示那樣,將中性點用綑紮銷18插入到直形鐵心16的背部軛鐵2外周部或外周部近旁的上部被覆部14的固定孔,從直形鐵心16使1根凸出。詳細地說,在從直形鐵心16的左端部起第1、第2或第3中的任一個的齒3的外周部使中性點用綑紮銷18凸出1根。
(3-4)繞線工序下面,說明將3相的繞組8卷繞於12個槽的直形鐵心16的繞線工序。
如圖3所示那樣,通過使繞組8通過的管口9繞定子鐵心7的齒本體3a迴轉,從而將繞組8卷繞到齒本體3a。此時,在平行地排列齒3的狀態進行線圈卷繞。
由於為12個的齒3的定子10,所以,平行地排列3個管口9、9、9,使其與3個齒3、3、3對應地配置,同時卷繞線圈。然後,通過在繞線後移動到下一槽進行4次繞線,從而對所有12個槽進行繞線。
在該場合,在直形鐵心16,U相在從左端部起第1、第4、第7、第10的槽進行繞線,V相在從左端部起第2、5、8、11的槽進行繞線,W相在從左端部起第3、第6、第9、第12的槽進行繞線。
按照以上內容,與在環狀的定子鐵心繞線的場合相比,可在高速下進行繞線作業,可自由調整繞組圈數。
另外,在齒3平行地排列的狀態下卷繞繞組8,從而提高各槽6的繞組8的槽滿率。即,當齒3處於平行排列的狀態時,與1個齒3的收斂部3b的前端鄰接的齒3的收斂部3b的前端的寬度、開口11的寬度和槽6內的面積比折曲後述的背部軛鐵2後的開口11的寬度和槽6內的面積更寬。另外,由於可不考慮用於使管口9迴轉的空間地使繞組8進行卷繞,所以,可比過去提高槽滿率。
另外,由於定子鐵心2的齒3的數量為12個,槽數不多,所以,可形成繞線作業的效率良好、獲得了作業性和電動機特性的平衡的電動機。
(3-5)搭接配線工序下面,說明各相的繞組8與中性點用的繞組8的搭接配線的工序。而且,進行3相的星形連線。
將U相的繞組8的一端部綑紮到U相用綑紮銷17,將另一端部綑紮到中心點用綑紮銷18。
將V相的繞組8的一端部綑紮到綑紮銷17,將另一端部綑紮到中性點用綑紮銷18。
將W相的繞組8的一端部綑紮到綑紮銷17,將另一端部綑紮到中性點用綑紮銷18。
該各相的繞組8在中性點用綑紮銷18的搭接配線如圖5所示那樣進行。即,將卷繞U相用齒3的U相的繞組8的另一端部拉出到齒3的上部側,此後,通到處於上部被覆部14的上部切口14a拉出到外周部側,沿上部被覆部14的外周部直到中性點用綑紮銷18進行配線,綑紮到中性點用綑紮銷18。其它2相的繞組8也同樣。
該各相的繞組8在各相用綑紮銷17的搭接配線如圖5所示那樣進行。即,將卷繞U相用的齒3的U相的繞組8的一端部拉出到齒3的下部側,此後,通到處於下部被覆部20的下部被覆部20U拉出到外周部側,沿下部被覆部20的外周部直到U相用綑紮銷17進行配線,綑紮到U相用綑紮銷17。另外的2相的繞組8也同樣。但是,U相的下部切口20U、V相的下部切口20V、W相的下部切口20W的深度依次變深,以防止3相的繞組8接觸,3相的繞組8可沿下部被覆部20的外周部平行地配線。
(3-6)直形鐵心16的折曲工序下面,說明直形鐵心16的折曲工序。
在第1工序中,如圖6、圖7所示那樣,以實施了繞線的直形鐵心16的各切口部4為支點,在齒3朝著軸中心方向的方向上折曲直形鐵心16。
在第2工序中,通過折曲將背部軛鐵2形成為環狀。
在第3工序中,由焊接或粘接劑將上述背部軛鐵2的兩端的接合面固定。
這樣,形成內轉子型的定子10。
切口部4的切口角度在將背部軛鐵2形成為環狀時形成為切口部4的相向的斜面可相互接觸的角度。
另外,在卷繞到1個齒3的繞組8和卷繞到鄰接的齒3的繞組8接觸的危險性存在的場合,將絕緣板13插入到這些繞組8間。
(3-7)配線基板51的安裝工序下面說明配線基板51的安裝工序。
配線基板51為圓板狀,在外周部設置套筒25。套筒由合成樹脂製成,用於從配線基板51將多根軟線26拉出到電動機50的外部。
如圖8所示,在定子10的上部支持部15載置圓板狀的配線基板51。此時,在配線基板51的外周部的4個部位設置切口23,在該位置分別嵌入4個定位凸部19,對配線基板51和直形鐵心16進行定位。在該場合,上部支持部15設置到從直形鐵心16的左端部開始第4、6、10、12的齒3,所以,當形成為環狀時,如圖8所示那樣,上部支持部15配置到4個相向的部位,可穩定地載置配線基板51,另外,定位凸部19的定位也可與定子10的軸心一致。另外,在後面說明的模製成形時,由於在相向的部位的4個部位存在定位凸部19,所以,配線基板51不會流到模製樹脂。
另外,在配線基板51形成配線圖案24,3根各相用綑紮銷17和1根中性點用綑紮銷18貫通的4個連接孔在配線卷板51上開口。然後,如上述那樣,當載置於配線基板51和直形鐵心16時,分別將3根各相的綑紮銷17和1根的中性點用綑紮銷18插入到4個連接孔,進行上述配線圖案和軟釺焊。
這樣,可簡單地將各相的繞組8和中性點用的繞組8連接到配線基板51。
(3-8)電動機殼架53的製造工序下面,說明電動機殼架53。
如上述那樣將保持配線基板51的定子10插入到過去的某一鋼板制的電動機殼架進行電動機的組裝的場合,由於定子10的外徑不為正圓,所以,以定子鐵心7的內徑為基準的軸心和以外徑為基準的軸心不一致。因此,難以將定子10的外周部作為基準、進行電動機的組裝。即,安裝於鋼板制的電動機殼架的迴轉軸承等的安裝精度下降,性能降低。
因此,在本實施形式中,由絕緣性樹脂或預混合料(以下稱模製樹脂)以定子10的內徑為基準進行模製成形,形成電動機殼架53。
具體地說,將如上述那樣保持配線基板51的定子10的內徑部插入到樹脂金屬模(圖中未示出)的芯棒,關閉金屬模後,在高壓下由模製樹脂進行模製成形。
通過該模製成形由模製樹脂52一體覆蓋定子鐵心7和配線基板51等,形成電動機殼架53。
由以上說明可知,當進行模製成形時,同時形成以定子鐵心7的內徑為基準插入對轉子56進行支承的軸承55的殼體和插入託架54的凹坑部59,所以,定子鐵心7的內徑的軸心、殼體的軸心、凹坑部59的軸心這樣3個軸心一致,成為空氣間隙均勻的高精度的電動機。即,由於可以定子10的內徑部為基準將軸承殼體部也與電動機殼架53一體形成,所以,定子10的內徑部與軸心一致。另外,一方的託架54接合的凹坑部59也形成於電動機殼架53,所以,該凹坑部59的軸心也與定子10的內徑一致。
因此,成為組裝精度高的電動機殼架53。
(第2實施形式)下面,根據圖9和圖10說明定子10的背部軛鐵2兩端的接合面的第2實施形式。
如第1實施形式那樣,背部軛鐵2兩端的接合面形成為直線狀,當僅焊接背部軛鐵2的外周部側時,由徑向產生的電磁振動在該背部軛鐵的接合面附近以焊接部為支點波動,存在與電磁振動一起共振的可能。因此,在第2實施形式中,通過使接合面44為曲柄狀解決該問題。
圖9為本實施形式的背部軛鐵2的接合面附近的放大正面圖,圖10為產生間隙時的背部軛鐵2的接合面44附近的放大正面圖。
如由第1實施形式說明的那樣,定子10將直形鐵心16折曲成環狀。
從直形鐵心16的背部軛鐵2的兩端部的接合面44的迴轉軸方向觀看的形狀形成為曲柄狀。然後,在背部軛鐵2的兩端部的外周面分別設置凸起45a、45b。
折曲背部軛鐵2,使凸起45a、45b進行面接觸,將雷射發射口46接近凸起45a、45b進行焊接。
通過如以上那樣構成,如圖10所示那樣,即使在背部軛鐵2的接合面44產生間隙,接合面44的途中的折曲面44a成為壁,沒有雷射到達背部軛鐵2的內周部的危險,沒有損傷繞組8的危險。
另外,即使在背部軛鐵2的接合面44稍微產生間隙,也對接合面44的折曲面44a部進行接合,所以,確保了磁路(圖10中的箭頭),為此,磁通流線較好。
另外,通過使接合面44形成為曲柄狀,從而由焊接部(凸起45a、45b部)與接合面44的折曲面44a這樣2個支點接合背部軛鐵2。即,接合面44的剛性提高,不易產生共振。另外,即使在由模製樹脂對定子10進行模製成形的場合,相對模製壓力的強度提高,不會從接合面44脫開。
定子10的接合面44的接合也可由粘接進行。
本實用新型的電動機作為空調等的空調機、泵、洗衣機或空氣淨化器等的風扇或葉輪的迴轉用驅動源最合適。
權利要求1.一種模製電動機,由模製樹脂對由直形鐵心構成的定子進行模製成形,形成電動機殼架;其特徵在於上述直形鐵心通過對疊層板進行疊層而構成,該疊層板具有從帶狀的背部軛鐵的一方的長邊部側凸出的多個齒和處於上述背部軛鐵的上述鄰接的齒間而且設於上述齒凸出的一側的V形切口部;另外,上述直形鐵心的至少除去上述齒的內周側的部分由絕緣性樹脂進行模製成形,形成絕緣層,另外,上述直形鐵心在形成上述絕緣層的各齒上卷繞形成繞組,上述定子在上述直形鐵心的上述切口部折曲而形成為圓弧狀或環狀,由焊接或粘接將上述背部軛鐵的兩端的接合面接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模製電動機,其特徵在於將上述背部軛鐵的接合面的形狀形成為曲柄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模製電動機,其特徵在於以上述定子的軸心為中心由模製樹脂對上述定子的除內徑部以外的外廓全體進行模製成形,形成電動機殼架。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模製電動機,其特徵在於上述模製樹脂為絕緣性樹脂或預混合料。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模製電動機,其特徵在於配線基板內裝於上述電動機殼架內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模製電動機,其特徵在於配線基板內裝於上述電動機殼架內部,與上述絕緣層一起在上述直形鐵心的一側部預模製成形用於載置上述配線基板的多個支承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模製電動機,其特徵在於定位凸部從上述多個支承部進一步凸出,在上述多個定位凸部間夾持上述配線基板進行定位。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模製電動機,其特徵在於與上述絕緣層一起在上述直形鐵心的背部軛鐵的一側部預模製成形被覆部,從上述被覆部凸出用於對上述繞組進行配線的多個綑紮銷。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模製電動機,其特徵在於上述綑紮銷設於從處於上述直形鐵心的端部的齒起第1~第3齒的外周部。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模製電動機,其特徵在於上述綑紮銷中的1根中性點用綑紮銷設置到位於從處於上述直形鐵心的端部的齒起第1~第3齒中的任一齒的外周的背部軛鐵;上述綑紮銷中的各相用綑紮銷設置到位於從處於上述直形鐵心的另一端部的齒起第1~第3齒中的任一齒或多個齒的外圈的背部軛鐵。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模製電動機,其特徵在於上述模製電動機為無電刷直流電動機。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模製電動機,其特徵在於上述齒的個數為12個。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模製電動機,其特徵在於上述無電刷直流電動機為3相,上述齒的個數為12個,在從處於上述直形鐵心的端部的齒起第1、第4、第7、第10齒卷繞U相的繞組,在第2、第5、第8、第11齒卷繞V相的繞組,在第3、第6、第9、第12齒卷繞W相的繞組。
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模製電動機,其特徵在於將上述模製電動機用於空調機、泵、洗衣機或空氣淨化器。
專利摘要一種模製電動機50,由模製樹脂對由直形鐵心16構成的定子10進行模製成形,形成電動機殼架53;其中直形鐵心16通過對疊層板1進行疊層而構成,該疊層板1具有從帶狀的背部軛鐵2的一方的長邊部側凸出的多個齒3和處於背部軛鐵2的鄰接的齒3、3間而且設於齒3凸出的一側的V形切口部4;另外,直形鐵心16的至少除去齒3的內周側的部分由絕緣性樹脂進行模製成形,形成絕緣層12,另外,直形鐵心16在形成絕緣層12的各齒3卷繞形成繞組8,定子10在直形鐵心16的切口部4折曲而形成為環狀,由焊接或粘接將背部軛鐵2的兩端的接合面接合。
文檔編號H02K3/32GK2655494SQ20032010397
公開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請日期2003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03年10月31日
發明者田邊竹四郎, 菊地祐介 申請人:日本電產芝浦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