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刮泥車中心泥槽矯正固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23:31:20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刮泥車中心泥槽矯正固定裝置,屬於汙水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汙水處理中經過生化處理後的泥水混合物進入二次沉澱池,經過一定的停留時間後,泥水分層,上清液隨著二次沉澱池的出水堰溢流出去,進行後續處理,沉積在底部的活性汙泥通過二次沉澱池刮泥車排出,其工作原理為:刮泥車帶有中心泥槽,出泥槽內有虹吸管,通過虹吸管將二次沉澱池池底活性汙泥吸入中心泥槽中,刮泥車沿著中心筒勻速旋轉,能夠將池底活性汙泥均勻的吸入中心泥槽中,中心筒設有出泥窗口,中心泥槽中的汙泥通過中心筒出泥窗口進入中心筒,進入後續處理單元。在中心泥槽與中心筒之間裝有封水膠皮,防止二次沉澱池中上清液通過中心泥槽與中心筒之間縫隙進入中心泥槽,影響泥水分離效果,但是刮泥車在長期運行過程中,中心泥槽會發生偏移,使得中心泥槽與中心筒間隙改變,致使中心封水膠皮由於受力不均勻磨損嚴重破損,進而中心泥槽湧入大量汙水,導致泥槽汙泥濃度降低,嚴重影響出泥效果,增加後續單元處理壓力,增加運行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刮泥車中心泥槽矯正固定裝置。該矯正固定裝置採用工字鋼和鋼管焊接而成,鋼管通過調整螺栓與中心泥槽壁底部連接,通過鬆緊調整螺栓對中心泥槽的對中位置進行微調,使中心筒與中心泥槽的配合間隙符合技術要求後,固定調整螺栓,從而解決原刮泥車封水膠皮容易破裂影響泥水分離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刮泥車中心泥槽矯正固定裝置,它包括二次沉澱池、封水膠皮、中心筒、中心泥槽和刮泥車,所述刮泥車帶有中心泥槽,中心泥槽內設有虹吸管,在刮泥車沿著中心筒勻速旋轉時,通過虹吸管將二次沉澱池池底的活性汙泥吸入中心泥槽中,中心筒設有出泥窗口,中心泥槽中的汙泥通過出泥窗口、中心筒進入後續處理單元,在中心泥槽與中心筒之間裝有封水膠皮;它還包括一個矯正固定構架和四個螺栓調整機構,矯正固定構架採用兩個工字鋼和四個鋼管,所述刮泥車的旋轉走臺的下方與矯正固定構架的兩個平行設置的工字鋼固定連接,兩個工字鋼的兩端各固定連接一個伸到中心泥槽底部的鋼管,每個鋼管各通過一個螺栓調整機構與中心泥槽壁連接,每個螺栓調整機構包含一個調整螺栓和四個螺母,調整螺栓的一端穿過鋼管的下端並用兩個螺母固定,另一端穿過中心泥槽壁並用另兩個螺母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這種刮泥車中心泥槽矯正固定裝置主要包括一個矯正固定構架和四個螺栓調整機構,矯正固定構架採用兩個工字鋼和四個鋼管,刮泥車的旋轉走臺的下方與矯正固定構架的兩個平行設置的工字鋼固定連接,兩個工字鋼的兩端各固定連接一個伸到中心泥槽底部的鋼管,每個鋼管各通過一個螺栓調整機構與中心泥槽壁連接。該矯正固定裝置採用工字鋼和鋼管焊接而成,鋼管通過調整螺栓與中心泥槽壁底部連接,通過鬆緊調整螺栓對中心泥槽的對中位置進行微調,使中心筒與中心泥槽的配合間隙符合技術要求後,固定調整螺栓,從而解決原刮泥車封水膠皮容易破裂影響泥水分離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一種刮泥車中心泥槽矯正固定裝置的主視圖。
圖2是一種刮泥車中心泥槽矯正固定裝置的俯視圖。
圖3是調整螺栓機構的示意圖。
圖中:1、二次沉澱池,2、上清液,3、活性汙泥,4、虹吸管,5、封水膠皮,6、出泥窗口,7、中心筒,8、旋轉走臺,9、工字鋼,9a、鋼管,10、中心泥槽,10a、中心泥槽壁,11、調整螺栓,11a、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圖1、2、3示出了一種刮泥車中心泥槽矯正固定裝置的結構圖。圖中,這種刮泥車中心泥槽矯正固定裝置包括二次沉澱池1、封水膠皮5、中心筒7、中心泥槽10和刮泥車,刮泥車帶有中心泥槽10,中心泥槽10內設有虹吸管4,在刮泥車沿著中心筒7勻速旋轉時,通過虹吸管4將二次沉澱池1池底的活性汙泥3吸入中心泥槽10中,中心筒7設有出泥窗口6,中心泥槽10中的汙泥通過出泥窗口6、中心筒7中心筒7進入後續處理單元,在中心泥槽10中心泥槽10與中心筒7之間裝有封水膠皮5。該矯正固定裝置的特殊之處在於,還包括一個矯正固定構架和四個螺栓調整機構,矯正固定構架採用兩個工字鋼9和四個鋼管9a,刮泥車的旋轉走臺8的下方與矯正固定構架的兩個平行設置的工字鋼9固定連接,兩個工字鋼9的兩端各固定連接一個伸到中心泥槽10底部的鋼管9a,每個鋼管9a各通過一個螺栓調整機構與中心泥槽壁10a連接,每個螺栓調整機構包含一個調整螺栓11和四個螺母11a,調整螺栓11的一端穿過鋼管9a的下端並用兩個螺母11a固定,另一端穿過中心泥槽壁10a並用另兩個螺母11a固定。
採用上述的技術方案,在中心泥槽與中心筒之間的配合間隙超標時,可以利用四個螺栓調整機構方便調整中心泥槽與中心筒之間的配合間隙符合要求,使封水膠皮受力均勻,不易磨損或破損,延長了封水膠皮的使用壽命,中心泥槽也不會進入大量汙水,保證了中心泥槽的汙泥濃度,提高了出泥效果,降低了運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