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實現功率櫃均勻散熱的風導向葉片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09:15:15 1
專利名稱:可實現功率櫃均勻散熱的風導向葉片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可實現功率櫃均勻散熱的風導向葉片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可實現功率櫃內各元件均勻散熱的風導向葉片,使功率櫃在運行的過程中,各發熱元器件表面吹過的風速均勻,屬於電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鑑於功率櫃的大電流特性會產生大量的熱,長期累積的話,會導致功率櫃內可控矽等發熱元器件燒壞。因此在功率櫃中,必須設有穩定的散熱系統,才可以保證功率櫃長期穩定運行。如圖I所示,通常功率櫃是將發熱元器件I置於風道2中,用大容量風機3加速風道2內空氣流動,將發熱元器件I散發的熱量由出風ロ 4送出。[0003]為保證功率櫃內發熱元器件散熱的可靠性,通常在功率櫃中配置雙風機,正常只有一颱風機運行,另外一颱風機作為備用。為防止漏風狀況的出現,影響散熱效果,需要在風道2的進風ロ 5處設ー風ロ切換葉片6,在一隻風機運行時,風ロ切換葉片6在風壓作用下會倒向另一端,從而起到密閉風道2作用,避免了風從不運行的風機ロ部漏掉,有利於整個風道內元器件的散熱。[0004]現行的風ロ切換葉片方式雖然可以有效地防止漏風的狀況出現,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圖I中箭頭指向所示,風機吹出的風首先經進風ロ 5直接吹在位置a處的發熱元器件上,然後受垂直局部阻カ改變方向,經位置b、d向兩邊分散,到達風道兩側,再次受垂直局部阻力變向經位置c、e至出風ロ。由圖2可以看出,位置a處的風速最高,散熱性能最好;在位置a處,由於受到局部阻力影響,導致變向後經位置b、d處的風速減小;風經位置b、d處到達風道兩側再次受局部阻カ影響發生變向,到達位置C、e處時,風速再次降低。 風ロ切換葉片的風向變化均接近90°。[0005]由於發熱元器件表面風速相差很大,因此也會導致其散熱效率有很大差異。元器件表面風速小的散熱效果差,老化速度較快,需要及時更換,否則將會使功率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實用新型內容[0006]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實現功率櫃內各元器件均勻散熱的風導向葉片,保證功率櫃內各元件能均勻散熱,避免出現個別元器件因散熱效果差容易老化的問題。[0007]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實現功率櫃均勻散熱的風導向葉片,其特徵是,在每颱風機所朝向的進風ロ處分別設置ー組風導向葉片,每組所述風導向葉片中至少包含兩片葉片。[0008]功率櫃中包含兩颱風機,兩組所述風導向葉片分別對稱設置在所述兩颱風機所朝向的所述進風ロ處。[0009]每組所述風導向葉片中包含固定端呈水平一字排列的四片葉片。[0010]設置三個用來固定所述四片葉片固定端的固定軸,其中,靠近內側的兩片葉片的固定端固定於同一所述固定軸上。[0011]所述三個固定軸將所在的進風ロ分成四段,所述四片葉片分別對應對每一段進風 ロ吹進的風進行導向。[0012]靠近外側的葉 片被經過進風ロ的風吹起時與水平面夾角為30-40°,其餘葉片被經過進風ロ的風吹起時與水平面夾角為70-80°。[0013]在每片所述葉片傾斜角度位置的背風面設置限位銷釘。[0014]本實用新型將現有技術中的風ロ切換葉片設計為具備風導向功能的風導向葉片, 風導向葉片包含數塊小的葉片。每塊葉片被風吹起時,傾斜角度不同,因此具備了風導向能力。[0015]由於風在受到局部阻カ時產生變向,變向角度越大,風壓損失越大,風速降低也最快,因此,在風機功率、風道設計和散熱元器件不變的情況下,減小風在受到局部阻カ時改變方向的角度,可有效抑制風速的減小,提高功率櫃元器件的散熱效率。風導向葉片可有效減小風在受到局部阻力時的變向角,減小風速的降低,從而改善功率櫃內發熱元器件的散熱效果。[001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0017]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實現功率櫃內發熱元器件均勻散熱的風導向葉片,可有效減小風在受到局部阻力時的變向角,減小風速的降低,保證功率櫃在運行的過程中,各發熱元器件表面吹過的風速均勻,可提高功率櫃內整體的散熱效果,有效防止熱累積導致的元器件老化,保障功率櫃更加安全、可靠的運行。
[0018]圖I是現有技術中功率櫃風ロ切換葉片示意圖;[0019]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風導向葉片示意圖;[0020]圖3是風經過風導向葉片後的軌跡示意圖;[0021]圖4是圖2的下半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於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0023]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實現功率櫃均勻散熱的風導向葉片。[0024]功率櫃中發熱元器件I置於風道2中,用大容量風機3加速風道2內空氣流動,將發熱元器件I散發的熱量由出風ロ 4送出。功率櫃中配置雙風機,正常只有一颱風機運行, 另外一颱風機作為備用。在風道2的進風ロ 5處設風導向葉片10,兩颱風機所朝向的進風 ロ 5處對稱設置兩組風導向葉片10。每組風導向葉片10中至少包含兩片葉片。本實施例中為四片小的葉片11、12、13、14。經仿真和多次試驗,較佳的方案是葉片11被經過進風ロ 5的風吹起時與水平面夾角為30-40°,葉片12、13、14被經過進風ロ 5的風吹起時與水平面夾角為70-80°,在這樣的設計角度下,風導向能力改善最明顯,相應功率櫃的散熱性能提高也最顯著。[0025]風經過葉片後的軌跡如圖3中箭頭指向所示,經進風ロ 5進入風道2的風,在遇到局部阻力時風向發生變化,但變向角度均遠小於90°,而現有技術中一片大風ロ切換葉片的風向變化均接近90°,因此,相比現有技術中的風ロ切換葉片,經本實用新型的葉片進入風道2的風更加均勻,且風速減速效果相對不明顯,更有利於功率櫃發熱元器件的散熱。[0026]為保證風導向葉片被風吹起時的傾斜角度符合要求,可分別在葉片11、12、13、14 最佳傾斜角度位置背風面上設置限位銷釘15,可以達到期望的風導向效果,如圖4所示。[0027]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形,這些改進和變形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可實現功率櫃均勻散熱的風導向葉片,其特徵是,在每颱風機所朝向的進風口處分別設置一組風導向葉片,每組所述風導向葉片中至少包含兩片葉片。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實現功率櫃均勻散熱的風導向葉片,其特徵是,功率櫃中包含兩颱風機,兩組所述風導向葉片分別對稱設置在所述兩颱風機所朝向的所述進風口處。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可實現功率櫃均勻散熱的風導向葉片,其特徵是,每組所述風導向葉片中包含固定端呈水平一字排列的四片葉片。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實現功率櫃均勻散熱的風導向葉片,其特徵是,設置三個用來固定所述四片葉片固定端的固定軸,其中,靠近內側的兩片葉片的固定端固定於同一所述固定軸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實現功率櫃均勻散熱的風導向葉片,其特徵是,所述三個固定軸將所在的進風口分成四段,所述四片葉片分別對應對每一段進風口吹進的風進行導向。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實現功率櫃均勻散熱的風導向葉片,其特徵是,靠近外側的葉片被經過進風口的風吹起時與水平面夾角為30-40°,其餘葉片被經過進風口的風吹起時與水平面夾角為70-80°。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實現功率櫃均勻散熱的風導向葉片,其特徵是,在每片所述葉片傾斜角度位置的背風面設置限位銷釘。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實現功率櫃內發熱元器件均勻散熱的風導向葉片,在每颱風機所朝向的進風口處分別設置一組風導向葉片,每組風導向葉片中至少包含兩片葉片,每塊葉片被風吹起時,傾斜角度不同,因此具備了風導向能力。本實用新型的風導向葉片可有效減小風在受到局部阻力時的變向角,減小風速的降低,保證功率櫃在運行的過程中,各發熱元器件表面吹過的風速均勻,可提高功率櫃內整體的散熱效果,有效防止熱累積導致的元器件老化,保障功率櫃更加安全、可靠的運行。
文檔編號H05K7/20GK202385443SQ20112052444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5日
發明者史玉華, 唐竹秀, 黃衛平 申請人: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