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級鹽黴素的製造方法
2023-09-21 09:13:30 1
專利名稱:飼料級鹽黴素的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飼料級鹽黴素的製造方法。鹽黴素為聚醚類抗生素的一種,可作為抗球蟲劑使用。
作為以往鹽黴素製造技術之一,中國專利公開公報第1078263號記載了溶劑萃取法。該方法是在鹽黴素培養結束後,將其培養液的pH值調整到1~6,過濾,用數種有機溶劑數次萃取菌體,從而獲得結晶鹽黴素的方法。此外,中國專利公開公報第1087791號提出了培養液乾燥法。該方法的特徵是在鹽黴素培養結束後,將其培養液的pH值調整到6.5~7.5,然後,用噴霧乾燥的方法使其乾燥。
另一方面,一般為了提高鹽黴素的收率,在其液體培養基中添加了植物油等油脂。
這種情況下,通過在液體培養基中添加10V/V%以上的油脂,就能夠提高鹽黴素的收率。相反的,在培養結束時,由於油脂的影響使培養液的粘度變得極高,難以進行過濾等以下的操作。
本發明者們為了克服以往技術中的缺陷,反覆進行了認真地探討,研製出了在添加了油脂的液體培養基中培養鹽黴素生產菌,使培養液能夠容易地過濾而獲得的鹽黴素收率較高的飼料級鹽黴素的製造方法,從而完成了發明。
即,本發明是在通氣、攪拌的條件下,在添加了10V/V%以上的植物油的液體培養基中培養鹽黴素生產菌,培養結束後,用鹼液將培養液調整到鹼性,較好的是調整到pH8以上,然後,在培養液中添加培養液的2~8W/V%的助濾劑,在30~90℃的溫度範圍內通過過濾器進行過濾,用乾燥機乾燥所得的固體部分,從而獲得飼料級鹽黴素的製造方法。
以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地說明。
本發明的飼料級鹽黴素的製造方法由以下步驟構成。首先,在通氣、攪拌條件下,在添加了10V/V%以上的植物油,例如,大豆油、菜籽油、精製大豆油、芝麻油、紅花油等的液體培養基中培養鹽黴素生產菌,植物油可在調製培養基時添加,也可在培養過程中添加。培養結束後,用鹼液將培養液調整到鹼性,較好的是調整到pH8以上,然後,一邊攪拌或振蕩一邊在培養液中添加助濾劑,例如,硅藻土助濾劑或珠粒體助濾劑。作為助濾劑使用的硅藻土是數萬年至數千萬年前繁殖的硅藻細胞膜的純化石,以非結晶二氧化矽為主要成分,根據製造方法的不同,有乾燥、燒制、溶劑燒制而成的3種產品。珠粒體是將黑曜巖、松脂石、珍珠巖等玻璃質巖石粉碎,適當研細後,在約350℃的溫度下預熱8~10分鐘,然後,於800~1,300℃使其急熱數秒~數十秒後獲得的膨脹物。用鹼液調整pH值可在向培養液中添加助濾劑之前、或添加過程中、或添加之後進行。添加到培養液中的助濾劑的量可根據培養液的狀態進行適合的調整,一般為培養液的1~10W/V%,較好的是2~8W/V%。
於30~90℃,用過濾器過濾添加了助濾劑的培養液,再用乾燥機乾燥所得的固體部分,就能夠製得飼料級鹽黴素。本發明所用的過濾器包括壓濾機、旋轉式真空過濾機等。
以往,添加10V/V%以上的植物油後進行培養的情況下,培養結束時,培養液呈乳濁液狀,極難過濾。對應於此,本發明的飼料級鹽黴素的製造方法中,通過在添加助濾劑前、添加過程中、或添加之後用鹼液將培養液調整到鹼性,較好的是調整到pH8以上,使過濾操作變得簡單,也使固體成分的回收變得容易,能夠容易地製得效果優良的鹽黴素。
圖1表示本發明的飼料級鹽黴素的製造方法的流程圖。
以下,例舉實施例。
實施例1在包含大豆油16V/V%、大豆粉0.5W/V%、脫脂胚芽1.0W/V%、氯化鈉0.2W/V%、氯化鉀0.2W/V%、碳酸鈣0.5W/V%、硫酸銨0.3W/V%、磷酸氫鉀0.02W/V%、硫酸鎂0.01W/V%及消泡劑0.1W/V%的鹽黴素生產用培養基201中接種白色鏈黴菌第80614號菌(ATCC第21838號),再一邊通氣攪拌一邊添加大豆油,然後進行培養。培養結束後的培養液中添加20%鹼液,將pH值調整到8.5,接著,加入6W/V%(納沸石3W/V%及珠粒體3W/V%)助濾劑,用蒸汽加溫,然後,於30~60℃,在0.5~2.0Kg/cm2的壓力下,通過壓濾機過濾。乾燥所得的固體物質,獲得效價為417μg/mg的飼料級鹽黴素2.5Kg。
實施例2除了在實施例1的鹽黴素生產用培養基中添加12V/V%大豆油之外,其他操作與實施例1相同,在培養完畢的培養液201中添加15%鹼液,將pH值調整到9.5,然後,添加8W/V%助濾劑,用蒸汽加溫,接著,於50~60℃,在0.5~1.5Kg/cm2的壓力下,通過壓濾機過濾,乾燥所得的固體部分,獲得效價為412μg/mg的飼料級鹽黴素2.4Kg。
實施例3除了在實施例1的鹽黴素生產用培養基中添加10V/V%大豆油之外,其他操作與實施例1相同,在培養完畢的培養液201中添加10%鹼液,將pH值調整到10.5,然後,添加4W/V%助濾劑,用蒸汽加溫,接著,於40~80℃,在0.5~1.8Kg/cm2的壓力下,通過壓濾機過濾,乾燥所得的固體部分,獲得效價為400μg/mg的飼料級鹽黴素2.1Kg。
權利要求
1.一種飼料級鹽黴素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在通氣攪拌的條件下,在添加了10V/V%以上植物油的液體培養基中培養鏈黴菌屬的鹽黴素生產菌,培養結束後,用鹼液將培養液調整到鹼性,在調整為鹼性的培養液中添加培養液的2~8W/V%的助濾劑,然後,於30~90℃過濾,乾燥所得的固體部分,製得飼料級鹽黴素。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飼料級鹽黴素的製造方法,其特徵還在於,培養結束後,將培養液調整為pH值8以上的鹼性。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飼料級鹽黴素的製造方法。即在以高濃度植物油為主的碳源中培養鹽黴素生產菌,培養結束後用鹼液進行處理,再添加助濾劑,然後,維持一定的溫度進行過濾,乾燥所得的固體部分,最終獲得飼料級鹽黴素的製造方法。
文檔編號A23K1/17GK1230596SQ9810630
公開日1999年10月6日 申請日期1998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1998年3月30日
發明者內藤喜義, 百嶋崇, 福與義宣, 清水克貢 申請人:科研製藥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