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作筆筒的文具盒的製作方法
2023-09-21 09:20:50 1
專利名稱:可用作筆筒的文具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的文具盒,尤其涉及一種可用作筆筒的文具盒。
背景技術:
我們在學習、工作時都會用到文具盒,現在市場上的文具盒很多,有大有小,它們的一個共同之處是都由盒與蓋組成。這樣就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當文具較多時,為找尋其中的一個文具會將整個文具盒全部倒出,比較麻煩;為解決這一問題人們設計了筆筒,但是筆筒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不便攜帶。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原有文具盒和筆筒找尋文具不便,以及不便攜帶的缺陷,提供了一種可用作筆筒的文具盒。該可用作筆筒的文具盒採用內盒和外盒,解決了文具盒找尋文具不便以及筆筒不便攜帶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可用作筆筒的文具盒,包括吸鐵塊、鉸鏈,該可用作筆筒的文具盒還包括外盒、內盒和蓋板,外盒為上端開口的多稜體容器,外盒上端內側對應兩端各含內突出塊,內盒為上、下兩端開口的多稜體,內盒底面外側對應兩端各含外突出塊,蓋板的對應兩邊中的一邊用鉸鏈連接內盒上端的一邊,蓋板的另一邊用鉸鏈連接固定塊,內盒上端對應裝有鉸鏈的內側面的上部裝有吸鐵塊;上述的一種可用作筆筒的文具盒,該可用作筆筒的文具盒還包括存放槽,存放槽為L形,L形一端固定於蓋板內側;上述的一種可用作筆筒的文具盒,該可用作筆筒的文具盒還包括拎環,拎環固定於蓋板外側。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文具盒的內盒裝於外盒中,內盒下端的外突出塊與外盒上端的內突出塊相互作用防止內盒與外盒的脫落,通過抽拉,可以作為文具盒與筆筒使用。
圖1為一種可用作筆筒的文具盒示意圖,圖2為一種可用作筆筒的文具盒拉開示意圖。
其中,1為外盒,2為內盒,3為吸鐵塊,4為存放槽,5為鉸鏈,6為內突出塊,7為外突出塊,8為蓋子,9為固定塊,10為拎環。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由附圖給出。
參見圖1和圖2所示,一種可用作筆筒的文具盒,包括吸鐵塊3、鉸鏈5,該可用作筆筒的文具盒還包括外盒1、內盒2和蓋板8,外盒1為上端開口的多稜體容器,外盒1上端內側對應兩端各含內突出塊6,內盒2為上、下兩端開口的多稜體,內盒2底面外側對應兩端各含外突出塊7,蓋板8的對應兩邊中的一邊用鉸鏈5連接內盒2上端的一邊,蓋板的另一邊用鉸鏈5連接固定塊9,內盒2上端對應裝有鉸鏈5的內側面的上部裝有吸鐵塊3;該可用作筆筒的文具盒還包括存放槽4,存放槽4為L形,L形一端固定於蓋板8內側;該可用作筆筒的文具盒還包括拎環10,拎環10固定於蓋板8外側。在本實施例中,當文具盒內盒2收縮至外盒1中時,就可以作為筆筒使用;拉開內盒2,小型文具存放在存放槽4內,蓋上蓋子8,通過固定塊9與吸鐵塊3的磁性作用扣住,就可以作為文具盒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可用作筆筒的文具盒,包括吸鐵塊(3)、鉸鏈(5),其特徵在於該可用作筆筒的文具盒還包括外盒(1)、內盒(2)和蓋板(8),外盒(1)為上端開口的多稜體容器,外盒(1)上端內側對應兩端各含內突出塊(6),內盒(2)為上、下兩端開口的多稜體,內盒(2)底面外側對應兩端各含外突出塊(7),蓋板(8)的對應兩邊中的一邊用鉸鏈(5)連接內盒(2)上端的一邊,蓋板的另一邊用鉸鏈(5)連接固定塊(9),內盒(2)上端對應裝有鉸鏈(5)的內側面的上部裝有吸鐵塊(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用作筆筒的文具盒,其特徵在於該可用作筆筒的文具盒還包括存放槽(4),存放槽(4)為L形,L形一端固定於蓋板(8)內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可用作筆筒的文具盒,其特徵在於該可用作筆筒的文具盒還包括拎環(10),拎環(10)固定於蓋板(8)外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的文具盒,尤其涉及一種可用作筆筒的文具盒。一種可用作筆筒的文具盒,包括吸鐵塊(3)、鉸鏈(5),該可用作筆筒的文具盒還包括外盒(1)、內盒(2)和蓋板(8),外盒為上端開口的多稜體容器,外盒上端內側對應兩端各含內突出塊(6),內盒為上、下兩端開口的多稜體,內盒底面外側對應兩端各含外突出塊(7),蓋板的對應兩邊中的一邊用鉸鏈連接內盒上端的一邊,蓋板的另一邊用鉸鏈連接固定塊(9),內盒上端對應裝有鉸鏈的內側面的上部裝有吸鐵塊。本實用新型通過將文具盒的內盒裝於外盒中,內盒下端的外突出塊與外盒上端的內突出塊相互作用防止內盒與外盒的脫落,通過抽拉,可以作為文具盒與筆筒使用。
文檔編號B43M99/00GK2635391SQ0325542
公開日2004年8月25日 申請日期2003年7月9日 優先權日2003年7月9日
發明者陸瑋, 張治 申請人:上海市吳淞中學